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思美人 作者:海青拿天鹅(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07-28正文完结)-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姬目光微动。
  “哦?”穆夫人讶然,“大王厌弃她了?”
  寺人录赔笑:“小人也不知,只听说,她去了司会府,如今是女史。”
  穆夫人神色诧异,很是不解。
  “司会府女史?”她问,“怎去了司会府?”
  “据说她算术十分高超,故而去了司会府。”
  “大王待她如何?”
  “据说大王与这位女史也再不曾见面。”
  穆夫人看着寺人录,似乎觉得此事颇有趣。
  “如此说来,大王再不喜欢这女子,却将她送去了司会府?”她缓缓道,看向郑姬,不觉失笑,“久闻我儿惜才,不料竟是珍惜至此!”
  郑姬亦笑,轻声道,“大王乃贤德之君。”
  穆夫人心情好了许多。
  可想到楚王的婚事,她又觉得烦恼。他们母子二人,近来生隙,都是因为此事。穆夫人本一心想让楚王从母国婚娶,可楚王脾气倔强,执意不肯,不准她再插手。穆夫人无奈,退让一步,想着只要楚王好好娶妇,便也无妨。但楚王似乎丝毫不热心,自从上回僵持之后,就不闻不问,让穆夫人很是头疼。
  宗伯知晓穆夫人召见自己,必是为了楚王婚娶之事,很是为难,又不能抗命,只得硬着头皮前来拜见。
  果不其然,穆夫人提起了此事,宗伯亦不再含糊,道,“臣自上月以来,每每见大王,都曾告知卜尹贞问进展,每获一位良配,必细细禀告。可大王始终不予示下,只说再议,臣亦是无法。”
  穆夫人决心已定,听得此言,笑了笑,“大王庶务缠身,此事确繁杂了些,他未必理得清。”她不紧不慢道,“我昨日以遣人将名册一一细纳,呈与大王。宗伯莫忧,待我亲自去见大王,此事断不得再拖。”
  作者有话要说:完成啦!!

☆、第47章

  宗伯见穆夫人终于肯亲自出头;心底松一口气,连声赞同。
  郑姬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未几;体贴地往穆夫人的杯子里添些水。
  宗伯离开之后,穆夫人派人去高阳宫看楚王在不在;从人却回来禀报说;楚王去了郢郊,巡视新建的水港;要两日才回来。
  穆夫人听得这话,只得将心思缓一缓。
  她坐了半日,有些乏了;与郑姬说了会话之后,到寝殿歇息去了。
  郑姬回到后宫之中,才进宫门,瞥见一个寺人立在檐下。
  她神色平静,让从人退下,走过去。
  “伍举?”她听完那寺人的禀报之后,神色诧异。
  “正是。”寺人道,“小人跟了两日,发现那女子与伍举来往甚密。昨日她到囹圄中去,道是去行公事。大王的人未曾跟去,我却去了。果不其然,伍举也在那里。”说着,他瞅瞅四周,将声音压得更低,“小人问过了囹中的小吏,她买走了三个囹人。”
  郑姬的目光定了定,少顷,从袖中掏出一块碎金,递给他。
  “继续打探,此事勿告知他人。”她吩咐。
  寺人满面欢喜,接过金子,唯唯连声,自行退去。
  郑姬看着那人消失在回廊的转角,慢慢走回去。
  *****
  经过伍举的提点,阡陌留心观察,发现确实一直有人在跟着自己。
  那应该是高阳宫的寺人,她出门往何处,那人总会尾随。阡陌一直觉得,楚王如果想知道她的行踪,实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从官署到王宫,每一个人都是他的,她去了哪里做了什么,找当事人来一问便知。但是楚王却是用最原始最笨拙的方法,好像唯恐会被别人知道真相。她心中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可想到楚王那又傲气又别扭的性子,倒有些同情起那寺人来。
  这些天来,阡陌去过两回逆旅。荚的父母得了伍举的羊,这些天正在收拾宅子,打算回乡。阡陌正巧遇着府中无事,又要安置那三个囹人,便索性过去看看。
  她在买逆旅之前,也来过这里,心里估摸着楚王大约已经听说过。
  这其实是好事,反正那寺人也就是远远盯着,阡陌大可以让楚王继续以为她还是来探望荚的父母,只要没人说出去,他就不会知道。
  而伍举也并不亲自出现,他派了一个懂造屋筑墙的仆人来,帮阡陌参谋修葺的事。
  她在囹吾买的两个馆人,一个叫昌,一个叫典,两人都在这行干过多年,做活很上手。娄狐则颇为精明,得了阡陌的赎买,亦是卖力。
  阡陌的构想很大,她巡视了宅子里的各处,觉得厢房倒是够多,但并没有什么规划。这屋宅有前后两间院子,前院厢房多,而后院清静,完全可以根据客人的经济能力划出档次,普通客房和高级客房,任君选择。
