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娜极为贤惠,在郭沫若最困难的时候,对郭沫若给以无私的支持和帮助,为郭沫若在文学事业以至革命斗争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和牺牲。这些都不是用几句话能够说清的。特别是,她虽是日本人,却始终热爱着中国和中国人民,希望两国人民友好,希望两国和平。她有着在我们中国妇女来说都十分宝贵的性格:善良和甘于牺牲。但她得到的却是颠沛流离的命运和一个没有稳定生活的家庭。对于这些,由于本书的篇幅所限,也由于非本书所论范围,此处无法过多记述。这里只想着重说一下此时她对丈夫郭沫若离家出走回国报效一事的态度。
由于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日救国斗争,事关重大,开始郭沫若对自己的妻子安娜都守口如瓶,既未吐露消息,甚至也未表露出一点矛盾的感情。只是到该决定行期的前十来天,郭沫若才向妻子发出一点暗示,开玩笑地说,中国要和日本打仗,自己是中国人,不能再待在日本,应该回到国内去参加抗战。
安娜听了只是随便地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并没有更多的表示。在她看来,丈夫最多不过是一种梦想。她知道丈夫是个喜欢想像、易生激情的诗人,保不准他又是因为什么心血来潮,提出这一有点像上天入地一般的问题来呢。她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对国家大事世界大事知之不多,至少还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一个被中国政府通缉的政治犯。哼!想回国?说得倒轻巧!更何况,钱呢?路费呢?还有一大家子的生活问题怎么解决呢?……当时,郭沫若见妻子没有当一回事儿,也没有把话再说下去。何必呢?话早说一天,早一天让妻子心里难受;更何况,自己心里也还在七上八下,有些事还得好好想一想,说不一定明天,不,后天……又出现什么新的情况呢!
然而,真的到了动身的日子,别妇抛雏立刻就要成为现实,郭沫若觉得不能再不对妻子说了。他不能不告诉妻子事情是怎样决定的,不能不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如此做,要如此决定。
至于孩子们,他们都还年幼,父亲不平凡的经历已经使他们面对了很多同龄人所不曾有的困难和烦恼。而今,他们的中国父亲又要离开他们回国去了,他们将要遭受的是人们的误解和歧视,甚至欺侮。郭沫若想像得到自己的离去,对这几个幼小的生命意味着什么。重大的压力也要这五个孩子幼小肩膀承担起来。但这一切都不能顾,也顾不了了。对他们说,也未必说得清,道得明。
但是,对于妻子安娜是必须告诉,必须说清的。
他本来想好了许多话,诸如中日开战了,作为中国人不能置身度外,他的回国是祖国的召唤,他对于妻儿是怀有深深感情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自己是一个感情炽烈的诗人,但是,“祖国”,像一个巨大的磁铁,在吸引着他,现在,在亲人和祖国之间,他只好也必须选择祖国……临行的前一天晚上,郭沫若鼓足了勇气,下最大的狠心,要把事情一古脑告诉妻子。然而,当他面对爱妻想说这些时,他竟什么也说不出。
他突然觉得,对安娜根本没有必要说这一些。
郭沫若是不是一个好丈夫,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他共过多年患难的妻子安娜难道还不清楚吗?
他环顾了一下简陋的室内,妻子在缝衣服,两个大孩子静静地在看书,3个小孩子已经睡着了。
他只是轻轻地走到妻子面前,用日语低声说了一句:“安娜,我真的要回中国去了。”
安娜的眼中一亮。她不像前些天,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她立即感到丈夫说的是真话,并且分别就在眼前。但她很快又把头微微地低着,显得十分平静,说:“走是可以的,只是你的性格不定,最足担心。只要你是认真地做人,就有点麻烦,我也只好忍受了。”
听了妻子的话,郭沫若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安娜是那样温顺。安娜是那样体贴。安娜又是那样沉着勇敢。她一句话就把家庭重担完全接了过去,丝毫没有流露怨怼和烦言。只是平平常常的几句话。但这几句看来极简朴的话,却给郭沫若极大的鼓舞,极大的安慰。他只是在自己心中反复默念:“女人哟,你这话是使我下定最后决心的。”“你,苦难的圣母,我将会永远记住你!”
