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什么,立刻放下石块!砰!砰!”有明军士兵接到命令有,迅速举枪,为了达到吓阻土著的目的,还朝地面上开了两枪。
清脆的枪声吓了周围的土著人一大跳,一个个看向明军士兵的神情充满了畏惧,就算听不懂明军士兵的语言,他们也知道明军士兵不允许他们继续朝英国人仍石块。
看着土著人被阻止,达尔格拉斯子爵等英国人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快走!”身后的明军士兵催促着达尔格拉斯子爵等英国人快走。
哪怕不用明军士兵催促,达尔格拉斯子爵等英国人也想赶紧离开这个地方,现在他们可没有火枪在手了,又是明军的俘虏,无法在威慑这些曾被他们打破部落强行抓来折磨的青壮土著。
青壮土著被监督继续干活,明军虽然不会和英国人那般残忍,想跟土著搞好关系,但也要土著配合才行,若是土著真敢反抗或者不配合,明军的手段也不会真个多么软和。
而土著们曾经被达尔格拉斯子爵等英国人折磨怕了,又眼看着明军打败英国人证明了自己比英国人更加强大和可怕,土著人也害怕跟明军翻脸,害怕明军有一天变成和英国人一样残忍,所以只要明军表现出一点怒火,他们就会立刻收敛,不敢继续乱来。
达尔格拉斯子爵等英国人被押进悉尼城后,立刻被分成五个部分,分别关押。
当日下午,达尔格拉斯子爵等英国人也在明军士兵的监督下,开始和土著一起做苦力,扩建悉尼城!
做为俘虏,英国人可没有土著那么好的待遇,不仅每天只有两餐,而且每天还要工作六个时辰,足足比土著多了两个时辰。
这么明显的对比,引起了英国人的抗议,可惜做为俘虏,他们的抗议是无效的,抗议只会引起明军士兵的暴打,最后只能悲剧的接受。
相对于英国人的悲哀,土著人却是满心欢喜,心情都舒爽了不少。
如今,阎应元等明军算是初步掌控了澳大利亚,这边的情况自然要第一时间向大明朝廷禀报,并请求朝廷的下一步安排。
随即,阎应元写了一份奏折,通过南海舰队带回大明。
…………………………………………
大约一个多月后,朱慈踉接到阎应元的奏折。
“好,太好了,拿下澳大利亚,我大明此次扩张算是告一段落了,成果也是丰厚的,算上东南四国和吕宋岛,大明的疆域足足比原来扩大了近一半!”朱慈踉看完阎应元的奏折后,大笑道。
“皇上,若是按照新的算法的话,大明当前的疆域应该已经超过了两千万平方公里了吧?”李岩想了想说道。
“不对,大明当前的疆域应该是两千四百万平方公里!”朱慈踉笑着更正道。
早在这一次出征缅甸等东南四国和澳大利亚期间,大明又完成了一次局部的改革,那便是道路和领土面积的衡量,因为铁路大规模开通,县县通的水泥路也基本上建设好了,旧的衡量方法显然已经不适用。
朱慈踉下令将道路的里程按照公里计算,即每一千米为一公里,比如从南京城到北京城若是做火车的话,为一千零二十三公里,而若是骑马或者驾驶马车走水泥路国道的话,则为一千一百二十六公里,彻底取缔了原先的里。
为了帮助百姓认清楚道路的方向和通往的目的地以及距离等等,在每个路口还都立有牌子提示。
另外,疆域方面,以前都是按照方圆多少里来计算疆域大小。
比如说方圆百里,则以一个圆点为中心,直径一百里,则为方圆百里大小。
以前历代王朝测量疆域的方法很简单,一般就是从最南到最北,相隔一万里则为万里江山。这样的测量方法其实并不准确,毕竟道路都不是直的。
按照大明当前,更加难以成立,毕竟大明从南到北还要跨海,要是真像以前那么算,大明的疆域不得是四五万里江山啊,所以朱慈踉根据后世的算法,按照平方公里来计算,大明当前的疆域则为两千四百万平方公里。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李岩恭贺道。
当前大明疆域比之崇祯年间大了足足五倍,李岩的恭贺毫无疑问是真心的,也值得他恭贺。
…………………………………………………………………
806。第806章 超前
既然这一阶段的扩张暂时告一段落了,未来几年之内,大明都要尽全力消化攻下来的领土,暂时不会继续对外用兵。
次日早朝,百官已经在殿内等候。
在朱慈踉出来之前,先有太监拿下金銮殿里的那张世界地图,换上了一张新的世界地图。
百官齐望,新的世界地图上将缅甸等东南四国去掉了,和吕宋岛已经澳大利亚一样并入大明,换上了大明金色版图的颜色,现在再看新的世界地图,大明江山从南澳大利亚至北贝加尔湖,何其广大,引得不少文武官员感叹。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大喊,朱慈踉走进金銮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慈踉坐上龙椅。
“谢皇上!”文武百官这才起身,尽显了朱慈踉皇帝的威严。
原本朱慈踉曾考虑过取消跪礼,更改觐见的制度的,不过在跟李岩商议过后,朱慈踉又打消了这个决定。
