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丁昆这一番具体的解说,王大胖这才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说,剧本创作,就跟我以前在课堂上老师教我们写议论文是一个道理,就是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步骤去写。”
“虽然这个比喻有点不伦不类,”丁昆犹豫了一下,“但,道理上是差不多的。”
“什么不伦不类,我看小胖的话,才一语道出了三段式的精粹。”王易突然插口道,“写议论文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模式,创作剧本也要遵循建置、对抗、解决这一三幕式的结构,为什么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体裁,其结构形式居然会如此类似?这是因为,人的理解方式,是线性的,逻辑的,一步一步得出来的。这是任何叙事体裁——无论是戏剧、小说、电影等等,都必须遵循的规律。”
“你说人的理解方式是线性的,逻辑的,这我不反对。”丁昆点点头,撩拨了一下头上凌乱的头发,继续道,“但是,谁规定了一部电影,一定只能一条直线发展到结束?难道就不能把一条直线斩断成数段,再重新排列,玩出新的花样?人的理解方式,确实是线性的,但戏剧创作,并不是死板的几何证明,它不仅需要线性的易于理解,更需要永无止境的创新,不断给予观众新鲜的刺激。我觉得,你小说中那种老掉牙的叙事方式,老套的复仇模式,早已经过时了。”
“你根本不懂小说,”王易洒然摇头,“虽然我的故事,是采用了旧有的复仇模式,但我同样加入了大量的军事、历史等元素到武侠小说当中。这些东西,是以前的武侠小说家从来没有运用过的。一部小说,虽然要有创新,但也不能创新得太过头,我承认,你这种把一条直线砍断,再重新排列的方式的叙事方式,确实非常新鲜有趣,但是,你走得太远了,读者是不可能接受得了这种叙事方式的。”
“我不懂小说?那我也可以说一句,你根本不懂电影,更不懂观众。”丁昆的声音不知不觉提高了八度,“观众永远是最聪明的那一群人,他们永远渴望新鲜,渴望刺激,他们是能够接纳一切新鲜事物的。观众对新事物那种超强的接受能力,永远不是你这个住在这种半天不见一个人影的荒山野岭的原始人所能知道的。操你奶奶的!跟你说话,简直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话说到最后,丁昆终于按捺不住习惯,爆了一句粗话。
听到丁昆话中那一句“问候语”,王易立时脸色巨变,虎躯剧震,“倏”地一声长身而起,双拳捏紧,一对闪闪发光的眸子,激射出两道寒芒,聚焦在丁昆那满是嘲弄、戏谑之色的脸上。
丁昆丝毫不让,同样以足以杀人的目光回视着王易。
窗外蓝天碧海,一阵柔和的海风徐徐吹来,但身处场中的王大胖丝毫没有感受到清凉的惬意。夹杂在两个牛人中的牛人之间,感受到双方那两股逼人的压力,王大胖突然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在刚刚来的时候,他还期待这两个牛逼得一塌糊涂的牛人,能一见忘俗,倾盖如故,共同鼓捣出一部惊天动地,收视奇高,拿奖拿到手软的经典电视剧来。
但现在,他才骤然发现,自己那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可笑。
两个同样天才横溢,同样对自己的才华充满着自信与自负的奇才,怎么可能甘心让对方把自己折服?
这正应了那一句古话:一山不能藏二虎!
这事,该怎么解决?王大胖抓狂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创意,是很重要的!
看着两人剑拔弩张,随时准备要干一架的样子,王大胖晓得,如果自己再不开口,事情将变得不可收拾。
“阿昆,你说你很喜欢大屿山美丽的海滩风景,今天难得来到这里,你正好可以好好饱览一下这里的风光。”王大胖扬声道。他决定还是从丁昆这方面下手,毕竟自己还是他的老板,他终究是有所忌惮的。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喜欢大屿山的风景了……”丁昆大感莫名其妙,刚想反驳,王大胖已经把他拉了起来,半推半拉地向楼梯走去,同时口中大声道,“现在应该快是黄昏时候,古诗说得好——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时候的夕阳,是最漂亮的,而在海滩上观看夕阳下山,那就更有一番滋味了……”
一边疯言疯语,一边把丁昆拽到楼梯口,王大胖这才凑到丁昆耳边,低声道:“阿昆,你放心,王易由我来摆平,你自己到海滩打个转,我保证,回来的时候,他一定能同意你的改编。”
丁昆狐疑地看了王大胖一眼:“老板,你真的行?”
