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恩是民族之魂!

    周至诚坐在尼桑碧莲车上,为眼前的人群所震动,他心有疑惑,心想这么多的人,肯定有所组织,但他知道省政府没有这种安排,这送别的场景在大家的意料之外,周至诚不明就里,他问,志远,这是怎么回事?

    杨志远也不知道,说,应该是群众知道老兵离开的消息,自发地前来为老英雄们送行吧。

    周至诚摇头,说,不像,自发的人肯定不会来得如此之多,如此的次序井然,去问问,是怎么回事?

    杨志远下车一问,还真如省长所料,原来此次活动是省广播电台策划的,电台知道老兵今日离开本省,在广播里召集群众为老英雄们送行。

    杨志远回到车上跟省长和托马斯准将一说,托马斯准将的眼睛顿时有些湿润。他说,周,我得代表大家对朋友们表示一下谢意才行。

    托马斯走下汽车,向两旁的群众敬了一个军礼。

    榆江机场,近40位老兵胸挂勋章,在托马斯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周至诚省长敬礼,感谢省长这些天来的热情款待,感谢全省人民的厚爱。周至诚不是军人,但他还是和省军区司令员一起,回礼,对老兵们曾经的付出表示感谢。

    杨志远站在周至诚和省军区司令员的背后,和领导们一起,一直目送着老人们一步步从登机梯走进机舱,看着飞机上了跑道,滑行,然后飞入蓝天。

    杨志远知道,此一去,只怕这其中的许多老兵再无光临本省的可能,再过经年,这些见证历史的老兵们一个个老去,留给自己记忆的只会是老人们苍苍的白发,明晃晃的勋章,笔挺的军姿和一个个让自己感到温暖的身影。杨志远无法了解其他人是什么样的一种感受,但杨志远知道自己这一辈是不会忘记今天的场景的,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杨志远后来才从电视新闻里知道,就在两小时后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陈明达特意赶到机场,给经北京机场中转的老兵们送行。电视新闻里的陈明达将军穿着笔挺的将军制服,面对老兵们,敬上了一个崇高的军礼。

    清明将至,这天一早,杨志远接到了李泽成的电话,李泽成说,志远,你通知周至诚省长,让省长即日进京,院长将亲自与周至诚省长就关于在现今经济发展过程中扶正官德、肃清党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看法和建议这份上报材料进行一次面谈。省长一旦到了北京,志远你可随时与我联系。我会及时安排院长与至诚省长面谈的时间。

    杨志远欣喜若狂,说,好,我这就通知省长,谢谢师兄。

    李泽成笑,说,谢我什么,我做什么了,什么也没做。

    杨志远原来还有些担心这份材料没有引起院长的注意,杳无音信,现在看来消息之所以姗姗来迟,是因为院长另有考虑。杨志远挂了电话,赶忙敲开省长的办公室,向省长汇报首长紧急召见的情况。周至诚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桌后,认真地批阅文件。一听杨志远说首长让其即日进京,周至诚当即一愣,说,即日?现在?马上?志远,你有没有听错?

第十一章:勿忘历史(3)(二)() 
杨志远看得出,周至诚省长此刻的态度是喜中有惊。喜自然是为上报的材料引起院长的重视而欣喜,但同时也为院长即刻召见而惊。毕竟,院长会因为一份上报材料而紧急召见,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可以预见的范畴。如此一来,足可见此材料在院长心目中的重要性。

    杨志远摇摇头,说,省长,我没听错,首长就是要您马上进京。泽成师兄说首长马上就要出国进行一次国事访问,首长需要在此之前和您面谈。

    周至诚一听,站起身来,说,好,志远,你马上订两张最早一班飞北京的机票,通知小闽,马上送我们去机场,其他事情,我们路上再行安排。

    杨志远一点头,说,明白。

    杨志远打了于小闽的电话,从柜子里拿出几套自己和省长换洗的衣服,然后又打了付国良的电话,告诉了省长必须马上进京的消息。付国良一听省长马上要上北京,心知省长这几天的行程安排没有此项内容,此种情况下进京肯定事出有因,万分紧急。付国良没问,只是说,志远,我知道了,余下的事情我自会处理。

    杨志远怕付国良忧心,想了想,说,是院长紧急召见。好事。

    付国良一听,语气没变,心里还是大大的松了口气,他笑,说,志远,你把省长照顾好就是,我会和省委联系,把省长的行踪报告省委。

    杨志远放下电话,周至诚已经从里间走了出来,他看了杨志远一眼,说,志远,准备的怎么样了。

    杨志远说,好了。

    周至诚朗朗一笑,很是快意,说,那还傻站着干嘛,赶紧上机场啊。

    杨志远随同省长到达北京已是下午二点。这次两人形色匆匆,除了衣物再无其他,不用等托运的行李,两人一下飞机就出了机场。省驻京办的主任王怀远就迎了上来,杨志远知道,这等能与省长亲密接触的机会,王怀远是不会派别人来接机的。周至诚看到王怀远,呵呵一笑,说,怀远啊,这次又得麻烦你了。