  但计划归计划,她的钱不多,还是要一步一步来。首先,这处宅院建造多年,有些地方已经屋漏壁透,需要大修。人对着逆旅的现状评估一番,娄狐跟她把各处需要的钱财算了一下,发现跟伍举借的那点钱根本不够。思索之下,阡陌只能决定暂且将前院修好,其余的,将来再作计议。
  她忽然理解为什么荚的父亲宁可把这宅院拿去抵债也不想再做,要想维持经营,需要的投入果真大得很。
  与匠人议定了修筑的细节和价钱之后,荚的父亲有些不好意思:“屋宅太破败,累了女史。”
  “不过修缮,并无大碍。”阡陌笑笑。
  众人寒暄一番,阡陌见时候不早,打算回去。
  荚的母亲走过来,笑盈盈地说,他们即将回乡,明日家中设宴,问阡陌来不来。
  阡陌想了想,明日倒也空闲,而且自己来荚的家里,是以做客为名,并没有什么妨碍,爽快地答应下来。
  约定之后,阡陌乘车离去。走出屋外时,她看到那个跟踪她的寺人还猫在对面街的阴影里,见他看着自己,阡陌冲他笑了笑。
  看他的神色僵住,即刻躲了开去,阡陌心情大好。
  *****
  楚地水路通畅,舟楫便利。郢都亦有江水环抱,四水穿城,楚王为了开拓漕路,在郢郊新建水港,亲自巡视,一去就是两日。
  “此地水势平缓,水深可容千石之舟,是为良港。”工尹蒍贾道。
  “可惜道路不平。”一位大夫道。
  “路不平便修路。”楚王道,“从寡人府库中支钱粮,秋收之后农闲,便可征发民人修筑道路。”
  工尹和大夫皆行礼答应。
  楚王登车回宫,护卫的士卒前呼后拥。他望向天空,太阳耀眼,拿起水囊来饮一口水。这两日忙于巡视,饮食清淡,楚王闲下来,忽而开始怀念鸭脖的味道,辛香诱人,纵然舌尖发麻也让人罢不住手。
  可惜,楚王在出来之前就吃完了,忘了吩咐让人再送些过去。
  想到阡陌,他心里痒痒。说实话,这几天,他很想像那晚去找她,就算只是说说话,在她身旁躺一躺,也觉得心底带着甜味。
  但想到她的话,却又踟蹰犹豫。
  心里不禁又是一阵烦躁。
  马车驰入郢都之中,楚王望着烈日曝晒下的街道和房屋,民人争相来看,士卒护卫着马车,行进变得缓慢。这是,他忽而看到街道旁边,一个人头顶着篮子,大声叫人让开。而当楚王看清了那篮中之物,愣了愣。
  他忙吩咐停下,将那人叫过来。
  “篮中何物?”他问。
  那人笑着行礼:“禀大王,是鸭颈。”
  “用来做甚?”楚王问。
  “是别人来要的。”那人道,“方才有人来买,只要鸭颈,让小人送到前街共氏的逆旅中去,说那里有一位女史,最善制鸭颈。”
  女史?楚王看着他,愣了愣。
  *****
  荚的父母虽不宽裕,但毕竟多年居住在此地,回乡之前,设宴款待近邻与友人。
  阡陌来到的时候,发现里面已经来了好人,荚的母亲笑意盈盈,请她入内,与众人共宴。
  楚人喜欢饮酒,荚的家里亦常年备酒,此番都拿了出来,陶缸排成排,开怀畅饮。
  阡陌帮助荚的一家渡过难关,在这宴席中是贵宾。荚的父亲亲自向她敬酒,阡陌也不好推拒,拿起酒碗来喝一口,黄酒的味道,刚刚好,不太浓也不太淡。
  正其乐融融,忽然,门口传来一阵嘈杂声,众人望去,却见是许多人走了进来,为首一人,看着衣饰金贵,一脸不善。
  “共丙何在?”一个大汉粗声粗气得问道。
  众人皆愕然,笑声戛然而止。
  荚的父亲忙出来,看着那人,神色不定,行礼道,“石公。”
  石公?阡陌看看荚,从他的神色里明白过来,这人大概就是那个叫做石促的债主。
  石促看着荚的父亲,皮笑肉不笑,“共丙,我听闻你要回乡,特来问一问,你先前借的债如何处置。”
  荚的父亲对他来扰兴很是不悦,按捺着,道,“自当偿还,膳后我便到府上。”
  石促不紧不慢:“既然要还,何必拖延,现在交割不妨。”
  荚的父亲皱眉,正待发怒,荚的母亲却将他拉住,道,“既是石公上门,便将此事了断也好。”说罢,吩咐荚把羊赶过来。
  石促对他们居然能给出这么多的羊很是诧异,待得一只一只数过,不多不少,正是二十只。
  “石公当初借我之数,带上余利,有养二十。”荚的父亲颇扬眉吐气,“如今,皆还与府上,还请石公将契书拿出,一笔勾销。”
  石促的脸色变了变,未几,却忽而一笑。
  “二十只羊,只怕不够。”他说,“共丙,近来羊市跌价,众所周知。你这二十只羊,可抵不回我当初借你的债。如今你既然回乡,我也不收你的羊,还是将这逆旅抵债,此事两清。”
  众人皆是惊诧,纷纷指责石促不义。
  “石促!共丙已将债还清!你这般耍赖,岂非明抢?”有人骂道。
  “这逆旅是共氏先人留下的,处在繁盛之地,若真要卖,又岂止二十只羊?”
  石促并不接话,身前的大汉上前来吼道,“欠债还钱,还不得便抵债,尔等岂得啰嗦?!”
  那大汉一脸横肉,身后的十几个家人都带着棍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