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府俏娘子-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太点了点头,不再问厨房的事情,又和二娘说起了家常,司马蓁也在一边笑着陪着。

    正说的热闹,就听绿儿禀道:“大少爷回来了。”

    话音刚落,司马睿撩开帘子进来了。

    他满脸的兴奋,看见太太几人,忙道:“爹呢?”

    太太不由得问道:“出了什么事吗?”

    “大事,出大事了。”虽然口中喊着出大事了,司马蓁却觉得司马睿的眸子中透着一种难言的兴奋,“北边战事将起,刚才在国子监听同窗们说,匈奴在边界向我朝发起大规模挑衅了。”

    太太怔住。

    司马睿已激动的道:“不过匈奴人已经被阻挡住了,有我们大新朝的驻军在,他们短时间内难以越过关隘。这一次说不定郑将军要披挂上阵了,独孤将军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向圣上进言,说是只要大新朝需要他,他这副老骨架仍然可以上阵御敌,老将军在奏折上书‘犯我大新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真是大动人心,已经在京城士子之中传遍了,当真是好气魄,痛快,痛快!”

    看见司马睿激动的样子,司马蓁想起了上大学时,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领馆被炸,同学们义愤填膺的游行时激动的模样。看样子,从古自今,学生们都是最具有爱国热情的一个群体。

    “什么!你说什么?”老爷听见司马睿的喊声,已经从书房走了进来,“匈奴发动大规模的挑衅了?”

    司马睿点头,但是看见梁少卿扶着老爷,有些惊讶,忙走上前去扶住老爷的另一支手臂:“爹,您这是怎么了?”

    “我没事,刚才起身急了些,有些头晕。”对于司马睿的孝顺,老爷很满意,他挥挥手,“你们国子监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我们有一位同窗,他父亲就是独孤老将军的手下,因此得到了消息,您今日回府得早,若是还在官署,想必也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司马睿将老爷扶到太师椅上坐下。

    西北虽然一直有些小打小闹,但是却一直没有翻起大的浪花来。虽然朝臣们心中都明白,这种安宁维持了不了多久,匈奴人迟早会发起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却都想再享受享受眼前的太平盛世,谁也不想打仗,毕竟打仗就会有伤亡,这些出征的战士都是大新朝的子弟,很有可能就是自己身边的人。

    老爷陷入了沉思之中,大家谁也不敢出大气,生怕打扰了老爷的思绪。

    好半响,才听老爷说道:“先用饭,用完饭,我去郑兄那问问情况。”

    司马睿一直关注着老爷的表情,听见老爷如此说,他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司马蓁却看见他的眼底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像是有什么事要说却又不敢提的样子。

    其他人却是都被即将和匈奴开战的消息震晕了,没有人注意到司马睿的表情。

    虽然心里有事,但是那天中午的饭吃的还是十分尽兴的。老爷是个有主见的人,他知道这打仗的事也不是他能参合的,那都是武将的事。

    

第197章 大内总管() 
今日毕竟是自己女儿女婿回门的日子,加上梁少卿娶亲那日表现出来的才华,让老爷对梁少卿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中午老爷还和梁少卿、司马睿喝了些酒。

    司马睿酒量并不怎么好,几杯酒下肚,就再也憋不住话,嘴里念叨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这才是大丈夫所为,可惜我手不能提,肩不能挑,无法亲上战场,真是遗憾啊,遗憾……”

    司马睿是家中的嫡长子,即使在战况危机的情形下,朝廷需要每一户都派员出站,那也是司马斌和司马瑜几个庶子有限,嫡长子是要在府里奉养父母的,怎么也是轮不到他上战场的。

    而且父母在不远行,从孝道的角度出发,他本不应该在老爷太太跟前说这些话。搁在平时,孝顺的司马睿是怎么也不可能在老爷太太面前说出这些话的。但是几杯小酒下肚,他就将这些事都忘光了。

    老爷到是没和他计较,反倒是被他的话激起了一股豪情,口中也吟颂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父要是再年轻二十岁,也定当要去战场上走上一遭,才不枉真男儿!”

    梁少卿在一旁不停的附和着老爷和司马睿,三人喝的十分尽兴。

    太太和二娘在一旁伺候着各自的丈夫,亲自给他们斟酒,知道他们只是说说,不可能真的上战场,也没有在意,脸上一直都是带着笑。

    司马蓁没有和她们一起用膳,作为小姨子,只需要见见姐姐和姐夫就可以了。到了饭点,她就回了琳琅居。

    司马蓁的心情可没有太太和二娘那么轻松。她记得陈以琛和她说过,他身上挂了一个四品的武将闲职,在和平时期自然是用不到他,可是这要是打起仗来,也不知道陈以琛会不会需要上战场。

