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揽覆说奈兜涝跹!!!�
王易的话音未落,在这间对局室的另一边,聂旋风的大嗓门已经响起:
“哈哈马小你今天有点欺人太甚吧,你这明显就是小强的下法。可是你也不想想,小强的招有那么好学吗?怎么样,今天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吧。。。”
听到聂旋风的话,李小强的感慨更深。自己在寻找办法击败马小飞,马小飞何尝不是在寻找办法击败自己。所谓“灯下黑”,以前李小强很少想过,自己能对整个围棋界产生什么影响。
陈超越会受自己影响,这个可以理解。常韧圣罗神猪这些朝夕相处的队友会受到自己影响,这个也可以预期。但是站在整个世界棋坛潮头的那些棋手,特别是年轻一代棋手。马小飞,李石佛,刘昌赫甚至依田纪基等人,他们会受到自己的影响吗?这个李小强以前就没有想过。
现在仔细想来,影响肯定是有的,改变肯定也是有的。但是这个影响有多大,李小强并不知道。前世的李小强毕竟只是普通棋迷,顶尖职业棋手的世界他不可能精准把握。他甚至不知道现在的常韧圣有没有变得比前世更强。
虽然从理论上说,他似乎应该是更强。但是这有什么用呢?常韧圣的成绩能变得更好吗?恐怕谁都说不清吧,因为他所有的对手也可能变得更强。
“重生带来的福利,到现在应该是消耗已尽吧?今后的竞争,我和其他人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这是李小强听到马小飞模仿自己的思路后,他心里生出来的感慨。
大年初六,“四代棋王争霸赛决赛”。比赛结束后,聂旋风装模作样摆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我说你小子,这么区区一个邀请赛,你那么认真做什么?你也不知道学人家马小专心致志备战天元赛,这样的比赛你也这么来劲?”
李小强哈哈大笑:“聂老师您可别忘了,这个比赛的奖金可比天元赛还要高。怎么,就允许您赚奶粉钱,还不让我攒点老婆本呀。”
这时候聂旋风第2个儿子还小。面对李小强的调侃,聂旋风哭笑不得:
“你小子。。。”
“聂老师我就问您一句吧,您觉得我今天的序盘下得怎么样?”
“嗯,你那个布局水平能好到哪去,不过怎么说呢,你今天的布局还是让我有点难受。。。对,难受。”
“是吗?”听到聂旋风这样的评价,李小强笑得很开心。
大年初十,95年春节之后的第一项国际比赛打响。这个比赛却是中日围棋擂台赛。当日方主帅大竹英雄来到中国棋院,很有一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国家围棋队宿舍,一帮青年棋手纷纷在为常韧圣加油,邵伟刚对常韧圣说道:
“小常加油,如果你把大竹拿下,那你就是牛大发了,一杆清台,这可是连老大都没有做到的事。”
“对对,韧圣先在这个方面超过老大再说。”罗神猪和周大洋他们纷纷附和。
李小强在这个时候倒是发表了不同意见:
“现在赢大竹算什么本事,大竹已经垂垂老矣。我说你们两个。。。”李小强指着常韧圣和邵伟刚:“。。。你们两个还是把力气留到十强战里面吧,如果你们俩能把马老师斩落马下,那才算你们有本事。至于大竹嘛,我还真希望能留给我。”
常韧圣和邵伟刚都是首次入选中国围棋十强,而且新一届“十强战”马上也要进行,和“天元赛”的决赛穿插着进行。他们俩一个排名第7,一个排名第10,根据十强战的小组编排,他们俩都是和马小飞一个小组,所以李小强有此一说。
至于李小强他说自己想碰大竹,那还真是他的真心话。因为到目前为止,李小强算是和大竹先生有过3次交手,其中2盘都是多年以前的指导棋。两人唯一一次分先交手,却是以李小强的失败而告终。
换句话说,在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中,大竹先生是李小强唯一一位没有在正式比赛中击败的对手。
但是李小强这个愿望能实现吗?李小强认为很难,其他人同样认为很难。
“大竹想冲到老大帐下,恐怕是很难做到吧。从韧圣到老大之间,还间隔4;5位中国棋手。如果大竹真能做到,那他也算是牛了。嘿嘿,这一届擂台赛,和当年第2届擂台赛时候的情况很像啊。当年他宣称自己是拿鞭子的人,可是到了现在,鞭子应该拿在我们手中了吧。”
10年前大竹先生第1次担任中日围棋擂台赛日方主帅的时候,那时候李小强刚重生。十年弹指一挥间,可十年之后的世界棋坛却像是换了人间。
虽然擂台赛是个容易创造奇迹的地方,可现在没人相信大竹英雄能够创造奇迹。因为现在的日本围棋,就像大竹英雄的年纪一样,这并不是一个适合创造奇迹的年龄。
没人认为日本围棋现在能够创造奇迹,可惜常韧圣也没能够创造奇迹。
大年十一,常韧圣和大竹英雄的比赛结束后。常韧圣一脸沮丧的走下赛场,他最终没能完成一杆清台的壮举。不仅如此,大竹英雄乘胜追击,他在大年十三击败俞彬,在完成两连胜的同时,也稍微为日本围棋挽回了一点尊严。
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关注大竹英雄的胜利。因为在这个时候,中国围棋界乃至整个世界棋坛真正的重磅戏很快就要到来。
