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史稿-第5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省形势,以威海、胶州为要口,于海军屯泊尤宜。乃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而德因教案,曾以大队铁舰夺踞胶州湾,辟商埠,开铁路,浸窥腹地。东省海防,遂无所藉手云。

  江南海防,自海州南历长江、吴淞江二口,稍折而西,至松江奉贤县境之海湾,南接浙江洋面,其间港口罗列。惟江阴、吴淞二处,一为长江之埂晃铡⑺芍呕В牢裼戎亍V两跻陨希越魃罟悖夂1⑸檀萘鞫希鞔镔纭⒂澹Ю锪饔颍渫睢⒏印⒊⑹窀饔薪溃狄越系毕掠沃濉W岳恰⒏I揭云┛凇⒔鹆辏h垒防营,星罗棋布。上游防卫,与下游繁简迥殊。而江苏辖境,长江千里,兵舰砲台,无异海防,水陆营汛,亦与海疆联络。故安徽省以上江防,即隶于苏省海防焉。

  自海州南抵江口,乃昔年黄河入海处,泥沙积久,凝结内海,称五条沙,海潮甚急。海舶北赴燕、齐者,必东行一昼夜以避其沙,故淮、海州郡,得稍宽海防者,以五条沙为之保障也。自狼、福山口南抵吴淞,沙凝潮急,略同北境。惟长江、吴淞二口,水深溜大,巨舰可直驶内江,故海口防务,视海滨倍重。

  清初平定江南,分八旗劲旅驻京口,以镇海大将军统之,设水师营,造沙唬船以习水战。旋以沙唬船难涉大洋,乃改造鸟船。时郑成功据台湾,以师船进窥江表,由京口薄金陵,梁化凤击败之。顺治十四年,命梁化凤为水军都督,率军万人,驻防崇明、吴淞。以松江府三面临海,设提督,驻重兵。康熙六年,因崇明孤悬大海,严出海之禁。十四年,以提督统八营驻崇明。二十三年,减存四营,列汛六十有八。太仓州为元代海运放洋之口,明代置兵屯守,清初设游击,以刘河营移驻茜泾镇。雍正四年,分设宝山县,列汛五十有七。上海县当黄浦江之冲,原有墩台十七座,康熙二年,以墩台距海较远,乃建外塘斥堠。其南为金山县,踞青浦、南汇之上游,设参将驻守,列汛七十有八。常熟之福山,与隔江之狼山对峙,常熟、昭文濒海之口,为许浦、徐陆泾、白第港,康熙间,设墩堡戍守,列汛二十有四。通州为狼山营汛地,如皋为掘港营汛地,皆近海要区也。其北境之海州,为南北襟要,海口之大者凡九,最北为荻水口,其东北云台山,清初曾徙民内地,阻塞入海之道,康熙二十年复开通,设通海营,列汛五十有五。淮安府昔为淮河入海之处,设庙湾、盐城二营,会哨巡防,列汛四十有二。扬州府北之兴化,南之泰州,为滨海之县,清初设守备,康熙十一年,设游击镇之,列汛凡十。雍正八年,以福山营为江海门户,于江苏镇标四营内分兵船二艘隶之,与狼山营会哨。此清初至雍正年江南之海防也。

  乾隆至道光,江海清平,防汛率循旧制。及道光中叶,海警骤起,东南戒严。二十一年,以宝山海口为江南要区,屯驻大营,分设游缉之兵。吴淞亦屯兵,增设濠垒。二十二年,令耆英等周历吴淞、狼山、福山、圌山关各处,整顿战船砲械。二十三年,以江阴鹅鼻嘴为由海入江要口,设险守御。又防堵瓜洲及南河、灌河、射阳湖之口。令璧昌等察沿海城邑,联络保障。所用砲位,设局开铸,并造水师舢板船,筑砲台于江岸南北。二十四年,璧昌因狼、福山江面太宽,于刘闻沙、东生洲、顺江洲、沙圩等处,修筑砲堤。水师各营,增大小战船一百三十馀艘,分厂制造。二十七年,李星沅筹防泖湖,贮石沈船,增置木牌,并存储砲位,分布重兵。而其时所筑砲台,实止因土为堤,且器械窳旧,布置多疏,非特不足御欧洲巨舰,咸丰间,粤寇东下,沿江防戍,咸望风奔靡。及湘军底定东南,军势始振。

  同治元年,谕薛焕等购西洋兵舰,在上海等要口防守。四年,曾国籓于狼山镇标,每营增造大舢板船二十号,仿红单船之式,多设砲位,巡缉内洋。海门设绥海营,置大舢板船二十号,酌设兵轮,分防北岸海汊。七年,更定内洋水师五营,外洋水师六营之制。以兵轮四艘,分隶苏松、狼山、福山三镇总兵,驻防海口。九年,南洋初设兵轮统领,驾驶出洋,周历岛屿。十三年,调陕防武毅军马步二十二营,赴山东、江南沿海適中之地驻防日本。时台湾告警,李宗羲以苏、松之门户,吴淞为要,长江之关键,江阴为先,而镇江府属之焦山、象山,对岸之天都庙,江宁府属之乌龙山,省城外之下关,均为扼要。以大木方石为基,捣三合土,筑砲台砲门,护以铁柱铁板,空其下以藏砲兵。先筑乌龙山砲台十六座,以次江阴、天都庙、象山、焦山、下关各筑明暗砲台,置巨砲。北岸之沙州圩、吴淞口,及江阴北岸之刘闻沙,亦一律增建砲台,以严防务。