原因很简单,大明疆域越来越大,许多地方真正变成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联系一次都需要上一个月的时间,比如澳大利亚等地。
跪礼最初是为了增加皇帝的威信,是集权的表现。
随着大明疆域越来越大,也将越来越难以统管,在电报和无线电出来之前,皇帝需要绝对的威信和集权,所以朱慈踉哪怕打算取消跪礼和更改觐见制度,也不会在当前,他会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大明再一次开疆拓土,皇上之功绩,远比秦皇汉武,堪比上古轩辕皇帝!”昨天朱慈踉才接受过李岩的恭贺,今天早朝,立刻又有官员站出来恭贺道。
皇帝的马匹,除了一些特别的人,谁都不嫌拍的多。
然而,有拍马屁的,也不一定就没有出来泼冷水的。
这不,一名看不过眼的老臣便站了出来,这是一名四品官衔的老臣。
“皇上,老臣恳请皇上不可在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徒做无用之功了!”这名老臣一脸悲哀的说道。
被人这么泼冷水,朱慈踉哪怕不在意马屁,心里也难免不舒服,眉头当即一皱。
“爱卿怎么说?朕如何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徒做无用之功了?”朱慈踉皱着眉头,板着脸问道。
“回皇上,缅甸等东南四国和吕宋岛老臣就不说了,但老臣看过那所谓澳大利亚的解说,不仅人烟稀少,只有少数一些不开化的土著,最多只能算是一片蛮荒之地,更重要的是那里还离中原如此之遥远,传个信都要一个多月的时间,皇上实在是不应该劳民伤财的去占据这样的地方,徒做无用之功啊!”这名老臣说道。
其实从一开始,大明第一次开疆拓土进攻安南和朝鲜的时候,便有一批大臣反对,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臣,连刘宗周和黄道周都是反对的。
虽然后来经过他的解释的强压,反对的声音消减了下去,刘宗周和黄道周这两个带头人基本上不说话了,可是终究不可能把所有的反对声音都消除,依旧有人心有不甘,坚持他们的信念,认为不该对外开疆拓土。
既然又有人跳出来了,这一次朱慈踉不打算当作没有听见的放过。
“尔等还有谁和这位爱卿一样,认为朕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徒做无用功的?”朱慈踉皱着眉头扫视了一下底下的群臣问道。
一些老臣对望了几下后,大约二十几名官员站了出来,多以老臣为主,令朱慈踉颇为意外的是,刘宗周和黄道周竟然也跟着站出来了,朱慈踉心里当即冷笑,看来他们两以前的沉默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并不是他们放弃了反对对外用兵,特别是对海外用兵。
“皇上,臣也认为皇上不该过度对外用兵,特别是像澳大利亚那种蛮荒之地,远离中原,不该继续占领!天下百姓也需要一个安宁,皇上今后也不该继续对外用兵了,只需要巩固大明当前的领土就行了。”这是黄道周说的。
“臣等附议!”刘宗周等其他二十几名官员也坚持这个说法,纷纷赞同黄道周。
既然已经有人出来开头了,他们也不想继续沉默下去,他们认为朱慈踉最近越来越过份了,在这样下去,真的会演变成为好大喜功,有伤国本。
这些人表达完了之后,朱慈踉冷笑一声说道:“朕对外开疆拓土是徒做无用功?哼!黄道周,朕早就跟你们说过,朕为大明开疆拓土,正是为了今后的华夏子孙着想,不是什么徒做无用之功劳民伤财!”
“你们是不是觉得大明当前的疆域已经够大了?可是朕告诉你们,不够!远远不够!大明当前将近一亿七千万人口,今后还将更多,十七亿,甚至几十亿!若是大明没有足够的领土,如何让华夏民族养活这么多子孙?”
“朕曾经说过,华夏历史上有两次真正意义的开疆拓土,一次是上古轩辕黄帝,兼并上千个部落,一举打下了后来夏商周三代的疆域根基。第二次是秦皇汉武,彻底开拓岭南百越,以及西域各部,同样一举打下了后来历代王朝直至大明的崇祯前期的疆域根基!若是当初,上古轩辕皇帝和秦皇汉武都是尔等这样的想法,我华夏早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民族!”
“当今大明若是没有能力开疆拓土,或者需要花费绝大的代价,动摇国本的代价,朕也不会去开疆拓土,可是大明当前完全有实力,只需要付出并不大的代价便能够开疆拓土,为什么不进行第三次开疆拓土,或许这一次朕也能为后世多少代打下一个疆域根基!”
朱慈踉板着一张脸,黄道周等一部分文武百官始终对开疆拓土很抵触,朱慈踉懒得每一次要开疆拓土的时候都要他强行去推动才行,他试图真正的说服所有文武百官。
“可是皇上,您有没有想过,大明就算开疆拓土,可是领土若是过于遥远,联系一次都许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