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驸马-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碌了将近半年,刘开统兵一直杀到新几内亚岛,张靖统领中军也已登上澳大利亚西北海岸,在如今达尔文登陆。至此,印度尼西亚群岛全下,张靖报请朝廷设立澳州都督府,暂将都督府设在爪哇岛,推荐占城太守陈波负责新占地政务,荀逸接任占城太守。

张靖在表文上说,印度尼西亚群岛位于亚洲与澳洲之间,北接东州、南州,地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大小鸟屿超过一万,这些岛屿星罗棋布,分散在海洋上,可以做为远航重要的补给和立足点。澳洲地大物博,沿海地区气候适宜居住,适合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久后可在印度尼西亚群岛择地建设商港,以为内州与澳洲贸易中转。张靖随后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留下一营水军,暂归临时管理机构管辖,探查周边小岛,消灭残余土人。

海上路途遥远,情报官要先坐船到达皮宗港,再用皮宗港的情报系统传递消息。这次跟随传信人员赴皮宗城者,还有王熙儿、南宫风、王诗、熙倩和公孙红叶,五女均有一到三月的身孕。张靖最初兵出皮宗时,王诗、熙倩便有反应,初时两女以为水土不服,不以为意。后来反应越来越强烈,随军军医诊断两女有孕在身,张靖闻讯大喜,停了两女执事,将两人当成保护动物严格保护起来。没隔多长时间,南宫风、王熙儿、公孙红叶又相继有了身孕,张靖考虑行军途中医疗条件太差,担心五女生产出现意外,向皮宗港送表文时顺便将五女送回大陆,让张一安、张平带领部分亲卫护送诸女到洛阳。回程时再将凤舞、费云等妻接来。

张靖在澳洲达尔文驻扎,并没有闲余时间游山玩水,手头有大量事务要做。

印度尼西亚群岛岛屿数量很多,其中残存许多土人,总量达到数十万。主力一旦东上,至多留此一营官兵,相比庞大的区域来讲,武装力量过于薄弱。为了确保后路畅通,张靖目前最重要的几件事,并非急着东上,除了在达尔文等地建立小型军港或补给点以外,主要任务是征伐土著以及征兵,效仿姜述征乌恒兵和匈奴兵故例,选择异部青壮为奴兵,效仿民兵训练办法,配置淘汰下来的甲衣和长枪。

相对印度尼西亚土著来讲,澳洲土著相对温顺许多,脸形、毛发与众不同,皮肤呈深棕色,多体毛,头发黑色,卷曲呈波浪形,深目高眉骨,眼睛黑,鼻如蒜头,口阔唇厚而不外翻。与西夷人不同,也不同于亚洲人,与黑人也有明显区别,属于一个独立的人种,即澳洲人种。

姜述所著《地理风俗》中介绍,最早的澳洲土著居民可能在很久以前的冰期来到澳大利亚,当时海平面较低,他们能够通过大陆桥和小片水域来到这里。随着冰川消融,海平面再次上升,澳洲大陆被完全隔离。最初,人们沿海岸和河流而定居,后来逐渐移居到大陆各地。

澳洲土著人种属于尼格利陀人种,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属于游牧人口,游牧地域很广,在水源附近搭起临时帐篷,食物耗尽后便再次迁移。他们也与别的部落贸易,交换商品,拥有铁矛等武器。

王小刀部下有两名尼格利陀族士兵,与土著人能用语言简单沟通,去土著人部落打探虚实,受到当地土著的热情接待。两名探子回来详细汇报其间过程,王小刀执笔写下《澳洲部落风闻》,详实记录了澳洲土著的生活方式。

土著人靠猎取袋鼠等动物为生,以野生植物、坚果、浆果等为辅助食物。狩猎者使用装有铁矛和一种可飞回投掷处的镖。有些部落发展了复杂的手势语,这样他们在悄悄追踪猎物时可以传达无声信息。土著人使用哑语以免惊跑猎物。在哑语中,将拳头握紧再展开即表示袋鼠。

澳洲土著没有文字,历史以歌谣形式代代相传,他们有严格的习俗规范,每个部落划分成三个集团:成年男子团体,成年女子团体,儿童团体。

在成年男子集团中,有一个人数虽少但颇有势力的长老阶层,他们是权力的体现者。其他男子即使被允许参加长老议事会议,也只能旁听,不能参与决策。而儿童进入成年,则要举行献身仪式,即成丁礼。

两名尼格利陀族士兵去土著部落时,正好遇到为一位男童行成丁礼,《澳洲部落风闻》详细记录了成丁礼的步骤。首先,让男童与妇女、幼童隔离,仅与男子、老人接近,学习部落信仰及敬神仪式。其次,行割礼。割礼由祖父、父亲和舅舅执行。再次是文身。接着,男童会学习各种狩猎和运用武器的技能,并接受一些考验,这些考验很奇特但能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在这一过程中,男童还要遵循一些饮食禁忌。最后,部落将举行盛大的图腾仪式,正式宣布男童成丁。成丁礼的最后一幕是土著大型狂欢舞会。

土著人认为黄金时代就是祖先们塑造陆地、创造物种和人类的时期。这些先人被认为是以神灵形式永生。人类被认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所有其它生物密切关联。黄金时代神灵的偶像,如雷公像等,布满部落居住区的圣崖和山洞。

看过《三国小驸马》的书友还喜欢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441章四皇子连生五子!



