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中间你要先回趟家,十六年未返乡,启杰……”
打断宋玉新的话,唐浩然笑了笑,
“反正中间也就只差几天的功夫!回家看看吧!”
宋玉新点点头,算是表示了同意,更何况十六年未返乡的他也希望回家看看,
站在甲板上,唐浩然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凝神良久,方才说道。
“此次赴京,真不知道前途如何啊。”
“总会有门道的,不过以宋某所见,子然此次赴京,不妨试一下韬光隐晦之策!”
宋玉新在一旁说道。
“这是为何?”
“子然,再入他人之幕,以你的脾气无非是重蹈武昌旧事吧了!”
办大事,要先做大官,在宋玉新看来,现在唐浩然有着当大官的潜力,正三品的顶戴虽说不是考来的,但却是张之洞举荐、皇上赏下的,虽比科班稍低但却比捐班高出许多,再则便是子然精通西学之名,可谓是四海皆知,朝廷调其过去,自然是想借其精通西洋的本事,既然朝廷有所借用,那不图不为重用,自无需再投身他人之幕。
“启杰,我此去直隶,最令我挂系的就是禁烟局,虽说它现在已经初步正轨,但各项条例并不成熟。这禁烟局,是我唐某人办的一桩破天荒的事,虽说现在非我主事,但说不定今后还会招致众多非议,毕竟……”
长叹口气,唐浩然最为忧虑的地方便是发现自己同禁烟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别人提,也就是心烦一下,于大局没有影响。”
虽说从未来进过官场,但对于官场宋玉新却是极为了解,禁烟局固然可能会成为东主的软肋,但在官场上,没有人会追究前事,至于将来禁烟局无论如何,都与东主无关,不过是张之洞用人不当罢了。
“不过虽是如此,子然,也要尽量争取外放,不外放,以你的脾气,早晚得给困死在京城!”
入幕一个多月的宋玉新启会不明白唐浩然的脾气,他是个办事的人,或许京城官场可以磨砺他的性格,但是归根到底,他还是个办事的人,不到地方上办事,他浑身上下都不会舒服。
“行,等你回去后,咱们就好好谋划、谋划!”
若是能外放的,那怕就是外放个知府,没准自己也能成就一番事业,不过,外放又岂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一共就那么几十个省,多少人盯着一省巡抚的位置?更何况自己除了点“知洋”的名声,自己还知道什么?
“子然,启新兄,又想着外放?”
外放!
出身官宦家庭的谭嗣同对外放这个词并不陌生,在他看来,外放绝不会象其想的那么的简单。
唐浩然笑笑越是无言。
“上万京官,人人皆知外放,可外放者又有几人?”
谭嗣同在一旁长叹道。
“不知多少京官一生困守于京中,至于外放,不过只是梦里想想罢了。”
回头看着唐浩然,谭嗣同又接着说道。
“以张香涛,身为清流领袖,尚做了十六年的京官,方才得他人之助出抚山西,子然,此次去京,怕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想外放……”
陪同一旁的宋玉新却笑道。
“京官皆想外放,可这外放里头,却有外放的道道!”
话声稍稍一顿,宋玉新接着说道。
“想谋外放,一是人,二是财,三是运,若是有此三点,便不愁外放,再则,还要看放什么地方,这等咱们进京之后,再好好谋划、谋划!”
相比于出身官宦世家的谭嗣同,宋玉新或许更清楚官场的一些“潜规则”,求了这么年的官,自然早就明白了,这求官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人也、财也,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这般自信。
人、财、运,宋玉新的话让谭嗣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若是在京中投对了人,那外放自然顺水成舟,若是花对了银子,自然也愁外放,至于运气,不过只是飘渺之事罢了,人、财……看着唐浩然,谭嗣同心知这位老弟与他人的不同,他有名声,可他这精通西洋的名声,能助他外放地方吗?
想到这,谭嗣同的眉头微微一锁,若是万一其被困于总理衙门,又该如何?就如那曾纪泽一般,困于同文馆内,又当如何?
谭嗣同蹙眉的样子落在宋玉新的眼中,却让他微微一笑,这位谭公子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却不明白现如今的官场,早已不是多年前的那个官场了。
“子然、复生,现如今,满朝上下皆知,外事无小事,所以,子然通晓泰西的名声,没准到时候能派上用场!”
看着似有些不明所以的两人,宋玉新敛起笑容。
“复生,不瞒你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便是能随着子然一同办上几件能名垂千古的大事,所以,这次去京城,我寻思的,便是无论如何也要给子然争下出抚地方的机会,只有出抚地方,才能真正的去办几件大事。”
宋玉新说话时,那神情极为虔诚。
“若是那样,焉能不带上你宋先生。”
谭嗣同大笑起来,唐浩然跟着也笑了。
在笑声中,宋玉新又语重心长地说道。
“子然,你我境遇不同。你才大,干大事,我力小,只能办些小事,可有时候,这能不能成大事,就看这小事能不能成!”
