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犀牛在岭南自贞观十五年之后,就进行了最后一波大规模猎杀,大约是绝迹绝种了。唯一离广州最近,还能产犀牛的地方,也就是交州。
交州犀甲也算是招牌,这两年跟土著作战,导致本地保有量极高,有时候外国“借兵”,会指名道姓要用“交州甲”。
放以前,私自搞这玩意儿,也是要杀头的,最不济……本地流放肯定是要的。交州人被流放交州,基本操作。
可惜现在交州地面野生的犀牛也不多见了,得去占城。
伴随着东天竺打乱,倒卖甲具的生意极为红火,除了甲具之外,民间制备的弓矢也是一大出口产品。
因为唐朝民间力量介入的原因,倒是天竺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铁制兵器扩散的高潮。
东天竺十六雄国只有极个别的装备没有用上唐朝货。
“冼老哥,两百贯……喊价还狠了吧,多少也给兄弟们留点嘛。”
“不是做哥哥的不留情面……”
“巨鲸号”的管事环视四周,“冼家看涨犀甲,往后这犀甲行市,冼家是赌涨的。”
话没有说透,但也点了不少东西出来。
有些去过天竺的,思忖了一番后,顿时微微点头。天竺那地界那气候,皮甲的确是最适合一些。
真要是换“羽林军”那装备,怕也直接热死。
“冼老哥,能否透个底,苍龙道甚么时候开船?”
有老江湖大概是在南海漂的,问了一个很关键的东西。苍龙道就是南海出入天竺的水道关口,以往大量物资进出天竺的时候,苍龙道的港口就会聚集大量的船只。数量数以千计,比东海的规模还要恐怖,只是船只的质量层次不齐。
“最晚年底。”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一惊,朝廷动作快,地方动作那也是不慢。
门路广的,早就打听到了长安的消息,眼下朝廷在敦煌宫已经筹备了大量的物资,碛南那里契苾何力更是去了蕃地“募兵”。
会弄多少“义从”出来,没个底细,但就凭唐朝现在的威严,基本是上不封顶。而且有极个别,还是去过蕃地交易过牦牛宝石的,知道蕃地土王、酋长,大多都是李仙人的“弟子”,拜的是太昊天子。
这些土王如今绫罗绸缎成仓成库,水果罐头塞满了屋子,便是鲸鱼肉干都能挂满了库房。
小日子过的很好,又不用打生打死,部族名义上自己还是老大,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更要紧的,每次把牧奴扔出去打仗,李仙人都会给一笔“费用”。要罐头还是要粮食哪怕是蜀锦,只要开口,没有李仙人不能请神上身弄不来的。
广州的“唱卖行”内,顿时议论纷纷,朝野动作都这么快,那些个看老大吃肉,自己跟着喝汤的“小门小户”,也都是来了精神。
“冼老哥,苍龙道现在还在招募水手?”
“缺额六七千,自带家伙的,包吃包住,有安家费,有开拔费,到母港落地一枚银元。”
“这么说……也要不带家伙的?”
“不带家伙的,自然也有不带的好处。都是广州刀,甲具是交州皮甲。不过用度要从工钱花红里扣。”
“眼下一个人头多少钱?”
“我们‘巨鲸号’收的话,一个开四十贯。”
“四十贯!倭地现在起步都是六十贯!”
“你也知道是倭地?那地界,咱们岭南人哪里能伸手过去?多是江东山东的口粮!”
“四十贯……”
不少人飞快地计算着,所谓的“人头”,和军方要的人头不一样。军方的人头是死人,但民间的“人头”是活人。
一个活着的奴隶,就是一个“人头”。
“巨鲸号”采购价是四十贯,实际已经不算少了。
“要是不带家伙,这有点扛不住啊。”
“自带家伙的还怕没人请?”
一时间,广州“唱卖行”内,又一次人声鼎沸。
第六十八章 贩卖人性()
“大人,这是嚤芭氏的姻亲之国,自来为范氏死敌。真腊为范氏属国时,多在此处呼应。”
欢州爱州以西,便是真腊之境,只是顶着真腊名头的邦国极多。大者便是占城,有人口数十万之众。小者人口数千,散布在山岭河道之间,也以“国”自称,其实就是村寨部落联盟。
“能赚多少,看你们的本事。”
“是,范氏上下,愿为大人效死!”
