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苏亶相信,东海道大行台都有了,有没有太子妃,已经不重要。
因为接下来的,都是人情上的事情。
“要是丈人信得过我,可以介绍两个哥儿去武汉读书。武汉那里学到的东西,毕竟要最新最好一些。两京的教材,都是大大不如武汉的。还有每年的卷子,武汉名师出的卷子,要比两京的强不少。”
说到这里,李承乾又道,“而且操之写信跟本王说起过,今年又开一门‘化学’课,大哥今年有十二岁了吧?”
“十三了。”
“在武汉,十三岁要学的东西就不少了。七八门功课,只数学,就分了代数和几何,甚是艰苦。”
“听说现在武汉用人,进士科出身,在那里不堪大用?”
“两眼一抹黑,如之奈何?明明白白地讲给你听,进士科的也听不懂,都不知道下属说了甚么,岂不是平白被人玩弄?”
苏亶连连点头,“若是从前,这等事体,是万万不会发生的。”
其实苏亶想说的是,压根就不会让武汉冒头出现。
只不过,事后人人都是诸葛亮,事前谁知道?李皇帝如此雄才大略,当年仿佛捡了天大的便宜,现在回过头来,所有两京英杰,都觉得江南土狗简直歹毒阴损到了极点。
可惜,大家都上了船,都在嚷嚷这样下去不行,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可都是等着别人下船,他们自己是打算再捞一把然后下去……
就好比扶桑的金银铜,苏亶相信,再重新来过一遍,怕不是还是跟疯狗一样跑去争抢。
“操之马上就要来京,这湖北总督的位子,就是给他留着的,人尽皆知的事情。丈人,往后湖北用人,也未必和中国同步,家里要多多思量长远。”
“是……”
拱了拱手,苏亶很是感激。
说起来,李承乾种地归种地,对苏家当真没亏待。买隆庆宫的房子,并非买不起单间的小户型,而是买不起独门独院。李承乾对苏家的照顾,搞几套房子在隆庆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是李承乾想要从妹妹那里捡便宜,搞一栋大宅子给妻族,怕不是李丽质反手一个耳光就抽过来。
长乐帝姬根本不需要给你太子一点面子,论实力,李承乾连李丽质的零头都没有。
“反正也算是熬过来了,家里允文允武的,都可以跟着过去。往后文武差遣,都能混上一些位子。至于愿意赚钱养家的,如今门路那么广,也不妨事。”
言罢,李承乾又道,“到了东海,我还是认识几个老朋友的。”
“殿下辛苦……”
苏亶又是拱了拱手,对这个女婿,他还是相当满意的。就算不是帝王家的皇子,他也相当满意。
甚至可以这么说,皇太子的身份,反而是减分项。
至少这么些年,是减分项。
现在就像李承乾说的那样,算是熬过来了。
唯一有点美中不足的,就是皇长孙不是太子妃所生,而是庶出。不过这也不妨碍什么,继续生就是。
“对了殿下,怎不见象哥?”
“他去武汉读书了。”
李承乾说着又道,“原本本王也要过去的,只是一直想去一直去不成,这就作罢。好在现在操之就要来京城,倒也无妨。”
“殿下不是想要看看武汉风貌?”
“武汉风貌再如何雄奇,也是有人勤苦出来的。与其看武汉,不如看武汉人。”
“言之有理。”
一路聊一路走,到了东宫之后,都是随意地找了座位坐,李承乾又对苏亶道:“丈人要早一点把家里想要跟着出去的子弟名单统计好,也好早点先行让人在‘东瀛州’做好居舍安排。”
“那……殿下行在可有确认?”
“眼下还在商议,兵部想要在‘东瀛州’新增一宫,可能是‘宁波宫’吧。”
“怕又是个大工程。”
“总要消耗一下倭奴。”
这话说得直白,让刚刚有点明事理的苏瑰一愣,总觉得自己这个良善姐夫,也能说出让人害怕的话来。
“那……殿下,老夫少待回转之后,一应物事安排,就全部记下来?”
“都记下来最好。不拘做官经商种地采矿……大行台尚书令都能定夺。”
“那好,这一回,苏氏就多托殿下福气了。”
第九十九章 成长()
东宫要去“东海道”做大行台尚书令一事公布之后,整个京城都洋溢着快活的气息,哪怕这阵子因为事情多到爆炸,一直在加班的官吏们,也抽空去了新南市热闹了一通。
吃酒的吃酒,游戏的游戏,秋高气爽着实痛快。
“开!”
随着裁判手中小旗迅速落下,场地中两个赤膊巨汉立刻冲了起来,脚下发力,地面的红土都踩出了一排小坑。
嘭!
