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病之秋-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
  听到萧竹音的声音,把洛叶吓得一个翻身,滑出三丈方止。
  “我也不知道……”洛叶老实回答,“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就打起来了,听说是一言不合……”
  树冠上两个人互不相让,直叫人看的目不转睛,萧竹音不通武艺,只等他二人几招过后,各据一方的站着才能看个清楚。
  “好!”
  赵闵临风站着,很有点意气风发的豪情,他似温玉,相仿的年纪,乍遇的高手,也将他打磨出了棱角。
  萧竹音听得这声喝彩,心念一动,道:“赵公子也想与人切磋么?”
  赵闵摇了摇头,神色微有些落寞,“家父不允。”
  “卜知坊里的事传不出去,公子但可一试。”萧竹音说着,又对洛叶道:“伤着一只手,还能动武吗?”
  “当然。”洛叶将葫芦口塞住放回腰间,半米银枪一晃,没等到赵闵反应,已经先出一招。
  枪尖抵在玉扇上,赵闵退了两步,背靠木门方才停住身形。
  而这时洛叶的枪势又变了。
  她刚出手只是江湖道义上的请招之式,没什么技巧和变化,留意的是对方的反应和力道,与“童子拜佛”“横刀据山”一类相仿。
  而这第二招才是实力。
  “黄河西来”化自刀法,用在狭而窄的枪尖上几乎毫无杀伤力,赵闵“咦”了一声,却在瞬间察觉到了其中的奥妙。
  刀法纵横捭阖,有气度和力道,但洛叶的枪尖行的虽是“黄河西来”,枪身却又是不同的绵软,浑然似堆棉花,全不着力,颇有武当剑式“雪絮”的精髓。
  赵闵赶忙撤招,不让洛叶化力己用,这一枪双招的实力,当今江湖中可谓前无来者后无古人,倘若不是洛叶年纪太轻,根基不够,早能败了赵闵。
  但这圣贤庄的大公子也不是吃素的。
  光这一招,他已探出了洛叶的深浅,玉扇连出,唯快不破。
  他是个养尊处优的皇亲贵胄,平常也寻不到人可以动手。圣贤庄虽处在江湖里,却也没有瞎了眼的敢随便挑战,以至于这一身绝好的武艺都如珠蒙尘,无人赏识。
  在这临安城里人人都称赵闵一句:温润如玉,佩兰君子,他也多以文士的形象走动,只有零星几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武功奇好的侠士,孤身可行万里,过淮水上塞北。
  原本卜知坊里这兴起的切磋他只想掂量洛叶斤两,但甫一交手,两人都起了争胜之心,十八般武器都化在一枪一扇当中,到最后,连萧子衿和洛江流也停了下来,专看这华丽繁复的对招拆招。
  萧竹音对武学的研究十几年统合起来还没有一本书厚,所以半点看不懂,幸而萧子衿是个乐于说话的,便偶尔也将形势说给她听。
  “噢,以刚破刚,以柔化柔,这两人杂学百家啊。”
  “这招华山派的‘楚江开’真是漂亮,小洛差点就避不开了。”
  “……”
  萧子衿这改口改的颇为熟稔,一路从“喂”到洛姑娘,再到小洛,才短短几天,到好似挚交数十年了一般。
  “他们两个……”萧竹音犹豫了一下,少见的有些羞于启口,“有多厉害?”
  她这一问,到将萧子衿问愣了。
  这武学固然可以随着年龄积累。
  有些掌门先人,开始时也只是山头上的普通弟子,但等到七八十年后,一派仙风道骨,只要还活着,都有个宗师的头衔,根基深厚,招式流畅,没有突破却也难以撼动。
  但有些人生来带有绝高的天赋,再加上名师的指导和自身努力,造化好的还能有段奇遇,年纪轻轻就能身居巅峰,创自己的招式内功,走自己的争议之路。
  萧子衿自己,算是后一类人,按年纪和成就来看,院子里这几个除了萧竹音,都是一时之选。
  这看着轻松的人生,其实也嶙峋峥嵘,最起码以萧子衿的心性,更喜欢山间打打鱼,早起蒸包子,做个酒囊饭袋。
  “后起之秀年年岁岁如过江之鲫,他们两个可做顶峰之争。”
  这话出自萧子衿的嘴中可算是头等的褒赞了,顿了顿,他又道:“不过还得加上我和洛兄。”
  “……”
  话刚说完,洛叶和赵闵便一同收了兵器。因方才杀气炽烈,洛叶没敢立即回到萧竹音身边,半点没有内力的人若被波及,重则伤筋动骨。
  “不知洛姑娘师承何人?”
  赵闵站在洛江流的下首,离萧竹音也有一段距离,玉骨的折扇阖在掌心,近看能见细纹。
  “百家之长,山林野兽就是师傅。”洛叶这么答,院子里四个人,一个都骗不过。
  她这枪法,虽说的确融的杂,但主学却是刀法,以昆仑一脉居多,但她既不愿明说,那也无人戳破。
  “那……洛姑娘,不知他日可有机会再行切磋?”
  赵闵的认真道。
  “……”洛叶思索了一下,她摇了摇头道:“你的年纪太轻,又不到卜知坊里闹事,我不想找麻烦。”
  “嗯?”赵闵有些疑惑,他虽不至而立,却也早已束冠,比洛叶要大不少,这“年纪太轻”之言,是从何而出?
