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敖回忆录 作者:李敖-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版序

             如果台湾没有李敖……

                 何飞鹏

  十几岁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认识李敖,只能偷偷地读他写的《传统下的独白》,感觉李敖似乎颠覆了所有学校中所受的教育。

  那时候所知的李敖,是个一袭长袍、特立独行的台大学生,学问足以与大师胡适往来、论战,无疑是个梦中的未来英雄。

  这个未来英雄,并没有按照我年轻时的想像,成为体制内认同的当代大师、思想家、文豪或者史学家(年轻的我,对体制有高度敬畏,当然李敖是体制外的英雄毋庸置疑),接下来只有断断续续的印象:与《文星》纠缠不断的官司,退出江湖卖牛肉面去,成为思想犯坐牢,出狱后复出江湖,与名女人胡茵梦结婚、离婚,继续放言高论,与当权者斗争,办《求是报》,以一人之力办报,其文字的产量,最令身为记者的我由衷佩服。

  这些远观(无缘认识前)的片断,串成了对李敖的想像——…个当代具有“特异功能”的人:博览群籍,巨笔如椽;指责当道,不惜坐牢;挑战禁忌,不屑媚俗;朋友多,敌人多,女朋友更多。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当代奇人的人生绝对是彩色的,一生中充满曲折变化。高潮起伏。快意恩仇的故事。

  在偶然中,我由记者变成出版人,也在偶然中,我成为李敖著作的出版商,从《蒋介石评传》、《你不知道的彭明敏》、《你不知道的司法黑暗》,连续几本书的出版,让我对李敖的印象,从远观的片断,逐渐鲜活起来。

  而这几年,恰好也是台湾变化最大的阶段:从后蒋经国时代,步入李登辉独揽大权,从国民党一党独大,到三党鼎立,从社会富裕稳定,到变乱。危机四伏,这一阶段的李敖,其实著作已不多(相较其之前的数量),但却用另一种形态冲击台湾社会,对抗当权者。

  电视节目《李敖笑傲江湖》,使李敖的舞台由平面而立体,由学术政治圈而及于社会大众,当然一些片断的新闻,诸如代朋友打赢两亿多的保险理赔案,举办李敖收藏古董拍卖会,不时臭骂总统李登辉以及各阶层、领域的名人等,李敖仍是不折不扣的奇人,年虽逾耳顺,仍扮演着笑傲江湖、快意恩仇的角色!

  平心而论,新的电子媒体创造了全新的李敖,让认同李敖的人,每天可以充分接触李敖。可惜的是,不论是思想家李敖、史学家李敖或者“最伟大的白话文作家”李敖,现代年轻的读者们,如非特别有心,相信都无缘认识李敖这些传统的一面。

  不论是新的李敖或传统的李敖,不变的是:与整个台湾社会纠缠不清、无役不与的李敖。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政治人物蒋氏父子、李登辉之流,用他们无所不在的权力搅动台湾社会,但也仅限在位之时。而李敖过去数十年,却凭他一己之力,与政权对抗、与历史互动,搅动社会,参与改变!

  想想看,如果台湾社会没有李敖,政治言论是不是充斥谎言与教条?如果没有李敖,1960年之后的台湾产生引领风骚的大师级人物的期待,是否就此绝望了呢?如果没有李敖,台湾民众对司法体系的痛恨与怨气,将完全找不到纾解!(李敖为自己打赢官司,当然也宣泄了民众对司法黑暗的不满。)如果没有李敖,台湾无耻的政客们,是不是更为所欲为呢?如果没有李敖,台湾社会肯定无趣许多,李敖已是台湾社会重要的一部分!

  李敖还有更多特立独行的小地方,值得社会大众一窥究竟:李敖藏书之丰,媲美台湾图书馆;李敖不用电脑整理资料,建立档案,但资料之完整,让他评论任何事,都可以事事举证,接近无懈可击;李敖骂遍天下名人,却安然无恙,自有其一套骂人哲学;李敖从不离开台湾,因为他是真正爱台湾的人;李敖言人所不能言、言人所不敢言,凡此种种皆引人入胜!

  “不管你喜不喜欢李敖、认不认同他的言论,李敖一生的变化起伏,绝对值得台湾人探究。”这是我从远观李敖,到结缘李敖,到出版李敖所得到的不变的结论。

  因此,从几年前,就一直希望李敖能将一生回忆,整理成书,现在终于在李敖先生六十二岁前夕,得以如愿,期待与所有想了解李敖的人,共享他一生的传奇故事!

