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净空法师_共51会-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的时候,要为自己修福,要为自己积功累德,这比什么都重要。人来到这个世间是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而来的?有几个人曾经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有人想过,但是我们再要问有几个人认真的想过?那就少了,认真想这个问题,这个人就觉悟了。世间有不少聪明人,特别是一些哲学家、宗教家,想过这些问题比较多,有没有答案?始终没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答案。正因为如是,所以佛才出现在世间,为这些聪明人解决他所希求的问题,给他正确的答案。
  人,生到这个世间来,佛给我们说「酬偿业报」,你过去生中造的业,你造的善业你来享福,你造的恶业你来受报,这是佛给我们说出,六道众生舍身受身的事实真相。这个相不好,因缘果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搞这些事情,所以佛经上常讲「生死疲劳」,「可怜悯者」,真正是可怜可悯。聪明人想到这个问题,为什么来?来干什么?有什么意义?有什么价值?感动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真的觉悟这四个问题就圆满的解决了。觉悟的人晓得,利用我这个业报之身,我们要干超凡入圣的大事,做人生彻底的解决,这就有意义、有价值。
  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地藏 经》给我们讲六道轮回的真相,给我们讲地狱、饿鬼道的真相,这里面业因果报、理事性相都有说明,明了之后我们就有办法超越,这是我们人生第一桩大事,算是你学佛真正成就了。在无量法门里面,《地藏 经》所提倡的念佛法门,唯有这个法门最有效果、最稳当、最快速、最方便,问题是我们要真念。真念是一切时、一切处心中有佛,这叫真念;真念不一定挂在口上。心如佛心,佛的心是什么样子?《金刚经》上给我们说得很好,「无住生心」,那就是佛心,无住是清净,佛心清净,一尘不染。惠能大师所讲「本来无一物」,那是无住。生心是生大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是生心。「生心」跟「无住」同时,这里面没有分别、没有界限,「无住」不碍「生心」,「生心」不碍「无住」,这是《华严经》上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我们凡夫的麻烦处,「生心」就妨碍「无住」,「无住」决定妨碍「生心」,我们去关怀别人,心就不清净,要想心地清净,那就绝对不要关怀、不要管人的事情,这是凡夫,二个不能合一。我们要学的就要学这个本事,这两者是一不是二,关怀又清净,真正做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
  事做得很圆满,心里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为什么?因为我们彻底明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现象怎么现起的?《华严经》上说得明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都是自己,离开心识之外,无有一法可得。这个理透彻了,你就能够「在尘不染」,才能够契入事事无碍。这要功夫,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锻炼,锻炼的时候就进进退退,进的时候是锻炼,如果一发现自己还有染著,赶快退回来,退到哪里?退到无住。心定下来再试一试,试试不成功就退回来,慢慢在这里求进步,菩萨三大阿僧只劫修成圆满就是这个方法。到真正能够有把握保持清净心不被污染,你才可以放手去帮助一切众生,这通常是什么境界?圆教初住以上。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的菩萨都还不行,都还常常照顾自己的清净心。帮助别人决定不失清净、平等、觉。换句话说,清净、平等、觉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底限。一旦发现不清净、不平等,赶紧就回头,这非常非常重要。自己实在没有这个本事,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到了西方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再回来帮助众生不迟,这是智慧的选择。
  所以这个地方劝勉我们,趁著自己身体健康强壮「自称自念」,「称」就是口念,「念」是心里头有,心里面真正有佛叫念,念是今心,称是称名,是口里头念出来,称跟念不一样。称跟念相应就有利益,称跟念不相应,那就是常讲的有口无心,有称无念。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面胡思乱想,有称无念,这个不行。称念合一就是心口合一,那『获福无量,灭无量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的功德在哪里?全部的经文,名号是个题目。《无量寿经》,古人翻译的五种原译本里面,有一种名字就叫《大阿弥陀经》,所以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经的题目,他的功德全部经文所说的。念这句名号心里面就要想到这部经里面的教诲,佛给我们讲的道理,给我们说的教训,教我们怎样生活、处事、怎样待人接物,一句名号统统想起来,这才管用。如果单念这一句名号,跟自己生活言行毫不相关,那这个名号就没用处,正是古人所讲「喊破喉咙也枉然」。念佛,古大德常讲要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什么相应?跟经义相应,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跟《弥陀经》经义相应,跟《无量寿经》经义相应,这叫真念佛,所以他真的得福、真的灭罪,福报真是无量。
