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如此,大概是不能形容那些“公子公孙”们的激荡心情。
也是,崔氏女啊。
啧啧。
牛嚼牡丹不解风情的江南土狗犬躯一震,狗眼四顾,呵呵一笑:老子就喜欢亵玩。
“张大郎!光天化日你在做甚?!这就是你说的公务繁忙——”
一声大叫,老张猛地一个哆嗦,连忙掀起一条丝被,将崔珏盖住,然后裹着一条锦袍赤脚走了出去:“哎呀,你叫个甚么,怕别人不知道么?”
“你这负心汉,倒是有心玩耍,你可知道,二兄要纳崔氏女郎耶!”
“啊?!”
老张一双狗眼圆瞪,看着满脸俏红却又嗔怒的安平,“你那兄弟,见识不凡啊。”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略同。
第六十八章 抢眼夺目()
♂
杜总统这些日子在看《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什么的,偶尔还会在“孽畜”儿子杜荷面前念叨什么“非杨即墨”,抽个冷子,又蹦跶一句“民为贵”。总之,这让杜荷感觉有点不妥,总觉得自己的总统爸爸可能有点入魔。
“这是一个玻璃模型。”
斯特林发动机转动了,它带动了车斗,它在轨道上“况且况且”的前进。修正过的轨道,之前翻了几回车,眼下是不会翻车了,就是玻璃偶尔会裂开。酒精炸了一地,熊熊燃烧,看上去极为的耀眼夺目。
只是,看到这一幕的山东土豪们,都是浑身颤动,只觉得此乃良辰美景,最是爽到不行。
“‘铁唧筒’可是这般的?”
有个土豪是个满腹经纶的士族,放北朝时,也是上等人家。只这光景,便瞧出了端倪,只是演示的小哥嘴角一抽,硬着头皮说道:“蔡公说的是,便是和‘铁唧筒’有类,略有改动……”
蔡氏嘴里说的“铁唧筒”,其实就是“矿工之友”,如今发展到了2。0版本,已经能够抽取两丈落差的水,南方矿区效果斐然。主要是环彭蠡湖一带,也就是后世的鄱阳湖,因二代“矿工之友”的缘故,乐安水上游的银矿煤矿都得以开发。
其中一个意外就是,有个姓长孙的饶州大佬,居然还在乐平县发现了煤矿,然后又毫不犹豫地用上了“矿工之友”。
更离谱的是,那些因犯罪而服刑的“徭役”,主要工作就是给姓长孙的饶州大佬挖矿……
眼下在江南,有人吹风说是“德政”。那是相当的不要脸,也是相当的给力。
斯特林发动机是肯定造不出来的,但这不妨碍唐朝版骗投资的行为发扬光大。一千多年后,只要ppt给力,棺材本都能骗出来。
贞观十二年在即将跨年的光景,对不少提前因政策导向吃到政策红利的土豪们,对“生产力”有了新的要求。
现实的矛盾在于,北方蛮夷没办法可持续地抓捕下去,倭奴、百济奴、新罗婢的运输已经如火如荼,再火下去,也是涸泽而渔。獠人又相对和平,更是和汉人大量通婚,上限已经到了。
如李客师、长孙冲、程处弼、尉迟恭这般可以完全无视黔首死活的人,实在是少数中的少数。
一句话,对突然膨胀出来的,大量的手持资金、土地、政策、市场而言的新老贵族们而言,劳动力远远不够。
钢铁厂可以钻空子一夜之间设立数百个类似石城钢铁厂的模式,但是,可用的工人太少,这就需要持续不断的磨砺,但对迅速转型,需要将“家族资源”通过有效方式传递下去的新老贵族们而言,如何确定一个能够保障“所得合情”环境,就尤为重要。
但对这些兵强马壮财雄势大的新老贵族们来说,土地兼并且能弄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老法师,那么,凭甚么万两黄金我独占九千的当下,那些个昼夜不息的奴工们,不会在干活的时候,一棍子敲死监工,然后怒吼一声“兽人永不为奴”?
事实就是,丰州银矿、大河工坊、河西煤场、石城钢铁厂、沧州市舶司……都发生过突厥奴、契丹奴、奚奴、高丽奴、苦工的暴动。
他们并不统一,互相并无联系,甚至连暴动的诱因,也是各有差别。
有的是实在是忍受不了残酷的苦役,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族人工友一个个倒下;而有的,仅仅是码头上的工钱,突然每月降了三百文。
人们的期望值和愤怒值,都在变化着。
原始部落被奴役的战士和曾经饥不择食的沧州苦工,非是这个人跟某条江南土狗一样被灵魂附体,人并未变,环境变了。
那么……狗蛋,代价呢?
“这一切……”
老张看着杜总统在洛阳的规划,感慨了一句,“真是始料未及啊。”
洛阳有了整个大唐第一份京畿行政级别的《卫生管理条例》,同时也有了《关于洛阳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条例》,同时也有了一封发往长安太极宫主人那里的《关于征税就近原则》的奏章……
总之,杜总统好像有点赶时间。
张德是完全看不懂他,别说他,扶正了中书令位置的长孙无忌也是有些心惊胆颤,总觉得手无寸铁的杜如晦是不是要谋反啊?
