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为了安抚河北、河南、河东三地“老兵”的心情,凡是军官,大多都能在朝鲜道混一个“庄园”。
比照国朝体制,李皇帝这等于就是实封了一个男爵爵位下去,和当年某条土狗的梁丰县男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吞下辽东、契丹及靺鞨西南诸部,唐朝要说消化不良,也是有点,叛乱频发不说,扶余种诸部还在那里搞事。
可要说吞不下去,那就不是一回事。
武德朝或者说贞观十二年之前的体量,固然是很难消化,因为即便按照中国体量,朝鲜道也不是没有“上县”,数量还很可观。总人口数量怎么也是一州二州三四州之地,好在军事上要干掉扶桑诸国,赐封“宝皇女”为“邪马台女王”之后,登录扶桑的主要仆从军,就是从朝鲜道抽丁。
而朝鲜道抽丁组成的这些仆从军,又大多以“黑齿部”等早在归顺唐朝的朝鲜道南部土族为“监军”。战争红利中,那些唐军子弟下不去屌的黑齿倭女,仆从军就表示笑纳了。
同样的,战争红利获得的大量倭奴,又组成了朝鲜道新式庄园中的农奴,整个鲸海上的人口贸易,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每一天都有运送奴隶的船只在穿梭,尽管旅途中死亡率居高不下,但回报依然无比丰厚,丰厚到李皇帝动了新建专管衙门的念头。
这一系列的操作,直接结果就是工部建设直属专科院校,绝对算得上“歪打正着”,几乎是一下子就填补了将来“湖南土木学院”的仕途空白。
尽管“出国”的风险大的惊人,但伴随着造船工艺的极大提高,船只的安全性工部内部也是有数,稍作比较,出国冒险就能混上“升官发财”,这和平康坊买醉根本是天上地下。
平康坊是安全,那他妈的不能做官啊。
东海沉浮是危险,可他妈的的能做官啊?
能做官,那就是前程似锦,朝鲜道厮杀汉能搏命,难道读了书的就不能?道理很简单,这年头,不是投胎技术好,都是烂命一条,没什么好多说的。
消息传到荆襄,荆州都督府一把手张士贵气的骂娘,他是外来户,跟荆州土豪们是有合作的。之前工部办学,荆州何尝没有机会?江陵自己都不用出地出人,底下穷兄弟公安县自己跳出来要承担了,可偏偏荆州泄洪把小弟给泡了个落汤鸡。
现在好了,连狗都知道工部是捡了天大便宜,荆襄内部肠子悔青也是无可奈何。
。
第八十九章 给人撑腰()
贞观二十二年的大唐帝国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管是武汉、淮扬还是说苏杭、关洛,有识之士长篇累牍地在那里发文章,或是在朝或是在野,官宣民报的声音极为复杂。
但在老张看来,千言万语一句话:集体向右。
不管张德承认不承认,此时此刻,在唐朝的青少年中,“民族主义”已经不再是萌芽。
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做什么,青少年在躁动中,有了自我认识以及身份识别。
“唐人”这个称呼,超过了朴素的“唐朝之人”解释,中国内外,“唐人”天然地具备了某些不可捉摸的使命感。人们赋予了字面之外的种种含义,当年那句“提携玉龙为君死”,也不再仅仅是文人墨客喝酒时候的装逼,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人愿意以此为准绳,贯彻内在的精神意志。
这股力量裹挟着朝廷的大政策大方针,原本需要经历时间才能做到的实边,在理想主义者和投机主义者的双重鼓动下,进一步强化了“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这个“天命在我”的概念。
洪流之中,有识之士也只能跟着洪流走,凡是逆流而上的,都不是有识之士。
于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所朝廷部门直属的专科院校,长沙土木学院的校训,就相当的耐人寻味。
公开的校训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私底下一帮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教员,鼓吹的是另外一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超刺激的。
“使君,段公到了。”
“噢?本府这就出迎。”
张德放下了公务,带了随员官吏及扬子江南北各等名流,自汉阳东门而出,到了十里外迎接段俨。
倒不是段俨本身如何如何,只不过段纶对老张一向照顾有加,这个事情老张记在心里。当老大的不能除了装逼啥也不干,该秀一下姿态的时候,也要摆正态度。底下的小弟们就算不卖命,卖力气是肯定没问题的。
“阿郎,张操之会不会看轻于你?”
“娘子放心就是,操之非是这等狭隘之辈。”
段俨安慰着自己的老婆,他老婆身份也很微妙,放以前是没可能跟着出来。但因为段俨这一回是以“办学”的名义过来安营扎寨,老婆身份又特殊,带过来也就没人废话。
李元吉的闺女,就冲这身份,就够人琢磨三五年的。
“那就好。”
文安县主今年也有二十五六光景,李氏女郎大多姿容都还可以,只是她看上去,却要比李董的闺女差些气质。
不敢说愁容惨淡,但总有一种“谨慎”“警惕”在那里回绕,于是就显得不怎么大气。
夫妻二人在马车中闲聊着,忽地,听到一声禀报:“郎君,前方长亭,似是江汉观察使府的人。”
“噢?”
