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观点可能不全对,但也不无道理。
蒙古人入侵中国,他们作为军事强大,而文化落后的民族,对中国人进行思想压制,可以理解。但朱元璋一统中原之后,他对中国人的思想,同样地进行了高压的政策。同时,他对于孔孟之道搞修正主义,把适合皇权统治的一部份,无限放大夸大。最后只仅仅是儒家孔孟之道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为皇室的需要,被浮夸成了儒家的全部。在一个独裁、极权的国家里,如果选择了某一思想,作为这个国家的国教,则按照统治者的欲望,这一思想学说的每一个文化细胞都必须为极权服务。
远古的孔孟之道好象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很纯正的孔孟之道,如“中庸”、“和谐”等的思想,或被皇权剪裁,或被国家删除,或被打入思想的冷宫。
自明至清,国家虽然还打了儒家的旗子,笼揽人心。但这一时期的儒学,仅仅是笼在皇权外壳上的一件外衣,而其内核独裁,是极权与专制。学术大师们,对中国古代的这种现象,给起了一个学术名字:外儒内法!
外儒内法的结果,是权力阶层,越活越爽,他们给民众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他们控制民众的手法,一天比一天多,他们对民众控制的方式,也是一天比一天复杂。民众在一天又一天压力之中,被臣服、被驯服。
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中国人》一书中说:咱中国人培养忍辱负重的能力,就象乌龟培养自个儿的甲壳一样。
确实在这种独裁、极权、高压的体制里,民众只有向乌龟学习,才能活下来。所以经明清两代,咱中国人之中,自由思想的人少了,思想解放的人少了;而属乌龟的人、属绵羊的人,却是越来越多!
这就是朱元璋这类皇权的独裁者们,想要的结果。他们认为,把一群人变成乌龟、或者绵羊,比把一群人变成人,好统治得多。所以,为皇家的江山永固,朱元璋给近代中国,开了一个很坏很坏的头!
五,分封
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摆平了功臣集团,还想出了“驯服”知识分子的政策。但历来皇权的敌人,不光光是拿枪杆子的武将,及一些有野心的、拿笔杆子的文化人。在中国民间,总有一些不怕死的陈胜、吴广,他们也在想着,“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想着“江山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就是朱元璋本人,也是从一万万人之下的叫花子,变成万万人之上的皇帝。抛开迷信的天命之说不谈,朱元璋可以从一叫花子变成皇帝,在中国乡间,一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民众,难道不会为朱元璋的成功心动?
为了防止种种可能性,朱元璋想出也为大明王朝设置“屏藩”的主意。洪武初年,朱元璋在大封功臣之后,据说是以宋、元之灭亡为戒,(朱元璋认为,宋、元所以灭亡,一部分原因是中央政府过于孤立。)所以他封皇二子朱梜,为秦王,封地西安;封皇三子朱棢为晋王,封地太原;封皇四子朱棣为燕王,封地北平……共选项出皇子、皇孙十人,皆封于全国要冲之地。洪武二十四年,又封了一批皇子,前前后后,共封二十四位皇子,为藩王。
二十四位藩王,在各自封地,可以拥有军队,最大的藩王可以拥有二万人左右的武装,最小的藩王,也有权拥有数千人的军队。而且他们在封地内,还拥有民政、司法,任用官吏等权利。所以二十四位藩王,就等到于把大明王朝划去了二十四份。
分封之初,就有人担心,大明王朝会重蹈汉王朝七王之乱的旧辙,藩王们总有一天,会尾大不掉,危及中央王朝。但朱元璋没有当回事。其时明王朝距离刘汉王朝,时间过于久远,而宋、元两朝,近在眼前的案例,迫使朱元璋采用分封诸王之法,结果为日后“莫逐燕、逐燕燕高飞”谶言,创建了现实的基础。
公元1368年五月,明洪武三十一年,英雄了一辈子的明太祖朱元璋,终于抵挡不住自然的规律,生病死了,时年七十一岁。朱元璋临死之前,下了两道诏书:一,命皇太孙朱允文继承皇位;二,命分封在全国各地的儿子们,化悲痛为力量,镇守藩国,不得来京奔丧。
朱元璋的第一道诏书顺理成章。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死后,朱标之子朱允文,被朱元璋立为太孙。其时朱允文十六岁,到洪武三十一年,朱允文已经做了五六年的储君,所以朱元璋一死,皇帝之位,非朱允文莫属!
但朱元璋的第二道诏书,有点不近常理儿。按当时封建论理,明王朝普通朝臣逢到“丁忧”(父母之丧),尚需“夺情”(辞职回老家奔丧,守孝27个月左右),堂国家最高领导人死了,他二十多个儿子,居然不让到场哭个别,仅让孙子送葬,从人情上讲不通!在朱元璋众多儿子中间,也许有真心孝敬的,但迫于皇命,多不敢说一个“不”字。独建文帝朱允文的四叔朱棣,知道父亲驾崩的消息,星夜南下,到达淮安时,被当地驻军所阻,急报建文帝。其时朱允文才称帝几天,见四叔朱棣不服从皇爷爷之命,他既气又急!所以他也下一道不近人情的诏书:责令燕王朱棣北还!