两头“巨兽”就这么撞在一起,铁柱也似的臂膀疯狂地推打对方,浑身的脂肪都在震动,但更加凶悍的肌肉力量,都隐藏在了厚厚的脂肪之下。
眉眼凶悍的相扑大汉,立刻让周围观战的看客们屏气凝神,到两边选手僵持的一刹那,叫好声如山如浪,一把把铜钱被撒了出来。
哗啦啦作响,讨赏的边裁忙不迭地拿着扫帚扒篱往簸箕里搂着地上的铜钱。一次打赏就是几万枚铜钱,一地的开元通宝。
“这两个都是‘华润号’的力士?”
“今年八强赛,‘华润号’的两个连战连胜,打进决赛的就是他们两个。”
“早就听说‘华润号’练法有门道,果然如此啊。这二人膂力惊人,做个马前卒绰绰有余,持盾扛矛,也是一等一的悍卒。”
“怎么?西秦社想要挖过来?这转会费用可不低。”
“‘华润号’肯放人走的?”
“这‘华润号’又不签奴契的,都是自由人。左边那个,是瀚海公主府出身,阿史德氏的汉子,前头弄死了那个甚么沙钵罗之后,他得了个封赏,便回转中国做事。别看他就是个相扑汉,也是有自家馆子的,养着二百来号人,可不是寻常讨饭之辈。”
“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这个阿史德氏的有点意思啊,好脑筋。”
“那是,好歹见了瀚海公主,也是能称一声老臣老奴的,算是瀚海公主的自己人。只是现在不比从前,瀚海公主府也就剩个名头。”
“哟!他这是要败啊。”
“右边这个是福建巡抚不知道从建州哪里弄出来的,天生神力,搏虎赶象,是建州土人,只练了几个月,就是未尝一败。他这是一路赢过来的。”
嘭!嘭嘭!
“嗬嗬、嗬嗬……”
两个力士的脸都是憋的通红,时不时地泄劲吐气,那种沉闷的换气声,简直就是敲了一面牛皮鼓,让离得近的看客们都是浑身发抖,只觉得热血沸腾。
“好!”
“好啊——”
一阵阵叫好声再度响起,叮铃铃的作响,又是一片天女散花,不知道多少开元通宝撒了出来。
满地的金钱,边裁们忙个不停,实在是扫钱扫得来不及,已经叫了两个小厮过来帮忙,这光景场地的土台边上,已经几大桶的开元通宝。黄澄澄的一片,里面居然还夹杂着大量的银元。
“哇……”
特等席中,一脸惊异的苏瑰嘴巴张的老大,“姐夫,这也太……太……”
“过瘾吧。”
“嗯!”
“哈哈哈哈……”
李承乾笑着摸了摸苏瑰的脑袋,坐他大腿上的苏琛正吃着零食,眼珠子也是瞪圆了。以苏氏的家教,这么些年很少能出来看这种热闹。
“好好读书,武汉那里,还有比这个更过瘾的。”
“真哒?!”
“比真金还真。”
给苏瑰脑袋上来了个脑瓜崩,李承乾笑了笑,“我不在家里的时候,要听话,都十三岁了,要懂事。”
“嗯。”
手中攥着一串油炸的里脊肉,苏瑰咬了一口,眼睛一刻也不眨地盯着前方场地中的两头“巨兽”在碰撞。
这种压迫感、刺激感,前所未有的爽!
“阿耶,郎君他们呢?”
“出去看热闹去了,这几日京城里当真是热闹,还有相扑赛。之前出门的时候,说是去看相扑总决赛。”
苏亶取下老花镜,看了看女儿一样,手中的笔还没有放下,悬在半空,“你跟着去‘东瀛州’,身体吃得消?”
“我不走海路,趁着入秋,先去河北,再走辽东,然后去朝鲜道。到了釜山,再南渡鲸海。”
“有点折腾人啊。”
“薛公修了弛道,路很好走。再者,北上也可以走运河去河北,漕渠要平稳得多。也不是没有坐过船。”
“你多注意就是……”
将老花镜重新戴起来之后,苏亶正准备继续写东西,忽然顿了顿,想起了一事,“前几日侯君集在打听甚么事体,邹国公似是来了几回东宫,还跟女圣陛下议论了一下太子的生辰……”
“嗯,是有此事。”
太子妃微微颔首,“侯尚书想要嫁女。”
“……”
虽然猜到了,可真的确认之后,苏亶还是有些不能接受。放在前隋,他侯氏算个屁!
谁曾想,到了侯君集这一辈,居然翻身了。
“阿耶放心就是,邹国公提前知会过我,说是侯君集要嫁的,只是庶出女郎。”
“呼……”
苏亶松了口气,他们原本跟皇帝结亲,就很悲摧了,还摊上了强势皇帝的倒霉太子,那更是憋屈到极点。前面几年,当真是不如吴王那边来得痛快、舒服。
实际上吴王李恪现在攒下来的家底,怕是亲家几辈子都败不光。
而苏家呢?这才刚刚起头呢。苏家嫡传的子孙,老大苏瑰也才十三岁……想要振作,猴年马月啊。
一时间,苏亶内心又是欢喜又是忧愁。欢喜的是,这大行台尚书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