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歇突然长长作揖,真切地说道:“王上!楚国先祖是黄帝子孙,论血脉的高贵,自然不是粗鄙的韩国可以匹敌的。天下各国,论及正统,也没有超过我们楚国的。王上想要称帝,无可厚非。但臣以为,以我们楚国的国力,王上称帝有些操之过急!”

楚王一愣,显然没想过黄歇会说这样的话。黄歇方才明明认为现在称帝正是恰当的时机,好过两三年后再称帝,怎么突然变化这么大。

“爱卿方才不是说”楚王犹疑不决地问道,以为自己方才是出现了幻听。

“臣方才是说过此时称帝好过两三年后称帝,但和楚国大计相比,现在称帝的时机也不合适!”黄歇恭恭敬敬地说道。

楚王一愣神,才恍然发现黄歇从始至终都没有说过现在就可以称帝,黄歇说的是以称帝的时机而言,现在好过两三年后。

“愿闻其详!”对于黄歇这个心腹大臣,楚王还是有些耐心。

“这些年,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筑淮水、江水防线,两江防线已经是固若金汤。灭越之后,举国士气大振,韩军若是此时来攻,想要突破淮水防线,伤亡必大。何况,韩国如今忙于经营冀州、荆州,在这两地,韩国立足未稳,未必敢发兵攻打我们楚国。两三年后则不然,韩国是冀州、荆州立足脚跟后可平添二三十万大军,所以臣才说,此时称帝好过两三年后称帝!”黄歇解释道。

楚王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黄歇的说法。令尹芈梁则是认为黄歇的话语中有夸大之词,淮水防线虽然坚固,但实在太长了。楚军的兵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另外就是韩国在据有荆州之后,完全可以绕开楚国在淮水、江水设置的大军。但的确如黄歇所说,韩国现在能够出的兵马要远远少于两三年后可以动用的兵马——如果韩国要攻打楚国的话。所以。这些旁枝末节,芈梁就没有出言反驳。

“王上若是此时称帝,韩国来攻还是小事,却将我们楚国置于两大不利的局面。首先是国力的消耗,韩国有两百万户百姓,我们只有韩国的十分之一。韩国只需以徐州、豫州的兵马骚扰我们。就足以令我们苦不堪言。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等我们击败韩军,又能剩下多少兵马?我们又需要多久来恢复元气?!至少,韩国的恢复元气上要远远胜过我们楚国。以楚国一国之力顽抗韩国,虽不能也,是不可为也!”黄歇苦口婆心地说道。

楚王默然不语,才发现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楚军的士气是正旺,不觑韩军。但问题是韩军的数量太多,即使楚军以一当五。以一当十,韩军又怎么能杀得完呢?!没有韩国这个人口基数,和韩国拼消耗是最愚蠢的。哪怕韩军死伤十万,楚军死伤三万,对韩军也是一种战略上的胜利。

“所以,臣以为,王上想要抗衡韩国,就必须和诸国联合。有诸国策应。韩国即使国力再强,也会被逼一个措手不及。王上想想看。如果王上为帝,秦、燕、赵、齐四国却依然称王,他们会不会心里有芥蒂?!会不会觉得我们楚国自视甚高?!将他们视为臣子?!这就是臣的第二个不利的局面。称帝乃是自绝于天下。”

楚王不解地问道:“那依爱卿之言,韩王称帝,岂不是也是自绝于天下?!”

黄歇点了点头,笑道:“如今诸国迫于韩国的威势。纷纷入朝,但这只是诸国的权宜之计。难道诸国会因为韩国据有九鼎就将韩王视为天下的主人吗?!难道以后秦王、燕王、赵王、齐王还需要韩王派人册封,才具有合法性吗?!”

至少在春秋战国以前,长幼有序,天下各国诸侯只能立嫡长子为太子(世子)。继任的国君必须得到周天子的册封才具有合法性。否则,周天子可派遣手下的诸侯国一起讨伐这种大逆不道的国家。那个时候,天下只有一个王,也就是周天子。其他诸侯国的国君不过是公、侯。

如今,各国都已经称王,韩王为了示意自己高人一等,也表示自己已经继承了周王室的天下,于是称帝。但这个“皇帝”之位和各国的“王”位,究竟是什么关系,是不是类似于西周时期“王”与“公、侯”的关系,天下各国包括韩国都是装糊涂。前段时间,秦、燕、赵、齐四国派出大臣朝见周天子的时候,也只是献上了厚礼,而没有表示自己今后就一定听命于韩国。

楚王当然不相信秦、燕、赵、齐四国会一直屈服在韩国的淫威之下,现在韩国与秦、燕、赵、齐四国的关系,更像是春秋时期的霸主与仆从国关系。如齐桓公,可干预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的国事,但说是完全控制则万万不能。

“如今秦、燕、赵、齐四国忌惮韩国威势,彼此之间又有所龃龉,不敢违背韩国,如何才能破局?”楚王求教道。

赵国伐秦,引得韩国伐赵,导致赵国丢掉了五百多里的土地,这秦国和赵国的梁子就算是结下来了。赵国不敢找韩国的麻烦,但却恼恨秦国。秦国也多半对赵国的遭遇幸灾乐祸,美滋滋地在新占领的土地上施行新法。秦、赵自然不和。

