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翻天鉴-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日,贯穿炎黄边隅九黎之地和东洲另一大国天竺遥遥相通的恒河中段,一艘通体朱红,外表瞧着已经颇有些年头,但那没有丝毫开纹的甲板和吃风十足的风帆却显示保养得宜的三层楼船,顺风行驶在漫天飞雪之中。

    天竺湿热,四季如夏,连带着周遭气候也是温潮,蔓延数千里的恒河沿岸百年难得落雪一次,极是稀罕。

    楼船上,一个身穿藏青色长袍,手中抓着把细骨雨伞,样貌虽不算出类拔萃,气质却沉静、安详的年轻人,遥望着河畔村镇,隐隐看着那一个个冻得哆哆嗦嗦,却奔走不息的人影,忍不住笑着说道:“身穿稠衫、布衣还要赏雪。

    九黎之民真真是古风濯濯,好生雅致。”

    他身后一位跟随有撑伞仆役,捧炉小厮,豪商打扮的中年人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忍不住叹了口气道:“君子久居海外又是贵人,怕是早就忘了人间疾苦。

    此处已在九黎之末,自古以来便冬日如春,百姓根本就不备厚衣,哪里会想到今冬会突降大雪,需的御寒。

    冷还只是小事,庶黎无知,却也懂得生计艰难,这时顶风冒雪的出门怕为的不是风雅,而是趁着食粮未因天灾涨价前多买些存下。

    唉,九黎都会飞雪,炎黄的冻灾必然更是厉害,贫贱小民怕是没活路了。”

    青年听到这话不置可否笑笑,轻声说道:“未想到蒋兄身为商贾,却有忧民之心,真是难得。”

    那富商是经一个专营海货的好友介绍,认识的青年人,知道他是孤悬海外的一个炎黄天子新封诸侯小国张国的权贵之后,因为‘八九玄功’遇到关隘,便异想天开的要赶往灌江口‘真君宫’求教突破之法。

    说起张国本是默默无闻的无名小邦,最近市井间却渐渐有了些传说,虽然大都荒诞不堪,离奇无比,小半说的有鼻子有眼却也虚实难辨。

    但因为其地处荒蛮大洋之中本应是死地,硬靠着开埠迎商化身为四洲通商的枢纽这件事却是不假。

    富商专营炎黄至天竺的生意,并没有转为海商的想法,但买卖人处事总是八面玲珑,既然有朋友的嘱托,又有以后生意大了未必不开通海线,提早埋下个人脉总有好处的心思,便热情的留下了青年,许诺带他赶往灌江口,一路招待的也算妥帖。

    没想到此刻因为青年揶揄雪中九黎庶黎,身为乡党的富商一时间禁不住暗暗讽刺的还了几句嘴。

    但商人骨子里到底重利轻义,话音落地心里就有些后悔,恰好远远看到远方鹅毛飞雪间,一道悬于空中的大河透过天光闯进眼眸,马上‘哈哈…’大笑着抬起手来,直指着大声道:“君子,咱们先莫谈风雪了。

    万里跋涉,灌江口已快到了。”

    青年闻言眼睛一亮,扭头顺着富商手指的方向望去,见天河倒悬,大江逆流,不觉愣住。

    灌江口乃是中古大贤,二郎显圣真君的道场,亦是他流传法统的凡俗之国,由真君开拓的洞天福地演化而来。

    虽然传说中自上古时代起,东洲之地靠在识海埋下洞天种子,最终由虚化实,创造出一方可以容纳万物生息小世界的大德圣贤,超过二十之数。

    其中炎黄二帝、道祖、佛祖创造的更是中千世界,据传面积广大到和小半个炎黄之地相若,足以养活亿万庶黎。

    但别的圣人开创的世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都是传闻,唯独显圣真君将自己实化的洞天世界入口,明明白白开在恒河中游,万千年来,任人随意进出。

    有心者只需乘舟遨游,自然而然便可成行。

    望到天河之后又临风前进一会,楼船便被一股潜流控住,再也不受风帆指使,航速猛然加剧数倍不止,快若奔马的破浪疾行。

    此时一道横于河道中的巨大瀑布已是清晰无比,风雪交加、水雾升腾中能诡异的看到,其与寻常那种飞溅直下的瀑布截然不同,水流乃是由下而上逆行着直冲天空。

    一盏茶的功夫,楼船已冲到瀑布底下,船帆早已落下,满船人也尽都躲回了舱房,用与甲板相连的结实绳索将自己固定,只那青年悄然溜出船舱,仰头望着倒悬的天河露出饶有兴趣的神情。

    舟船顺着逆流的河水升空之际,他伴着那震耳欲聋的‘隆隆…’水流,大笑起来,鼓掌而歌道:“万丈轻泉升,迢迢半紫氛,奔流飞杂树,洒落出重云…雪映有虹霓,天清诞风雨,灵江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好个中古大德显圣真君,好个洞天福地,灌江口!”