  这个地方一丝毫夸张都没有,句句说的是实话。我们读了、听了不相信,是因为你自己不会念,你念得不相应。果然相应了,你看到这个经文你就会相信,你不会怀疑了。这是在无量法门里面,这个法门特别殊胜,为什么?这个法门是个圆满的法门,一称佛,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其中,一分缺陷都没有,学其他的法门功德固然很大,里面还是有缺陷,不能包括这么完整,一称佛,这是圆圆满满的包括了。
  在我们讲堂里面,同修们应当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名号的意义略说是《无量寿经》,广说就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没有一句超过名号范围之外,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如果我们把它引伸、推广,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说无量无边的法藏,也没有一句离开阿弥陀佛,然后才知道阿弥陀佛这个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一面念,一面要求解,如果只念不求解,也很好、也很难得,我们境界提升就很缓慢。如果你念又能解,对於提升自己的境界非常快速。提升自己的境界就是经上讲的品位,《华严经》上讲菩萨的位次,你从十信提升到十住,从十住提升到十行,从十行提升到十回向,要彻底明了你才能提升得起来。
  提升品位,给诸位说也提升我们的生活,所以佛法的利益绝对不是说只是来生,现在现前就得利益,提升我们生活的水平,这个生活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提升了,再跟诸位说,物质生活也提升了。物质生活,问问你是不是得到更丰足?这话说得没错,丰足不是量上的丰足。你在此地工作,每个月赚三千块钱还是赚三千块钱,不是说一学佛我马上可以赚六千块钱,不是这个意思,你还是赚这么多。那丰足在哪里?我刚才讲质的丰足。换句话说,过去三千块钱跟现在三千块钱价值不一样,你受用不一样,这个道理晓得的人就很少。
  我们再举一个最浅显的例子,我们吃饭还是这几道菜,你的境界没有提升,这几道菜吃得味道很平常,境界提升了,你看到这几道菜,菜放光,菜色是七宝,你尝在口里是妙味,别人尝不到的,不一样,质变了。为什么会变?境随心转。我跟大家讲是真的,这几道菜放光,你品尝的时候妙味,跟你没有提升那个时候绝对不相同,所以你吃下去得身体的养分也不一样,你的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这要境界提升才行。我们同样摆几道菜,我们有凡夫、有菩萨、有佛,大家在一块吃,个人入口味不一样,你别以为他吃的跟我们一样,错了!每一个人感觉的味道都不相同,凡夫是业力,佛菩萨不是业力,我们必须要辨别清楚。
  然后才知道佛法的殊胜、微妙、真实,不仅仅是我常常讲,你的容貌可以改变、体质可以改变,山河大地、生活起居统统都改变了。这个改变是心在改变,希望大家细细体会这个意思,唯有这个法是真实法。经上讲的一真法界,西方讲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多大?也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凡夫看到我们的环境,一片大地泥土、沙石,这是我们凡夫眼睛看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要到我们这里来看,这个世界也是琉璃七宝,他到任何地方他所看的都是琉璃七宝,为什么?那个境随他的心转。假设的话我们凡夫也有可能到极乐世界去观光,我们到极乐世界看到的地,也跟我们地球一样,也是泥土、沙石。什么道理?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他的心变现跟我们心不一样。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我们这个世间,他居住的是净土,经上也曾经有说过,释迦牟尼佛以他的神力,变现出他自受用的境界给大家看,跟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没有两样,凡夫见不到。
  这个道理如果用现在科学家的说法,就是时空维次不相同。我们今天住三度空间,科学家确实证明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乃至到十一度空间,这被证实的。还没有发现、没有证实的,那还不知道有多少。而佛菩萨的能力把这些时空全部突破,所有一切空间他都见到了,他见到他自受用的,也见到一切众生受用的,他有这个能力。他用什么方法突破?现在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真正能突破,人自在了,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进入未来,理上科学家已经是肯定,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这个理他是明了。同时存在,我们怎样回到过去?怎样趋向将来?做不到,这个原因是他不知道空间是怎么形成的,他没有在这上面去研究。佛法里面讲不同时空的形成,就是不同法界,我们佛家讲法界不讲时空,十法界是略说,细说是无量法界。为什么说无量法界?每一个人的法界都不一样,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