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1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关中土地的肥力如何,可见一斑。

    尽管长安自汉朝以来就被过度开发,但因为效仿武汉城市系统的缘故,整个长安城的地下水系统,经过十多年的缓解,还是大大改善。

    加上长安的特殊地理位置,驼队从青海下来的时候,往往都会捎带蝙蝠粪,而这个,就是纯天然的上等化肥。

    吃饭的时候,李承乾很是得意地告诉张沧,他伺候的地,种稻米能亩产能拉到五石,这是北方统计亩产以来的最高产量。

    东宫菜式并不丰盛,但也不简陋,鸡鸭鱼肉都有,都是东宫自己养的。甚至李承乾的常服,也是东宫自己组织人手在城外种植火麻,然后自己鞣制编织而成。

    整个东宫在保证“田园牧歌”的基础上,刚好就能维持一下财政平衡,至于想要有额外的收入,东宫在国朝法律上赋予的权力,那是一概不能动用的。

    典型的就是东宫榷场,现在已经是彻底嗝屁,完全没有希望。

    早年李承乾给东宫两班搞来的那点家当,到现在还是那么多,要说日子苦也谈不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现在真正算得上大收入的,就是东宫种地的粮食销售。主粮有六七千亩地,这个利润其实有限,粮价始终上不去,大宗采购要不是华润号在,大部分粮食也只能给东宫幕僚自己分分。

    利润最高的是大棚蔬菜还有菌菇,东宫一年四季都能产香菇、蘑菇、平菇、木耳,这个赚头很大,因为京中达官贵人都爱吃,光靠山货是顶不住消费缺口的。

    而反季节蔬菜因为玻璃的产量拉高,入冬纵使依旧价格昂贵,但也终于到了权贵们可以普遍消费的地步。

    总之,林林总总加起来,在张沧看来,这大唐的太子不像储君,倒像是大唐的种粮大户……

    “吃鱼、吃鱼,来了家里不要客气,都是自己人。”

    邀着张沧吃饭,李承乾一边招呼一边喊着几个小子,“都洗手了没有?洗手了赶紧吃饭。”

    “洗了,阿耶。”

    “吃饭喽……”

    “莫跑!”

    “哇,有扣肉!”

    “这鲫鱼好大,耶耶今天捞的么?”

    “都莫要再吵,赶紧入座!”

    年长的哥儿呵斥了一声,几个弟弟顿时老实了下来,然后嘻嘻哈哈地爬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东宫早年还是跪坐,现在却都是和武汉一样,大圆桌,放置长箸和短筷。

    “阿耶,我要喝汤。”

    “好,我帮你盛。”

    李承乾起身,给一个小子盛了一碗鲫鱼汤,汤色相当不错,奶白色,很鲜浓。

    把汤放在了小子跟前,李承乾对张沧道:“这是老三,叫李俊,原本想送去汉阳读书,结果生了一场病,倒是走不得远路。”

    “看三郎活泼有力,倒是看不出来。”

    “他就是个猢狲,玩累了便是彻底睡过去,给他洗澡都不醒。”

    说罢,李承乾拿起酒壶,给张沧倒了一杯,张沧连忙起身拿起酒杯,接住之后,先冲李承乾道:“殿下,请。”

    “请。”

    喝了点酒,早年“食不言,寝不语”的李承乾也没了那么多规矩,一边吃一边闲聊,他笑呵呵地对张沧道:“当年本王还是少年时,文宣王庙还没有垮塌,在城外骑行差点坠马,若非你阿耶骑术了得,飞驰而来救了本王,兴许沧哥都见不到本王啦。”

    “还有这种故事?”

    张沧很是惊诧,显然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老爹居然还有很强的骑术。

    “你阿耶没有对你说么?倒也像他。”

    见张沧神情如此,李承乾微微点头,很是高兴。换作别人,恨不得把这种事情宣布的路人皆知。

    “我少时不曾和大人住在武汉,而是长居江阴。到记事时,才跟着母亲前往武汉见了一面,然后一别又是数年……”

    “……”

    李承乾一时无语,看了看张沧,再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们。

    这么一比……哈,自己的儿子们,貌似还挺幸福啊。

    “本王请你来家里,就是想跟你打听一下,你阿耶对于李唐江山,可有甚么论断?”

    “这……”

    张沧面色有些为难,他实在是吃不准李承乾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了。

    这种问题,哪有那么容易回答。

第八十九章 直言() 
要说当皇帝这个事情,李承乾现在心态也是相当的平和。主要还是看透了实力对比,东宫根本就是个弟弟。

    哪怕明天皇帝老子暴毙,很长一段时间,弘文阁也好,七部大臣也罢,都不会鸟他李承乾,而是“长孙太后”。

    现实摆在那里嘛,如果“长孙太后”说要“还政”,那平日里的奖金怎么算?总不能说内府外朝又回到每个月拿死工资的道路上去吧?

