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不是说长孙无忌智商比杜如晦低,纯粹是两人所在的地位已经不一样。杜如晦是一个实权天王,长孙无忌现在处于非常尴尬的事业真空期,没办法长时间保持在一种“键盘******”的状态上。
朝会散去,长孙无忌赶了两步,追上杜如晦:“克明,辽东攻城略地,较之往昔,并不急躁?侯君集转性了?”
“拿下辽水金山城者,是定襄军。围困高句丽扶余城者,是张公谨。陛下金箭传边,契丹大贺窟哥及黄头室韦皆聚兵饶乐水,靺鞨人更是响应粟末水,此时围困高句丽故都的主力,乃是东胡诸部。”
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不过杜如晦不介意跟长孙无忌分享情报。
顿了顿,杜如晦又压低了声音:“辅机不日前往河北,当早作谋划。”
长孙无忌顿时愣在了那里,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而杜如晦已经走远了。他只好远远地拱拱手,表示答谢。
辽水大营,自北向南数百骑轰鸣而来。至辕门,一骑快马禀报,片刻辕门营帐大开。中军总管亲自出迎,然后两边借是迅入营,营帐齐整,肃杀万分。
“弘慎,快来说说金山城的收获!”
“这个数!”
张公谨伸出一只手掌,五根手指晃了晃。
作为兵部尚书,一般来说不应该这么市侩。但好不容易捞到这个位子,侯君集不是为了过来划水的。作为一个上升期的大帝国,以侯君集的眼光,当然很清楚建功立业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如何巩固功业,如何传递功业。
“好!好!好啊!”
连道三个好字,侯君集突然目光阴冷狠毒,“粟末水那些不知死活的靺鞨杂种,但有不服者,弘慎多多担待!”
“放心便是,如今缺人,缺人啊。”
听到张公谨的话,侯君集也是感慨万千:“是啊,缺人啊。”
唐军抵进辽水,并没有琢磨着攻城略地,一改以往的作风,然而憋着劲地抓活的。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扫荡,一个部族一个部族地灭亡。但凡只要脚踩两只船或者是骑墙观望的,统统拿下,绝不二话,绝不给洗心革面的机会。
因为,在河北道,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劳力,起码得十五年。他侯君集有几个十五年可以等?大唐人口虽然千千万,但也不敢随便糟蹋,然而现如今大炼钢铁需要劳力,挖煤挖矿需要劳力,修桥铺路需要劳力,乃至造船航海运河拉船,都要劳力。
这些劳力不可能从天而降,而一个二十岁的突厥奴,在河北道已经卖到五十贯的高价。尤其是黄河一带,这个价钱在去年十二月,维持到了今年正月结束!
而一个契丹奴,在蓟州也能卖到十五贯,供不应求!
河北道但凡有些家底的土豪,此刻都是尽力收买奴隶,争取能够尽快挖矿赚钱。
这些劳力价格,最低也要五贯,而这个价钱,毫无疑问,绝对是跳楼卖血价。
在征辽这件事情曝露出来之后,整个河北道乃至河南道以及河东诸地,都是卯足了劲要抢夺奴隶。
按照华润号现在和各家的分账,只要计算能力正常的,都知道谁掌握了更多的底层劳力,就更能占据市场份额,尽管他们并不知道市场份额这个名词。
而且除开劳力,女性奴婢同样畅销,尤其是河北道要进行麦棉套种,这件事情知道的不多,只有世家豪门才知晓。张德在推广的时候,是由贾飞和王孝通配合的,长孙冲掺和了一脚,刘弘基虽然一开始不情愿,但现在一百个愿意。
棉纺毛纺麻纺织丝,这四样是需要大量女工的。而本地唐人女工的工钱,没办法冠冕堂皇地克扣,而且官面上也不能太过火。毕竟能够跟着华润号捞钱的世家,不是全部,不是全部就一定有人没捞到,那么只需要一个合理合法的由头,就能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甚至不仅仅是官司,而是上升到国本道德的舆论争夺。
这不是张德所期望的,也不是张德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同伙们愿意看到的。
所以,相较于比较靠谱而且更加熟练的唐人女工,其实河北道以及河南道山东诸地,更喜欢用倭女和新罗婢。
死一个不怕,一船粮食就能换一船新罗婢以及倭女。
死多少都不心疼,而且朝廷管不着!
贞观七年在河北道,除石城钢铁厂之外,光先进分账就足够让长安新贵们直接给张德跪下叫爸爸。所以贞观八年征辽的诸多便利被拿出来分析之后,这群疯狗们都打了鸡血一样盯着那群道德先生。
谁攻讦征辽的正义性,就灭谁。从**到整个家族,彻底消灭!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吾辈当勉励为之啊。”
侯君集感慨万千地看着张公谨,这个曾经让他想要当场弄死的洧州土鳖。然后豳州大混混内心更是默默地盘算着:要是打下平壤,这得多少人?一个人算五贯,五百万人,两千五百万贯啊,了。(。)
第九章 道生一()
张德在天子脚下购地盖庄园,**裸的炫富,炫的一群小娘没事干就往城西踏青春游,学什么当年的王谢人家。
然而梁丰县男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关于当年自己上中学时候,某本手把手教育如何造反的教科书上,那几句俏皮话。
一句是资本家的每一个毛孔流淌着啥来着?另外一句好像是吐槽某个一神教,说某个地方流着奶和蜜来着?
