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归来-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个结局这样安排,也许还算是合理吧。

    就是李靖摇头不止,姚忠可是他刚刚才收归帐下的,还没有使唤顺手,就把命这样丢了。

    紧接着是常三春、马春海、马秋宇、杨东升四位共同上阵。李靖当然看得出这些人有些法术傍身,但到底浅薄,所以便让哪吒三兄弟和韦护出阵。

    八个人拉开架势,只要有一个人有动作,那混战即刻爆发,可就在这时,天空中一道黑影落下,李靖定睛一看,原来是大鹏鸟来了。

    “鸟师弟,你怎么来了?”李靖说完就后悔了,什么叫鸟师弟啊!

    “李师兄,师傅让我来,带走这常三春、马春海、马秋宇、杨东升四位。”他俩这样师兄师弟相称倒是也对,李靖之后曾转入燃灯佛祖门下,这金翅大鹏鸟也是燃灯佛祖的坐骑。

    这李靖倒是也没有多说什么,真要是下手快了,这几个人在哪吒他们面前,还真是不够看的。随即李靖又问道:“大鹏师弟,你能看住他们四个人吗?”

    “我最喜欢吃的是龙,那天宫龙阙我要是去了,他们都得给我盘着,你说他们几个能翻起什么风浪来,另外,我也没说我不吃其他动物的。”

    李靖这是故意在问,好让这几个人也听着,你们一路之上最好老实点,要不然被这大鹏鸟当了点心可就不怪我李靖了。

    大鹏鸟笑了笑,一阵大风挂起,那四个人老老实实跟在他身后,朝天空飞去了。这时的游魂关,也就只剩下吴谦一个人了。

    “吴谦,咱们也是老相识了。我也不跟你打了,你给自己留个全尸吧。”李靖看着吴谦,到底之前也算是相识,事到如今,能不刀剑相向就不刀剑相向。

    吴谦也是无奈地笑了笑,没有接李靖的话,可也没说不同意,他朝着朝歌的方向站立,取出腰间的长剑,架在脖子之上,口中只是喃喃地说了一句:“活着真好啊……”

    这一声长叹而过,手中的宝剑猛然抽动,一股黑血从喉咙处挤射而出。吴谦慢慢地闭上了眼睛,轰然倒地。

    之后,诸位将领张贴告示:自即日起,游魂关重归殷商之下,百姓自可安居乐业。

    等到城中基本稳定,已经是五日之后,李靖归心似箭,于是安排手下督粮官霍庆、王宇、潘生暂时镇守此处,双方六十万军队混编,留守一半,进发一半。紧赶慢赶,一个月之后,才重新会师。

    ……

    李靖将这此战斗的前前后后讲了个遍,我听的也是荡气回肠,津津有味。从出发到现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已经收复了两关,这样的速度也并不慢。不过眼下,已经快要进入七月天气了。现在就剩下临潼关和朝歌了。

    现在新乡的居民越来越多,地域还在不断开拓,不过近日到来的居民数量一下子猛增了起来,我想着收复临潼关的时机也到来了。

    近日到来的居民激增,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为什么呢?老百姓能这么大张旗鼓地往这里到来,只能证明一点,临潼关的防守松懈,或者说干脆无心防守,更有可能已经放弃了防守,任由老百姓自有出入,这新乡这么好的事情,谁不愿意到这里来啊。

    果不其然,姜新尚很快就来报告消息了,看着他飞快地脚步和轻松兴奋的笑容,我知道我的判断已经印证了。

    “大好事啊,大好事啊!”姜新尚还没进门,嘴里便嚷嚷上了。

    等得进了门来,我没好气地说道:“不就是临潼关撤兵了吗?有必要这么兴奋吗?”

    “我靠,原来你都知道了啊!”姜新尚好像很不理解地问道。

    “我知道个屁,不过看你那兴奋的劲儿,还有之前的判断,再加上这两天到来的难民数量激增,我再判断不出来,不成傻子了吗?”好像这段时间姜新尚的脑子不太好使一样,什么事情都变得那么沉不住气。

    “哦,原来是这样!我们也是问询了好多难民,基本的说法都一致,说是昨天临潼关的守军已经全部回撤,这不落实清楚了才来向你汇报嘛!那我们什么时候进发临潼关,话说这潼关的地界都快被挤塌了。”姜新尚关切地问道。

    “传令三军,整顿军队!后天进军临潼关!现在就可以派出先行军前去临潼关,张贴告示稳定民心,告诉大家,不用来回奔波了,没有几天,这临潼关便和潼关一样了,不用多长时间,整个殷商治下全部都是如此景象了!”

    我说着便站起身来,说实话,从被人家血染朝堂,到被囚禁,然后逃跑,再次重新聚拢人马,多少年了,总算是要回到朝歌了,这能不激动吗?

