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羯弦欢问奔湫睦硪跤鞍伞�
曹燕子晃晃头,像是要把那点心理阴影挥去。然后和其他两位开始研究棋局,探讨这个局部的得失,分析两位对局者的意图。
在中国棋手这边,自然也在做同样的事。由于中国棋手这边人数更多,得出结论的时候也要更早一点。
“这个新变化,不能称之为定式,因为在这个局部,白棋明显亏损。但是考虑到白棋全局的配置,特别是这个劫争的存在。这个劫黑重白轻,而且我认为小强并非是想要打赢这个劫,他真正的意图,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利用那两枚残子,在外围获取一点便宜。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小强到目前为止的这个构思,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听到聂旋风给出判断,大家基本表示同意,并且纷纷表扬目前的李小强在“大局”方面确实有了足够的长进。
的确,能够从“大局”着眼,不拘泥于局部的得失下出新变化,这是以往的李小强很少做到的。但是至少在今天这盘棋中,在开始的前30手棋,大家看到了李小强这个进步。
“目前的形势没法判断,但这个局部下完,我认为应该是黑棋稍微难下吧,至少可以说白棋给黑棋出了一个难题。曹国手,你认为是不是?”
在韩国棋手那边,他们也得出了和聂旋风差不多的结论。因此他们从这个时候开始,就稍微对李石佛感到有点担心。
很多人都说,打劫是围棋中相当难掌握的一门技术。因为围棋中的劫争,特别是序盘阶段就出现的劫争,这往往不是局部问题,肯定涉及到全局上的方方面面。
例如今天的开局,李小强为什么敢选择一个局面明显亏损的变化?因为他知道对手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1个问题,就是聂旋风刚才说的这个劫“黑重白轻”。第2个也是更重要的问题,正如一句围棋谚语说的:“初棋无劫”!
打劫是需要劫材的,但是当对局刚开始的时候,整个棋盘都空空荡荡,黑棋到哪里去寻找劫材?
因此在这个时候,如果李石佛处理不好这两个问题,很可能李小强的形势马上就要占优。
“就看李石佛怎么处理了。。。”
当大家看过传进研究室的第1张棋谱,无论是中方人员还是韩国棋手,无论是聂旋风曹燕子甚至是张大记者,大家几乎都升起这样一个念头。
比赛的进程很快,第2张棋谱传进研究室的速度也很快。当大家看过李石佛的处理方法。在赞叹李石佛处理巧妙的同时,也对今天这盘棋更加充满期待。
李石佛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也是围棋中处理此类问题的一个常用思路:
既然这个劫我的负担更重,那我就暂时的不开。既然我现在没有劫材,那我就先到其他地方制造劫材。
大家为什么对这盘棋充满期待?因为李石佛制造劫材的办法,就是在棋盘的左上角,他又制造了一个劫争!
区区40手棋左右,在棋盘的两个角部,居然出现了两个劫争。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今天的结果如何,但今天的棋局一定会充满变数,一定会下得激烈好看。
比赛进行一个小时,双方第1回合较量算是结束。当然,第1回合较量只能算是“暗战”,因为棋盘上出现的两处劫争目前都悬而未决。接下来10几个回合,就是双方你来我往打劫打得热闹。
双方第2回合关键较量,出现在下午2点半左右,这个时候开赛1个半小时,棋盘上接近70手棋。
这个回合的较量,好像是由李石佛率先挑起的。当他的一步棋落到棋盘上,当他这步棋传到研究室,引来研究室阵阵惊呼:
“啊?他居然从这个地方杀了出来。。。”
“这步棋,分明像是李小强的招啊。。。”
没错,李石佛确实下了一步很很像李小强的招。他从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地方杀了出来。在他落子的地方,算是白棋的势力范围,李石佛强行活动里面一个残子。
粗粗看上去的话,感觉他这步棋有点无理。但是大家经过研究后,却发现这步棋意外的有力。
因为在这个时候,棋盘上还有两个劫争悬而未决。李石佛活动残子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把这里当成劫材,白棋在这个时候想杀掉这几个残子并非不能做到。但如果强行杀棋的话,劫材就会处在绝对不利的位置,很可能2个劫都要打输。
假如输掉劫争,虽然吃掉几个残子能获取一定的利益。但是要知道,这里原先毕竟属于白棋的势力范围,就算多吃几个子,获得的利益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至少弥补不了输掉劫争带来的损失。
既然强杀不行,那就好像只能“对跑”。从这就能看出李石佛这步棋的妙味了。要知道,白棋原先在这里的一块棋,本来是可以当成厚壁的,现在一块厚壁和人家的几枚残子对跑。。。
“怎么办?李小强现在该怎么办?”
