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3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不难看出,大唐宰相固然没有工科狗的见识,然而格局眼界上,却不是一个级别的。

    看一个人,可以先看他的朋友。老张的朋友,什么货色都有。而杜如晦,他的朋友不仅有山东士族,而且有关陇世族不仅有上品名士,同时有寒门贤良不仅有在朝重臣,更是有在野大才。

    总之,作为帝国的宰相,杜天王的朋友圈,含金量还是不错的。

    和梁丰县男不同,梁丰县男的朋友圈连管好自己的产业都不行。而杜天王的朋友圈,用来治国也是绰绰有余。

    这让工科狗不由得感慨万千:朋友圈能不能治国,才是衡量宰相牛逼与否的唯一标准。

    作为张德朋友圈一份子的李震听完老张所说之后,心中也有了计较。今年他已经十九,出仕这事儿因为他爸爸去年闹出来的事情,基本无望。仅仅是等着爸爸死了然后接班当个公爵,在有张操之的贞观八年,李大郎是玩玩不愿意的。

    就算不能像杜构一样在登莱东海做个弄潮儿,起码也得在内地做个小霸王啊。

    “操之,刘师立已经松了口。”

    岐州这事儿折腾了快五年,不过岐州也急不来。就好比青海湖周围那一圈矿业资源,你就是再眼馋,也变不出花样来。

    凤鸣岐州听着好听,然而这地界苦逼到极点。在交通不发达的当下,老张也只能说能挖点矿是一点,至于刘师立咬牙切齿是不是还妄想着在玻璃制造中捞好处,估摸着经过几年的蹉跎,也该认清现实了。

    “琉璃制备一事,兄长也早就熟络,不必盯着了。”张德给李震的锦盒,就是西市里面有些胡商的定金。

    这年头,定金很多时候只是为了一个口头承诺。实际上,以白手套为身份存在的大部分胡商,也是有点小追求的。

    比如维瑟尔,他肯定也想自己拿到大唐永久居留权的同时,能够赚取一笔可以照顾子孙后代的丰厚遗产。

    而从凯旋白糖中伸手,他是自寻死路。大唐这里,对待胡人是不需要和你讲道理和证据的。

    张德只要看到维瑟尔负责的业务在账目上没有稳定上涨,那么他就可以滚回南郊冻死在某个冬天。

    “操之,当真会向西用兵?”

    李震还是有些狐疑,毕竟,按照朝廷现在的节奏,那绝对是要玩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水。至于是不是打下平壤城,活捉高建武,那是另外一回事。

    这光景,突然调转枪头就朝着西边一枪扎过去,太过惊人。

    不过作为李绩的儿子,李震还是很清楚,吐谷浑残部肯定要打死。丝路事关长安权贵们的福利,不可能完全把守在尉迟恭和李思摩手中,甚至连和李思摩合作愉快的杨师道,也以前隋后裔的身份,鼓吹着“西出阳关”。

    “杜公差人过来说过。”

    张德爆了一个大料给李震,李震顿时震了一下,他是知道张德能跟房谋杜断说上话的,但万万没想到这种大政策大方针,居然也会跟张德露底。

    “朝廷怎会还留着高丽奴?”

    “打下高句丽不难,唯钱粮而已。只是,高氏经营甚久。杜公的意思,兵锋侵略鸭绿水即可,休整年余,乱其民心,震其国本。彼

    时再下平壤,不致烽烟四起。”

    杜天王考虑的不是军事胜利,而是考虑到高句丽经营了数百年,又有抗衡隋朝的光辉历史,民心还是心向高氏的,尽管在高句丽内部,还有权臣门阀的存在。而如果拿下辽东,先安抚鸭绿水以北之地,军事上又保持着随时进攻的姿态,高句丽一定会尽力备战,国家的资源会大量向军事倾斜。

    失去了辽东的高句丽,在没有消化完新罗故土的时候,防备唐朝灭亡其国,还要防备新罗余孽乘势搅动。同时杜天王也很清楚,没有辽东的高句丽,就直接从地区小霸沦落到地区小国的地位。

    而一个小国,因为军事上的威胁,不得不把国家资源转变成战争资源,对民力的压榨剥削,一定会提升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这个时间不会长,当唐朝展现出军事文化的双重优越,又让高句丽贵族陷入到了自我孤立的地步,那么唐朝再以“兴王师以讨不臣”为理由,必然会出现高句丽人民群众喜迎王师,广大人民群众纷纷带路

    尽管暂缓了灭国进程,但财政上一定会更加轻松。或许一年以后,高句丽内部的某些权臣,就会为了家族的延续,暗中勾结唐朝,然后那些高句丽的门阀英才就会领着砍刀,跑到高建武的面前嘿嘿一笑:大王,天可汗陛下托我给您带个话,只要您献土投降

    这一切会不会发生,或者会不会按照杜如晦考虑的那样发生,对张德和李震来说,有很大的参考性。但这并不影响张德的朋友圈为了炫富而开始活动如何在丝路上做好老司机,并且能够带更多的妹子一起装逼一起飞。

    “若诚如杜公决断,伏允今年亡矣。”