    “得令!”姜新尚这次难得的快人快语,跑步一样溜了出去,我看着这小子慌慌张张的样子,也是不由得笑了出来,看来大家的心声都是一样的。

    到现在为止,不用姜新尚告诉我,我都知道《封神榜》上有多少人了,万仙阵之后的名单上是三百四十九人,现在潼关和游魂关新增名额一十四人,总计人数已经三百六十三人,封神榜上的原定总额是三百六十五人,加上肉身成圣的一共是三百七十一位,这黄飞虎还能有多少人助阵?所以现在,连黄飞虎的老底子都已经心中有数了,我还怕他个毛儿啊!

    第三日,六十万大军起征,混编之后,还给这潼关留下了二十万驻军,重新提拔薛贵、蒋道仁、刘蒙三人任总兵和副将,游魂关那里的任命状也随之下达,派人送了过去,李靖忠心耿耿,父子忠烈,面子还是要给的,更何况他也没有出格,只是让那几个人暂代而已。

    一切安顿,大军开拔。六十万大军旌旗飘扬,声势浩荡,从临潼关到潼关,也就是从现在的封丘县到红旗区,八十公里合计一百六十里路。这山路之上到处都是军队,一排四人的军队,先头部队已经到达,最后的部队才刚刚出发。

    潼关的守军早已经撤退得干干净净,大军进驻异常顺利,中途没有遇到任何骚扰和袭击。进入城中,百姓更是热情似火,殷切盼望,群众走上街头,夹道欢迎,场面热闹异常。

    临潼关的建设和政策早已经传到了这里,而且有很多潼关的居民都逃到了临潼关,现在殷商大军终于来到潼关,这样的好事离他们还会远吗?

    老百姓早就想这样干了,可是一点,那时候的老百姓没有政府行政命令,是绝对不会私自开干的。

    率领一众将领进驻总兵府,门口围观的百姓始终不肯散去。我让姜新尚又重新出去,对老百姓讲到,先行退去,新政不日即将发布,众人回去耐心等待,一众百姓这才慢慢散去。

    本章完

第232章 腊月十二出雄兵 正月初一坐朝堂() 
潼关都到了,朝歌还会远吗?越是到跟前,我反而越不着急了。潼关百姓对于变革和治理的热切盼望,让我决心在潼关先待上三个月,一切安定,再向朝歌方向进发。

    眼下已经快要八月的天气,天气也渐渐凉了,正是金秋收获的季节,但是临潼关的收成因为战争的影响似乎好像很清淡,黄飞虎的军队临走之前又祸害了一些。

    而且很快天冷,农业生产暂时也要搁置了,没有收成,商业交换也是冷门清窗。那么,在这个季节里,可以干点什么呢?

    想来想去,也只有暂时先调拨一部分粮食过来,救急先用。总不能冬天快来了,在殷商治下,再发生饿死人和冻死人的事情,那殷商的逆袭又有什么作用呢?

    军队日耗和赈灾物资对粮草的消耗非常大,而且从汜水关调拨粮食也越来越费劲了,路途遥远加上库存同时受限,当然主要是库存受限……

    想到这里,我便又和姜新尚商量看能否让西岐先支援一部分粮草,先过了今年冬天。

    想想现在还没有上冻,秋后天干气躁,生火开荒还比较容易,军队可以先帮助当地民众开荒和兴修水利,此外现在也正是播种来年小麦的时候,虽然有时候只能吃个半饱,但整个军民的心气还都是非常高的。

    当然,在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该颁发的政令和管理政策是不受气候影响的,今年虽然实施不开,但来年过了青黄不接的时候,整个就都续接上了。

    既然现实困难如此,那看来今年暂时是进不了朝歌了,不过我相信,我这还有个大后方的支援,日子都过的这么困难,他黄飞虎现在困兽犹斗,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我耗到他开了年,别说城里的老百姓,怕是他那军队就要反了吧!现在黄飞虎四面楚歌,除了朝歌城里囤积的粮草,怕是再也没有支援了吧!

    对,现在我们对黄飞虎围而不打,就是要困住他。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策略,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粮草都跟不上,我们现在也打不起啊,到底是战争之后底子薄,该等还得等啊。

    粮草困难,也允许开荒,干脆再深入一步,不禁山也不禁水,百姓可以在水中和山中自有猎取动物和鱼虾一类,更可以收拣一些野菜之类的,反正就是一点,只要是能吃的,都统统采集回来。

    后来干脆在剩下的九关全部推行,保留自用之外,全部送往潼关来,有多少要多少,少了不嫌,多了更好。然后趁着现在阳光还可以,腌制起来,或者风干存储起来,等到冬天就不用饿肚子了。

    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上冻之前,总算是军队和老百姓都杂七杂八地积攒了一部分吃的,更让人开心的是西岐竟然派人送来了上亿斤粮食,这下连军队带老百姓,基本上可以解决问题了。

    当问题解决之后,让人不由得怀念西岐能人韩毒龙和薛恶虎这两个人来,只要他们两人在,法器一开,那小山一样的粮食就一堆一堆地出现了,真TM地好啊……

    这上亿斤粮食估计也算是西岐的战略储备了,因为这可是百万部队四个月的口粮啊,现在潼关之中,连百姓带军队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