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海战-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荚俅问煌程赝濉H欢讨螅痔岢鲆桓龈油咨频淖髡椒桨福垢谋淞撕较颉@跆锱卸希谰牡锹绞渌投涌赡芑刮葱锻暝兀墒牵庑┐灰讯啻谓拥骄ǎ峙乱丫防肜程赝濉A硪环矫妫跆锎咏鼗竦牡绫ㄖ械弥恢看蟮拿拦娇毡φ蚶程氐杭幔�3舰队的几个航空母舰特混大队也从各个方向向他的部队驶来,虽然眼前还没看到敌舰,但他已经预感到美军向他包抄过来。在这种情况下,莱特湾与其说是一个应该去捕捉战机的地方,不如说是一个陷井。于是,栗田决定,无论如何要在外海与敌人进行一次较量。
  栗田受领的任务,与哈尔西担负的使命相似,也就是说,如有机会,可酌情对敌航空母舰编队实施突击。25日晨,马尼拉来电称在萨马岛东北发现美航空母舰编队。栗田及其参谋们经过充分考虑后,认为这支航空母舰编队是一个最适合的突击目标,如能得到吕宋岛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中央编队或许能够取得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至少也是一次壮举,为主力部队增光,以流芳后世。13时稍过,当美护航航空母舰进行最后一次突击时,栗田部队已经向北驶去,以寻找马尼拉来电中提到的那支航空母舰编队。
  不久,美军的第一批舰载机就从东北方向袭来,这是麦凯恩航空母舰特混大队的舰载机根据哈尔西的命令赶来萨马岛海域进行支援的。由于麦凯恩的舰载机实施远程突击,必须携带副油箱,所以未挂较重的鱼雷,只挂了炸弹。美机的这次突击虽然未对栗田部队造成多大损伤,但却使栗田坚定了不再进入莱特湾的决心。
  近傍晚时,根据栗田的请求,吕宋岛上可以参战的日本岸基飞机几乎全部出动,对预期的美航空母舰编队实施协同攻击。这正是两天来栗田部队所期待的空中支援。
  但是,栗田的愿望落了空,连美国航空母舰编队的影子也未发现。这时,日驱逐舰的燃料已剩下不多,栗田及其参谋们与海上及空中的敌人连续奋战3天,已经疲惫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栗田认为唯一的选择是撤出战斗。将近黄昏时,栗田部队驶向圣贝纳迪诺海峡,21时30分进入海峡。只有“野分”号驱逐舰为了从即将沉没的“筑摩”号重巡洋舰上接下舰员落在其它舰只的后边。
  这时,哈尔西把24日夜间集结在吕宋岛以东海域的全部兵力分四路展开。活动在北部海峡的米彻尔编队,与杜博斯率领的巡洋舰驱逐舰特混大队分开行动,令杜博斯大队到达航空母舰编队的前方,以便击毁小泽部队中因被重创而掉队的军舰。哈尔西企图在栗田部队驶抵圣贝纳迪诺海峡之前就特其击溃,所以又从南下的舰只中抽出2艘航速最快的战列舰(“衣阿华”和“新泽西”号)以及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先行。这样一来,第3舰队的兵力就更加分散了。哈尔西率领其直辖部队向南疾驶,企图抢在日军前头。然而,这是徒劳的。午夜稍过,当哈尔西到达圣贝纳迪诺海峡时,栗田部队尚未进入海峡的舰只仅有“野分”号一艘了。哈尔西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对这艘日舰进行了炮击和鱼雷攻击,迅速将其击沉。第3舰队的快速战列舰群首先刚向北航行300海里,然后又转而向南航行300海里,往返于日军两支主力部队之间,未同其中的任何一支部队交战。
  栗田部队以最大航速连夜横渡锡布延海,26日日出后,已经通过整个塔布拉斯海峡,在班乃岛以西海域转为向南航进。这时,博根和麦凯恩两个特混大队已在吕宋岛附近水域会合,并派舰载机前来袭击栗田部队。“能代”号轻巡洋舰被舰载机击沉,掉队的“熊野”号重巡洋舰受到重创。至此,受到沉重打击的栗田部队连续4天所实施的突击才算结束。栗田带领4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逃脱了哈尔西的追击。这些残存的舰只虽然已经不能成为一支强有力的进攻兵力,可是麦克阿瑟和金凯德在拟制进攻菲律宾的下一步作战计划时,仍然必须认真考虑日军这支海上兵力的存在。
  结语
  决定莱特湾海战结局的有以下几个基本因素:美国的海上力量占有巨大的优势,并有其它盟国的战斗舰队予以加强,还有美国航空兵力的强大支援;盟军的潜艇切断了日军的燃油补给线,加上日军还是取分兵防守的战略,致使日本舰队处于被分割的状态。莱特湾海战的特点是,美军和日军的各海上编队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均不够畅通,未能适时地互通情报。美国海军部队由于在作战海区没有统一的指挥,其战斗力的发挥显然受到了影响。日本舰队虽有丰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实施统一指挥,然而在协同作战和相互支援方面还不如美国舰队。这场历史上规模最大而又极其复杂的海战,就是在上述情况下展开的。对交战双方来说,这场海战或者取得辉煌战果,或者失去战机,往往就在一念之差,这是值得深思的。
  日军没有达到歼灭莱特湾中盟军登陆输送部队这一主要作战目的,自己反而丧失战斗舰只306000吨,其中包括战列舰3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9艘。而美军仅以损失舰只37000吨(轻型航空母舰1艘、护航航空母舰2艘、驱逐舰2艘和护卫舰1艘)的代价,不仅保障了登陆输送队的安全,而且使日本海军丧失了其赖以再次发动舰队规模海战的能力。这样,莱特湾海战就以美军取得巨大的胜利而告终。然而,无论是美军还是日军,都没有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海军兵力的作用。