可杜如晦貌似没啥能依托的地方啊?又离长安这么近。
洛阳在新南市的东南,居然就开辟了一处更加新的“南郭工坊”。这个南郭工坊的性质,就是让贞观十二年之后的水力作坊,都在此地设立。并且二次加工的作坊,也只允许在南郭工坊新建投产。
诸如腊肉腊肠及诸等腌制品,都会在这里看到。
起先很紧俏的南城平民区,直接取缔了七人以上作坊的新建资格。
杜总统不但这么做,还专门上疏,很快中枢就会下达《贞观十二年洛阳兴业诸议》,然后,杜总统凭借这份大朝会的疏议,会赋予辖内“工商所”突击检查的职能,并且有“按例罚款”的权力,而且罚款年终会以“炭补”的方式发放,比例目前酌情是罚款的四成。
也就是说,当一个小康之家想要发家致富,拖家带口一波流弄了个米面作坊,上报两市是七口人在上工,实际上却又有两三个马虎眼。
那么,遇上心狠手辣的“工商所”老哥,在高举“按例罚款”的大旗下,开启“年终奖”光环的“工商所”老哥,就会高呼一声“为了‘炭补’”,就能轻松地给这一户小康之家开个票,罚个钱,年底一杯老白干,还不是美滋滋?
这样搞,肯定是会死人的。
但对杜总统来说,事情会在死人之后,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然后就会稳定下来,最后就会循规蹈矩……
始皇帝的法律对山东人来说太严酷,于是山东人为此闹腾起来,造反了。但汉家天下用的也是秦律,也没见山东人敢在文景面前扎刺。
“杜总统这是要干啥?崔氏才刚被削了一顿,至于这么抢眼?”
何止是抢眼,还夺目。
在老张看来,杜总统干的都是要命的事情,他真是不怕死?
第六十九章 明枪易躲()
♂
洛阳,别开生面的面貌开始刷新,总统府中宾客如云,却见谋了差事又辞职的郑穗本,像是个后进小郎一般,恭恭敬敬地见了杜如晦一面。
“总统召我等前来,是为何故?”
他和薛大鼎关系密切,薛大鼎攀上了房玄龄,他却是因荥阳郑氏缘故,和直隶近畿总统杜克明有了交情。
除了郑穗本,还有诸多洛水两岸的世家豪门。此类家族,历经北朝百余年,又曾和隋朝两代高手过过招,门庭或有衰败,却还是屹立不倒。
只是这一回,却是让人兴奋激动之余,却又胆颤心惊。
清河崔氏宛若个吹起来的猪尿泡、羊皮筏子,被李世民一把天子剑,戳了对穿,用沔州佬的话来讲,这就是一只“纸老虎”。
那末,这“纸老虎”当真是纸做的么?前几年,也不曾见识眼下的行情。那时候,李皇帝赈灾,且要来五姓七望这儿借粮,去山东士族那里化缘;那时候,山东各州县计吏,把持着各路粮仓,便是运河上的船儿,连三成姓李的也没有;那时候,清河崔氏一声令下,便有数以千计的士子呼号,数以万计的文士呐喊。
只这当口,行情大大地变了。
一场民变引发的官方屠戮,眼下一本本“野史”正要谱写一段“今昔唐皇类秦皇”的戏码,大约“焚书坑儒”不足以形容唐皇的狠辣。
吃着洛阳一地崔氏的尸体,却还要矫情一番,拿捏着那点“风骨”,然后眼巴巴地跑来“房谋杜断”这边打听着消息。
沔州有个长官说的好,这是反动阶级的软弱性……
“世代传家,一族便是一家,一家便是一姓。中国虽非夷狄,家族亦如部族也。”杜如晦陡然冒出来一句话,轻描淡写,却是让郑穗本脸皮一抽。
华夷之辨,大约不是今天要说的。
今天,他们这些“洛阳新贵”,是想要知道一下,朝廷接下来的政策,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李皇帝是要赶尽杀绝,还是乘胜追击?亦或是杀鸡儆猴,还是说要“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尉迟氏为其镇北,薛氏、侯氏为其征西,辽东苦寒,却有石城。五十年内,中国几无敌手。
只要李皇帝能活到刘裕那个年纪,当世再无世家,到那时,大约是化整为零了吧。
“还请总统赐教。”
郑穗本是要做官的,但眼下还不能去做官,他怕死。
“一地郡望,乃是小族。天下之民,乃是大族。”
杜如晦手中攥着一卷账目,将账目随手扔到了案桌上,负手而立,然后踱步瞄了一眼这些惶惶然的“洛阳新贵”,“老夫和尔等做个交易,何如?”
一言既出,郑穗本等人皆是愣在那里,显然没想到杜如晦居然会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但是贞观十二年的杜克明本来就“精神失常”,大胆地消费着皇帝对他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