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州这地面,水深的很,哪怕是都昌县这种他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居然在鄱阳湖畔藏着个造船学堂。除了学堂之外,还有造船技校以及水手培训中心。
尽管已经不是都昌县地头蛇一手掌控,外来户茫茫多,可都昌县能够搞出这么一番局面,这些地头蛇毫无疑问,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冉仁才自己就感触很深,想要靠小把戏从张德那里倒腾好处,也就是爽一时,但事后,十倍百倍地被打出来。
琢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西南茶马道,现在连剑南龙日天那里都要点头哈腰,每每想到这里,冉仁才恨不得掐死当年自作聪明的自己。
和张德愿意大家一起发财不同,这年头的地方豪强,往往都是先要尝试一下能不能吃独食,不能吃之后,才会选择谈判。
可哪里晓得某条江南土狗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相当的记仇,一旦张嘴开咬,就是绝对不松口的恶狗、疯狗!
“使君,这是要去哪里?!”
“追上江汉观察使的官船!”
“往东就是宣州地面了,使君,使不得!”
“顾不了那么多了,到时候老夫自去和颜师古分说。”
幕僚一听,知道劝说不住,连忙叫来了几个骑术极好又在宣州认识人的。
“尔等先行,若能见着颜宣州最好,见不着,通个气也是好的。早去早回,此事办妥帖了,自有厚赏。”
“是!”
不多时,骑着快马跑山的亡命徒就奔宣州去了。
这地界道路奇烂,跑马还真未必有行船来得快,而且还是张德座舰这种。
彭泽县过了马当,就很那看到平整的地方,丘陵连着丘陵,山头连着山头。东行至贵池水,就没有一块好地。
期间也不是没有汉末以来的官道,但狭窄逼仄不说,走马极为艰难,可以说只有常年在此的老江湖,才能骑马翻山越岭。但也很少有能跑到贵池水以东去的,因为彭泽东南有一片山区,叫做“大牛山”,也就是后世的“仙寓山”,进去就别想绕出来,老江湖也会迷失方向。
可要是不走东南,在“石台镇”就要停下脚步,因为此地有河谷拦截,唯有顺着江岸向北抵达渡口沙洲,才能继续东行。
这几年武汉掀起的大建狂潮,并非没有影响到宣州江州,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只能保证短距离的联系。
长距离如果不是南昌、苏杭这种特殊的大型城市,基本没什么指望拿到资金和技术来修建弛道。
好在冉仁才的幕僚想的也不是跑马到宣城,想着能够赶在张德的船队抵达秋浦县之前就先行抵达就算成功。
到了秋浦县,因为信号机的缘故,就能把消息传到宣城。
如何也能让颜师古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
走马过山区,几个小时下来,大腿两侧都被磨了个稀巴烂。
好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江州本地的老江湖为了这点钱也是拼了老命。抵达“石台镇”之后,立刻顺着河谷向北直抵长江,然后往东奔赴乌石山。
到了乌石山,就算是松了口气,往东就是贵池水的津口关镇。不管是过关镇继续往东还是就在贵池水顺流之下,都能直抵秋浦县。
秋浦县官吏接待江州信使的时候,一听说江汉观察使居然要去苏州,顿时大惊失色,连忙问道:“此事朝廷知晓,房相知晓……”
然后被自己问的问题蠢哭了,旋即闭了嘴,把信使安顿好之后,连忙凑钱去了信号机,把消息传了出去。
掐着钟点似的,四十分钟后,宣城传回了消息,只是信息量有点大。颜师古让秋浦县无论如何都要招待张德一晚上,他正赶过来。
只是因为信号机传递消息的缘故,半道上宣州西边诸县,没半天功夫,居然全都知道了。
随后诸县夏令一琢磨,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让秋浦县令一个人拍马屁,他拍不过来,于是乎,互相之间并没有串联,但却不约而同到了秋浦县。
诸县诸监的县令监令到了秋浦码头,正寻思着这一回怎么说也要在张江汉面前露个脸,结果刚一露脸,就看到了同样露脸的本州同僚……
第九十七章 态度()
“使君,听闻张江汉礼佛,可要命九华山僧人走一遭?”
“……”
颜老汉当时就想一巴掌扇过去,但看在同僚的份上,还是没好气地反问,“你听说过南无机械工程佛?”
“……”
啪。
提问的人自己给自己来了一耳光。
人得清醒。
都急着拍马屁,有人一看秃驴不行,这不是还有牛鼻子道长吗?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丹阳湖畔有修道高人……”
“‘黄冠子’李仙人都是从武汉出去的!”
