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慕容诺曷钵跟着屈突诠买了“太子糖”装逼,一两一贯,限量发售。
然后这天慕容诺曷钵叔叔家的儿子和爷爷伏允走狗的儿子,来长安探望他爹。在春明西大街,还没有上门的堂兄弟慕容弗里沙看见了堂弟,一看堂弟居然手里攥着一袋东宫特售冰糖,于是就连忙拉关系讨要。
没办法,现在甘凉的蛮子贵族头人们,也知道这玩意儿的存在。本来他们以为白糖已经够狂霸酷拽了,结果特么这世界上居然还有冰糖这种逆天之物。
一头有经验的骆驼,相当于老司机,也不过是换了区区五十斤白糖,这还是因为榷场属于官方控制,不能太厚颜无耻宰客的缘故。
而冰糖呢?一斤十贯,一斤半就能换一头老司机。
不淡定的蛮子很多,但能弄到“太子糖”的,顿时就显得门路广人脉多,江湖地位不说水涨船高吧,起码在帐篷里说话声音能大不少。
然而弗里沙并不知道的是,诺曷钵拿到一包“太子糖”,那也是因为带头大哥屈突诠托了另外一个道上大哥“及时雨”张大郎的缘故。
没有忠义无双义气为先人品高洁的张家哥哥,太子那边会随便卖给过世蒋国公的小儿子?东宫的幕僚,全是势利眼,鼻孔看人的主。
所以,诺曷钵很珍惜这包冰糖,因为它不仅仅是甜蜜,更是爱。
然而佛理沙就不爽了,觉得堂弟很生分,没有亲人味儿。
他不爽,诺曷钵还不爽呢。因为他爹的忠仆偷偷告诉了他,说是他爷爷在老家已经立了新的太子,就是他叔叔达延芒结波。
也就是说,吐谷浑那点家当,将来和他爹没什么关系了。而现在,父子二人还在长安跟着皇帝陛下混饭,成天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要不是诺曷钵在城西胡人圈子里还算有点儿地位,加上新来的安国人以前也打吐谷浑过,因此时常有些接济,日子谈不上紧吧,不过却也不甚富裕。
从内心上来说,弗里沙的爹在诺曷钵眼里是垃圾。然后这个强要他“太子糖”的堂哥,是小一号的垃圾。
虽然年幼,但诺曷钵还是很重感情的,这是兄弟们赏脸给他弄来的上等货色,包含着浓浓的情义,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就给垃圾吞了?
果断拒绝。
然后弗里沙手下的强力跟班就瞪了诺曷钵一行人一眼。
有句话说的好,茫茫人海中,仅仅是因为多看了你一眼。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噗嗤!噗嗤!嗤——
血案就发生了。
弗里沙重伤,断了一条胳膊,他的跟班却死了。然而这个跟班在吐谷浑的江湖地位还不低,是伏允贴身爪牙,首席大臣天柱王的嫡次子。
至于诺曷钵一方,就只有一人胸口中了一刀,大概两寸长的伤口。
没办法,诺曷钵的保镖也沾了小主人的光,往常草料场聚义的时候,老张的四大保镖没事干,就会找其余小王八蛋的保镖们玩摔跤和十八般兵器的各种技巧。在历尽磨难之后,诺曷钵的保镖们别的不敢说,唐制快刀耍的有模有样。
弗里沙一行人,还没有见到久居长安的大伯,就扑街了。
要不是正义的使者大理寺少卿及时出现,可能几十条人命就要出现在春明大街,造成相当恶劣的影响,让金吾卫的同僚打扫起来非常麻烦。
“这特么是在逗我?”
老张在学士府弹棉花的时候,正义的伙伴把卷宗给他看了后,他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那陛下就没什么指示?”
张德一脸傻逼地看着正义的使者,大理寺少卿扫了他一眼:“大郎,这是吐谷浑人,明白了吗?”
“我明白什么我?”
“要打仗了。”
“啊?这就要打仗啦!”
张德瞪圆了眼珠子,你特么在逗我?虽然死了人,但也不至于打仗吧。
“去年陛下让伏允来长安认罪,他以患病推脱,随后兵犯甘凉,若非李都督布置得当,须被他得手。”
正义使者随后又道:“现在他新立的太子达延芒结波,让儿子来一趟长安看望兄弟,结果人没见着,就被兄弟的儿子砍断一只手。而且还砍死了心腹大臣的嫡子,你说,他会怎么做?”
老张顿时就代入了进去,一琢磨,谁要是砍死我孙子,怎么地也要翻本啊。干丫的。
然后张德点点头:“换作是我,一定要狠狠地敲诈一笔。”
大理寺少卿情不自禁想喊人来拿下奸人,但还是按捺性子沉声道:“不错,伏允会兴兵,如今已经入秋,入冬之前,伏允一定会抢一批粮草。他一定会拿此事作为借口,然后劫掠粮食人口。”
“李公在凉州,他必无功而返。”
“可是我们要灭了他们啊?”
“……”
感情……不是怕他们过来?
