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晚成正色,说,志远,我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和开明都是土生土长的干部,我们这类干部的优点是务实,缺点就是对经济工作的把握没有你们这些科班生透彻。我现在是真心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看能不能从中汲取些营养,让新营在我们这一届手中脱贫富裕。

    张开明也笑着说,志远,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不许藏着掩掖着。

    杨志远新年后给李泽成去了一封信,在信中就谈到了自己对农村工作的一些想法,现在见向晚成真心实意地请教,就笑,说,其实依我看要想让新营的农业经济取得突破,无外乎三点:一是让利于民;二是金融创新;三是转变政府工作的职能。

    向晚成笑,说,你说详细点。

    杨志远说,让利于民,其实就是要减税。

    伏涌军是财政局长,对这一块比谁都清楚,他说,志远,我们新营可是一个农业县,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县里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本县干部的工资、福利、政府部门的开支等等都出自如此,即便是我一天到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的,竭尽全力,可每年的财政收入还是入不敷出,我现在正琢磨着向人大提交增税的报告,你现在竟然提出减税,这是为何?

    杨志远说,这些我都知道,也知道要做到减税这一点困难重重,但这是阵痛,新营要想发展,就必须勇敢地面对。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的征收工作一年比一年困难,这是为何,就是因为,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农民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民不是不交税,而是农民交不起,只有想方设法地逃税。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的恶性现象,农民越不交税,税赋就越来越重,政府部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也是收上一个是一个,有时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及政府方面的投入,可又不得不这样做。其实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给农民减税,让农民交得起税,让农民自觉交税。这样做看起来是政府方面的财政收入减少了,其实不然,中国的农民是最通情达理的,一旦他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税赋轻了,他们肯定会积极纳税,这样一来反而可以减少政府在税收方面的征收成本,节约政府部门的支出,政府的整体收入是减少了,可支出也会相应减少,说不定还会减少财政赤字,你说这是不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事情。

    伏涌军沉思了一会,点点头,说,是有这么一种可能。

    杨志远说,既然有这么一种可能,那么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政府的整体收入减少了,支出并没有减少,财政赤字因此加大,那就需要广大的干部职工发扬甘苦奋斗的作风,大家一起共度难关。我们都知道放水养鱼的道理,减税就是放水,农民们一旦感受到税赋轻了,生活有了奔头,就会想方设法地发展农业生产。等上个二三年,农业生产发展起来了,税赋没有增加,但由于基数大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会因此增大。

    向晚成和张开明对望了一眼,认为杨志远说的有道理,这事情是具有可操作性,可这事情真运作起来只怕没有杨志远说的这么简单。杨志远这是单纯的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不会去想政治因素。他们都知道真要是出现了杨志远说的第二种情况,想要广大的干部职工发扬甘苦奋斗、共度难关谈何容易,搞不好,他们这一届政府得提前完成历史使命。都知道任何一项的改革都是要经历阵痛的,这个问题只怕有许多人想过,但为何至今没有一个县敢于去探索,这就是因为谁都不知道这阵痛所形成的风暴到底会有多大,他们是不是可以承受的起。

    杨志远接着说,减税还有一个优点,可以优化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减少因为征税,乡镇干部粗糙的工作作风,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第十八章:问政于杨(2)() 
杨志远虽然没有从政,但他对政治一向敏锐,向晚成和张开明的难处他心里明白的很,之所以还是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是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觉得向晚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要勇于探索,要做事情的开拓者而不是跟风者。搞经济是如此,从政更应如此,尤其像新营这样的农业县,要想在政治上有所发展,那么必须在工作上有所突破才行。毕竟从新营县委书记这个职位走上市领导岗位的,据杨志远所知这二十年来,也就洪国烽只此一例,再无他人。他是真心想助向晚成一把,因此他该说就说,至于向晚成会不会去做,那就不是他杨志远去考虑的问题了。以杨志远对向晚成的了解,他知道向晚成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一旦他决定去做了,那以向晚成的个性,实行起来肯定是雷厉风行、疾风急雨,新营肯定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向晚成时代。