    李震兴致勃勃,将锦盒收好,然后道,“操之,我这便去见一见大人的旧部。少则三日,多则半月,定有消息。”

    “兄长不必这般急切,此事陇右道多有助力,若是招摇,恐引非议。小心行事即可。”

    “我醒得。”

    李震点点头,别了张德,兴冲冲地琢磨着,当伏允被弄死之后,这丝路之上的商队,定然是有他李大郎罩着的。

    在这个皇后以身作则勤俭节约的时代,大唐并没有禁止功利享乐。贵族们需要体面需要攀比,但无权的贵族,就需要尽快地将开国十几年以来的面子和关系,变现成开元通宝,变现成西市飞票,变现成华润飞票,变现成华润金元。

    李震这等公爵之子且如此,甚至身体力行,又遑论那些将将失势,或者已经失势失宠的家族子弟。。

第三十六章 高句丽君臣() 
东关城,高句丽在太白山和鸭绿水之间的一座小城。军事上的溃败,加上辽东城扶余城玄菟城等城市的迅速陷落,使得高句丽的上层体制遭受了外力清洗。于是高句丽东部大人,同时也是高句丽最大权臣的渊盖金,将曾经用来守卫长城的军队,一起控制在了自己的领地。

    作为高句丽五姓大族之首,渊氏掌握了高句丽最精锐也是最强大的军队。高建武作为高句丽大王,忌惮的同时,又无可奈何。

    而随着辽东局势糜烂,高句丽王族宗室不得不狼狈逃窜,一口气从辽东城逃到了东关城。转进千余里,顺利依托在了曾经最忌惮的人背后。

    “渊盖金,唐人兵锋锐利,我军抵挡不得,眼下当如何?”

    高建武屡次想要请降,宗室并没有因为觉得有失脸面而阻止,反而认为大王高瞻远瞩能屈能伸。

    然而当时在巩固长城防线的渊盖金,却不得不因为唐军两路进攻,北方扶余城金山城接连失守,于是放弃了和唐军厮杀,转而退守辽东城。

    渊盖金不可谓不当机立断,唐军占据辽水以西的同时,他就下令坚壁清野。按照以往的经验,唐军将会在春季的泥泞和糟糕的后勤中难以发挥出战力,最后只能跟背靠国土的高句丽军硬耗。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唐军和隋军既然不同,由兵部书侯君集亲自领军的征辽大军,就像是老牛犁地一样,慢悠悠慢悠悠地结硬寨打呆仗。

    就这么磨着,磨着磨着,唐军的营寨就直面辽东城。到了这时候,就是高句丽人傻眼又急躁不堪的时候。

    然而渊盖金当时还是没有担心,自古以来十倍兵力才能围城,唐军战兵区区数万,还夹杂了大量契丹室韦靺鞨杂牌军,相持日久,定然是自身要出问题。

    然而又让渊盖金万万没想到的是,辽东城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城门全垮了。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要不是高建武和他跑得快,恐怕都得留在辽东城。

    渊盖金过往的骄傲,在此时,面对陌生的唐军,有些无所适从。他完全搞不明白唐军在做什么,更加糟糕的是,唐军并没有急着追击高建武这个高句丽王。反而是四散游骑,到处抓捕“细作”,这些“细作”一抓就是十余万

    “大王,汉人大军驻留鸭绿水北岸,驻足不前的缘故,应当是汉人皇帝的旨意还没有下达。这次汉人出兵,名义上是为黄头室韦”

    渊盖金说到这里,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唐军的作风,实在是太让人意外,太让人想不通。

    “新罗故土未统御,如今内外交困,如之奈何。唉”

    高建武一声长叹,忽地又想请降,对渊盖金道,“如今汉人皇帝,北胡多有称天可汗者,孤不若效仿先贤,再行称臣,以粪土王号之。”

    听到自己的王如此没志气,尽管是一个权臣,但渊盖金还是勃然大怒吼道,“大王,祖宗抗击汉皇,方有如今基业。怎可未至绝境,便自甘堕落!况我河山百族,有数十万军民,十数万虎贲。方尽天下,焉知唐皇非隋皇?!”

    被自己的臣子这样奴喷爆吼,高建武虽然心中不快,却还是悻悻然道,“孤只是随口说说。”

    “有我渊盖苏文一天,高句丽绝不做亡国奴!”

    言罢,渊盖金抱拳行礼,面色铁青地离开了东关城大王行宫。

    待他离开之后,有身着白衣近臣小声道:“大王,大对卢貌似义正言辞,实乃嚣张跋扈啊。唐军未抵达辽水之时,大对卢言必称兴筑长城乃是万全之策,辽水一线固若金汤。安市城梁氏子弟多有规劝,望其设一营寨于河西,以为依仗。谁料梁氏长子梁万春竟遭其鞭笞”

    听得白衣近臣的话,高建武恨恨然道:“孤虽有心杀贼,奈何渊氏实力强大,非孤能抗衡啊。”

    最重要的是,高句丽五姓大族,其实就是原先的扶余部落联盟中的五大部落。真要说王族如何如何的压倒性实力,倒也谈不上。再者,不服王族的不仅仅是渊氏,白衣近臣刚才所说的安市城梁氏,同样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