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明姝不是没有担忧,其实留下来前途如何她真不知道,她确定刘温会败,元灏一定会再回洛阳的,可是元灏回到洛阳之前呢?这段时间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说到底,她是个弱女子,对着千军万马,她也只是一具无能的血肉之躯。
可是她不能给高昶增加这样的不安了,这孩子固执,要是他真执意要为了自己留下来那可真毁了,刘温一定会扶持新帝,高昶留在这里,到时候立场要怎么办?不顺从肯定只有死,顺从的话,等到刘温败亡,他的前途就毁了。
元明姝道:“放心吧,我一个女人,跟他们无冤无仇的,他们欺负我做什么。再说我身边也不是没人,傅戎他们在。”
元明姝冲他安慰的笑了笑。
她横了心,反正又死不了,留下就留下吧。
“我不会有事的,你还不知道我吗?”
她眼含微笑,高昶搂紧了,下巴贴着她头发。他怎么会不知道她?她厉害的很,平日里在家就横行霸道,指挥这个命令那个的,自己也要听她的话,否则她就要不高兴。她想要什么就自己去争,想做什么就自己去做,她这样厉害,她才不需要别人照顾她担忧她。
可她到底是个女人。
她身体这样单薄,瘦弱的自己一把就可以将她搂在怀里,她这样软,自己稍微用点力就可以将她捏疼。
高昶出到门口,傅戎正在门外侯着。高昶官职越往上,渐渐的有了点官威,而且同元明姝一直伉俪情深,傅戎等人对他也礼敬了不少。傅戎见到他立刻跟上去施礼,高昶道:“我必须要随皇上走,公主这段日子要托付给你了。”
傅戎自然知道他不可能留下:“驸马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公主的。”高昶点了点头,马不停蹄又赶去宫中,元明姝追送到门外来,看他背影已经远去,脚步匆匆的不曾回头,不由自主又惆怅了一下。高昶说要留下陪她的时候是真神情,踏步出门的时候也是真坚决,不带一丝犹豫。
他不是无能懦弱的人。
元灏北走之后,元明姝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冬阳病始终不好,元宵夜夜的哭闹,小孩子一个就够折腾的,两个加在一块,真是折磨的她心力交瘁。虽然有许多的嬷嬷和奶妈子帮着照顾,但是一个生病一个爱哭爱闹人,两个孩子都很不好带,把元明姝耗的是精疲力尽。晚上好不容易抽出一点空来睡觉,她又失眠,翻来覆去的担忧元灏和高昶。
元灏逃离洛阳,追随他的除了军队侍卫,余下的就是宗室成员还有一些朝廷大臣,另有内臣宫眷,上千人的队伍,经过了半途中的叛变,火并,军事清理,路途死伤,半月后到达旰城,只剩下灰头土脸的不过数百亲信。
旰城地处偏僻,是位于某条枯河边的一处空地,几个土垛子堆的城墙,随便一个壮汉都能一脚踹倒,穷的连个县衙都没有。城中唯一算个官的,旰城令张韬,一个满脸菜色胡须焦黄的瘦子,带着几个县兵,诚惶诚恐的将皇帝一行迎进了城,皇帝无处可住,他将自己的家,也就是旰城唯一像样的土坯房清理贡献了出来,权充做皇帝的行宫。
内侍捧了一只陶碗进来,高昶站在元灏跟前,他便从内侍手中接过了,碗中盛的是清水,他将水递给元灏。
元灏两只手握着碗,眼睛注视着碗中的水,久久不动,高昶小声提醒道:“皇上,这碗是张大人特意洗干净了的。”
元灏沉重的捧着碗,张口喝水,他的手握的太紧了,手骨节发白,青筋突出,以至于那只碗被他握的隐隐有些颤抖。他一碗水喝了许久也没喝完,手好像是僵住了。
他掩饰的很好,怪异的并不明显,所有人都没有发现,高昶第一个发现了,他及时的命退左右,屋子里的侍从都退下去,他轻轻跪下,请了一下,伸手去接元灏手中的碗。
元灏那只碗被抓的死紧,高昶用了点力才将其拿下来了,元灏眼睛赤红脸色死白,好像浑身脱力一般的陡然软了下来,他有些支撑不住要倒,高昶连忙两只手扶住他。
元灏声音沙哑,虚弱道:“高桓有消息了吗?”
高昶道:“眼下还没有消息,不过陛下放心,这种时候,他肯定会派兵来迎接陛下的,应该要不了几日就会到。”
元灏咬牙切齿:“这个混帐,朕信任他一场,要是他敢这个时候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朕一定要扒了他的皮。”
高昶劝慰道:“陛下放宽心,咱们现在好歹是安全了,陛下当保重身体,切莫忧虑伤身,陛下劳累了这么多日,方才安顿下来,想必也饿了,臣让外面传膳吧。”
元灏疲惫的点了点头,高昶去叫人传了晚膳来,晚膳简陋的可怜,乃是一碗面条,用元灏那御用的金碗盛着,放在托盘里,说不出是可怜还是可笑,元灏拿了筷子吃面。
没有蜡烛,屋子里点着昏暗的桐油灯,虽然旰城令大人已经拼了命的把全城的桐油都找来了,但是也仅仅凑出了不足十盏油灯,火光微弱,依稀能照的清楚。
第32章 破财
元灏身边的人,他亲信的,如今只剩下一个右将军元宥,一个中书令温秦,一个中护军刘珧,还有个不久前刚升任治军内史的何偃,另外就是高昶。眼下只有高昶在侍奉,元灏用了饭,内侍又给他捧了水来洗脸。
外面突然有细细沙沙的响动,元灏怔听了一会:“是不是下雨了?”