  毕竟自以为了解李敖的人,都只摸了四条象腿,但谁又能真正了解这位宣称“人生八十才开始”的李敖其一生的恩怨情仇。

  出书前夕,李敖因病住院开刀,躺在病床上仍努力写稿,以如此投入的心力,肯定李敖以此书为其倾力代表作。

  李敖出书从不邀人写序,现得其厚爱命作序一篇,我为自己捏把冷汗,但想到李敖的朋友和敌人,以及广大的读者翘首企盼此书,我责无旁贷,只有硬着头皮草就此文以为序,并盼不要因为此文的不当成为李敖的被告。

  
  






李敖回忆录自序






自序

                 李敖

  1997年我六十二岁,六十二岁对一些人是尴尬年纪:蒋介石六十二岁流亡台湾,他尴尬,“树倒猢狲散”,是谓尴;“吃力不讨好”,是谓尬;我六十二岁拥抱台湾,我尴尬,“人老心不老”,是谓尴;“无可无不可”,是谓尬。古人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蒋介石无德可立、无功可表,倒是言论总集出了一大堆,但都是文字大便,等于无言可垂。此人崛起于乱世,才具不足,对乱世无能为力,却拼命使劲,结果弄得“我志未酬人亦苦”,尴尬以死,必矣!至于我呢,也崛起于乱世,因无机会、台湾又小,故乏事功足述,但在立德立言上,却自喜成就非凡。不过,活到六十二岁,虽“人老心不老”,毕竟宝刀渐老;虽“无可无不可”,毕竟力难从心,尴尬之情,不可掩也。何飞鹏先生嗜老成性,居然把我锁定,诱以重利,强为他著书,命写回忆录交卷。我自感身处乱世,却一生倨傲不逊、卓而不群、六亲不认、豪放不羁、当仁不让、守正不阿、和而不同、抗志不屈、百折不挠、勇者不惧、玩世不恭、说一不二、无人不骂、无书不读、金刚不坏、精神不死,其立德立言,足以风世而为百世师,故欣然同意开写。信笔所之,纵迹大纲、情怀小样、忽正忽俳、启手启足,又何尴尬之有?书成之日,自序始末以质今之信女善男,并俟后世圣人君子。

  
  






李敖回忆录1 哈尔滨(1935—1937 一到二岁)






1 哈尔滨(1935—1937 一到二岁)

  1935年的世界是一个多变的世界。这一年在世界上,波斯改国号叫伊朗了、英国鲍尔温当首相了、墨西哥革命失败了、意大利墨索里尼身兼八职并侵略阿比西尼亚了、法国赖伐尔当总理了、挪威在南极发现新大陆了、德国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扩张军力了、捷克马萨利克辞掉总统职务了、土耳其凯末尔第三次连任总统了、菲律宾脱离美国独立了。这一年在中国,祸国殃民的蒋介石内斗内行,大力“剿共”,逐共中原;但外斗外行,对日本鬼子卵翼的政权,瞪眼旁观、无能为力:在长城以内,殷汝耕成立了冀东政府;在长城以外,溥仪头一年就称帝于“满洲国”,那正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两年半,也正是蒋介石丧权辱国、贯彻“不抵抗主义”后两年半,1935年到了,两年半变成了三年半,“满洲国”使中国东北变成了“遗民”地区,而我,就是“遗民”中的一位。

  1935年4月25日,我生在中国东北哈尔滨。那时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正是“九一八事变”后三年七个月,中国东北已是日本鬼子控制下的“满洲国”。照历史的说法,我一出生就是“遗民”,就像孔夫子一出生就是“遗民”一样。不过,孔夫子做“遗民”,做来做去,是给不同的中国统治者做“遗民”,但我却一生下来,给日本鬼子卵翼的中国末代皇帝做“遗民”,所以,我比孔夫子还窝囊。

  我出生时候,还流行用阴历计算,所以一直是乙亥年3月23日辰时(上午七至九点),我的小名也叫“安辰”。乙亥年生的属猪,3月23日的生日一直按阴历过,直到我二十岁前查出是1935年4月25日,此后我就放弃阴历生日了,阴历太落伍了。不料,我快六十岁的时候,二姊从大陆来,她断言我的生日不是阴历3月23日而是3月3日,二姊的记忆力一向过人,所言如不虚,则我的阳历生日是4月5日才对。不管怎么算,我生在1935年4月间,这年四月前后,世界上也生了不少“名流”:世界三大男高音老大帕瓦洛蒂、歌星“猫王”普莱斯利、导演伍迪艾伦、没脱光的影星亚兰德伦和脱光照裸照的影星毕雷诺斯等皆属之;中国的女明星尤敏、妖僧达赖喇嘛、蒋介石的长孙蒋孝文,也都生在1935。当然,同是1935年生的人也有贤有不肖,神棍达赖与纨绔蒋孝文,自属不肖之例。国民党在台湾的当权派,1935年生的也正当行,自“司法院”施启扬以下,全是不肖之徒,不单属猪,根本一窝猪耳!

  我虽生在中国东北的哈尔滨,但我的籍贯,却源远流长。我小时候,每见过年,家中即捧出“李氏宗谱”上供桌,一起列在香案上,受焚香膜拜。这部宗谱后来带到台湾,归我保存。根据“李氏宗谱”,我的远籍实际是云南乌撒。据《元史》地理志:“乌撒者,蛮名也。所辖乌撒、乌蒙等六部。后乌蛮之裔,尽得其地,因取远祖乌撒为部名。至元十一年始附,十三年立乌撒路。”乌撒路包括现在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到了明朝,改为乌撒卫,就是现在的威宁县。“李氏宗谱”上说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自乌撒迁到山东潍县(潍坊)的。洪武十四年(1381)秋天,明太祖曾派傅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