    歌声中楼船直飞天际,凌空倒灌进一条大江之中,继续缓缓航行,四周的寒气虽然不变,但狂风暴雪却一下子不见了踪迹。

    “五行俱全的洞天世界由虚化实后果然可以自成一体,天时虽与外界大世界等同,气候却完全独立。”环顾四周云淡风轻之像,那青年人渐渐熄了脸上的亢奋之色,心中有些郁闷的想到:“可惜我开拓出的洞天乃是阴冥世界,永远都不可能容纳活物生存。”

    念头这么一转,他突的哑然一笑,摇摇头喃喃自语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张还生啊张还生,你不过二十余载修行便打下了可以成就无上正果的根基,心里却还有不满,这般贪心却不该了…”

    楼船既已穿过天河逆流,驶进灌江口小千世界,船夫们便重又出现,扬起风帆操舟前进,傍晚时分,停靠在了一座繁华的河港岸边。

    张还生随着那富商下了楼船,港口自有管事之人靠了过来,拱手行礼道:“贵客请了,我们太平埠乃是官港,商船停靠需按着大小缴纳‘泊钱’。

    你这楼船不小,一日得要金珠两枚。”

    “小哥怕是新来的吧,”富商笑笑,从衣袖中摸出根雕工精致的银签子递了过去,“我名叫蒋廹祜,于咱们太平埠的庙官老爷算是朋友,蒙其不弃,捐了个‘外门护法’的位子,可免泊钱。”

二百五十二章 贼名() 
    灌江口作为显圣真君开拓的小千世界,现世道场,其体制与炎黄其他地界全然不同,既非是卿士、大夫与君王合执国柄的封建之制,也非君主大权独揽的郡县体制,而是****的独特制度。

    作为传承着显圣真君法统的‘真君宫’便等于是中央朝廷,分设在灌江口各个城邑里供奉显圣真君的庙宇,则如同地方官府。

    而宫庙中的神侍自然便是大臣、官吏,其中真君宫之主称为‘道主’,其余庙宇主事按着管辖的地方大小,分为庙公、庙祝、庙祭三等,庙公最贵,庙祭最鄙。

    太平埠虽然只是一个河港,但因为繁华异常,等同于中等城邑,乃是由庙祝管制,诸多政务任其一言以决。

    蒋廹祜既然和太平埠的庙祝相熟,又拥有着相当于炎黄其他地方地方豪强士绅的‘外道护法’身份,一个小小的泊口管事,自然不敢刁难。

    脸色微微一变,那管事双手接过银签仔细看了看,又双手抵还了过去,恭恭敬敬的说道:“原来是蒋护法当面,小人失礼了。”

    “公人也是职责所在,谈何失礼。”蒋廹祜温和的哈哈一笑,将那银签收回的同时,不动声色的把两枚银珠塞进了管事掌心,轻声道:“天寒地冻,公人辛苦了,且买杯热酒,暖暖身子吧。”

    那管事一愣,露出感激的神情,抱拳拱手连声说道:“小的谢过贵人关怀,谢过贵人关怀。”

    蒋廹祜只笑着摆摆手,便带着伙计、小厮,引着张还生一同漫步而去。

    这灌江口的风土人情和九黎极为相似,出了港口,走在颇具炎黄古风的街市之上,张还生一面好奇的四下环顾,一面随口说道:“蒋兄真是君子人物,对那泊口小吏竟都有怀着份仁心。”

    “我哪里有公子说的那么仁义,”蒋廹祜闻言笑着摇摇头,坦然解释道:“只不过县官不如现管,楼船停在泊口,价值万金的货物都由那小吏看管。

    花上些许小钱,买他一个用心,总是值得的。”

    两人就这么闲谈着穿街越巷,不一会来到一座门梁上挂着‘和祥杂货’幌子的店铺前。

    蒋廹祜指了指那铺子道:“太平埠是距离灌江入口最近的三座河港之一,我特意在此处设了个分铺采风,平常由小犬打理。

    内里有客房可用,今日就请君子屈尊在这里歇息一晚,明早我便寻相熟的客船,送汝赶赴真君宫。”

    “有劳蒋兄了。”张还生闻言感激的点点头,和蒋廹祜一起走进了店铺。

    店中的掌柜、伙计本来闲着无聊,正各自发呆,猛然间瞥见东家现身,齐齐一个激灵,变颜变色的涌上前来,异口同声的行礼道:“老东主来了,您一路辛劳,安康平顺。”

    蒋廹祜对待自己手下的态度,却与对待外人截然相反,自有一份威严存在。

    面沉似水的点点头,说了句,“好了,都起身吧。”,他目光在铺子里扫了扫,见儿子不在,就望着掌柜沉声问道:“福官呢,去哪里了?”

    “今天是许庙家的小千金,芬华贵女生辰之日,”掌柜轻声答道:“少东家一早便去给贵女庆生去了。”

    显圣真君算是道门弟子,不戒辛茹、婚嫁,留下的法统自然也是如此,而自古以来能获巨利者必得官商相合。

    去给那制政太平埠的庙祝女儿庆生,看似不务正业,实则却是亲近当权的行为,蒋廹祜闻言放过了此事,指了指张还生吩咐道:“这位君子乃是海外贵人,身份尊崇。

    你快派伙计去把后院的客房好生收拾一番,被褥都换成新的,火盆这就点上好招待贵客。”

    “是。”掌柜的急忙应道,之后匆忙吩咐伙计赶去后院收拾客房,恰在这时,几个穿锦佩玉,样子富贵的年轻人笑闹着涌进了店铺之中。

    里面一个长相最为俊俏,体魄却稍显文弱的青年,迎面与蒋廹祜一个对视,先是露出惊喜之色,紧接着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