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莒国公来予府上,就为这个?”
“哼!”
唐俭冷哼一声,“那厮做的好事!”
李蔻却也不好和唐俭对骂,便道:“莒国公。═┝。〈。不知大郎何处冲撞了莒国公?蔻代为赔罪。”
“……”
一口老血差点憋死,你特么除掉公主身份也就算了,你老公张公谨也是国公,而且你们夫妻两个现在特么在漠南分明就是雌雄双煞。老夫真要是让你道歉,老夫自己跑皇宫门口抹脖子算了。
两人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门后戴着面纱的李葭攥着李月的小手,眼眸滴溜溜地转了一下:“张大郎就要出来了,居然是莒国公过来兴师问罪。定有大事。”
“姑姑,我们还是回正厅吧……”
李月摇了摇李葭的胳膊。
“月娘再等会儿,张操之肯定要出来了,哪能让阿姊和人僵持。”
话音刚落,就见一人大步流星而来。李月眼睛一亮,见那郎君朗目剑眉蜂腰猿背,身量约莫六尺,双翅撲头镶了一颗青玉,腰带上挂着一把半尺小剑。衣衫素色普通,并不华丽。只是如此,衬的那郎君肤色黝黑了一些,不过却是要英气的多。
“婶婶,是谁寻我?”
李蔻转头一看,见是张德,道,“莒国公来寻大郎。”
老唐来找老子干什么?
张德出了门,忽见门后站着两个蒙面小娘,眼光也没多停留,迈步出去。见了唐俭就是抱拳道:“唐公,快些里边请,日头炎热,还是吃些消暑的凉食。”
“老夫在太皇那里。吃了不少!还喝了冰镇梨汁!”
一瞧见张德,看在张公谨当年维护之恩的份上,唐俭对张德也算是爱护有加。几个儿子除了年长的,都在忠义社厮混。老四唐河上更是和张德关系密切,前头做麻料羊毛生意,唐河上会并州老家。可是没少赚些零花。
“唐公辛苦,快快里边请。”
张德也没听出来唐俭的嘲讽,邀着唐俭去了东院。┞┝┠。
第三十章 约谈()
老唐是个讲究实利的人,不论独孤怀恩还是刘武周,能换钱就是好货色。╡┝┢┟。{。至于渭水歃血为盟负书为使这等大功,唐俭从来不挂嘴上,没必要。搞劼利那年,他还在劼利汗帐吹牛逼呢,李靖就动了总攻,不也是活着回来了吗?
当然李药师和他唐茂约的恩怨情仇,远不止这点儿破事。
至于李药师汝母玩之甚爽,也让唐李两家从老一辈互喷到小一辈。李德胜和唐河上就一向看对方不顺眼,好在李德胜在河北,唐河上在关内。
也因为种种原因吧,唐家虽然人脉都在北方,北都很有实力,三代以前的根基更是在中原,然而自唐俭迹之后,就一直在中枢打转转。地方上的当口,看得见摸不着,就算手里有点权势,也未必能和李客师那样信手拈来。
所以李德胜搞起皮货、羊毛、草料、麸皮、木材等买卖,唐河上虽然羡慕,也只能到此为止。回并州虽说也搞了些麻料转手,也不过是万贯来去,不敢放肆。除了中书令温彦博的因素,更多的还要考虑太原的北都地位,老唐本来就是“两朝元老”,岂敢再起波澜。
“官办青陶,不如其美甚。”
回家之后,唐俭就找了两个人过来,专门欣赏欣赏这五福碗。两个人都姓杜,一个是去年升任中书侍郎的杜正伦,另外一个是给事中杜楚客。有趣的是,杜正伦在做中书侍郎之前,就是给事中。他升官后,杜楚客就顶了他的缺。。《。
“前汉白瓷,倒是质地相若,奈何总有青色。”
杜正伦拿着一只白碗,小心翼翼地欣赏着,“白如象牙,透光明亮,张操之不愧极擅营造。”
瓷器一直都有。但真正开始登峰造极让人很难挑出瑕疵,晚唐才是开端。这会儿,北地虽说也有白瓷烧制,然而纯净度不够。透光更是无从提起,而且因为氧化铁含量问题,青黑是常有的事情。
“唐公,吾久在御前,便是御用之物。亦不如甚多。此物能产几何?”
杜正伦人脉很强,前隋科举最厉害的二十几人,其中三个是杜正伦和他两个哥哥。南陈灭亡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南北对立还是很严重的,不过虞世南、姚思廉和杜正伦的关系不错,以至于他在做给事中的时候,李董日记都是他帮忙写的。
到后来李董想要掩盖黑历史,也就是传说中的非法修史,先想到的,就是杜正伦和姚思廉。
总之。杜正伦不论是皇帝还是天王还是过气天王还是候补天王,他的关系都不错,属于乞丐版的张公谨,但比张公谨的出身,那真是强多了。
“你想要多少。”
唐俭看着杜正伦,然后面无表情道,“就有多少。”
一旁杜楚客正在欣赏赤红如血的瓷碗,听到老唐的这话,吓的手一哆嗦,红瓷碗直接脱手。═┝。〈。好在武艺高强的老唐眼疾手快,立刻接住,然后瞪了一眼杜楚客:“杜山实,这可是一套!”