  未等他解开疑惑,洛江流就忽然上前揪住洛叶,刚刚那一战不是玩笑,而小姑娘又躲了崔大夫两天,她肩头的纱布上映出星点血渍,被人抓着利索的那只手,一步三回头。
  “坊主,萧子衿,赵公子……救命啊!”

☆、圣贤庄

  好端端一个王府,却远不如藏在巷道当中的卜知坊来的轻松热闹。
  赵闵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圣贤庄里安安静静的,仆人们或低头扫落叶,或端着水盆饭菜,忙忙碌碌。
  没人同他说话,也没人招呼他,赵闵早已习惯了般穿过九曲回廊,他还记得答应了小妹回来尝尝桂花糕,天性喜闹的小女孩赤着脚踩在水塘里头,卵石润滑,时不时便要栽个跟头,惹得随行的丫头捂嘴轻笑。
  “大哥!”
  赵希铃远远地便瞧见了他,这一分神,就又栽进了水里头,齐腰的塘水也要扑腾好一会儿才能站稳,背后的丫头们却不敢再笑了。
  圣贤庄里头谁都知道,王爷王妃不喜欢这个忽然冒出来的长公子,同他说话是要挨罚的,若对他笑了,王府里头就也呆不住了。
  “大哥。”赵希铃也不管自己这一身湿淋淋的衣服,从池塘里头爬上来,小跑两步,一头栽进了赵闵的怀抱里。
  “这么冷的天,怎么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
  赵闵无奈的脱下自己的斗篷,替这骨子里爱乱来的妹妹擦了擦头发,“快回屋,我让厨房熬碗姜汤。”
  “嘿嘿嘿……”赵希铃蹦蹦跳跳的拉过他的手,拽着他往闺房走,“桂花糕我就买了五块,原本想给大哥留两块的,结果路上遇到了二哥……”
  女孩子不满的嘟囔了一句,“给他偷了一块去。”
  “渍了几个月蜂蜜的桂花蒸的呢,又甜又香。”
  停在姑娘的闺房前,赵闵面有难色,他拉过兴冲冲的小姑娘道:“要不,还是铃儿把桂花糕拿出来吧,大哥就不进去了。”
  “哎呀,有什么关系嘛!”
  赵希铃将嘴一噘,跺了跺脚道,“大哥总是这样,老爱扫兴。”
  赵闵苦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顶:“铃儿如今是大姑娘了,怎能随意让男人进出闺房?”
  “那二哥还成天往里头钻了,见着我有什么稀罕物就要拿去耍。”小姑娘不服气,“再说,爹娘和先生都只教防外人,不曾教防大哥啊。”
  “……”赵闵还是摇了摇头,“我与你二哥不一样。”
  他说着,见小姑娘又不高兴了,赶忙从袖子里掏出个东西来送给她,回程的时候路上见着的,是个镂空的小球,木雕的,十分精致。
  “哇哦……”
  到底年轻,小姑娘双手捧着那鸡蛋般大小的雕刻品连连惊呼,“里头有个小船哎,怎么放进去的?”
  严丝合缝的雕刻着实叫人惊叹,见吸引住了小姑娘的目光,赵闵赶紧道:“看大哥给铃儿买了东西的份上,就放过大哥呗。”
  他这话说得颇有些哀求的味道,愁眉苦脸的半蹲着,好让视线与赵希铃齐平。
  “好啦,”小姑娘被逗笑了,她大手一挥,“我去把桂花糕拿出来。”
  “谢谢铃儿姑娘。”
  隔着三米开外的池子与半个走廊,赵思明背手静静的站着。
  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却也让他变得更具魅力。简狄爱他时,爱的是才情,而现在,却仍旧仰慕着他的沉稳与气度,一个痴人,为他一生。
  赵思明看的是赵闵的背影,说起来,赵闵其实是三个子女中最像他的,无论是外貌还是心思。良玉轻信,希铃天真,都是致命的弱点。
  “爹……”
  赵闵回过头来,刚巧看见了屋檐下的赵思明,冷冷的目光,瞧的不似自己的儿子,而似一个物件。
  赵思明也察觉到了赵闵的目光,他点了点头,而后背手离去,多年的经验告诉赵闵,他这桂花糕是吃不到了。
  王府很大,很冷清,当小姑娘用手帕将桂花糕拿出来的时候,门外就已不见了人影,她心里头有些难过,想了想,却又将桂花糕收了起来,“没关系,晚点热一热还能吃的。”
  而这时的赵闵在书房里。
  隔着张梨花木的桌子,他只能瞧见赵思明的后背。
  一张军人的后背,坚毅的,挺直的,伤疤从颈子口泛出来,像百腿的蜈蚣,十分狰狞。
  赵闵沉默着,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多说话,赵思明也向来不喜欢他多说话,舌头长着,只要能为他传递消息便足够了。
  “刚回来?”赵思明问。
  “是。”
  “发现什么了吗?”
  赵闵犹豫了一下,他的犹豫,却教赵思明瞧出了破绽,“怎么,有何事不能同我说?”
  有杀气,冰冷拂面,却远不如心里来的凄寒。
  赵闵摇了摇头,苦笑道:“孩儿与人动武了。”
  “赢了?”赵思明又问,他不止一次的试探过赵闵的武功,虽心知双方各有保留,但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