    杨志远一旦说开了,就全无顾忌,索性开宗明义,送向晚成一个大礼。杨志远说,如果减税一旦落实,那接下来就要精兵简政了,乡镇一级机构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人,这时候就可以撤乡并镇,撤村并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减轻财政支出,又可以充分发挥大乡大村的经济职能,带动各地经济蓬勃发展。

    向晚成早就动了改革乡镇一级机构的打算,现在见杨志远提及,忙说,志远,你结合新营的实际情况,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杨志远说,以新营为例,北部多山,经济以林业为主,那么北部三个乡就可以合三为一,充分发展山区的优势,形成以林业、苗圃为发展方向的农林产业。南部地势平坦,水稻为其重要的经济作物,没什么优势可言。但其为县城所在地,靠近县城,这就有了地域优势,可把相邻各乡并入城关镇,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补,发展蔬菜、蔬果和商业经济。

    向晚成笑,说,志远,这可是大手笔,这样一来会有大量的人员空闲,这些多出来的干部职工做什么去?总得给他们安排一条出路吧,要不然新营的社会治安就会成为问题。

    杨志远说,这就牵扯到了我们先前提到的第三点,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的事情。新营现在和别的贫困县一样,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人人觉得从政为官拿工资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新营没有比到政府工作更好的出路了。怎么办?那就有必要改变工作作风、职能和模式,真心实意地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活动。与其让这部分人整天琢磨怎样去向农民收税,还不如让他们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二来为农民踏踏实实地搞好后勤服务。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新营一旦步入正轨,农民们的手头就会有大量的农林畜牧、瓜果蔬菜需要推销出去,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上,农民们都比较短视,今年什么东西赚钱来年就会一窝蜂地种植什么东西,根本就不会去想物以稀为贵,物多价贱这个道理。那么新营的政府部门就有必要为农民分忧,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化解市场风险。多派些干部走出去,去大城市为新营的农产品打市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及时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服务,当好农民的推销员和信息员。当然这些人会需要一定的经济知识,新营全段时间不是搞了个科级干部竞聘上岗的活动么,这些走出去的人员也可以用这种竞聘的模式,工资保底,业绩提成,亦官亦商,这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的人眼界一旦高了,就会有一大批人主动辞职,自己下海经商,不劳你向书记的大驾了。

    向晚成哈哈一笑,说,真到那时,只怕我还会舍不得,这样在外经过磨砺的干部,胆识和能力肯定会得到充分的提高,他们将会是我们新营宝贵的财富。

    杨志远笑,你真要舍不得,你就留着咯。当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亟须一种经济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政府方面不妨大力扶植几家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既能解决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问题,还能有效地化解规避市场风险。如果步伐迈得最大一些,政府方面不妨自己成立一家大型的国有农业发展公司,吸引农户加盟,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这就像海轮,体积越大,抗风浪的能力越强。

    张开明笑,说,志远,要真按你这么办,你就不怕给自己整出几个竞争对手出来。

    杨志远摇头,说,我不怕有序的正当的竞争。国内的市场这么大,就是新营多出几十成百的农业发展公司来,也没办法把这个市场占领。

    张开明说,这倒也是。真要冒出上百家这样的公司,我新营可就大发了。志远,你再说说‘金融创新’这一步棋怎么走。

    杨志远说,‘金融创新’首先要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金融系统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功能弱化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农民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在新营这样的农业县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农村信用社必须改变信贷模式,放宽农民的贷款条件,采取专项放贷,封闭运行的办法,通过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支持农民多户联保贷款,多方面解决农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对于农户千元左右的小额信贷,甚至可以无需担保,直接实行诚信放贷。其实新营农户目前的信贷规模,以千元左右的信贷为多,这是因为只需一千元就可以让一户农民在农林畜牧、瓜果蔬菜的发展方面注入强劲的动力。

    向晚成明白杨志远在这些涉及农村工作的问题上是下了一番心力的,如果是因为自己刚才问起,杨志远就随心所意地说出这么多独特的见解来,那他杨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