颜师古横了一眼,心说都是幕僚,怎么武汉随便来一个都能去京城给皇帝做稼穑令做管家。自己宣州地面,当县令的质量有点差啊。
修道高人……再高能比李淳风还高?都成外藩教主了,统御三十六国,镇压七十二邦,麾下爱国爱教大军二十余万。你丹阳湖畔修仙修到死能有这万分之一的成就吗?搞不好法力不够,当时就被工程机械给镇压了。
“老夫现在所想的,就是希望伊健能够留住张梁丰。”
自己怎么上位的,颜老汉心里还是很有逼数的。他连房二公子都干不过,还指望跟房二公子的带头大哥装逼?
房相公在江西的“雄图霸业”,就指着江南狗王在那里折腾呢。
“郑康毕竟是郑江州后辈,又同张江汉素有情谊,他为秋浦令,定能有几分薄面。”
“但愿如此。”
颜师古点点头,寻思着秋浦县令郑康跟张德的某个郑氏女郎算是堂姐弟,加上还跟前江州刺史郑善果沾亲带故,怎么说一点面子还是有的。
听闻张德对自家女郎还算宠溺……姑且算是吧,颜老汉心中就有点小激动。
秋浦港是个好地方,江右为数不多的良港,而且因为地理原因,在这个时代修建码头水寨,难度比长江入海口反而要容易。
似苏州常熟县沿江,因为滩涂广大,往往二三里地都无法行人走船,港口码头往往都要绕道修建,是相当头疼的事情。
这年头因为武汉带头搞大建,扬子江两岸的山区,原本大量的石材木材只能放着看,现在因为舟船载重量上升,加上沿江道路修建,这就让原材料走出山区有了指望。
秋浦县毗邻贵池水,这几年主要出口产品,就是原材料。
尤其是矿石、石材、木材、竹材。
苏杭淮扬现在流行的大户园子,用到的大量松柏紫竹金竹,大多都是贵池水两岸所产。
而本地自春秋以来,就有铜铁冶炼的传统,铜矿石品位尚可,大量矿石就是直接开采之后非就地冶炼,而是由铜监转运到扬州,由钦定征税司衙门协同冶炼。
如今在江都,是有一个铸币局的,新的开元通宝母钱,就是由武汉工匠在扬州制作的。
和宣州西部大多数的县一样,秋浦县的农业,也主要是山地农业。但秋浦县属于上县,哪怕只算农产品,其经济作物规模相当惊人。
山区大量种植棉麻油茶作物,尤其是茶叶,已经演变出两种名贵茶品。一是贵池“雾里青”,二是九华茶,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毛峰。
高端茶叶也是要卖人设的,没有权贵推动,光靠民间口碑很难铺开。秋浦县前几年上任的县令郑康,因为种种关系,在县内算是颇有话语权,过江龙镇压了地头蛇不说,还跟颜师古拉近了关系。
有宣州一把手吹法螺,加上自己的来头也不小,自然把秋浦县的特产做了上去。
如今的秋浦县上下,可以说处处都是肥缺,不差油水。
“来了来了,都注意点,莫要给本县丢人!”
“明府放心,都是本地最体面的后生!”
“后生?!怎地没有女子?!糊涂!去……去把家眷都叫来!都去!”
“这……宅妇抛头露面……”
“老自抛你妈啊抛!你知不知道武汉是甚么光景?!府内多少女郎操持业务?!一个女子都没有,是不是想让老子得罪张梁丰?你是不是想抢老子的位子!”
原本风度翩翩的秋浦县令破口大骂,荥阳郑氏自己的体面也不顾了。
他不知道宅妇抛头露面不好吗?可武汉谁家不是抛头露面的?连带头大哥自己都是如此,他家里的女郎都特么出来做官了!
“你他妈是不是搞我?!”
郑县令当时就毛了,各种官话方言夹杂在一起,骂的相当粗暴。
被骂的是秋浦县县丞,原本秋浦县是不设县丞的,因为级别不够,但郑康上任之前,秋浦县接着发展东风,本县扩大超过二十里,自然就可以布置县丞。
只是县丞到底也就是个假的“二把手”,手底下只有一个人正牌朝廷官吏可以用,其它时候,就是给县令老大哥打杂的。
这光景,倒霉县丞被骂的半点脾气都没有,谁叫他没去过武汉,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行情呢。
武汉巨舰缓缓靠岸,秋浦码头在这个时代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大船可以轻松靠港,不必担心淤泥滩涂。
远远地还不觉得如何,等到二十艘巨舰一字排开,然后缓缓转向的时候,岸上众人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随着巨舰逐渐“变大”,那种惊人的压迫感,终于让人感受到,什么叫做“地上魔都”!
秋浦县的“乡贤”们原本还寻思着,就武汉那帮叛逆,居然还敢撩朝廷虎须?
此时此刻却换了个念头,只想跟“巨舰之主”问一声:你们那儿还招人吗?
很快,忙着喊县内“名流”家眷一起前来迎接张德的县丞终于又回到了码头,只是远远地他还觉得奇怪,怎么这时候都没声音了?
车马一阵忙碌,乱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