《明史》记载,燕王“怏怏北还!”
在太子朱标死后,因为皇位继承权的问题,朱棣与建文帝已经埋下日后冲突的伏笔。据《明史》记载:因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认为,皇四子燕王朱棣“类己”,所以想立朱棣为太子。但大学士刘三吾等人,坚持“立嫡”原则。按“立嫡”原则,太子朱标死后,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应是朱标之子,朱允文;第二继承人,皇二子朱夹;第三继承人,皇三子朱拓。再其次,才能轮到皇四子朱棣。为反对立朱棣为太子,刘三吾提出两个理由:一,皇孙朱允文时年十六岁,已经成年,而且聪明仁孝,在朝臣之中,口碑很好,是一个不错的守成之主。二,如果皇帝跳过朱允文,立皇四子朱棣为太子,这做老子的心眼儿太偏了,置皇二子朱夹,皇三子朱拓于何地?
刘三吾一席话,打消了朱元璋想立朱棣为太子的念头。但朱元璋想立朱棣为太子的想法,却传得宫里宫外满天飞。这些消息,对于燕王朱棣来说,有相当强烈的心里喑示,可以增强他的自信心,但对于建文帝来说,从听到这类小道消息开始,他对自己这位四叔,多了儿份猜忌与怀疑!以至,在他还是皇太孙时,就表现出,对全国各地众多强势的藩王叔叔们的“远滤”。一次,他在皇宫的东角门里,与太常卿黄子澄闲吹时说:“众位皇叔分封天下,一旦有变,当如何应对?”
黄子澄给朱允文吃了一颗定心丸:武力清剿!为了给朱允文增加信心,黄子澄还给朱允文列举了汉景帝之世,汉景帝成功削平七国之乱为例。确实,朱元璋的分封诸王,与汉高祖刘邦分封一样。而分封制度,可能是防止外乱的一贴药。但吞下这贴治世之药,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内乱。汉景帝之时,有周亚夫这等帅才,帮汉景帝稳住了天下。可朱允文的大明王朝,只有李景隆这类降将!所以,同样的历史布局,发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个性的人物身上,最后的结局自然也不会一样!
朱允文未必明白这个理儿,在他称帝之后几天,就发生了燕王藐视皇命事件,这让朱允文心里十分窝火,所以过了几天,他就把黄子澄找来,对黄子澄说:“先生可记得东角门谈话否?”
黄子澄当然没有忘,于是乎朱允文与黄子澄开始“畅谈”,如何如何处置外藩的种种设想。而就在朱允文与黄子澄在皇宫里密谈时,燕王朱棣,早就在朱允文的皇宫里,密布了许多线人。他们把皇帝的谈话内容,原原本本的泄露给了燕王朱棣!
公元1399年,明建文帝颁布了,朝庭对全国各地藩王的新政:诸藩王不得节制封地的文武吏士,不得代收国家税赋,不得干涉地方民政!皇帝一纸诏书,把藩王们的军权、人事权、民政权统统给没收了!而且喑示朝臣们,罗烈证据,给各地藩王找茬儿。
其时,明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已经二十余年时间,这些皇子、皇孙们,在他们的封地里,他们是货真价实的“王”,什么巧取豪夺、欺男霸女、为非作歹、胡作非为之事,做了到是正常,不做到是不正常!如果朱允文下定决心,用大明法律,把藩王们一个一个往里套,大概也是:全部砍头,可能有冤枉;一个挨一个砍头,肯定有漏网!
结果,朝庭整治藩镇的命令,才执行两个月,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皇十七子岷王朱楩,吓得自杀。皇十二子,代王朱桂,查出问题,被贬为庶人。
三个月后,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举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变”。其时距离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才十个月时间,按古制,也算是老皇帝尸骨未寒!这叔侄两就这样闹腾起来!
从建文帝称帝时间上看,他撤藩之举,过于迫切。燕王“靖难之变”,多少有点官逼民反的意思。据《明史》记载,“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京畿”谶言,产生于建文帝中期,有一不知名的道士,游走于南京的大街小巷之间,边走边唱:莫逐燕,逐燕燕高飞,高飞上京畿!时人不知其意。
建文帝自公元1398年称帝,公元1402年去位,连头带尾仅五年时间。而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时间,为公元1399年7 月,在时间上,属建文初期。所以是燕王朱棣“靖难”在前,道士作谶歌在后。当时许多人都看到一个疯疯癫癫道士,嘴里反反复复地,唱着“莫逐燕”这则谶歌,但没有人把道士的谶歌,与眼下正在进行的叔侄大战联系起来。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经过数年的“靖难”之战,攻占了南京,把朱允文逼上了绝路。有人说他投火自焚,也有人说他逃出了南京,出家当了和尚。等燕王朱棣进了南京,称了帝之后,有许多南京人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