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述认为史实所载许邵相曹操,谓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实是通过曹操事迹综合出来的定论。亲朋好友皆知曹操好读书,自非腹中空空之辈。其性情狡诈,从其诈为中风使其父疑其叔这个典故便可以推断出来。整日游手好闲,却甚少惹出祸事,可以断言其心里有数,即有度。又好游,因此明白百姓疾苦。上任后处事干练,能断事。综合以上曹操的信息,得出能吏这个结果便不意外,曹操性情狡诈,即便是位能吏,在寻常文士看来名声也不会太好,因此得出奸雄这个结论。姜述判断许邵相人其实是综合其人的背景事迹,判断其个性特点,从而得出此人能否成器的结论。
姜述来到许府门前,让姜信递上名刺。许家门房见来人为一少年,所坐马车又无名门门徽,因此不以为意,故意不接名刺,大刺刺地说道:“我家主人事务繁忙,可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言下之意,其实是想索要一点好处。
姜述岂能不知其意?然而打点门房这种传言传出,于清名却是有污,因此并不上前打点,也是大刺刺地说道:“你知本公子为何人?即便你家主人闻本公子到此,恐怕也会出门来迎,你等贱奴之辈,竟敢怠慢如此!”
姜述敢对许府门房如此自有道理,因为《三字经》之故,即使朝上三公对他亦不敢怠慢,姜述探明许邵也是士族子弟,自是有恃无恐。再则这番怒斥,院中定然听闻,许府主事之人也会得知,自会传到许邵耳中,故而并不怕门房刁难。
果然如姜述所料,院中很快出来一位年长家人,门房见到此人,执礼甚恭,此人正是许府管家许颜。许颜问道:“何事吵闹?”
门房答道:“此少年上门求见主人,言语甚是狂妄,因此争吵数句。”
许颜定睛一看,一位少年淡然立在阶下,衣着华贵,长相俊雅,神情自若,知是大户人家出身,心里生出计较,瞪了门房一眼,上前拱手道:“未知公子所来何事?”
姜述还了一礼,道:“青州姜述前来拜见许公。”说完,双手捧上名刺。
许颜曾为许邵书童,常年跟随左右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见名刺正面写的拜帖两字用得是新字体,忽然触起一人,道:“莫非公子是创出新字体的青州神童?”
姜述答道:“神童之名愧不敢当,正是小子。”
许颜不敢怠慢,连忙道一声歉,狠狠瞪了门房一眼,急忙进府禀告许邵。许邵正在府上陪同两位好友品茶闲聊,这两位好友也非常人,一为蔡邑,为天下著名文士;一为杨彪,是著名大族弘农杨家家主。三人谈兴正浓,管家进门送上拜帖,许邵接过一看,笑道:“想不到这位风云人物竟来我处。”
蔡邑、杨彪见许邵言语中似有自得之意,心道来者恐非常人,又听许邵道:“打开中门,老夫亲去迎接。”
蔡邑好文学,精书法,门生无数,虽是迂腐,眼光却是不低,知道许邵一向心高气傲,名望又重,很少有看重之人,见许邵如此郑重,要打开中门迎客,不由十分好奇,问道:“何人来访?”
第一卷姜述篇第25章流言之祸5
许邵笑道:“青州姜家神童到了。”
蔡邑闻言哈哈大笑,道:“此子虽是少年,其才远胜老夫,老夫又欠他些人情,愿与许公同迎之。”
杨彪为弘农杨家之首,此次杨家祖上先贤入选《三字经》,又有孔融书信提及,亦道:“愿与两位一起出迎。”
门房此时正在偷眼打量姜述,心道这个少年能让许颜如此郑重,绝非常人,但少年说能让主人出迎却是不信。正在门房胡思乱想之时,忽听院中有人呼道:“速开中门,老爷出来迎客。”
门房一听便知是许颜发话,急忙手忙脚乱地打开中门,心思少年除了俊雅沉稳些,与其余富家少年并没有什么两样,心中对主人如此高看甚觉纳闷。忽见许邵身后杨彪、蔡邑也同时迎了出来,顿时惊得目瞪口呆,竟让两位高官也同时出迎,心道怪不得少年如此狂妄,原来真是了不得的人物。
众人进房引见完毕,许邵道:“早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少年名士,气度沉稳。”这是套话,并非点评之语。
姜述谦道:“听闻许公相人之术天下第一,小子不才,求公点评。再则,《三字经》缺失三十句,小子正在寻思,欲请许公指点。”
许邵细观姜述,见他气度不凡,面相显贵,仔细分析其事迹,就觉此子非池中物,又分析其方才所语,一求点评,二求指点,实际是拿《三字经》说事。此子年少有名,才华横溢,年少老成,谋定而后定,此子成就也仅曹孟德可比。写道:“书法之宗师,学术之巨匠。”
许邵虽未出仕,但却脱不了求名之心,写完后觉得此语若不如姜述之意,说不定姜述会以入书威胁,但是当着杨彪、蔡邑之面,有些话又不能提,拈须一想,道:“公子面相极好,才学又高,但是因为年少,推断甚是复杂,若得精确点评,老夫得到静室仔细揣摩一二。”
说完,许邵对在座众人拱拱手,先行离去。姜述进屋后便仔细观察许邵表情,见许邵如此所为多少猜出一些心思,与蔡、杨两人客套数句,旋而以更衣为名出房,问明许邵所在,直接闯进房去。
许邵见姜述进来,也不见怪,道:“公子请坐。”
姜述依言坐下,问道:“未知许公点评何语?”
