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至她十六岁,考进大学,家庭经济更形桔据,为了要维持梁凤仪求学所需的一切支持以及她生活上很大程度的随心所欲,父母要作出一次重要决定。据梁凤仪说:
当时父亲告诉母亲,眼前只有两条道路可走:其一是把他在
任职银行所持有的股票卖掉套现。其二是将现住的房子出让,搬
到政府与兴建专供中下阶层市民申请居住的廉租屋去,同时,也
要变卖母亲的部分首饰,才可以确保我宽裕地继续在大学求学
及毕业后出国深造。
每逢回忆起这段往事,梁凤仪就会眼里闪着泪光说:“父亲尊重母亲的意见,让她来拿这个大主意。结果,母亲选择后者,她的理由是丈夫要站到人前去工作,如果出售银行股份,无异于将他的银行内的身分贬低,在激烈的竞争下,她认为丈夫需要以银行股东身分作为职业保障。母亲自己是家庭主妇,有没有自住楼宇只是心理安慰的问题而已。母亲确信衣食住行简单节俭一些,而能目睹丈夫工作愉快,女儿求学杨顺,已可抵销了亲戚朋友的白眼与嘲笑。至于首饰,母亲悲痛的把一只重达三卡拉的火水蓝钻石戒指出让,而坚持把一只通透的翡翠戒指留下来,将来作我的嫁妆。”
梁凤仪具有中国人传统的孝道之心,她对母亲的尊敬,溢于言表。一个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可以在生活困境出现时知所自处且发挥传统妇女的德行与胸襟,无疑是给梁凤仪很大的启示与鼓励。她由母亲的言行确知女人的自强、自尊与自重,不一定是有钱人才能拥有。当劫难横在眼前时,就是考验自己的最佳机会。可惜当时年纪尚轻的她,还不能晓得欣赏父母亲的无奈与苦心,还为了要搬至廉租屋屯去居住而觉得难堪,并发了一大段日子的脾气。
衷诚体会父母的恩惠与涵养是在成长之后,可惜,梁凤仪的双亲早已在她事业有成之前逝世,遗留给她的银行股份与翡翠戒指,无不唤起一份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无奈,使她愧悔与伤痛无穷。
在梁凤仪的散文中,时常流露她思忆父母恩情,愧恨自己在父母生前未能尽孝的心意。因此,她竭力劝勉她的年轻朋友与读者:
老年人不能等待,他们身不由己,不能等子女发展完他们的
事业才去抽空寺顺他们。照顾、爱拥父母必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无疑,梁凤仪受父母的影响至深,她从小就勤奋念书,已由于父母的鼓励,她非常踊跃的参加各种益智比赛,诸如演讲、征文、戏剧、辩论等,从而在团体生活中锻炼出她合群乐业的性格,也提炼出她坚定顽强的奋斗精神。她说:“从很小开始,我就知道且熟悉比赛之中失败了,还是要继续参赛下去的。”
她认为人生是一场大型比赛,每人都在争取自己的十项全能冠军。决胜之道就是万一失手,摔在地上,必须立即忍着痛,不吭半声,不流一滴眼泪,站起来,继续参赛。
由于父亲的坚持,梁凤仪一直在中文小学与中学修读,1966年考进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再在研究院进修硕士学位。1972年赴英国伦敦,陪伴及照顾正在伦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丈夫何文汇。她在英国侨居至1974年,以家庭主妇为正职,同时以半工半读的身分在伦敦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及修读图书馆学。
1974年,何文汇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任教,梁凤仪随行。新来乍到,工作难找,生计问题便是个大问题,时时考验他们;小家庭百事待兴,她只好到维珍尼亚州一家中国餐馆身兼数职,既要应付有关政府部门——卫生局、消防局的调查,又兼任女侍应生,赚取颇为丰厚的薪酬与小帐。当时,她每周工作七天,每天由早上6时起上班,招待来吃早餐的客人,一直工作至晚上12时,待最后一桌吃宵夜的顾客离开之后,还要替那些不懂写字的中国厨师们写好家书,才可以休息。
她奋发耐劳,为求达到生活理想而竭心尽力地苦干的习惯实始于其时。
在维珍尼亚州的中国餐馆工作了三个月,不但使餐馆转亏为盈,而且在她省吃俭用之下积存了三千美金,恰够支付首期房费,回到威斯康辛州去买下她的第一间房子,并开始任职于该地大学图书馆。其部门主管说:“我从没有遇过比她梁凤仪女士勤力、更能负荷工作量的职员。”
