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
“摸上去。”
“可是欧太监……”
“上去!”
欧文言罢,持剑道,“护着我又有甚么用?圣人传召的又不是我!”
一句话就让警察卫的人灵醒过来,几个卫士立刻手持刀盾冲了过去。
只是刚走两步,又传来一阵惨叫声。
“啊——”
“狗贼!狗贼——”
“啊——”
叫骂声和惨叫声交叠在一切,警察卫的卫士们都是冷汗淋漓。这种夜里还能杀起来的,绝对是高手。
嘭!
警察卫的卫士们还没有冲上坡底,却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似乎有什么重物摔在了跟前。
一个卫士上前一摸:“是人,热的……死了。”
有老练的上前摸了摸,摸到脖子的时候,顿时道:“勒死的……应该是弓弦。”
“是自己人吗?”
“应该是拦路射冷箭的那一拨。”
“谁上去了?”
“我们都在,那就是欧太监车厢内的那个。”
“走!”
脚步声凌乱又急促,冲上坡底之后,察觉到了动静,带队的卫士立刻喊道:“尔等已经被包围了!现在器械投降,还能留得性命!否则,休怪某家横刀无情!”
带队的卫士这样喊,一是给放冷箭的贼人压力,另外一方面,也是告诉张沧,他们要冲上来帮忙了。
黑灯瞎火的,凑近了互相也看不见,这要是杀起来不停手,死了也是白死。
果不其然,喊话之后,立刻有人叫道:“降了!降了!降……啊!”
又是一声惨叫,却听有人叫骂:“好贼子,不讲道义!你们不得……啊!”
“……”
“……”
坡下的警察卫众人都是一阵冷汗,那边状况不出意外,应该是撞到铁板了。万万没想到,这种夜战,居然有人如此了得。
这要是稀里糊涂摸上去,被人当做敌人,真是九死一生的境地。
远处的马车灯越来越近,凌乱的脚步声已经四散,看来是已经崩溃,开始各自逃窜。
带队的警察卫头子松了口气,这种时候,别琢磨除恶务尽,什么都别干,全员活下来,就是成功,就是胜利。
果然,好一会儿,不远处彻底没了动静,才有一个声音响起:“欧监何在?可还安好?”
“欧太监安然无恙!”
“呼,那某下来了,刀剑无眼,诸位收了兵器。免得误会。”
“好!”
话音刚落,那边车把式也罢挽马重新套上,欧文带着剩下的人靠了过来,他已经听到了这边的对话,所以直接拎着马灯走了过来。
看见光亮之后,警察卫的人才松了口气,扭头一看,之前摸到的那具尸体,正躺在不远处。
欧文吓了一跳,不过很快镇定道:“大郎,不宜久留,撤吧。”
“这就来。”
声音传来之后,就见一人从黑暗中钻了出来,欧文没敢把灯拉高,但即便在光影之中,也能清晰看到,张沧手中握着一把横刀,刀锋上还有液体流淌,嘀嗒嘀嗒,迟迟没有流干。
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闲()
甩了甩刀锋上的血水,撩起衣袍,将刀身擦干净之后,张沧这才松了口气,紧绷的身体略微放松了下来。
“大郎,有无受伤?”
“还好。”
除了一点擦伤,刀剑伤一点没有。
哒哒哒哒
马蹄声传来,张沧回头一看,见东北方向来得马车停了下来,陆续有几个声音传来:“
唐朝工科生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闲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唐朝工科生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四十三章 求稳()
有些仇可以化解,有些仇就是不死不休,终究是要分一个胜负,搞一个你死我活的结果出来。
老张人在武汉,却对张沧遭受刺杀这件事情洞若观火。
一路行来,只说在土地上的争夺,就不知道多少人命多么算计。倘使张德带人打金上分,倒也就罢了,只可惜有些时候不可能面面俱到。
“忠义社”那百几十号权贵跟着养活,已经殊为不易,总是要有人站在一旁羡慕嫉妒恨的。
嘀——
“汉安线”工程的工地上,伴随着一声哨向,从工棚中出来的工人便成群结队地上工。
不时地有已经在轨道上跑起来的“手摇车”穿梭着,这些人力轨道车时速相当可观,大概在二十公里每小时左右,运送六到八石的物资不成问题。只不过它是辅助工具,担当原物料运送的主力,依旧是畜力轨道车。
倘若在工段施工比较困难,难以进行物料投放的地方,则是直接蒸汽机车拖拽大量物资,一次性投放。
这样干的目的,既有实验蒸汽机车可靠性的需要,也有锻炼列车班组的意思。
“新到的施工队怎么样?”