    想到这,司马蓁拿起纸笔,写了一封书信,让夏末送去了长平侯府。

    陈以琛的回信来的很快,信中说他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但是现在战局还是由大新朝控制着,不到让他们上战场的时候。但是司马蓁却从书信的字里行间看出了陈以琛的一股豪情,他应当是憧憬这上阵杀敌的吧,司马蓁暗想。

    其实司马蓁前世的时候就对军人有一种崇敬的情结,她觉得身为男儿身,就应当去军营里走一朝,甚至以前在和室友聊天时,她都说只要祖国需要,她可以作为基础性的军医上战场,义不容辞。

    因此,从信中看出来陈以琛的壮志豪情,她并不反对,可是却有一种担忧。毕竟大新朝的医术不比现代,若是在战场上受了伤,也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虽然还没有成亲,司马蓁就已经开始真心实意的为陈以琛操心起来,若是陈以琛知道了司马蓁此时的心情,还不知道要高兴成什么样呢。

    皇宫大内总管掌印大太监李福全的房间里。一个身形欣长的人影,此时轻袍缓带,不疾不徐的来回踱着步子,似乎每一步都是计算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沉稳。

    站在桌旁的小卓子,低着头,一言不发,似乎像是不存在一般。

    过了半响,才听见李福全开口:“张府已经全都搬到京城来了吗?”

    小卓子摇摇头又点点头:“只有张老太爷携夫人,还有张大爷一家来京城定居了。岳州那边的生意留给了张三爷,张二爷承了西域那边的生意,好像是在那边安了家。”

    听到这,李福全走到了窗户边上,抬手支起了窗棱,望向司马府的方向,淡淡的问道:“张小姐,真的已经走了?”

    小卓子不敢怠慢,小心翼翼的觑了一眼李福全的神色,见他并没有看自己,轻声答道:“是的,去年年末重病离世。”

    虽然早就知道小卓子办事不会出差错,但是李福全对于张姨娘离世的消息总是还抱有一丝幻想,此时再次听到小卓子肯定的回答,李福全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的脑海中出现了当年那个小巧秀气的身影,那时的李福全父母双亡,为了安葬父母,他变卖了所有家财。那年的雪下的十分大,李福全饿晕在了张府的大门前。恰巧遇到了外出回府的张小姐,小女孩见到躺在门前的李福全,便问自己身边的嬷嬷:“嬷嬷,那里是不是躺着一个人,这么冷的天,冻坏了可怎么办,你快去看看。”

    听到自己的小姐这么说,嬷嬷上前去扶起了李福全,摸了摸鼻息,确定还有气,才回答道:“小姐,这是个小乞儿,可能是饿晕了。”

    张小姐这才走上前来,她仔细看了看李福全的面容,虽然有些消瘦,但是仍然可以依稀看出他俊秀的面容。张小姐摇了摇头:“嬷嬷,他定不是小乞儿,你看他长得多么俊俏,面上也应当是最近才弄成这样的。你带他回府给他喝碗姜汤,喂他一些热饭吧。”

    自家的小姐一直都是热心肠,见到受伤的小鸟都要救治一番,何况是一个大活人呢,嬷嬷点了点头:“是,小姐,奴婢这就带他进去。”

    嬷嬷架起李福全的时候,李福全已经在迷迷糊糊中睁开了眼,映入眼帘的是张姨娘娇俏的容貌与和煦的笑容,这一幕直接温暖了李福全的心,祛除了冷风带来的所有严寒。

    在嬷嬷的照顾下,第二天李福全就能自己行动了。按照张小姐的安排,嬷嬷又留李福全在府里住了几日,李福全早就洗净了脸颊,露出一副颇为俊秀的面容。再加上他十分有眼色,府里的下人们都十分喜欢他。嬷嬷甚至想留他在府里做小厮,但是李福全当时一心想进京投靠一门远亲,婉转的拒绝了嬷嬷的邀请。

    嬷嬷那时候还有几分惋惜,但是见李福全一脸坚定的样子,也就没有多劝。

    在这几天里,李福全又获得了久违的关心和温暖,他听府里的下人们述说着小姐的种种好处,每个人都是真心的喜爱自己的小姐,他当时就想小姐以后定要嫁一个把他捧在手心里的人才好,而自己这种身份是怎么也配不上她的。

    过了几天,李福全就准备出发去京城了。嬷嬷特意告诉了张小姐,张小姐还特意送了李福全出门,并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的议程。

    对于这五十两银子,李福全并没有拒绝,他不是一个只要骨气不面对现实的人,他十分需要这笔银子,因此爽快的收下了。但是与此同时,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等到自己飞黄腾达的一日,定会重重报答张小姐的这番恩情。

    李福全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他深信自己一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因此他郑重的谢了张姨娘,揣着五十两银子进了京城。

    张小姐却是完全没有把帮助李福全的事情放在心上,因为家境富裕,父母又宠着她,她一直都保持着单纯善良的性子,每年都要救助好多人,还经常陪张老爷和张夫人施粥。李福全只是这些人其中的一个,她并没有放在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