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府俏娘子-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老爷是个须发花白的老头子,谁知道却是个气质绝佳的中年人。

    吕姨娘敛衽行礼,恭敬的向老爷说道:“老爷来了,妾身想着您公务繁忙,已经泡了浓浓的西湖龙井,还请进屋。”

    看见吕姨娘,老爷微微点头,笑着往堂屋走去。

    

第三十章 京郊劫杀案() 
司马蓁半蹲在吕姨娘身后,低头瞧着自己的脚尖,防风灯照出的阴影将司马蓁遮在了黑暗之中,老爷到是一时没有瞧见。

    待到进屋坐下,司马蓁才乖巧的给老爷行了个礼,口中道:“女儿给父亲请安,父亲安好。”

    “恩,三娘今日也在这呢?”老爷看见司马蓁乖顺的样子,用有些疲惫的声音问道。

    吕姨娘便抢先回答到:“回老爷,三小姐今日一早便沐浴更衣来妾身这为老爷念经祈福,祈求菩萨保佑您早日破了那件大案。真真是孝心可鉴呢!”

    老爷听了吕姨娘的话便有些安慰,对着司马蓁说道:“三娘有心了,可曾用过晚饭?”

    “回父亲的话,三娘正准备回琳琅居。”言下之意并未用饭。

    “那便留在这一同用饭吧。”说完又看了吕姨娘一眼。

    吕姨娘会意,安排素香下去安排传饭事宜。

    老爷的话正是司马蓁心中所想,于是低眉顺目的说道:“谢父亲。”

    不一会,饭菜便端上了桌,老爷坐在主位之上,吕姨娘站在一旁为老爷布菜,司马蓁也不敢坐下,只是站在一旁。老爷见了就对着司马蓁说:“三娘,坐吧。”

    司马蓁这才虚坐在了老爷的右手下方座位上。

    老爷又对着吕姨娘,“阿吕也坐吧,今日便让素香布菜。”

    吕姨娘也没有推辞,安排素香过来布菜,自己虚坐在了老爷的左手下方位置上。

    “老爷,您要多用一些,您连日忙着公务,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吕姨娘看着老爷有些消瘦的脸庞,一脸关切的说道。

    “哎,这案件实在是我数十年来所见最复杂之案,忙碌了近十日,竟是没有任何线索,哎,不说也罢,吃饭吧。”老爷刚开始说案件之事,便意兴阑珊,举箸开始吃饭。

    司马蓁就有些急了,怎么能不继续说下去了啊,她还指望着点拨老爷一二呢,便望向了吕姨娘。

    吕姨娘会意,就故作疑问的说道:“老爷,连您都觉得复杂,这起案件岂不是无人能破了?”

    “话不是这样说的,老爷我虽然自认在破案上有一些心得,但却也不敢说这大新朝无人能及。”听吕姨娘夸赞自己的断案能力,老爷又打开了话匣子,“只是此案目前竟演化成了一个连环案件,确实有些难度啊!”

    “老爷能不能给妾身讲讲呢,妾身虽是一届女流之辈,但也想听听呢。”吕姨娘劝说老爷继续说下去。

    司马蓁也一脸期待的望着司马廉。

    司马廉这时已经喝了几杯素酒下肚,酒意正开始往上涌,再加上这些时日在断案上遇到的挫折无处诉说,便真的对吕姨娘和司马蓁说了起来。

    “给你们说说倒也无妨。在群芳公主被劫案中,死亡的是一位侍婢,身上并无特殊之处,容貌普通,十二三岁年纪。失踪的其他几位婢女后来均已找到,但是她们统一都失去了失踪后的记忆,并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值得奇怪的是,这几位婢女都是自己回程国公府的,只说醒来后身在郊外的玉米地里,身旁并无他人,因此就自己回了程国公府。”说到这司马廉又停下来喝了一杯酒,“那石二小姐也是十三岁,容貌秀丽,体有鞭伤。关键在于石二小姐与之前被凶手杀害的侍婢并无共同之处,我也有些不理解凶手为何杀害她们?”说着司马廉又露出了一副疑惑的神情,眉头也皱了起来。

    司马蓁这时插言道:“父亲,女儿有几点拙见,不知能不能说上一说?”

    “哦?三娘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不知道是不是病急乱投医,虽然有些惊诧,司马廉还是鼓励着司马蓁说下去。

    司马蓁就有些对司马廉刮目相看,毕竟在这个时代,能够接受自己庶女在公务上发表意见的官员可真是不多见的。

    “女儿想着,程国公府的几个丫鬟既然自己回了府,且全部都失去了一部分记忆。如果不是她们集体说谎,那么就是凶手并不想杀害这几个丫鬟,凶手的目标只有那被杀的侍婢一人而已。”司马蓁斟酌的说道。

    司马廉听着便点了点头,补充道:“应当是如此。群芳郡主也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未受伤。保护她的那些护卫说如果那凶手真想对群芳郡主不利,他们并不是他的对手。且对方在杀了那侍婢之后只是随意的抢了些财务,没有什么选择性,感觉更像是临时起意的样子。”说完老爷又示意司马蓁继续说下去。