当大家弄清楚李石佛这步棋的用意。那么很自然的,所有的担心都转到李小强身上。
李小强同样没有让大家等太久,短暂思考一会,下午3点40左右,李小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对局室内,当李石佛看到李小强刚落下的一步棋,他微微显得有点惊讶。当李小强这步棋传到研究室,再次引爆了这里的气氛。
“啊!?又。。。又挑起一个劫争?放开了!他们两个今天真是。。。都完全放开了。。。”
没错,李小强的选择,就是在棋盘的右下角再次挑起了一个劫争!
短短不到80手棋,在棋盘的三个角部,竟然出现了三个劫争。这种情况无疑非常少见。甚至可以说是难得一见。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极其复杂。这样的格局,当然是充满变数。这样的比赛,当然会非常激烈!
“我现在无法预测本局的胜负,我现在唯一能够确认的是:今天这盘棋,注定不会是一盘平凡的比赛!”
在研究室中,张大记者发着这样的感慨。
棋局一步一步在继续,一个少见的激烈场面出现了。这盘棋到底会是一个什么走势呢?
对局室中,李小强静静等待对手接招。
570。第570章 四角劫争 三度转换
李小强落下那步棋的时候,是下午2点40左右。今天的比赛,双方都比较注意对比赛用时的控制。双方的比赛用时相差无几,因此下到这个时候,每人大概还有10分钟左右保留时间。李石佛在用最后一点保留时间思考对策。
李石佛在寻找对策,研究室的棋手自然也没闲着。前面两个劫争还悬而未决,现在居然又要出现第3个劫争。这种棋局的特点,就是非常复杂多变。劫争多,涉及的转换可能就多,可能存在的转换多,就会给形势判断造成很大的困难。
因此在这个时候,研究室很多棋手都在忙着判断形势。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目前的形势很难判断,比如说张大记者:
“目前的形势小强断然有利。。。”
张大记者今天好像真的找到了当神棍的感觉。面对围棋中最难的形势判断,面对一大堆职业高手,他这个业余棋手居然一点都不露却。他在说这话的时候,居然还有一点洋洋得意: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小强最擅长的,就是处理复杂局面。在这方面,我不认为有人比他更强。在这其中包括李石佛,李石佛也不可能比他更强。因此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下成这样,那肯定是对小强有利,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说完这句话,张大记者这次得意洋洋的顾目四盼,好像就差来上那么一句:“谁赞成?谁反对?”
必须承认,张大记者用来判断形势的方法虽然奇葩,但他说的毕竟也有一点道理。听了张大记者的话,研究室不少人微微额首。但就像那句俗话说得好,装逼和打脸是相生相伴的,一个人在装逼的时候,往往就意味着打脸的人出现。
“不一定吧。。。”
张大记者大怒,不过他顺着声音看过去,他的嚣张气焰很快消失:
“聂。。。聂老,您有什么不同意见?”
“正常来说,你的话也有一定道理,但今天的情况有点特殊,我认为形成目前的局面,未必就一定对小强有利。”
“特殊在什么地方?”
“特殊就特殊在,双方即将开的第3个劫。。。”说到这里,聂旋风随手在棋盘上摆了一个变化:“。。。在这个地方,我认为李石佛最可能会这样应对,这是一个“两手劫”。”
围棋中所谓的“两手劫”,就是指那种一手棋消不干净的劫。这样一种劫争,比普通的劫争还要复杂,还要难解。因为这样一种劫争,劫的价值可能随时变化,这样在找劫材的时候,就需要更加讲究,对全局的考量要求也更高。
听了聂旋风的话,张大记者有点迷惑:“聂老,就算形成“两手劫”,不是让局势更复杂吗,这应该对小强更有利才对。你怎么。。。”
“两手劫复杂是复杂,但“两手劫”有一个特性,如果棋盘上出现一个“两手劫”,那整个局势反而容易导向均衡,你仔细想想,我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聂旋风说的当然没错。围棋确实是一种很奇妙的游戏。“两手劫”的复杂是毋庸置疑的,但最复杂难解的“两手劫”却反而容易导致局面的均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由“两手劫”的一手棋消不干净的特性决定。当棋盘上出现“两手劫”的时候,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太极端的下法。
举个简单例子,假如一个“两手劫”价值20目,折算成每一手棋的价值就只有10目。正是因为“两手劫”好像有降低每一手棋价值的作用,这就能牵制棋手后面的行棋。
很容易就可以想象,由于你要顾虑这个劫争的存在,你要顾虑自己的劫材是否有利。那么你在后面行棋的时候,你不可能选择太极端的下法。
局面复杂多变,很多人认为这是李小强所擅长。但如果局面趋向均衡,很多人又认为这是李石佛的强项。
这就是聂旋为什么说“不一定”的原因。在这一个回合,两人依然平分秋色,谁也占不到谁的便宜。
当然,只有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