“为某家效死大可不必,只需知晓,听何人吩咐,当何等差事……如是而已。”
“是、是……”
嘀——
急促的哨声响起,几个皮肤黝黑的披甲士猛地吹响了哨笛。四周七零八落懒洋洋的“土兵”顿时一个激灵站了起来,虽说站没站相,但相较那些浑身上下就裹着一块破布,比野生动物强不了多少的“民夫”,这已经算是不错了。
南海邦国的特色,士兵披甲的极少,往往两国交战,大多都是赤膊上阵,手中有个尖锐的棍子,就是兵器。
唯有人口聚集的地方,才能有足够的社会分工,才能够筛选出工匠来打造器具。而那些靠着鸡零狗碎来盘踞一方的“土王”,大多还不如广州郊县的村长。
本地的范氏只是他们自称姓范,实际上,这些以前朝王族血脉自居的土人,只是他们的姓氏发音,恰好和“范”相同。
本地迥异中国的地方,便是在于不论姓氏一概是没有的,只有名。
而“范”这个姓氏,实际上是上代王朝的国名,还是两晋及历代南朝的赐名。
很快,这个被称作嚤芭氏“姻亲之国”的山岭部族,就要面对来自“同族”的进攻。山间丛林密布,督战的欢州勇士早就安营扎寨,“民夫”们汉话说的不顺,依旧还有欢州旧时土著的口语,交流起来效率不算高。
只是这些欢州旧时土著是见识过唐朝威严的,于是相当的听话。唐人让他们挖好地洞,将尖头木桩插入,他们便照办。营寨架设的效率比不上国内,和土著们相比,却是强了不知道多少。
这几年每次出来行动,留下来的营寨,大多都会成为“国都”,随后就是归顺的“土王”以此为根基,跟外界交易。
而“土王”并没有管理营寨的权力,武装力量始终牢牢地掌握在唐人手中。唯有捕奴时刻,才会让他们参与。
只是这种时候,往往也是一场交易,每一个被捕获的奴隶,都是明码标价的。
呼!
噗!
一枚小小的尖刺突然扎入木桩,露出一小段尾巴,营地的披甲士脸色一变,吼道:“有吹箭手——”
嘭!
弓弦一声震动,只听一声惨叫,就见不远处的小小树丛中,一个浑身涂满颜料的土著吹箭手,直接被射爆了眼球。
飞凫箭从左眼摄入,贯穿整个头颅。
“冼老八好箭法!”
“八郎这箭术,着实深得梁校尉真传!”
“原来八郎当真去过北天竺?在李真人驾前混过?”
“你以为有假?”
原来,这个冼八郎,曾经去过天竺,东天竺内乱时,误打误撞,到了北地,然后进入了勃律国。
到了李淳风驾前受保护一阵子,期间跟随梁猛彪学习箭术,一年多之后返转东天竺,随后在苍龙道混了半年,靠一手“神射”闯出了名堂。
他手中的不是硬弓,弓弦用的是鲸须,故此类形制的南海弓,便称“鲸须弓”。而使唤“鲸须弓”的射手,也称“射鲸客”,在南海颇有一番名堂。
“来人!把那边树丛砍了!”
“是!”
为数不多能够威胁到唐人的土著战士,大多都是这种吹箭手。只是吹箭手的攻击范围太近,三丈光景才能有把握,离开这个距离,就是玄学。
只有极少数吹箭手,才能有机会伤害到唐人,大部分都是死路一条。
整个真腊地区,真正能有组织抵挡唐人进攻的,大概也只有榻上的女人……只是,愿意拖了裤子猛干的唐人,也是少数。
大部分地区的战士都是个位数,部落联盟的总兵力很少有超过两千。一个村寨,往往有一个队的兵力,就已经是相当的可观。
要知道,想要养活五十个战士,需要的粮食、装备……光靠他们那点土地产出还有平日里的渔猎采集,基本就是极限。
所以,唐人商队前去捕奴,遇到抵抗的次数是不多的。大多数愿意抵抗的,基本上都是祖上阔过,那些本就穷困潦倒的部落或者村寨,往往除了头人和那些掌管祭祀的“神职人员”,大多都会“望风而降”,有些时候,甚至会出现“闻风而降”,极个别时候,还有“追风而降”的状况。
“大人……”
战斗开始的很快,结束的更快。姑且称之为战斗,“范氏”为了邀功,很熟练地把捕获的“奴隶”分门别类。
有老年,倘若四十来岁算老年的话,那便是老年。整个地区能够活过六十岁的人很少,这种人,在真腊地区属于“闻名遐迩”的“宿老”。
只是捕奴队对于本地区的“名声”,一向不看重,倘使年纪太大,又不愿意效力,大多都是一刀了账的事情。
哭哭啼啼的声音此起彼伏,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也有孩童。
分门别类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被一根根交州产的麻绳捆扎着。这模样,还是比较好的下场,换做六诏,大多都会把锁骨穿个洞,然后系起来……
“这些女子肤白貌美,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范氏”的人堆着笑,整个地区的人皮肤大多黝黑,头发卷曲,但是这个部落联盟,不愧是嚤芭氏的“姻亲之国”,肤白的女子果然不少。。。
“嗯……不错。”
微微点头,连欢州披甲士都是眼睛一亮,这种肤白女子,瞧着就很有**。只是和裤裆里的快活比起来,还是开元通宝更加可爱。
“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