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噫!还有女子做先生的?”
“少见多怪了吧?这女子做先生的,京城就有。别说女子,内府局还有阉人做先生,学问何尝差了?”
“汉阳还有女子书院,就去年盖的那个,皇后陛下还专门赏赐了匾额,褚公的书法,孔祭酒的文章。升匾额的时候,曹夫子还专门到了场。”
“这世道……咳嗯!”
“老哥稳着点,这是甚么地界,由得胡来?”
“是是是,多谢兄弟啊。”
女先生数量不少,其中一半还是宫婢出身,剩下的大多从武汉过来,也有一些事长安城旧勋之家的女郎。
这些女子的本身文化素质都合格,但还是进行了“岗前培训”,整个大唐有过“幼儿园”经验的地方不多,而恰好长乐公主殿下自己就是“武汉机关幼儿园”的园长。
可以说即便想要复制“长乐公学”中的“幼学”,没有十年以上的积累,都别想成功,最多就是照猫画虎。
之前的“豪华”校舍是不是真个用“金山银海”堆出来,震撼也只是震撼,但此时此刻,见到如此数量的“女先生”,饶是历经数朝的老人家,也自内而外地感受到:世事无常,正道沧桑。
第八十章 借风()
新的一股“劝学”“办学”风气在有心无意之中被吹了起来,尽管朝野上下各等“贵人”对此内心褒贬不一,可因为别处延伸出来的利益,又不得不一起鼓着腮帮子帮忙狂吹。
有些是出于无知或者天真,有些则是无可奈何。
毕竟,大家都是要生活的嘛。
京城六部,别说民部、礼部、吏部这些油水日渐丰满的衙门,连以往一直就是“旱涝保丰收”的工部,这一回也是联合都水监、将作监及内府局各有司,帮忙鼓吹“长乐公学”。。。
没办法,这股风起来之后,别处“办学”推动,就能顺利一点。
当然别处“办学”不可能是在洛阳,京城天子脚下,居行大不易啊,哪儿能跟旧都似的?
“这‘长沙土木学院’……诸君以为如何?”
“湖南这路还要修个一年半载的,不过长沙地去年出入粮赋比贞观二十年,那是翻了两番啊。主持运粮的,是都水监的人?”
“数目是这样的,可见这路,修的好。”
“那为何这土木学院,不放在京城?”
有个郎官开了口,开口就自己给了自己脑袋一巴掌,“倒是糊涂了。”
现如今洛阳想要找块地盖个学校,难度系数根本就是十三点2b,洛阳城和长安城不一样,因为地理原因有些分割,整个城区面积是远不如长安城的。所以当年长安城里面,还有人种地,还能稻花香里说丰年,可在洛阳城,入眼随便哪块地,都是满满当当严严实实,根本空不出来。
而且想要圈地,保不齐就是哪个新贵或者新·新贵,这些个人家,有的像荥阳郑氏,早先就是个老牌世族,彻底不要脸之后上了李皇帝的船,当然有没有上别的船,外界知道的也不多。
所以工部帮着收拾收拾屋子那是可以的,想要拆房子,门儿也没有。
“李公可有甚么想法?”
李大亮从凉州卸任之后,一直就是待岗的状态,不过李董是个习惯性“废物利用”的人,就准备让李大亮将来主持工部事宜。
再说了,李大亮儿子乃是“江北名士”,用起来更方便不是?
“放长沙也没甚不好的。”
作为当年直接当朝狂喷谁谁谁是“人奸”的老前辈,李大亮素来直接,正坐高椅之上,环视一周然后爽快道,“徐孝德这个人,大家心中都有数,也不消说甚么云里雾里的装傻。他现在是‘湖南土木大使’,要是筹建学校,于己于人,都是大有裨益。”
“李公所言甚是。”
不愧是“李大胆”,讲话就是粗暴,一众工部小哥心中都是佩服不已。
“现在建个土木学院,工部现在是需要的,将来更是需要。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钱,国朝六部之一反而喝汤吧。好比现在,长安城内‘长乐公学’,只说工程,工部赚的是甚么钱?那是辛苦钱。保利营造、西秦社、顺丰号、鲁班社……这些个江湖沉浮的,反而赚了大头,这如何让人痛快?”