许邵看了姜述一眼,笑道:“此次只有吾两人,老夫实话实讲,方才在书房所书评语为‘书法之宗师,学术之巨匠。’今公子自己寻将过来,能据观察而变通,自寻进门亦有胆量,具备高官之潜质,可为文官之魁首。”
姜述道:“只求先生点评之时,评语低些最好。”
许邵奇道:“人来求点评,皆希望得到好评,以使名望提升,为何公子反其道而行之?”
姜述苦笑道:“诚如先生所言,他人若得先生好评,应是好事。但小子名声已高,若是评语亦高,所谓福祸相倚,否极泰来,对小子来讲并非好事。”
许邵又仔细打量姜述一会,缓缓说道:“公子年少,为人处事如此老道,明福祸之理,懂忍耐之道,可当‘开清平之世,源万民之福,遗千古之名’之评。此评乃我平生所评最高者。但既然公子心有顾忌,因此便依公子之请,点评之语便为‘文官之魁首,学术之巨匠,书法之宗师’。此公子此来目的之一,其二嘛……”
姜述递过一张纸片,道:“邵评人,五湖奇。”
许邵正忧此事,闻言自是大喜,道:“多谢公子看重。”
两人各自达成心愿,先后回房。蔡邑、杨彪自然不知两人勾当,都问点评之语。许邵接着方才所写又添了几个字,先递给杨彪。杨彪接过来念道:“文官之魁首,学术之巨匠,书法之宗师。”向姜述贺喜道:“恭喜公子,子将评人无数,精准无双,公子日后必是朝堂重臣无疑。”
蔡邑为书法大家,有容人之量,闻听评语,亦起身祝贺,继而请姜述当厅挥毫。姜述当下也不推辞,先写下楷书的五个基本笔划,讲解一番。然后将“文官之魁首,学术之巨匠,书法之宗师”写出,众人见笔意厚重之余,又有冲击人心灵的美感,都说真是好字。姜述道:“许公点评,小子不敢忘,特录下此语,为毕生所求之道”。
姜述又求蔡邑墨宝,蔡邑也不藏私,用最擅长的飞白体书写,飞白体讲究笔意,蔡邑在其中深得三味。顷刻,一幅墨宝便已面世,蔡邑写得是一首诗余: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只是下帘钩。
不仅字好,诗余十分清新,干净如流水般。诗余虽是小道,在座诸人却都精通,自是明白其中妙处。蔡邑写完,将笔放下,道:“姜家公子,老夫录小友所做诗余可有遗漏?”
这词是姜述当初默写的后代诗词,后来被孔融和郑玄拿去一些,不想竟然传入京中。姜述认真看了一遍,道:“一字不错。”
蔡邑叹道:“诗余本是小道,公子写出这般意境,时人几人能及?若是公子得暇,请过府一叙。”
姜述闻言心中一动,想起才女蔡琰蔡文姬不是蔡邑之女吗?有这个机会,自然要去见识一下,忙道:“改日自当上门拜访。小子尚须等待旨意,不敢多留,先行告辞。”
杨家为大族,京中势力颇大,已经知晓宫中有人欲不利于姜述,送姜述出门之时,寻机小声叮嘱几句。
次日一早,姜述刚刚收拾齐整,想去蔡邑府上一行,却听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不一时,驿吏捧着厚厚一摞子名刺,苦笑一声,道:“公子,门外有人求见。”
姜述有些不悦,道:“不是说好不见客吗?”
驿吏面露难色,道:“本当为公子出力,但是小吏官微身低,实是无能为力。”
姜述接过名刺一看,乖乖不得了,无千石以下者,再看姓名,心中明白怎么回事了,对驿吏道:“小子正在准备进宫见驾各种事宜,麻烦大人出去向诸位说明,面圣后我会逐一拜访。”
驿吏不知道这位少年的来头,前面左黄门吩咐小心侍候时,还没感觉出这少年有何不同。如今一群朝廷大员主动拜见,这少年竟然拒绝!实在猜不出这少年是何身份,架子竟比藩王还大。驿吏千求万告送走来访的这些大员,嗔着脸去向姜丁等人打听姜述的来历,姜丁等早得了姜述叮嘱,任你千言万语,我只一言不发,弄得驿吏更是摸不清深浅。
灵帝十余日前接到中书转来的北海公文,将《三字经》及讲义仔细阅读一遍,见三字一顿,六字一句,不是包含儒学大道,就是讲述道德范例,其间也有太祖剑、皇之命、君臣礼之类提升皇家统治地位的警言,已经认定此书确实可以教化万民,是绝佳的儿童启蒙典籍。想到姜家子竟然写出如此经典之作,确实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张让又及时汇报了派人赴青州暗中调查的消息,确认赵忠所言应为诬蔑。灵帝遂将公文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