(大家应该看到,主角并不是对满清绝望,实际上,从一开始,他就已经要反清了,要不然又岂会想以禁烟建立武装,而是对所谓的名臣贤相绝望,或者说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的绝望,这种绝望是从禁烟开始,而这实际上也会导致未来主角走到另一个方向,当然,暂且不剧透了……求推荐,求收藏)
第1章 美国佬的赏识(求推荐、求收藏)
京城,没来到京城的时候,唐浩然憧憬着这个时代的北京,古老的城墙、古色古香的建筑,可等到唐浩然来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所有的憧憬都化为了泡影,1890年的京城的街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不如二十一世纪的小城镇,而论到环境,更是远不及后世。
确实,街道不见后世京城的拥堵,可行走其中,唐浩然却感觉远比更为拥挤,外城的街道是狭窄的,两侧几乎全部都是平房。道路有两三条像后世的街道那般宽,可却没有人行道,而且道路的两边的商铺或是将铺子伸到路上,或是路边挤满了摊贩,虽说显得京城热闹非常,但却让人感觉十分狭窄。也就是几条主街显得相对宽敞一些,分为马车道和人行道,所谓的马车道,也就是路中的道路,专供行走马车,马车在修缮不佳的显得有些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困难的行走着。
而更让无法忍受的是每当走过小巷的巷口时,总会闻到扑面而来的臭气,在巷边的路上随处可见大小便,小便到处流可以到附近的阴沟里,甚至走路时一不小心的话就会踩到……大便。
“还好,还有人在捡着。”
行走在拥挤的让人感觉有些气闷的街道上,唐浩然注意到有背着背篓的小孩在路上用铲子捡大便时,自然的他们是准备把这些背到郊外,作为肥料来肥田。
不过只是几天的功夫,唐浩然便对19世纪的京城失去了兴趣,只是公差却不能不办,五天前,来到京城之后,游荡数日,昨天到了总理衙门报道后,虽说见了庆王一次,可那位在历史上有“庆记公司总经理”之称的王爷,只是宽慰自己在总理衙门好好办差,如此种种,然后便把自己打发到了——同文馆!
在同文馆当个教习!
这便是所谓的“朝廷”委以重任吗?
可人在屋檐下,那能不低头,既然这京城都来了,也就只能先在同文馆呆着,一如晚清官场的习惯,循着惯例先往同文馆总教习那里去拜访一下,而现在同文馆的总教习却是一个外国人——一个美国传教士丁韪良。
对于这么一个前来给中国人民传播福音的传教士,没有遵守传教士的起码操守,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时期,他建议西方国家解散中国的军队,摧毁中国所有的兵工厂,以便更好地按照西方的需要控制和摆布中国,甚至更在庚子年间提出“每一个被义和团杀害的女传教士得处决500名中国妇女;每一个殉难的男传教士得用1000名中国男子的生命予以偿还,每一个传教士的孩子无辜被杀得有100名中国孩子用哥萨克的刺刀施以刺刑,每一处遭到焚烧和劫掠的传教士的建筑物得在天津和北京抢劫100处中国房屋才能予以抵偿”。
对于这种拿着中国的银子,当着同文馆教习,却把自己更多精力投入到的影响中国的政治走向,向恭王等人提出忠告,劝说他们配合西方列强的殖民政策,甚至早在太平天国时,就建议美国将中国分成两个国家,以便分而治之,让两国相敌对的王朝相互争斗,从而有利于美国以及西方国家从中渔利的人,唐浩然自然没有一丝好感。
但做为自己的顶头上司,却又不能不拜访。
“不过只是应付一下!”
心里这般嘀咕着,一路上连问带找的,待到丁韪良府第门口的时候,已是快到中午十一点了。估计平日里也没什么人到丁韪良家,所以门子开门后见了唐浩然,很是多看了几眼,上来问道。
“先生有何贵干?”
唐浩然心想,这老家伙是个洋人自己冒然按照晚清官场的习惯找上门来,这“贵干”又是为何?可这会人到门前,却只能硬着头皮说道。
“我是同文馆新来的教习,前来拜会丁大人。”
“有拜帖么?”
门子打量了一眼这人。
唐浩然摇摇头。
“没有。你和丁大人说,就说是同文馆里新来的教习,他一准儿明白。”
门子倒也没为难他,转身一溜烟儿的跑进去禀告去了。不大一会儿,一个满面红光步伐稳健的外国老头迎了出来。
“上帝啊,看看都是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