推荐阅读:姜述估计澳洲土著不低于二十万,按照张靖估算,至少在三十至五十万人。刘开统领三营士兵征伐印度尼西亚群岛,其余士兵皆随张靖在达尔文驻扎,军港基本有了眉目后,张靖分派部下,分为九路,水陆并进,沿海岸线向周围拓展。

在武装到牙齿的正规汉兵面前,土著人原始的武器根本无法抵抗,大约半年时间内,至少有五万土著人死亡,许多土著沦为奴隶或成为奴兵,残存的人无奈迁往相对贫瘠的南方。

“所有的部落都已消失,所有的长矛都已折断。在这里,我们曾经饮露餐花,而你们,却撒下一片砾石。”土著人男女老少唱着凄凉的歌谣,扶老携幼,放弃这片猎物无数的乐土,向荒凉的南方迁移。

歌谣没有冲天怒气,只是幽幽地诉说心中的冤和苦,像一只受伤的袋鼠,一边舔着满身的血迹,一边呜呜地哀鸣。这就是澳大利亚土著,一个善良、温顺而又不幸的民族。

他们的不幸在于他们的落后,直到大齐人杀至澳洲海岸时,这些土著人还不知衣服为何物。他们处于铁器时代初期,没有农业,没有牧业,大部分用木棍石块打猎、采集。几根树枝一架,几张树皮一铺,就是居住的房屋。食物并不匮乏,天上的鸟、水中的鱼、树上的花果,都是他们的美食。

这些部落十分温顺,不管大小,严格守护着各自的家园,很少与外界来往,彼此之间各不相扰。澳洲没有国家,没有领袖,没有法律,没有军队,没有任何可以称之为“组织”的东西。

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的人群,对他们生活的土地和环境的感情外人难以理解。土地和环境向他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食物,他们对土地和环境也由珍视到敬畏。在他们心目中,土地、山川、树木以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统统都有灵、有性、有生命、有知觉。

土著居无定所,不停地转悠觅食,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水,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吃的。用木棍敲一敲树干,便知道里边有没有水。木棉树开花了,知道鱼汛到了。

他们不会造弓箭,却发明了飞去来器。蹲在树丛里,“咕咕”地学鸟叫,鸟飞来了,飞去来器飞将出去,鸟儿应声落地。土著“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追起袋鼠来,像风一般快。有时候,为了不惊动猎物,他们可以长时间一动不动,保持一个姿势。他们在数万年经验中学会了适应,学会了如何最佳分配体能。

这是一群与世无争的人,张靖并未因此同情他们,强者才能掌控别人的命运,弱者只能依从强者的摆布。张靖刚刚接到命令,已经兼任澳州总督,陈波如愿出任总督府长史,负责总督府辖下政务。官表被任命为总督府司马,负责澳州境内军务。

时间过得很快,毋丘凤舞、费云赶到达尔文不久,喜讯接二连三传来,王诗、荀熙倩、王熙儿、南宫风、公孙红叶五女接连产下五个男婴。继不便公布的承嗣之后,这五个男婴正式代表皇家第三代男子出生,意义非同一般,姜述十分兴奋,将军国大事抛在脑后,带着张宁姐妹来到张靖府第,不厌其烦,亲自主持五个孙儿的百岁仪式,为第三代皆取复名,第一字为承,五子合五行,名字分别为承金、承木、承水、承火、承土,并让张宁暂时在张靖府上居住,以便就近照顾五对母子。

张靖身为老四,儿子在第三代排在前面,不能不说诸子深受琅琊宫练功禁忌影响,诸子十八岁前不能失去童子身,这让皇室子弟合房都晚。老大刘中更是一个怪胎,受国学自由思潮影响,坚决不接受政治婚姻,想通过自由恋爱寻找另一半,至今仍未大婚。刘华和刘逆大婚不久,便匆匆远赴工作岗位,两地分居,致使子息艰难。

张靖这次子息爆发,给了姜述启发,皇子晚婚可以,以平民化培育皇子也没错,但要尽量避免儿子儿媳两地分居。姜述信手一批,安排儿媳们从军或从政,派到诸子身边,担任一些相对轻松的执事。如此一来,虽然为孕育下一代提供了方便,但间接引来女子就业大潮,掀开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又一波**。

在此其间又发生一件大事,大齐借着安息内乱,派兵兼并安息国,将原安息境内划为一州,名为安州。这次安息战事,姜中立了大功,由西州兵曹长史调任大将军府兵曹。另外,让姜述、甄姜忧心数年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姜中娶征北将军张辽之女张天怡为妻,正式告别了光棍生涯。

另外一件大事发生在波斯萨珊,大齐情报部门挑拨波斯萨珊王族与光明教发生冲突,导致双方兵戈相见,波斯萨珊国内大乱。光明教最终失败,但让波斯萨珊元气大伤,光明教残部最后败投西部元帅府,关羽行以夷制夷之法,帮助光明教组建光明护教军,重新杀入波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