清晨4点半,当孩子们都还在梦乡之中,彻夜无眠的郭沫若已经为妻子和孩子写下了离别的留言。他给大孩子们写的是“勤勉”二字,嘱咐他们认真地做人,给刚刚六岁的小儿子,他也用“片假名”写了祝福的话,希望他无病息灾地健康成长。之后,就在被泪水模糊了的视线中,他最后看了看他深爱的妻儿,就毅然地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由于爱国之志,也为了因妻子而感动,郭沫若在离家的路上甚至给自己立下了大戒:
从此不吃酒,不吸烟,不接近一切的逸乐纷华;但要锻炼自己的身体,要有一个拳斗者的体魄,受戒僧的清规。
……金石可泐,此志难渝。
“海上风平浪静”,可是郭沫若的心境是那样的复杂,归国的夙愿终于实现了,但是这是以怎样的代价换取的啊!当船驶过黄海的时候,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情感,便步鲁迅一首旧诗的韵律写了一首七绝: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泪血,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这首诗,多少写出了一些他当时不得不离家出行,毅然别妇抛雏的苦衷;更写出了他对祖国民族的一片赤诚,写出了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他是怀着怎样的必胜信心和不畏牺牲的勇气。
在船中的第二日,他又写诗一首:
此来拼得全家哭,今往还将遍地哀。
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是的,郭沫若是下了死的决心的。从他这10年亡命日本的前前后后,可谓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作出巨大的牺牲。然而,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个人牺牲又安足道矣!
郭沫若在海上只待了两天,轮船于7月27日抵达上海。他很快就投入了热火朝天的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去。开始是忙着筹办《救亡日报》,组织战地服务团,奔走于上海、苏州、嘉定、南京等地,动员了许多文学、电影、绘画、音乐工作者,到前线做战地慰问和宣传鼓动工作。不久又担当起更繁忙更重要的文化宣传领导工作。他在抗日的洪流中表现得十分出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里似乎需要说一下郭沫若回国后晋见当时最高统帅蒋介石一事。郭沫若抵达上海不久,就应蒋介石之召奔赴南京。他先去八路军办事处拜访叶剑英,后又拜访陈立夫、邵力子、李济深等人。次日,晋见蒋介石,陈布雷陪同在座。郭沫若事后写了《蒋委员长会见记》,文中蒋介石的音容笑貌被写得柔美温和,大加赞许和颂扬。如在写见蒋后与蒋握手,感到蒋的手“是那样温暖柔和”,并三次描写蒋的眼睛,如何“眼睛分外的亮”,如何“眼睛分外有神”,如何“眼神表示了抗战的决心”,等等。十年前(1927年),郭沫若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将革命湮没在血泊之中时,奋起写出《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讨蒋檄文,揭露蒋介石的真面目,对蒋介石予以猛烈抨击。十年之后的今日,获蒋召见,态度则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觉得蒋氏“和蔼”“温和”,可亲可敬。后来,特别是在近年,即有人认为这说明郭沫若“投机”、“多变”,甚至骂他是“叛变”。这完全是不顾历史的偏见。应该说,郭沫若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前夕,郭沫若勇敢地写出檄文声讨蒋介石,表现了他的大勇,应该充分肯定;今日情势是抗日战争全面展开,蒋介石作为全国民众的最高领袖,最高统帅,能够捐弃前嫌,主动让自己(郭沫若)回国报效,并亲自接见,兴奋之余觉得蒋氏比过去可爱可敬,写两句好话,也是对的。今日之蒋介石不是当年之蒋介石。
昨之“今日”已成“昔日”,今之“今日”需要从新考量,从新认识,从新对待。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对蒋介石的政策态度都已发生重大变化,此所谓“今已非昔”。这一切都是历史。历史是发展的,变动的。历史可以分析,也可以批判,但要的是理性,不是情绪,更不能脱离历史条件、历史情况。否则,就只能是心存偏见,无理责难。
●二、延安窑洞的灯光
就在郭沫若辛苦辗转由日本返回祖国之时和回国之后,在祖国内地,在陕北黄土高坡上,有一孔窑洞经常是彻夜照射出明亮的灯光。
这是毛泽东在夜以继日地为国家大事操劳,为根据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相互制衡和消长部署抗日战争而运筹帷幄。
延安,古称肤施,是一座历史名城。它坐落在两河的交汇处,依偎在黄土高原的怀抱中。雄伟的宝塔山矗立在城南,清凉山似一道屏风隔在它北面,清清的延河水蜿蜒在宝塔山和清凉山之间。
延安周围,尽是黄土岗,被风雨侵蚀了的波浪地形装饰着贫瘠的田野。很久以前,这里便是一个繁华的边塞小城。只是连年的战乱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这里逐渐萧条了下来。相传有一年这里久旱不雨,饥民在死亡边缘挣扎,是一位老和尚舍弃自己的生命救活了残存的人们,大家为了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恩人,就将这个地方称为肤施。这个古老的传说当然已无可考证,也无须考证,但从它却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是多么渴望舍己为人的人出现,以将他们从水深火热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开始并不设在延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