然后张德又觉得什么地方不对,本来他是觉得人死在长安,怎么地皇帝也要安抚安抚,给点小补偿。现在看来,连正义的使者都琢磨着干死吐谷浑人,估摸着上头也是兴奋的不能自已。
送上门的机会啊,只要伏允肯来。
宣政殿,李董双手后背,来回踱了两步,撲头微颤,脸上喜不自禁,铿锵有力地说道:“好!好!不怕伏允不来,倘若来犯,让他来了就不要走了!劼利旁边还有个宅子,留给他去住!”
已经赴任襄樊都督的尉迟恭刚看见云梦泽的美丽,就在驿站看到了最新消息,然后黑着脸一脚踹翻胡凳:“入娘的,俺这背时运,突厥灭亡俺无份,伏允这鸟货却也轮不上俺,唉……又便宜李药师了!”
然而因为杀了义成公主,让萧皇后悲痛落泪后,御史大夫萧瑀为了姐姐,就黑了一把李靖,说他擅杀前隋王族,有谋反迹象。
没办法,李靖就只好回家默默地吃“蜜汁淋粽”,不去和萧瑀对喷。
但因功混到右仆射,李靖也不能啥也不干,正好城西一颗糖引发了一场血案,李董就召对李靖,问了问关于吐谷浑的一些事情。
君臣一致认为,干死吐谷浑。
第五十九章 温家堡的人(求票)()
因为吐谷浑的事情,关于蛮夷算不算人这个议案,又摆在了大朝会上的君臣面前。这一次,张德也列席了会议,当然,是站门外。
十二岁的校书郎,你敢信
穿着绿袍人模狗样的张德站廊下吹风,大殿里面六品以上的人民代表正在向领导汇报工作。其中涉及到了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然而在唐朝,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温彦博还是老生常谈:“陛下,仿后汉旧例,安抚诸夷,实乃长策。思摩部众人心未定,若任其游走塞外,恐其图谋复国,届时必一发不可收拾。陛下三思啊。”
“荒谬”
回京述职的凉州都督直接列班而出,直肠子没办法,再一个做人太过实诚,做事更是实诚。上级贪他功劳他直接举报,下级想要偷懒他直接开除。总体来说,他比较适合在社会主义社会干革命工作。
然而在中央集权封建帝国里面混,着实可惜了。
要不然一把年纪,才弄了个武阳县男,和张德这十二岁的小禽兽一个级别。
温彦博都懒得看他,级别都不一样的。
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李大亮这个能文能武的汉子,张口说出来的一番话,当真是让人觉得好有道理。
“陛下,天下就是一棵大树。中国是根,蛮夷是枝。中国近,蛮夷远。就算要安抚,也只有先安抚近处的人,再安抚远方的人。如果先安抚远方的人,不就是损害中国的利益,去滋养蛮夷吗?一棵大树,损害了根,枝叶再繁茂,不也要枯萎吗?”
李世民一愣,温彦博一惊。
诸多文官都是眉头一跳:哎哟卧槽,老李你可以啊。
“损根本而补枝叶,自古没有这样的情况。臣认为,那些远方的蛮夷,如果归顺了陛下,那么就要让他们敬畏陛下的威望,惧怕陛下的爪牙,恐慌陛下的鹰犬,最后,才是感怀陛下的恩德。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畏威而不怀德。而是既畏威又怀德。”
李世民又是一愣,长孙无忌一惊。
诸多武将都是嘴巴一咧:哎哟卧槽,老李你阔以啊。
“陛下,河南凋敝,自前隋起,皆因蛮夷的袭扰,民生艰苦,州县败坏。倘若此刻再对蛮夷优厚安抚,那么如何对得起这些心向陛下的河南百姓呢?如今,应当停下对蛮夷的安抚,命其退出河套,前往河北,为中国守卫边疆。那些尚未归顺的,当杀败吐谷浑震慑其心。那些已经归顺的,派遣官员使其劳作,指点农事。开通榷场,自谋其路。”
李世民然后就愣在那儿没说话,温彦博没被老魏给喷死,反而被这个刚从凉州山沟沟钻出来的老李给干的不要不要的。
站廊下侧着耳朵偷听的老张差点儿没忍住给老李鼓掌点赞,这尼玛,多么清晰多么明白的事儿啊,为什么一千多年后都没人搞明白呢?
然而老张还是太年轻了,在唐朝,亦是有政治正确的。
温彦博扫了一眼李大郎,沉声道:“陛下,李都督所言,臣闻之甚是惊恐。若如其言,四夷诸蛮,还是陛下的百姓吗?难道归顺中国的百姓,还要分亲疏吗?陛下是万民的父母,视万民如己出,若亲疏有别,那么今日归顺之人,明日又会叛离,长此以往,还会有人归顺吗?”
言罢,温彦博又是语气沉重:“陛下明鉴,臣为大唐江山计,恳请陛下三思。”
“荒谬,若是轻易叛离,可见是见利忘义的小人。此等小人,更勿安抚亲蛮夷而远诸夏,此乃人奸”
李大亮一声“人奸”,让百官都是激动不已,太特么牛逼了,撕逼,撕逼,快点撕逼
程咬金咧着嘴,嘿嘿一笑,悄悄捅了捅张公谨:“吾观李公,真英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