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40102"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袁济喜-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衔毓樽匀唬谧匀恢篮鸵帐踔赖敝校娜烁窨梢缘玫浇夥拧D敲聪裾庵执车募壑倒勰睿辽傥胰衔谀壳埃怯兴募壑档模强梢晕颐撬橙〉摹!�

  作为人来说,他固然物质上的生活是需要的,但是我认为对一个完整的人来说,一个人的自尊自爱,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它同样是他生存的一个重要的层面。所以,包括在现实生活当中和历史上,有很多人甚至为了维护他的自尊,他不惜牺牲物质的利益,我们认为这种人格追求它同样是有价值的,所以这里边牵涉到一个价值观念判断。但是我们确实也认为,在现代的审美教育当中,如何协调这二者是非常难的,也是需要一个综合平衡。所以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美育它如何把“义”和“利”统一起来,来整合人格、提升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2、第二点,传统美育对人格的提升,我认为表现出对人格境界的一种重新的认定。那么市场经济下人格境界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样,它和美育的关系怎么样?这是我们人文社会科学和我们今天面临的一个困惑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和人格它并不矛盾,古代人就谈到“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矣”,我们认为市场经济下,完全把人格和市场经济和金钱对立起来呢,用审美和人格来排斥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市场经济讲究商品交换利益互换,我认为这个也不全面,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经济实力有时候我们的人格也很难完全保持独立。所以,我们也不赞成那些古典的理想主义者,把人格和市场经济的一些法则绝然对立,用道德和义愤的态度来对待市场经济下人格的建设,这个我并不赞成。 

  但是另一个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就说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和人格观念,它是以利益驱动为基础的,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这就和审美的和美育的无功利的境界它是矛盾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传统美育所提倡的超越功利的人格境界,它和市场经济下的人格境界,它至少可以起到一种互相平衡,起到一种抗体的作用。它和科技理性下的科技主义和人文主义,它是必须互相抗衡的,互相制约的,缺一不可。就像我们刚刚谈到的那位清华的学子,他的人格境界当中只有科技的人格境界,而没有人文的境界。那么这种人格他是有缺陷的,那么出现在他的人格境界当中的视野,如果发展下去那是非常可怕的。以后如果按他的逻辑可以用硫酸或者用别的东西,也可以把人作为实验品,既然熊可以试,人为什么不可以试。那么这就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和人格精神它是矛盾的。 

  所以在市场经济下,人格境界的整合在美育的表现当中,我认为,美育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目前市场经济这种人格境界追求,但是它至少可以起到一种抗衡,起到一种提升,起到一种超越。一个社会的文化它必须是互相组合,互相抗衡,它表现为一种和谐。所以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情况下,人格境界的提升,我认为,科技的和人文的它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它和我们中国传统美学所主张的超越世俗,它并不矛盾,那么这是第二点。 

  3、 传统美育对我们当代人格境界的培养另一点呢,我认为是对人格境界当中个性意识的弘扬和恢复。那么健全的人格是以个性为基础的,健全的审美文化它是以个性作为它的前提的,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大众文化和大众文艺,从本质上来说,它和个性意识,我认为是矛盾的。所谓大众文化它是借助于高科技和电子传媒而涵盖社会的一种文化体系,那么它的制作,它是一种工业化的程式,它没有个性,现在我们讲包装,讲打造,所以也有人认为,西方大众文化和中国目前一些大众文化,实际上它是一个复印机,它把一些概念和一些理念加以复印。那么,在这种审美文化氛围当中,如何通过古典艺术的教育真正恢复大众他那种审美文化当中的个性意识?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我们的文学艺术和大众文化有一句时尚的口号叫“跟着感觉走”,我认为这个“跟着感觉走”,它是以牺牲个性为前提的。所以我们真正的美育不仅不牺牲个性,而且是以个性为前提。像孔子说:“兴观群怨”,这里的“兴”,是一种个体化的体验,所以我们要通过当代的审美教育,特别是通过古典艺术,通过一些高品位文学艺术的熏陶,使人们恢复内在的审美的感觉,那么梁启超就说过这么一段著名的话,他说:“爱美的本能,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久而久之麻木了,一个人麻木,那个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各民族就成了没有趣的民族,美术的功能,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成有趣”。我想梁启超的这段话是语重心长的,对我们当代中国人也是有着警醒和提示的作用的。中华文明当中,传统美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中国五千年的文学艺术是在世界上它可以独树一帜的,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我们也不可否定的看到这一点,我们当前的审美倾向和审美趣味,存在着很多低俗、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我们的文学艺术现在很多表现的境界都是很低下的。那么客观上来说,对国民精神的腐蚀造成了负面的作用,所以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也可能我们的人就变成了梁启超所说的没趣的人。 

  如何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如何把美育和我们现在的人格紧紧的整合在一起,真正建设成我们现代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文化?我觉得这个任务它是任重而道远的。那么不仅是中国,其实在世界的范围当中,全世界都面临着一种教育的改革,教育的以人为本。所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当中,它就提出来了“未来的教育它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当中,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从个人的观点来说,这种教育将是完整的和赋予创造的,因而也是个别化的和自我指导的,这种教育既是保障专业活动,促进专业的动力,又是文化中的堡垒和推动力,这个教育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和不可逆转的,这是我们时代的文化革命。”他把它提到了一种文化革命,他这里面提到了既是专业的创造的,同时它又是文化中的堡垒和推动力,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谈到的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打造两个轮子的作用。所以面对这个艰巨的教育的任务,我们传统美育和当代人格,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它在将来的、未来的和中国的发展过程当中,它会时时引起我们的关注,时时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