  光绪元年,刘坤一于江阴鹅鼻嘴砲台外,复于下游增筑砲台。其北岸之十圩港,亦增筑砲台,与南岸相犄角。又修改焦山、圌山关、乌龙山等处砲门,以期合法。五年,以外海兵轮统领驻吴淞口,凡沿海各省兵轮,悉归调遣。七年,令彭玉麟筹办江阴至吴淞口一带海防。重修圌山关、东生洲两岸旧筑砲堤,并筑营垒,置大砲。又改天都庙旧式砲台为明砲台。八年,左宗棠举办沿海渔团,选渔户精壮者五千人隶吴淞镇,给以粮械,随时操练。彭玉麟以狼、福山为长江总口,长江下游虽修治砲台,而江面空虚,铁甲大战舰无多,止有海防,未能海战。议造铁甲小兵舰十艘,专顾内洋,与砲台相掩护。十年,令安徽疆臣筹备上游江防。乃于安庆城外,筑明暗砲台各一座,石营一座。拦江矶北岸,建明砲台二座,石营一座,南岸建明砲台、石营各一座。西梁山建明砲台四座,石营一座,土营二座。东梁山就其形势,筑石城、砲堤各一道,以控制江面。十年,曾国荃以新购西洋十四口径八百磅子大砲及开花子弹,分置江阴、吴淞二口砲台。又购马梯尼快枪二千枝,分给各营。又于吴淞砲台增兵八营,江阴砲台增兵十二营,扼守江海总路。十三年,又增建吴淞、江阴砲台,以铁木石土各料筑成,各设新式后膛大砲,其旁佐以哈乞开司砲。江阴之四门大砲台,分建于小角山、黄山二处。黄山旧砲台所存之八十磅子后膛砲,移设于大石湾明砲台。凡砲台之门,各建砲房,护以三合土墙。又田鸡砲为军中利器,于江干要隘,建砲房,置田鸡砲,以资操练。二十二年,张之洞以江南各砲台分为四路,南路狮子林、南石塘各台为一路,南北岸各台为一路,象山、焦山、圌山关、天都庙各台为一路,江宁之狮子山、幕府山、锺山、下关各台为一路,设总管砲台官四员,以新购外洋四十馀磅子快枪砲三十具分置各砲台。二十五年,以长江水师兵力单弱,皖省防军尤少,令沿江督抚,不分畛域,节节设防。

  三十一年,以东南各省新军,次第练成,命兵部侍郎铁良至江南考察江海防务。旋铁良覆陈江南之沿江海砲台,分为四路,曰吴淞,曰江阴,曰镇江,曰金陵。第一路吴淞砲台,在宝山县南,分设三台,置前后膛大小砲三十四具,砲勇三百馀人,水旱雷营二哨,雷勇一百馀人,以盛字五营驻防。第二路江阴砲台,在县城北,于长江南北岸分设砲台,南岸置前后膛大小砲三十七具,北岸置砲二十具,砲勇共四百馀人,水旱雷营三哨,雷勇二百馀人,以合字、南字等八营分两岸驻守。第三路镇江砲台五处,曰圌山关,曰东生洲,曰象山,曰焦山,曰天都庙。南岸各台置砲十五具,北岸各台置砲六具,砲勇二百馀人,以新湘二旗驻防。溯江至镇江府城,南岸象山,北岸天都庙,中流焦山,分设三台,象山置砲十八具,焦山六具,天都庙九具,砲勇三百馀人,以武威六营、新湘三旗驻防。金陵城外砲台七处,曰乌龙山,曰幕府山,曰下关,曰狮子山,曰富贵山,曰清凉山,曰雨花台。乌龙山在省城外四十里,于南岸分设五台,置砲十二具,砲勇一百馀人。幕府山在北门外,砲台依次置砲七具,迤西老虎山置砲四具,砲勇一百馀人。下关砲台在城外东面对岸,东岸置砲二具,西岸置砲十具,砲勇一百馀人。狮子山在城内,分设东西二台,置砲八具,砲勇九十人。富贵山在锺山之麓,置砲六具,砲勇四十馀人。清凉山在西门内,依城为砲台,置砲二具,砲勇十四人。雨花台在聚宝门外,置砲二具,砲勇十四人。

  安徽省砲台分为四路,曰东西梁山,曰拦江矶,曰前江,曰棋盘山。梁山夹江对峙,东台置砲十四具,西台十二具,以精锐营步兵三哨为砲兵。拦江矶砲台在省城外四十里西岸,置砲十五具,以续备步队中营驻台为砲兵。前江口砲台在上游十馀里,踞东岸高阜,分上下二台,置砲十二具,由续备中营拨兵分驻。棋盘山砲台在安庆东门外北岸,置大小砲六十八具,以步兵前营驻防。

  江西省砲台分为四路,曰马当,曰湖口,曰金鸡坡,曰岳师门。马当在彭泽县东南岸,分设五台,置砲五具,砲勇六十人。湖口砲台在县城北之东西岸,分设二台,置砲十具,砲勇七十人。金鸡坡砲台在九江府十里外东西岸,分设三台,列东西北三面,置砲十二具,砲勇二百人。岳师门砲台在九江东门外,分上下二台,沿江岸建筑,置砲二十一具,砲勇七十人。

  湖北省砲台,仅田家镇一路,分中南北三台,置砲三十一具,砲勇五十人。

  自同治间,经营江海防务,历四十馀年,始称完密云。

  浙江东南境濒海者,为杭、嘉、宁、绍、温、台六郡,凡一千三百馀里。南连闽峤,北接苏、松。自平湖、海盐西南至钱塘江口,折而东南至定海、舟山,为内海之堂奥。自镇海而南,历宁波、温、台三府,直接闽境,东俯沧溟,皆外海。论防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