老张不记得了。
于是梁丰县男虎躯一震,布置好了宣纸,写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金玉良言:资本家的每一个毛孔,都流着奶和蜜。
“算学,小道尔。学不从经典,不过是计吏之流,无能之辈也。”
国子监有人装逼,太学也有人装逼,但这不影响老张的心情。
毕竟,这阵子有些小伙子总是想要引起自己的注意,让自己去跟他们辩一辩。张德感觉自己已经从长安欧巴进化成了长安女神,尤其是国子监太学那帮闲的蛋疼的小年轻。
“史公,陛下可有安排?”
随手塞了一块金锭,是真的金锭。二两多,压手的厉害。给华润金币,太过招摇夺目,史大忠不敢收,他也不敢送。
还是金锭靠谱,私铸成一坨,也不算占地方,拇指大小的一丢丢,用来打发儿孙,很是体面。
因为要给皇后跑腿,史大忠也是累的不行,好在京洛板轨比较轻松,也不颠簸,老太监能少受不少罪。
“大郎放心便是,陛下正有高兴之事。”
其实史大忠没过来当差,只是因为帮皇后跑腿,于是又在内侍省跑的勤快起来。这么一跑,偶尔皇帝想起一些顺便的事情,就让这条老狗再多担待一点。
能者多劳嘛。
“噢?可是辽东战事?”
“如今也就这等事体。”
史大忠然后对张德小声道,“高句丽开始坚壁清野了,不过侯尚书却也不急,稳扎稳打,拿去死的,都是蛮夷义从……”
“这等赤胆忠心之辈,若是战死,当以唐人之礼厚葬啊。”
吉利话谁都爱听,反正一千五百年后,美人希那些到处打炮的国际主义战士,死海外了,不也就一张国旗盖棺材了事吗?真正的落袋的实惠,无非就是绿卡一张。
按照定襄都督府现在的政策,像大贺窟哥这种很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契丹人,他部落里要是有人死了,必须得按唐军军礼给鸣螺一下啊。
总之,如今大唐的月亮这么圆,怎么做都是对的,错的都是对的,对的还是对的。
阴阳人死太监把张德送到了地方,然后老张就在那里候着。
好久没见过李董了,甄立言说他精子成活率几乎为零,老张不由得可惜了那些给长孙皇后的套套。
浪费啊。
“陛下到!”
暖阁内焚着炉子,用的不是无烟煤,而是竹炭柳炭松炭混着烧,又有香味又显得贵气,就是热度不够。
老张毕恭毕敬,行礼之后,皇帝就大喇喇地坐在太师椅上。
如今流行这个,私底下都不爱跪坐了,太受累。也就大朝会还跪坐。
“汝千方百计为的,就是这个?算学?”
李世民直截了当,想要找到答案,问张德。
老张正要回答,却见李世民又道,“先坐下说话。”
然后近侍拿了一张团凳过来,放在张德身后。这团凳是松木做的,烫了金,上面嵌着一块丝绒座垫,用棉布包了边……皇帝就是有钱啊。
这年头,棉布还金贵着呢。
“谢陛下。”
拱拱手,老张也没废话,直接一屁股坐下去。你要是放一千五百年后,跑领导那里,屁股坐多少凳子,那是有讲究的,什么坐一半啊,什么坐三分之一啊,什么虚坐啊。拍马屁的最高境界就是,自己把马屁融入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去,这样领导才会赏识嘛。
所以,李董嘴角一抽,总觉得眼前这只江南土鳖很不尊重他这样一位千古一帝。
“赐茶。”
“谢陛下。”
老张怕有毒,没敢真喝下去,就湿润了一下嘴唇。
“算学便是汝之所图?”
“微臣不懂陛下的意思……”
如果是五年前,老张还能歪着脑袋笑嘻嘻地露出一个萌萌哒的表情。现在么,装傻充愣也得按照基本法,必须得一本正经!
“哼。”
李董没打算和江南土鳖纠缠,自顾自拿起一杯雀舌,浅饮一口,然后眼神毫无焦点地看着前方,“算学如何得道?”
听这意思,算问对?
张德琢磨了一下,小声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李董眉头一皱,他家吹牛逼说是老聃之后。全天下当爹的都笑了,谁还没跟自家崽子自称过老子?
然而李董家里对道家还是很照顾的,当然对道教是另外一回事,至于佛家,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