    那必须不行啊。

    甚至可以这么说,“长孙太后”坚决要“还政”,别说“贞观老臣”了,哪怕是新君肱骨,也会哄着“长孙太后”,怎么地还要扶持新君一程。

    这扶一程是多远多久,不好说,可能三五年,可能十几二十年……

    都到了贞观二十五年了,关起门来谈名声那就是个屁,钱才是爸爸呀。

    眼下的东宫有什么呀?

    别说东宫了,就是朝廷的中央财政,现在也是欠了一屁股债。李承乾哪怕现在上位,给自己修坟的钱都未必够。

    而国朝这些年连续开动大工程,在“河中”地区搞治安战,这些钱如流水一般地出去,还要开辟新田、鼓励生产、刺激出口、剥削域外……一桩桩一件件下来,能让隋朝亡上几百遍的。

    若非时代相异,就贞观朝现在这个搞法,都不知道破产成什么鬼样子。皇帝死了连“炀帝”这样的“美谥”都不会有。

    说不定就是个“涝帝”,再不行就是“水帝”,水漫金山都漫不过贞观朝花钱的速度。

    但总归还是社会结构发生了剧变,李世民修坟修的堂皇霸气不说,还不费劲,连最敏感的喷子们也觉得皇帝花“小钱”修“大坟”,这是仁君啊。

    否则按照传统“大帝”的配置,自己的坟头,怎么地也得预支两三年的国家财政收入。

    好么,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李世民的坟头得三亿贯左右。

    光武帝刘秀也没有他秀啊!

    所以说,李皇帝弄了九成宫的时候,那坟头周围的地皮都车了一遍,前后花钱一千多万贯,神不知鬼不觉,旁人还以为皇帝老子真是个仁义帝王呢。

    作为太子,李承乾能不知道自己老子的坟头花了多少钱?就不说自家老子,就是自己妹妹,亲妹妹,直接吧隆庆坊给占了,关键占了别人还没话说,为什么?有钱啊。

    如今隆庆坊改名隆庆宫,长乐公主富可敌国是真·富可敌国。东宫所出的皇孙,平日里想要提高一下生活质量,就指着去隆庆坊找长乐姑母。

    所以说,哪怕怀揣伟大理想,但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李承乾头脑不清醒也会庆幸。于是乎,思考当皇帝之后该怎么大展宏图的想法,就逐渐冷却。

    农夫太子有点田,仅此而已。

    有了更加客观的视角之后,李承乾看待问题,自然就稍微务虚了一些。从我该怎么当皇帝,变成了我如果当不上皇帝,这个国家怎么办……

    他问张沧关于张德对李唐江山的论断,也是因为每次给张德写信,老张都语焉不详,从来不正面回应。

    和老油条张德比起来,张沧属于“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类型,怎么看都要好说话一些。

    而张沧就为难了。

    好在李承乾也是知道张沧为难,叹了口气:“唉,沧哥不提也罢。”

    “殿下缘何有此一问?”

    张沧不答反问,看着李承乾。

    “本王居行长安数十年,此间变化之剧烈,亘古未有。”

    似乎是打开了话匣子,李承乾主要把长安城中工商地位的提升和两汉先秦做了对比,又着重讲到了贵族头衔的转移,从“恩出于上”逐渐转变成“恩出于钱”。金钱在长安这个“小型”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它还是为权力所掌控,但依然展现出了不俗的威力。

    似维瑟尔这种逐渐洗白的胡商并不在少数,而白手套汉商,则是通过“认爹过继入赘赎买”等等手段,提升了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

    从“贱”到“贵”,本来就该像成都卓氏那样,几百年才能有眉目。但是现在,短短二十年,一代人的努力,就有希望。

    固然这其中有权贵的力量干预,但有了突破口就是有了突破口,这是毋庸置疑的。

    落魄贵族需要钱,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商贾需要体面地穿上丝绸,然后跟茶楼酒肆之中的穷酸措大说什么“之乎者也”。双方各取所需,可谓是一拍即合。

    听完李承乾的观察,张沧也不得不承认,能够做几十年太子的家伙,再怎么人情世故上差点意思,终究也是磨砺出能耐来。

    更何况,李承乾身旁还有李渊,还有李丽质。

    想了想,张沧看着李承乾道:“大人闲谈是说过一句话。”

    “噢?”

    李承乾一愣,他显然有点意外,没想到张沧居然愿意说了。

    “家父曾经说过,杀一个皇帝容易,杀两个皇帝也容易,但如今若是没有皇帝,天下还没有这样的准备。”

    “……”

    整个人就像是被电了一下,双目圆瞪的李承乾久久不能平静,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实际上,别说是他,李渊都没有考虑过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皇帝,没有了人主,这纲常何在?这秩序何在?社会又该如何运转?四民百姓又该如何各司其职?

    别说是他们这样的帝王之家,哪怕是名震天下的狂人李奉诫,他也没有考虑过万一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皇帝,该怎么办。

    “大郎……当真这般说过?”

    “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