做官言利是不太好的,但李大亮何止是“李大胆”?他还是李大嘴呢。时代变化,处处言利,在李大亮看来,言利也没什么不好的。
年轻时候安抚流民那会儿,李大亮还只是懵懵懂懂,到这把年纪,什么都能看淡看穿,而且也不怕被人攻讦。
就算有人拿旧年故事说事儿,论嘴炮,他当老子的就算不行,不是还有个儿子么?有个“狂士”当儿子,论谁开喷都要掂量掂量,自己家祖坟会不会被人坟头蹦迪。
“李公所言,诚然如此啊。若是‘长乐公学’为工部所得,三五年之内,工部都不必愁恼经费。只可惜,正所谓一步慢步步慢,就是差了些许。”
“嗳,倒也不必可惜。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今筹办土木学院,也是本部上下大多认可的。只消同心协力,来日可期。”
为了这个“土木学院”,工部内部是统一了调门的,和以往几个“学堂”不同,这一次是真真正正的工部所属“专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固然可能还会用到别处的教员,但学校本身主要作用就是给工部输血。
如今技术岗位日趋增加,旧时经典固然厉害,但也只是科举之道。就算不是进士,也照样可以做官,专业技术官僚就不是官了?工部系统内部官员升迁的指标,和其它部门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贞观十五年之后,李董表示人生寂寞如雪,国家社会普遍增加的行业、岗位,都导致了工部技术官僚的扩增。
而且这种新增的岗位,不能是半懂不懂的那种人,旧时全靠经典和幕僚支撑的人才,已经不足以适应这种高强度高节奏的职位,必须是专岗专才,否则连项目进度都看不懂,更遑论项目管理。
也是有这种因素在,所以工部内部对于能够稳定高效输血的人才库是处于日趋饥渴的状态。
只是想要单独一个部门推动此事,之前难度系数不小,六部其它同行要是不想有枣没枣打两杆参合一下,那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如今趁着这股“歪风邪气”还没有消停,工部这时候随大流把这项目上马,朝会上再买好几个喷子,“李大胆”外加“李大嘴”亲自出马,“狂士”李奉诫名声在外,怎么地成算也要高上好几个百分点。
这么好的机遇不抓住,难不成等到风头过了再来搞事?到时候回过味来的另外五个部门,不在工部身上揩油简直是对不起身上披的那层官袍。
“那此事……择日就拟个条陈?”
有人小声地问道。
“择日个甚,明日朝会,老夫就禀明皇后!”
李大亮很是不耐烦地提高了音量,“再拖个三五日,谁知道又有甚变数。”
“那就仰赖李公了。”
“李公有劳。”
工部中一干老少,这光景都是统一了基调,就算有兄弟部门的人在这里塞了人,可这风头,想要插一手,还真是知道了消息也没办法。
说到底,帝国公主掀起的“妖风”,如果连飞沙走石都做不到,那还能叫“妖风”?
遇上这动静,明知道有妖还不躲远点,真以为自己有齐天大圣保驾护航呐。
第八十一章 兴许是大智慧()
工部的官僚们忙着偷鸡摸狗,一面躲着诸监诸寺及另外五部勾三搭四,一面有派出各等郎官直属小吏前往武汉和洛阳。
筹办专科学堂是个相当费心神的事情,尤其是工部现在明面上的油水大,平日里稍微有个工程,就一群皇亲国戚过来东蹭蹭西蹭蹭。关键是每次这些皇亲国戚都说“我就蹭蹭我不进去”,每次都是说出来的话当放屁,不干了个爽那是誓不罢休的。
“殿下容禀,工部这光景也是难处的,还望殿下能够海涵……”
让一个工部侍郎跑过来低三下四,那也是没谁了。工部侍郎滚蛋之后,又是都水监、将作监的什么什么丞什么什么令过来装孙子。
总之一句话,现在只要殿下帮个忙抬抬手,隆庆坊这里的工程咱们不拖,但周围“学区房”的建设稍微缓一缓,让工部先把自己的事情料理一下,这情分,工部上下及两监衙门都记下了。
其实正常情况下,李丽质压根都懒得理会这些个朝官廷官,又不是她的臣子,她用得着理会?
只不过最近实在是钱赚的太多了,李丽质只觉得再这样赚下去,还要愁恼上哪儿借宅邸存钱,于是心想着,一事并作两用,还能赚个好名声,倒也不错。
“予准了。”
“?”
一脸懵逼的洛阳官僚都是愣住了,他们准备了很多备选方案,就连老大“李大胆”亲自过来的路子都琢磨过了。而且“李大胆”也表示要是长乐公主殿下不松口,他豁出老脸也要给孩儿们拼一把。
当时“李大胆”表了态,长乐公主殿下要是不答应,就喷她一个“公器私用”,是皇帝还是皇后找麻烦,他“李大胆”一力承当,绝不拖累工部任何人。
太令人感动了,不愧是上朝狂喷温彦博的绝世猛人,连风头最盛的长乐公主殿下都敢正面刚。
实际上别说工部,偷偷摸摸准备筹办专科学堂的一众小山头和大佬,都是提心吊胆的。大家都是贞观朝的臣子,跟武德朝干系都不但,有的还是新贵以及新·新贵,得罪谁也不好得罪皇帝老子的亲闺女啊。
再说了,有些大佬其实也清楚,长乐公主殿下那不是只有老子厉害,她家男人也不是省油的灯。
现如今筹办学堂不管是教学、管理甚至是“就业率”,都要跟武汉互相苟且,双方是各取所需的。
工部在六部中的权重是隐性走高的,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