“唐公恕罪。恕罪。实在是吾没想到啊,本以为这等精妙之物,只怕是少之又少,然则张操之竟厉害如斯?”
他做了一年不到的给事中,起居注其实也没给他负责,江湖地位不如杜正伦甚多。不过因为他兄弟是四大天王。倒是也没人敢招惹他。
“有来有往罢了。”
唐俭说着,正色道,“操之的意思,老夫已经知晓,不过老夫是要问问你们的想法。”
“不知邹国公和琅琊公主,是什么意思?”
杜楚客不像杜正伦那样要脸,直截了当地问道。
“与张公谨夫妇无关,乃操之本意。”
“嗯?”
听到这话,杜正伦目光从白瓷碗上移开,这象牙一般的器物,实在是让人爱不释手。他们又不是秦始皇,可以自己搞手办开,偶有称心如意的小玩意,那也是金贵的很。
老唐看到杜正伦的眼神,便道:“关东六百里,他要修一条路。”
两个姓杜的一盘算,杜楚客讶异道:“他竟然要修路到洛阳?只怕朝廷不会答应吧?”
“所以,老夫才叫了你们两个过来。”唐俭现在是户部尚书,推民生议题一般不会受到太大的阻力。但这六百里的路,可不是那么轻松推的,更何况,跟朝廷还没什么关系,是私人要搞。
到时路修好了,私用公用,这官司有的打。
于是这就需要门下省中书省的人脉,中书令温彦博和张德算是有仇,更何况李大亮还在大朝会上骂温彦博是人奸。而李大亮直接投靠了李勣和张公谨,儿子更是忠义社的骨干,张德的铁杆小伙伴。
中书侍郎就能斡旋,怎么让利得利,就可以让杜正伦去谈。再者,杜正伦的江湖地位放在那里,能直谏李董不被弄死的几个人里,除开老魏和6元朗全靠天赋,剩下的真心拼人品,好在杜正伦的人品还不错。
然后黄门侍郎要拉拢,六部尚书直接出面,那不显示,这种搞拉帮结派的行径,当年搞出过事端。有个叫刘文静的对裴寂说你特么就是个傻逼,然后就死了。
所以给事中杜楚客,这种油盐不进滑不溜秋的垃圾,非常适合去腐化李董的心腹走狗们。当然不是说让李董的走狗们背叛他,而是让走狗们在维护李董利益的时候,适当的放放水……
“吐谷浑覆灭在即,此物若是量大,可以转卖西突厥。”杜楚客眼珠子一转,又兴奋道,“淮南道江南道更是不错,虞昶就在苏州,届时一船货出去,只怕二十倍之利都未可知啊。”
这事儿本不该他们自己来说,不过张德要答复要的急,所以唐俭也老脸豁出去了。毕竟小人喻于利啊,他们乃道德君子,跟市侩商贾一样讨论捞多少钱,实在是有辱斯文。
不过杜楚客显然很有他兄弟风范,当机立断道:“唐公,张大郎所图,只怕不止关东六百里吧?潼关以西到长安,难道他不想?”
“哼,朝廷会答应?陛下会答应?”
老板的老巢,随随便便就让你修条路,死字不知道怎么写?
然而杜楚客却是微微一笑:“唐公,陛下和朝廷或许不会答应,但如果说服陛下自己要修呢?岂不是一举两得?既解了张大郎之所需,又无愧君上恩义,岂不美哉?”
老唐听了杜楚客的话,琢磨起来:“此事,倒是需要细细思量。只是此间细处,张德不曾和老夫透露,想必颇
颇有蹊跷。”
这时候,杜正伦拿起黑瓷碗对比着白瓷碗,淡然道:“前日吾曾前往禁苑工地,见其工料运送,虽同样骡马拖拉,然则其道,竟是木板成槽,极为特别。四匹驽马,万斤石料竟然轻松运走。吾此刻想来,只怕张操之欲修道路,便是此种。”
运量提高的好处,他们这些老江湖岂能不懂?杜正伦这番话,立刻让老唐和杜楚客都内心泛起涟漪。(。)
ps:求推荐票冲榜。
。。。
第三十一章 关系学()
也没多久,逗留京城的权贵,基本一人一套新瓷,要不是工匠还是用竹刀修坯,也不至于产量如此低下。∑頂點小說,水力拉坯还需要实验,陶工还不是很趁手的样子。
“这一套五福碗,作价几何?”
李勣从凉州回来,张德就找上了门,天气有点热,老张带来了雪糕,让李勣一边吃一边听老张的工作汇报。
“世叔,五福碗需一千三百贯。”
张德老老实实地回道。
正在吃冰糕的李勣猛地敲了敲头,被冻到了。
“竟是如此之贵?”
“世叔,不贵。”
老张叹了口气,“釉料时好时坏,十只碗,约能得两只良品。”
“嘶……”
李勣被冰糕冻到了牙齿。
咋舌一番,李勣问张德:“听说你给太皇修了宫室?”
“不过是挖了个池子,盖了几间小屋,纯乃消遣。”张德说着,小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