段俨一愣,稍稍掀起车窗窗帘,抬头出去一看,远远地,就见到各种旗帜在那里迎风招展。再看道中道旁,黑压压的都是人,文武皆有,阵仗排场都是极大。
“啊。”
惊叫了一声,他哪里还不知道,这是张德在给他撑场面。
当年段纶照拂张德,其实是长官的举手之劳,段纶何尝不是跟张德结个善缘。实际上张德当年给段老大的回报,早就超出了段纶给张德的便利。
老少都会做人,倒是成了一段佳话。
“阿郎,怎么了?”
文安县主一愣,抬头看去,才是杏眼圆瞪:“这是要作甚?可是惹了甚祸事?是要来拿人?!”
一惊一乍之间,段俨连连安慰“惊弓之鸟”一般的老婆,“娘子放心,这是操之前来迎接我们。”。。
“啊?!”
虽说是李元吉的女儿,可文安县主实际上极为忐忑,前几年皇帝安排她的婚事,简直就是随心所欲,若非现在皇帝在朝鲜道不知道搞什么东西。作为李元吉的女儿,少说二婚三婚四五婚没问题……
皇家耗材,就是这么用的。
段家算是有点“失势”的,尽管已经拼了老命全面倒向李董,可这个事情不是说你跪舔了就有用。世界上舔狗辣么多,差你一只两只?
若非接着点工部的香火情,他段俨也就是挂个军职熬资历,老死能混个“将军”当当就不错了。
现在这个机会,可以说是来之不易。
要感谢的人很多,但最要感谢的,就是张德。
“操之还是念旧的。”
段俨感慨一声,“当年大人要是把玉儿嫁给操之,那该多好。”
这个“玉儿”是段俨妹妹的闺中小字,实际上叫段简璧,老张在段老大手下厮混的时候,当时已经跟湖州“徐小芳”定了亲。
别人不敢挖墙脚,可段老大倒也是豁出去了。横竖家族没个鸟前途,不如搏一把,赌李皇帝不会杀他全家。
可惜老张自己不愿意折腾,他要是让段老大做了老丈人,屁事儿多到打出狗脑子都不会歇手。
要是变成这种局面,小霸王学习机还要不要了?
于是后来老张就委婉地拒绝了,说自己拜在南无机械工程佛门下,佛爷不让结婚。
反正李董不死,自己这辈子就是个“无妻徒刑”,搞不好李董儿子上位,也是这么个行情。
甭管是不是李承乾那只暖男还是弘文阁里吟诗作赋的死胖子,都会学着他们的爹干同一件事情。
“他如此阵仗,是何缘由?”
文安县主小心翼翼地问道。
“娘子放心,不必惊慌。操之这样做,是做给荆襄、长沙等地的人看的。我段俨在长沙督建‘长沙土木学院’,他张德是鼎力相助。娘子有所不知,在这荆楚地界,江汉观察使府有点特殊,再者,邹国公如今为‘湖北总督’,南北张氏乃是一体,操之如此做派,等于邹国公也是同意的。”
其中弯弯道道不足为外人道,但文安县主听罢,竟是愣神道:“他便不怕被人攻讦跋扈吗?”
“嗨,这有甚么。旧时长安少年,他被人告过御前刁状,说他有类杨玄感。同那时比,现如今可谓是静如处子。”
说话间,却见不远处仪仗排开,道旁甲士傲立,张德骑着一匹黑马,缓缓地向前,离段俨的队伍还有一点点距离时,直接翻身下马,周遭文武也跟着下马。
“孝爽兄,德久候矣。”
听到张德的声音,段俨立刻让马车停当下来,正要下车,却见文安县主拉住了他的衣袖,小声问道:“阿郎,我要同去么?”
原本段俨是要让老婆留在马车中的,只是扭头一看,张德身后的官吏之中,居然还有几十个女子,顿时一咬牙,道:“同去,同去吧。”
段俨并不知道,他自己这个临时的决定,居然让一干武汉官吏都是惊诧无比,但是惊诧之余,却又是大量的好感。
因为在武汉官吏们看来,段孝爽这个人,着实爽利豁达,而且不拘小节。
第九十章 隐藏的躁动()
“对了操之,这是飞白给你的信。”
“师兄眼下还好?”
“等着遴选,陆翁毕竟也是当世‘人瑞’,皇后准备召其入京。”
要死要死没死成的陆老头现在也活成了“人瑞”,大概日子好了心思就少,喷人也没必要和以前一样卯足了劲。
陆德明现如今厮混苏州,开口闭口就一句话:老夫那不成器的弟子……
逼格满满,恶意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