  栗田部队虽然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持续空袭,却能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横渡锡布延海,并悄悄地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进入太平洋。但是,他却没有充分地利用当时的有利战机。栗田对美军的一支护航航空母舰大队进行了分散的攻击,这不仅其部队陷入混乱,失掉攻击目标,而且也使其部队相互之间失去了通信联系。栗田部队受到的损失大于取得的战果,最后沿着出去的航线撤了回去。西村部队应与栗田部队协同进攻莱特湾,但比预定计划提前进入苏里高海峡,陷入了美军的伏击区,白白损失了自己的兵力。志摩将军由于过虑而未能同西村进行协同作战。当他发现西村舰队损失惨重时,便明智地从苏里高海域撤退了。小泽则象事先预料的那样,损失了作为诱饵的几艘航空母舰,可是却使美国第3舰队远远离开莱特湾,并能把所率领的大部分水面舰只保存下来。小泽虽使栗田部队免于被歼,却未能将诱敌成功而为栗田部队创造了极好战机的情况向友军通报。日军获得战果的另一措施,是使用“神风”特攻队进行了突击。其突击规模虽然有限,但对下一步的作战是有一定作用的。10月25日,特攻队已对盟军舰队进行了首次突击。
  美国海军的各个参战部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是,第3舰队和第7舰队由于一系列的判断错误,而未能很好地协同作战。哈尔西曾经集结兵力对锡布延海的日本中央编队实施猛烈空袭,使其暂时撤退。但是后来,他认为第7舰队一定会派出兵力去掩护莱特湾的北口,便放弃了中央编队这个目标,也未对圣贝纳迪诺海峡和登陆地域进行掩护。奥尔登多夫也许认为这是双方战列舰、巡洋舰之间的最后一次炮战,便把苏里高海峡封得水泄不通,以优势兵力和密集火力痛歼西村部队,奥尔登多夫确有把握夺取这次海战的胜利。因为金凯德认为莱特湾北口由第3舰队负责掩护,则把所属的水面舰艇部队几乎全部交给了奥尔登多夫。米彻尔历来镇定自若,善于巧妙地使用航空兵,把日本出动的几艘航空母舰全部击沉。然而,日本北部编队和中央编队的兵力却未被全歼。这主要是因为哈尔西在这次海战的关镀时刻,不适当地把水面舰艇部队的主力北调南遣,致使南北两个战场都不得不以较弱的兵力去对付日军。
  在这次海战中,最令人难忘的是,美国海上部队在萨马岛海域所进行的协同作战。莱特湾近在咫尺,美军的协同作战却使栗田部队终于返航了。在这里,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大队,在斯顿普和托马斯·斯普拉格两个大队的支援下,把利用风向、暴雨、施放烟幕、舰艇运动、实施空袭与海上攻击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可能采取的各种战术,终于打乱了栗田部队的部署,击退了优势之敌。从空中来看,护航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虽然没有进行过攻击水面舰只的训练,但是也和快速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一样,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从海上来看,克利夫顿·斯普拉格大队的警戒舰只虽然不大,却能不畏强敌,冒着日军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密集炮火,奋勇应战,巧妙地利用烟幕和暴雨进行隐蔽,实施鱼雷攻击。鱼雷用完后,还能以127毫米舰炮对抗356毫米和406毫米的巨炮。这就保障了对敌舰顺利地进行空袭,且使大部分护航航空母舰撤出战斗。这两个小时的果敢行动、献身精神和巧妙战术,在美国海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第十四章 美日潜艇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活动
  1941年12月31日,尼米兹海军上将在“茴鱼”号潜艇上接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这是一件发人深思的事情。这位新任太平洋舰队司令虽是潜艇艇员出身,但他把潜艇作为旗舰,绝非出于什么个人的感情。
  当时,适于作旗舰的大型水面舰只不是沉在水底,就是为了回西海岸进行修理而在海上航渡。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只好在潜艇上举行舰队司令的就职仪式。
  珍珠港遭到袭击后,美国可用以对日本进行反击的海军兵力就只剩下潜艇了。12月7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下令对岛国日本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这支“海豚式的海军兵力”指潜艇部队。奋起应敌,投入一场心照不宣的、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以切断日本的主动脉——海上补给战,使日本走投无路,被迫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