拿起望远镜,看了看远处的工地,张德开口问道。
“李交州送来培训的还算勤力,这些交州小工极为吃苦,也肯干活,就是干活不怎么动脑筋,埋头死干,让做什么就做什么,指派之外的,就是两眼一抹黑,无从下手。”
“李道兴一个人给多少培训费来着?”
“五贯。”
“那还行。”
张德点点头,倒是很满意。眼下一个奴工,最矬的也是五十贯起。这种最矬的,往往都是瘦弱不堪,最多就是摘个棉花,还是摘不了一天的那种。
如今不比从前,死了就是死了,现在奴工越来越金贵,大农场大种植园的风气逐渐形成。
尤其是在流求,原先张德就是开辟了岛北种植园和农场,但跟攀上交情之后,吴王府通过长史权万纪的关系,用了福州、建州的坐地户为马甲,在岛西也开辟了相当可观的种植园。
总面积比岛北还要大,就是受限于地形限制,大量种植园和农场,形成了一条岛西种植带。
对于防御山地土著来说,压力就有点大。
所以和岛北有专门的职业武装人员不同,岛西则是“全民皆兵”的状态,算是把府兵特色用到了流求这个小岛上。
这种变化不可能只是局限于一地,大唐现如今各地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交州虽远,但还是形成了“广交会”这种利益团体。
而李道兴的宗室身份,又加强了交州和中国的政治联系。
至少为了延续香火,李道兴在交州还是蛮拼的,大有续命三十年,家业千千万的意思。
为了深耕,交州地方处理战俘、奴工,也逐渐转型,伴随着全国的高压政策“衰退”,“怀柔”手段浮出水面,也是应有之意,算是响应了国家号召。
仅仅是李景仁自己,就大量纳妾交州早先土著豪帅的女儿,再通过这些女儿,反向控制土著部落。只李景仁一个人,大概就摆平了七八个大型部族,整个交州地面早些年增加的熟番,都是通过这种方式。
李景仁只是其中之一,更多的平民版“李景仁”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广州出身的冯氏子弟。
交州局势稳定之后,成长起来的“蛮二代”,也全然跟母族没有太大紧密关系,即便有,也只是母族需要“蛮二代”的关系。
而按照中国惯例,“蛮二代”只要爸爸是汉人,那“蛮二代”即便在社会上有点受歧视,但在法律上,他就是汉人。
继承权是最明显的特征。
高端的“蛮二代”组成了交州现行的中上层建筑,至于底层“蛮二代”,能够享受到一定的待遇就差不多了,大多数时候,就会被交州刺史府打包成“劳工”,输出到内地。
而李道兴李景仁父子因为跟张德走得近,也算是有眼界的,“劳工”如果只是出卖体力,也不是长久买卖。所以李景仁几经折腾,终于打通了武汉的关系,在输出“劳工”的同时,掏一大笔钱,由武汉方面对交州“劳工”进行培训。
培训费暂定是一个季度一个人五贯,“汉安线”因为工期漫长,又属于技术先进的大工程,自然成了李道兴李景仁父子的首选。
单次派出五百名“劳工”,也是交州改制以来的最大手笔。
一年仅仅是培训费用,就有一万贯。
加上一应开销交州刺史府还要承担一半,总开支一年是朝着三万贯走的。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要知道从交州刺史府改制为交州都督府再到改回交州刺史府,几经变化,都跟交州地面的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最早为刺史府时,是因为实力不济,搞“无为而治”,说白了就是“无能而治”;后来改制为都督府,是因为实力上来了,可以搞武力镇压;现在又改为刺史府,则是因为环境极大改善,治所地区环境改天换地,大量生番转为熟番,总人口通过联姻极大增加,汉人当地比重极大增加。
这种情况,能够输出劳动力赚取劳务费,既能缓解“人口爆炸”,又能为将来的进一步经济扩展打下基础。
而且李景仁常年在武汉、广州、交州活动,生父江夏王李道宗又有不少消息拿出来共享,他大胆猜测,只要“汉安线”成功,朝廷未来几年,一定会大建铁道。
到时候,交州工程队一把就能赚回本,还能翻几番。
此事在对交州刺史府不算大事,但对李道兴李景仁父子,则是重头戏,因为李道兴李景仁父子不可能一直是“交州王”,总有挪窝的时候。
于是乎,搞定培训事宜之后,李景仁就一直跟着吃住在工地,时时刻刻盯着交州“劳工”,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了。
“操之兄,我得了个消息,西京来的。江夏王府那边拿来的,绝对可靠,跟操之兄有关。”
戴着藤条安全帽的李景仁急吼吼地赶到工程指挥部,这光景张德正在办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