    周至诚这次没叫王怀远‘王主任’而是‘怀远’,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变动,但其中的亲切感不言而喻,‘王主任’这称谓过于正式,有诸多的距离感,而‘怀远’则无形中,就拉近了王怀远与省长的距离。王怀远受宠若惊,好半天才反映过来,他很是兴奋地说,能为省长服务,是我的荣幸。

    王怀远走在周至诚的身后,一时百感交集,心想,看来自己这两年兢兢业业地为省长服务,省长都看在了眼里,这么看来省长对自己这两年的工作是满意的。杨志远看了边走边深思的王怀远一眼,王怀远此刻的心情,杨志远自是猜出了七八分,他笑了笑,只有他清清楚楚,知道为什么省长年前和年后对王怀远的态度判若两人是何缘故。王怀远年前值守岗位,没有扔下省长不管不顾,用心关注省长回家的行程,这事让省长很是感动。这次自然也就对王怀远亲近几分。

    来到奥迪旁,王怀远抢先一步给周至诚开了车门,杨志远一笑,也就由了他。周至诚招招手,杨志远于是从另一边上了车,与省长并排而坐。杨志远对此无可奈何,王怀远一旦抢到副驾驶坐下,自己就只能跟省长平起平坐了。

    王怀远见大家都上了车,问,省长,这次您上哪?

    王怀远这般问,自然用不着周至诚答,杨志远笑了笑,说,王主任,直接上中南海西大门国办。

    王怀远一听,明白省长这次匆匆进京,肯定是国务院的某位首长紧急召见,要不然也不会如此着急。王怀远扼守京畿之地,对省领导进京后的情况一般都是了如指掌,这也是各地市级领导喜欢与王怀远称兄道弟的原因之一。有些事情,市领导想跟某位省领导靠一靠,在省里,省领导一般都会对其视如没见,但如果是在这京畿之地就不一样了,省领导在省里是个人物,在北京只怕就没有在省里那般趾高气昂,失落感是肯定会有的,如果市领导能从省驻京办及时了解到省领导在京的动态,此时及时出现在省领导的面前,省领导对其肯定会亲近几分,许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杨志远在车上给李泽成打了一个电话,杨志远说,泽成师兄,我们已经到了北京,正在赶来国办的路上,预计四点之前会到国办。

    李泽成说,知道了。

    十分钟后,李泽成回话,说,志远,院长四点在办公室与省长面谈。

    杨志远放下电话,告诉周至诚,说,时间定在四点。

    周至诚点点头,说,好。

    王怀远在心里滤了一遍,心里明白杨志远电话里的泽成师兄肯定就是首长的大秘李泽成,王怀远恍然大悟,杨志远以前三番五次提到的师兄,原来就是李泽成,这么看来两人的关系只怕是非同一般。王怀远做梦都没想到,杨志远的人脉关系竟然如此之广,杨志远光凭与陈明达的那层关系,在京城就可以叱咤风云,现在又多了个李泽成,军界政界,杨志远都可以做到八面玲珑。王怀远在和杨志远的这几次交往中,感觉杨志远之人不骄不傲,待人诚恳。王怀远清楚,这个杨志远不简单,非池中之鱼,如此懂得韬光养晦,前途不可限量。

    到得中南海西大门,李泽成早就等在了门外。看到周至诚下车,李泽成笑,说,至诚省长来了,首长在等着您呢。

    杨志远跟着李泽成和周至诚往里走,中央警卫团执勤的战士向三人敬礼。杨志远一脚踏进中南海,心里顿时有着一种庄严感。

    李泽成回过头,看着杨志远一笑,说,志远,第一次上这吧,等下我带你到处转转。

    院长的办公室于中南海2号楼,为一独立的四合院。秘书一处在四合院的侧厅,李泽成先把杨志远带到秘书一处,把杨志远交给于庆喜,笑,说,庆喜,志远就先交给你了。

    于庆喜一笑,说,泽成处长,你放心,我和志远又不是刚认识,大家都是些老熟人了,我们肯定会把志远照顾好。

    李泽成笑了一笑,然后带着周至诚朝院长的办公室走去。

第十一章:勿忘历史(4)(一)() 
院长看到周至诚,笑了笑,说,至诚来了,坐。

    李泽成给周至诚沏了一杯茶,朝周至诚一笑,然后带上门,走了出去。

    院长扬了扬手中的材料,说,至诚省长,你的这份材料,我看了,觉得有些新意,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出现的一些苗头进行了很好的分析。我很想听听你这个材料之外,你内心中更为真实的想法。

    周至诚说,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发现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行,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开始懈怠,道德开始缺失,不好好学习,沉迷于低级趣味中不能自拔。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