燕国在赵国最为困难的时候攻打巨鹿郡,虽然后来为了长远考虑,想要救援赵国,但却大败于巨鹿城下。站在赵国的角度上,燕国是一个愚蠢的盟友,先是让自己吃了一个小亏,然后破灭了自己的希望。站在燕国的角度上,可能会觉得赵国外强中干,如果当初和韩国瓜分了赵国,那燕国就该开疆扩土数百里,而不是丢掉了河间郡、济北郡。燕、赵两国的关系现在绝对称不上友好。

至于齐国和燕国的关系就更为不堪,两国世仇,几乎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在这场大战中,燕国折损了十万大军,齐国也损失了八万多接近九万的精锐。燕国从齐国手中躲到的百里之地也最后便宜了韩国。想要齐、燕两国结盟对抗韩国,难度应该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秦国和燕国的关系,谈不上好坏。秦、赵两国,燕、赵两国彼此接壤,秦国和燕国之间隔着一个关系不佳的赵国,如果走得太近了,反而更让赵国不安。还有齐国,完全被韩国包围,如何让这四个国家和自己联合起来,楚王心中很是没底!

第五十九章合纵的设想(上)

黄歇胸有成竹地说道:“如果没有我们楚国从中斡旋,以秦国的无利不起早,赵国的骄傲,燕国的自大,齐国的胆小,他们四国是万万不会联盟的!”

楚王点了点头,承认是这么回事。︾頂︾点︾小︾说,赵国这次吃了大亏,燕国也好,秦国也好,当初都是信誓旦旦地向赵国表示要保持中立。可最后,两国还不是都出兵,试图趁着赵国抵抗韩国的时候,分一杯羹?!

两国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燕国更有远见些,后来改变了主意,想要拉赵国一把却把自己陷了进去!秦国则是一条道走到黑,贪婪到要吞并整个雁门、云中郡。有了这样的教训在前面,赵国必然会提防燕国、秦国。如果说好了一起联盟,赵国在前面冲锋陷阵,燕国、秦国却是临阵倒戈,反戈一击,那还不如不结盟,跟韩国一道吞并燕国、秦国!让赵国放弃骄傲,派出使者交好燕国、秦国、齐国,怕是不大可能!

至于齐国,只剩下两郡之地,东面、北面的一望无际的大海,西面、南面,包括西北,是韩国的地盘。在韩国眼皮子底下做事,必须要小心翼翼。除非天下各国要联合起来攻打韩国,而且要占据一定的上风,齐国才敢找韩国的麻烦。齐国比任何国家都需要盟友,但却更知道,一个不靠谱的盟友会让齐国有覆灭的危险!

楚王相信,齐国对于韩国夺取青州、济北郡必然是满怀怨念,可是形势比人强,如今齐国只能是忍辱负重。如果齐国有坚强的盟友,再胆小的齐国怕也会产生想法。但齐国不会主动去寻找盟友,因为置身泥潭的齐国在其他国家看来已经无可救药。齐国是燕国的敌人,是赵国眼中弱小的国家。是秦国眼中偏远的国家,作为盟友的吸引力真的不大。

最后是秦国,秦国对韩国表现的最是忠心。诸国之中,唯有秦国是派出了太子为质子。郎中令吕不韦往来于晋阳、洛阳之间。河东郡背靠三川郡,贸易越来越发达。尤其是秦国刚刚在韩国的帮助下实现了逆袭,从赵国手中抢下了三百多里的土地。虽然人口少了一些,但相对于秦国这些年的屡战屡败而言,实在是巨大的进步。没有一定的利益诱惑,想让秦国背弃韩国,不容易!

在这样的形势下,也唯有楚国有这个条件,有这个能力,将秦、赵、燕、齐四国拉拢在一起。论人口,齐国有民十八万户。赵国有民二十万户,燕国有民十七万户,秦国有民二十万户,楚国有民二十五户。楚国稳稳胜过秦、赵、燕、齐四国。在这个年代,有多少户百姓,就能凑出多少大军。虽然因为这些年席卷天下的大战,各国的损失很大,许多户百姓可能只有三五口人。其中,大半是老弱妇幼。青壮男丁只有一人。让每户百姓出两个男丁也不现实。但楚国凑出二十五万大军,也要比人口第二的秦国、赵国多出五万大军!这五万大军,可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果!

如果论气节,楚国就更胜过秦、赵、燕、齐四国。当秦、赵、燕、齐四国心有不甘、战战兢兢前往洛阳朝贺韩王夺得九鼎,朝贺韩王称帝的时候,唯有楚国派出使者前往洛阳。指责韩国的“逢场作戏”与没有资格。

虽然楚国的指责被韩国华丽地忽视,但楚国强硬的态度也足以反映许多问题。所以,如果是燕国也好,秦国也好,如果派出使者前往各国游说。各国多半会怀疑他们的诚意。但如果是由楚国来牵头这个事情,就不一样了。楚国和韩国的矛盾已经很尖锐、突出,他们不知道楚国其实是也想称帝,而是觉得楚王不畏强权。

只要楚国派出使者前往各国,至少各国会相信,楚国是真心实意的。至于能不能说服各国,就要看楚国派出的使者的口才了!(眼睛太累了,休息下再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