“当然可以。”王大胖拍了拍丁昆的肩膀,道,“去吧,不用担心。”
见丁昆登登登地走下楼梯,王大胖喃喃自语道:“支持丁昆,要说服王大师改掉他小说中的内容,可真不容易啊。”
王大胖之所以支持丁昆的做法,是有两个重要理由的。第一个原因是丁昆这样改编法,确实比王易原来的小说更能突出故事的卖点,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毕竟小说跟电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小说可以毫不停顿地一口气读下去,即使故事的吸引力稍差一点,但只要题材够新颖,还是能吸引住一大批的读者。而电视则只能一集一集地播放,而且中间还要数次插播广告。如果不能在第一集就紧紧吊住观众的胃口,以后的收视率只怕会一路下跌;而第二个原因,则是王易的学历修养学问都比丁昆来得高,跟一个秀才沟通,可以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他的机会,总比跟一个痞子高一点吧。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要拿出让王易心服口服的道理来改掉他苦心编造的故事,还真不容易啊。
“小胖,难道你也同意那个流氓的说法,认为他那样改法,故事会更加精彩好看?”王易早已看出了端倪,目视王大胖,沉声道。
“这个怎么说呢……”王大胖望着王易,一时不知该如何措辞。尽管他晓得王易是个可以晓之以理的人,但论胸襟,论学识,王易无不远高于王大胖,他又能讲出什么道理来说服王易呢?
突然,王大胖脑海里灵光一闪,想起了眼前这位他很尊敬的作家,他数部重要作品中他最喜欢的一部——《大唐双龙传》里头,寇仲说服箭大师献宝弓的精彩片段来。
“我记得那时的箭大师,早已对任何弓矢失去了兴趣,只是每天在青楼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在箭大师面前的寇仲,不仅身无分文,而且跟箭大师也没有什么交情,但是他却能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让箭大师不收一毫地献上他珍藏已久的宝弓。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王大胖脑袋急转,竭力回忆书中的片段。
他依稀记得,寇仲似乎是先用言语激怒箭大师,让箭大师对自己产生兴趣,随即寇仲双手奉上他那把卖相毫不起眼的宝刀井中月,让箭大师鉴赏。接着,徐子陵把房间内的灯全部扑灭,寇仲运起内功,让井中月发出耀眼的黄芒来。
通过这铁一般的事实与雄辩滔滔的说辞,寇仲让箭大师明白到,再好的兵器,如果埋藏起来,也不过是一件废铁。只有落到能让它发出璀璨光芒的主人手上,它才会变成真正的天兵神器,它的名声,才会跟随着它的主人一起,千秋百世地流传下去。
箭大师心悦诚服,分文不取地献出了自己制弓生涯当作最得意的两把宝弓——刺日射月。
从这一个情节段落中,王大胖明白到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说服一个牛人,必须要先从他醉心的事物入手,让他对你的话感兴趣,然后再寻找机会,摆事实,讲道理,这样才有把他折服的可能。
王易醉心的事物是什么呢?王大胖往四周瞥了几眼。
是看书?王易有这么多藏书,一定是一个很爱读书的人……但是,王大胖读书不多,也很难从藏书这个角度里,道出能说服王易的道理来……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这跟他现在要说的话题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王大胖游目四顾,目光落回到刚才就有所在意的大屏幕显示器上。
“使用这么大屏幕的人,一般都是追求高品质画面的游戏玩家,难道王易也是游戏爱好者?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谈了。”王大胖心道。
他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微笑,先以退为进地对王易道:“王先生,您是这个故事的作者,我们一定会以您的意见为先,如果您真的不同意这样改,我们必然会把故事改为原貌……好啦,公事谈完了,我们不妨谈点别的东西,我刚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王先生您的电脑萤幕,似乎比一般的大很多。”
听见王大胖没有坚持丁昆的意见,王易脸上神情一松,微微颔首道:“除了写作与作画之外,我最大的兴趣就是玩游戏与看电影,因此我对电脑屏幕的要求比普通人高一些。”
“王大师也喜欢玩游戏?”听到王易这么说,王大胖精神顿时一振,马上觉得自己跟这位武侠小说巨匠拉近了不少距离,他笑道,“原来王先生跟我一样,也是一位游戏迷,不晓得王先生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我什么类型的游戏都玩。”王易滔滔不绝地列举道,“从早期的三国志一代、Ultima系列、StarFlight,到现在的暗黑破坏神、异尘余生、魔法门系列等等你数得出来的经典游戏,我全部都玩过。现在,我正在玩《魔法门之英雄无敌III》。”
“想不到王先生居然是一位资深玩家。”王大胖故作吃惊,又问道,“不知道王先生心目中的好游戏,到底有什么标准呢?”
“一个游戏只要好玩、有创意,它就是好游戏!”王易一语道出了他玩游戏多年的心得,“在我的心目中,一款游戏只要容易上手,然后又有一定的深度,便是一款好游戏,便值得一玩。”
“是啊,可惜不晓得为什么,我感觉现在的好游戏,越来越少了。”王大胖若有所思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