大年十六,按照咱们中国人的习惯,这个时候春节已经算是正式结束。
第8届中国围棋“天元赛”决赛,由李小强向马小飞发起的挑战今天开始。
新一轮的马李十番正式打响。
528。第528章 意志的一手
元宵节过后,第8届中国围棋“天元战”决赛在中国棋院打响。
比赛还未开始,各路记者就云集。这场番棋赛注定是被人炒作的热点,而记者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谁是中国第一”。虽然这个话题已经被大家炒作了几年,但今年的情况显然不同。由于两位对局者同时又打入了“东洋证券杯”决赛,大家探讨的话题早就从“中国第一”延伸到“世界第一”上面。
比赛开始前几分钟,两位对局者就已经在对局室内就座。李小强和马小飞现在也已经算是老对手了。尤其是李小强,他到目前为止的职业生涯,也就和马小飞的对局次数最多,彼此之间再熟悉不过。以往在这个时候,哪怕是头衔战的决胜局,两人在赛前都会聊上两句,说上几句玩笑话什么的。
李小强走进对局室以后,他本来是想按照以往的惯例来,和马小飞聊上几句,却见马小飞正襟危坐,目光有意识的不和李小强对视,完全没有和李小强彼此交谈一下的意思。见到这种情况,李小强微微一笑,他也就放弃了和对方交流一下的念头。两人就这样默默相对而坐,静静等待比赛开始。
“看来他和我一样嘛,很想在今天的比赛中来个开门红,看他这幅模样,他好像比我还看重今天的比赛。。。”在比赛开始之前,李小强心里这样想到。
“关于小强职业生涯的起点,现在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应该从当年的“棋童杯”算起,也有人说应该从当年的中日围棋对抗赛,小强单挑日本业余四大天王算起。我告诉大家吧,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对,小强真正的起点,那还就是在天元赛上。什么?你说我瞎掰?我告诉你我可没有瞎掰,这是小强自己都承认的。想当年小强在首届天元赛中的神奇之旅,啧啧。。。”
比赛开始以后,张大记者正在和他的一些同行摆龙门阵。目前围棋在国内大热,专跑围棋这条线的记者也明显增多。尤其是那些影响力和规模都比较大的纸质媒体,在体育板块中如果不报道围棋新闻,那简直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这样一来,就在这些年间,国内就催生了很多专职围棋记者。
当然,在这些专职围棋记者中,很少有人能和张大记者的资历相比。比如今天到场的记者,有不少也都是受到擂台赛的影响才开始接触围棋,算是最近这些年才刚刚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棋迷。这些记者对围棋界发生的大事当然都非常清楚,但是对早些年的一些国内比赛,例如对首届“天元战“中关于李小强的一些故事,其实就并没有多少人清楚了。
一般在这个时候,就是张大记者显摆的时候。当张大记者在那“忆往昔峥嵘岁月”,周围一帮菜鸟记者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真要严格说来张大记者说的也没错。首届“天元赛”确实对李小强非常重要。这个比赛直接影响到他的职业生涯。在那个职业赛事稀少的年代,如果不是因为李小强在首届“天元赛”中的惊艳表现,他很可能就无法入选第3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的参赛阵容。连锁反应之下,也就很可能没有后来的李小强。。。
张大记者说到李小强当年是如何获得参赛资格,说到首盘比赛的“一子解双征”,说到李小强“捡漏王”的来由,甚至说道自己当年和李小强开的“出门撞奔驰”的玩笑话。张大记者娓娓道来,让周围的年轻同行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在当时那个时候,没人能想到小强撞到的奔驰竟然会是马小飞九段。当年小强才初出茅庐,可当年的马小已经贵为中国围棋的二号人物啊。小强当年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冲击力,不是看重他这点的话,我估计当年他也很难入选擂台赛的阵容。唉!可惜当年的半决赛是三番棋呀,不然小强当年很可能能够创造更大的奇迹。。。”
张大记者说着说着,就说到李小强和马小飞两人之间的竞争史。事实上这也是今天记者们聊天的主题。今天同样是“天元战”,而首届“天元战”半决赛,其实是两个人之间第一次正式比赛。
“是啊,现在才想起来,李小强和马小飞之间第1盘比赛,就是以李小强获胜而告终,真不知道他当年是怎么做到的。。。”
记者们在回顾两人的交战史。说到两人第1次番棋较量,马小飞赢的两盘,现在自然是没什么人记得清楚。但李小强用“极端主义战法”赢马小飞的那盘,现在依然让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