高昶恭身低声道:“是下雨了,恐怕道路要不好走,行程又要耽搁,臣稍后便去问一问。”
元灏怅然点了点头,绝望到了极处,心有点麻木。过了一会他又道:“要是高桓不来怎么办?刘温在洛阳拥立了新君,要是他臣服了刘温,朕是不是再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高昶摇了摇头,声音坚定道:“绝对不会。”他斟酌了一下言辞:“臣服刘温,对他并没有好处,刘温拥立了新君,其中最有功劳的也是洛阳那些人,他远在并州,既无功劳,就算有好处也落不到他身上,相反,刘温恐怕还是忌惮他。不过他要是能帮助皇上重回洛阳,那他的功劳便大过天去了,以后谁还敢小觑他?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元灏道:“那他为何迟迟不来见朕”
高昶想了想,道:“不如让臣去见一见他。”
元灏应允,高昶当即带了两人随行,赶去高桓的行营所在。
高桓如他所料,确实是有心要赶去勤王的,但是他又一直有个犹豫,他的长子高时芳在洛阳,写信劝他不要出兵。
高时芳认为,出兵打刘温是一定的,高桓可以扶持新君,并给自己立一个合法的名分,但是去救元灏就实在没必要,元灏正当壮年,而且性格刚强,气量不足,不适合作为皇帝的人选,这意思说白了就是说元灏不好控制,如果要立皇帝的话,他建议立卢陵王。而卢陵王年方八岁,还是个稚子幼童,聪明颖悟,性子又温柔和顺,宽宏大量,有人君之器。
高时芳这话说的十分在理,高桓深以为然,于是便不大积极的出兵了,准备等元灏自生自灭,完了他再去打败刘温,给皇帝报仇。不过也不能完全按兵不动,天下人眼睛都瞧着,做的太难看了也不像话,所以他还是做了个出兵的姿势,带了精挑细选的五万大军慢腾腾的上路,磨蹭了一个多月也没赶到皇帝的行宫所在。
高桓此时在台城,高昶让人散布皇帝已经到了台城的假消息,等到他赶到高桓行营时,这个消息已经传的遍地,四方州郡守皆闻讯赶往台城,高桓正心中奇怪,琢磨着要怎么敷衍这些人,就见到了风尘仆仆而来的高昶。
高昶揣度着高桓的想法,依照高桓现在的态度,他若知道自己是元灏的人,肯定不会见的,于是他并未表明真实身份,而是自称洛阳来的使臣,高桓不知有诈,让人将他带到厅中。见了面后,两人进行了一番简洁而主旨清晰的谈话。
他问:“将军是否有意,立卢陵王为帝?”
高桓大吃一惊,这人怎么会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他有些迟疑没答,高昶又道:“将军为何不去迎陛下?”
他问的太直接,又问的太敏感,这种心思,自己明白,却是不能宣之于口的,他到底还是有些惊惧,一时竟然也忘了动怒,高昶道:“我在洛阳就听人议论说,将军不肯去迎接陛下,是想趁国命悬危之际,窃取国本,坐收渔翁之利,这话我本来是不敢相信的,如今见到将军的态度,却不得不心生怀疑,将军难道真有此意?”
这三个问题直接把高桓问懵了。他暗藏于胸的大事谋局,何时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高昶道:“将军的想法,已经是天下公开的秘密,连我这样的人都知道,更不用说别人,将军认为这样做还是可以的吗?如此失尽人心,就算将军打败了刘温,再拥立新君,又有谁会归顺信服?无人信服,将军要以何凭借在洛阳立足?不知道给将军出这个主意的是是何人,在下斗胆直言,说这话的人包藏祸心,用心险恶,该杀。”
最后这句话出来,高桓悚然一惊,震撼到了,想起说这话的人是谁,他顿时勃然大怒:“你好大的胆子!”
他一怒之下,就下令杀掉这人,话刚出口,又感觉有点不安,高昶那话始终在他心里转来转去,搅的他心神不宁,他改了口,让人把他拖下去关起来。他心只觉这人不要命,竟然敢向他说这种话,而且自己还真的没有杀他。
高昶走出门厅,背上一片冷汗,他不动声色,极轻极舒缓的将胸中一口长气呼了出来。
高桓没有杀他,高桓怕了,动摇了。
这场谈话看似简单实则危机重重,语气不强硬不行,不强硬就刺激不到高桓,刺激不到高桓心坎上,就不能让他动摇,可是刺激到了他心坎上,他只是动摇,却并不为此改变主意,就一定会愤怒杀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