1975年,梁凤仪回港工作,受聘于香港新创办的佳艺电视为编剧及戏剧制作人。这份上作对她其实并不陌生,早在大学时代,梁凤仪便已专为丽的电视台编写电视长篇话剧,以赚取零用。在196B年至1972年间,她总共写了六十个电视剧本,并深受当时的电视编导所器重。她自任制作人及编剧的剧集,成为该电视台的第一个有广告客户赞助的节目。这对当时正处于颓势的佳艺电视无疑是一项具有鼓舞性的喜讯,似乎这也是梁凤仪在工作上屡创奇迹的开端。
在娱乐圈子内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梁凤仪的事业面临崭新挑战。她认为影视界的工作环境与她的个性出现差距。她发觉社会进步,要巩固家庭经济基础,不能所有成员都只以雇员身分赚取薪金,必须有其中成员勇于尝试创新,配合香港日益繁荣的工商业发展,实行创业,始有机会为家庭带来突破性的经济效益,从而有能力达到其他理想。
梁凤仪说:“面对着税局寄来的税单,当真吓一大跳,整年积蓄都要付诸东流。要想自置房屋,安居乐业,对打工一族而言,难度极高,非从商不可。”
不是商科毕业,又从未涉足商场的梁凤仪,如何做生意呢?在1977年,她立下志愿从商之后,留意身边机缘,结果,给她抓到了。
身为职业女性与家庭主妇的梁凤仪,跟香港其他很多同类型的现代妇女一样,日常生活上经常为了协调这两个身分,做好本份而忙个不亦乐乎。因此她注意到家庭佣工对时代女性助力实在不少,而偏巧女佣这行业已呈式微,年老的一代退休,年轻一代嫌弃“住家工”工作时间太长,工余自由不足,宁可转业工厂成为蓝领阶级,于是后继无人,而仍在女佣人力市场内提供服务的少数人,对佣主的要求条件亦相应地提高,往往为极需要她们扶助的家庭带来很多麻烦。
梁凤仪非但注意到这个情况,且身在其中,迫切地感觉到市场需要,因此她觉得能为现代职业妇女提供稳定而低廉的家庭佣工,必然会大受欢迎。其后,梁凤仪每次接受访问,述及她为香港家庭引进菲律宾女佣的创意时说:
生意的成败在于市场内的供求问题,只要是求过于供,而又
能源源不绝的供应,就是成功一半。说得稍为夸张一点,我那撮
要上班的女同学与女朋友最担心的不是丈夫变心问题,而是找
不到人手在家中带孩子与理家务,缺乏女佣令她们要面对放弃
事业的危机。
时代进步使女性在社会上抬头而能拥有及珍惜自己事业的当儿,社会给了梁凤仪一个机缘。她决定研究如何引进廉价而稳定的劳工,为香港家庭解决难题。
梁凤仪并没有念过商科,但她在求学时接受过搜集资料,分析情势的训练,将其引伸到创业道路上去,她单人匹马去菲律宾,分别跟劳工署,驻菲的英国领事局,当地的职业介绍所等有关管理层接触,商讨劳工出口问题,并在马尼拉成立女佣训练中心,把已有基本工作经验的菲律宾女佣再加培训,使她们了解中国人性格及香港生活,更能提供适合香港家庭录用的服务。然后,梁凤仪亦在香港分别与菲律宾驻港领事、香港政府劳工署、移民局等调查清楚申请劳工入境的条例与手续,于是香港首间专为华人家庭介绍菲律宾女佣的碧利菲佣公司在她策动下成立。
当时这个绝对新兴的行业并不为一般人看好,连梁凤仪的亲友都在奇怪为什么一个饮读诗书的高级知识分子,会替一般妇女介绍家庭女佣,感觉上是非正规非堂皇的工作。
“信不信由你。”梁凤仪认真地说,“当同学朋友们知道我的职业由灿烂而多姿多采,出尽风头的影视圈变为开办职业介绍所,专门推荐一种从未有中国家庭使用的菲律宾女佣时,有的人嗤之以鼻,认定我在事业上滑落至一个低级层面。在香港这个功利主义极重的现实社会内,一沉百踩的现象非常普遍,人们只要误以为某人要‘沉’下去时,立即划清界限。我因此有一大段日子的社交应酬骤降,因为人们太注重往来无白丁之故。很多时在社交场合,在提到本行业的业务发展时,他们对我的表白产生很大程度的尴尬。身处局中,的确要有相当大的容忍力以及坚定不移的意志才可以把菲佣生意营运下去。”
其时只带领着一个秘书的中环不足三百(口尺)的写字楼内日以继夜工作的梁凤仪,不但没有亲友的鼓励与支持,连父母都以怀疑与担忧的态度看着她,在她力争下才答应贷款三万港元给她开办这间碧利菲佣公司。
工作上的难度非但是体力上的劳累,且是精神上的极度损耗。把人生路不熟的菲佣引进香港工作,梁凤仪还要肩负起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对有思乡病的加以安慰,对不适应新环境的加以鼓励,对因远涉重洋谋生而导致家庭惨变的加以劝勉,对与佣主相处成问题的加以指导、铁一般的事实,梁凤仪就曾一身兼任侦探、法官、社工等职位,去使一个被雇主强奸软禁的菲佣重新获得公平台理的对待与保障、另一方面,她还要不厌其烦地为客户、亦即家庭主妇解释劳工署与移民局法例,静心聆听她们对家务困扰的投诉,提供劳资双方相处协调的原则与方法。梁凤仪笑着对人说:
平均而言,我需要微笑着耐心聆听每个家庭主妇吐苦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