    “还有就是那石二小姐身上的鞭痕,三娘想问一下是不是石二小姐在外出踏青之前身上就有受过伤呢?还是失踪之后才有的?”司马蓁低着头问道,害怕老爷觉得她问的突兀,不敢看老爷的表情。

    司马廉此时正沉浸在案情当中,根本没有在意司马蓁的表情。听司马蓁发问,下意识的就回答道:“那些伤痕尚未结痂,应当是死者出事前几日才有,至于是否是失踪之后出现就不得而知了。”

    “石二小姐的死亡时间确定了吗?”司马蓁继续发问。

    “据仵作说,应当是在失踪后的十二个时辰之内。”老爷想都没想就说了出来,可见案情已经深深印在其脑海之中,印象深刻。

    古时候的验尸水平并不高超,能确定在十二个时辰之内已是比较准确的结果了。司马蓁记得以前在大学学习中国法制史时,书本上记载中国古代最先进的法医专着乃是宋代宋慈所着的《洗冤录集》,他采撷了前人着作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书中有关记载,参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当地民间流传的医药知识,于公元1247年编辑了5卷本《洗冤集录》一书,用以指导狱事的检验。书中对一些重要问题,如暴力死与非暴力死;自杀与他杀;生前伤与死后伤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触及和探讨。司马蓁对《洗冤集录》进行了详细的学习,还参考了一些现代的法医类书籍,因此对尸体伤情的认定也有一些知识储备,并且在此时的大新朝来说算得上先进。

    现在这个大新朝已经偏离了司马蓁原来所了解的历史,司马蓁也不知道这大宋提刑官宋慈还会不会出现,又是否已经出现。

    听了老爷的回答,司马蓁思考了起来。一般的伤口结痂少则三日,多则一周,而石二小姐只是失踪了十二个时辰便已死亡。想到这司马蓁对老爷说:“父亲,据女儿所知,伤口结痂最快也要三日,而这石二小姐只是失踪了十二个时辰便已死亡,也就是说石二小姐身上的伤口并不一定是凶手所为。不知女儿说的可对?”

    听着司马蓁的分析,司马廉点了点头,“三娘说的在理,可这石二小姐身上的鞭伤如不是凶手所为,石二小姐这样一位大家闺秀尚未出阁,身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伤痕呢?”

    此时正值初春,衣裳并未比冬日少很多,因此并不能从外部看出石二小姐身上是否有伤,如要去吏部侍郎府调查又涉及其宅中之事,很是麻烦。

    老爷想到这些忽然不再说话,有时好似觉得有些不解,时不时摇摇头。有时又好像想到了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又会点点头。总之是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司马蓁和吕姨娘见老爷正在思考案情,便没有出声打扰,只是静静的等待着,吕姨娘时不时会给老爷和司马蓁的杯子里换上热茶。

    想了一会老爷回过神来,看吕姨娘和司马蓁都望着自己,便问司马蓁到:“三娘,为父到不知你何时对断案还有此独到见解了?”

    言下之意是司马蓁一个闺阁少女怎会懂如此之多断案之事,更是能说出验伤的相关理论,实在令人狐疑。

    听了老爷的问话,司马蓁到是没有一点慌乱。这几天时间中,司马蓁除了安排如何见到司马廉的事宜,剩下的时间便是构思一套好的说辞来应对司马廉的怀疑。任何人对司马蓁的这些话语都会有疑问,更何况是司马廉这样一个久经官场的三品大员。虽然司马廉醉心于公务,并不喜欢琢磨人情世故,也不怎么关心他们几个子女的成长情况,但如果认为司马廉好糊弄可就是大错特错了。

    为此,司马蓁费尽心思,准备了一套还算妥帖的说辞,闻得老爷发问,便站起身来行了个礼,回答道:“父亲可还记得女儿在岳州之时就最爱看些话本,那时外祖父家搜藏的各类话本颇多,三娘最爱看的就是写断案止争的本子。回到京城后,女儿安心于学习刺绣、厨艺和琴技倒也一时没有继续分心于此,不过得知父亲就任大理寺卿一直,就托夏末的爹帮女儿买回一套《内恕录》,一套《折狱龟鉴》,平时闲暇时自己胡乱研究些,虽说三娘自知是女儿身,将来无法继承父亲衣钵,但也希望更多的了解平日父亲所忙之事,以尽孝心。还望父亲不要怪罪三娘。”

    

第三十一章 得入老爷眼() 
司马蓁说完心中有些忐忑,害怕司马廉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之类的话语教训自己,但面上却没显露出来,反而是一副自信和坦陈的表情。司马廉看了就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三娘不是男儿身,否则我司马廉也算是后继有人了。”又挥挥手示意司马蓁坐下。

    “以后再想买什么断狱之类的书籍就找薛洋,不用再托老夏头了,他能知道买什么书!”老爷安排到。

    薛洋是老爷的贴身小厮,平时跟在老爷身边伺候,一般人根本使唤不动他。

    “谢父亲恩典。”司马蓁又朝老爷行了个礼才坐下。

    司马蓁不禁有些兴奋,老爷这样安排就是允许她学习断狱了,不禁是允许,还让她找薛洋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