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志新传-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店掌柜忙将钱交给小伙计,命他追赶姜子牙。
  小伙计追出去过了半晌回来说道:“这道长步履神速,小的沿路追到城西,终不见道长身影,只得复还。”
  店掌柜将“道德仁义”四个字摆在柜台上,边看边不住地咂舌。
  小伙计指着“义”字说道:“闻道长之意,这个‘义’字实为‘赠送’之意!”
  店掌柜望着望着这个“义”字自言自语道:“我以一文钱求得此字,已是占了大便宜,不可妄贪!”
  说罢,店掌柜走出店外,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对小伙计说道:“你好生看守店铺,我至多明天一早便可出来!”
  放下文仰斋店掌柜画地为牢不说,咱再说姜子牙。
  话说姜子牙在城中转了一圈,碰上一个打地摊卖渔具的壮汉。姜子牙上前问道:“此渔具多少钱可得?”
  卖渔具的壮汉抬头看了看姜子牙,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道长欲买此具,两文钱附送斗笠一顶!”
  姜子牙将笔、墨、砚台放在地上说道:“此文仰斋之物,讨三文钱,因曾研墨试笔,故折成两文钱能否换得?”
  壮汉点点头说道:“既是文仰斋之物,虽试过笔墨亦可值三文钱。”
  说罢,壮汉取竹竿拴上鱼线鱼钩,与斗笠一并交给姜子牙说道:“此两文钱,尚需找回一文钱。”
  说着,壮汉从怀中取出一文钱交给姜子牙。
  姜子牙只接了渔具斗笠说道:“劳烦你将鱼钩取直,一文钱权当是劳务所酬!”
  壮汉手里举着钱,愣了半天这才说道:“垂鱼无弯钩,岂是渔人之道?”
  姜子牙笑着打了个稽首说道:“善哉!道者,乐乎于山水,又岂在鱼哉!”
  壮汉听得一脸茫然,不过还是按照姜子牙的意思,将鱼钩取直,交还姜子牙。
  姜子牙戴上斗笠,扛着鱼竿悠哉悠哉边作歌边返回山中。
  歌曰:
  垂杆向斜阳
  丝线无短长
  钓得虹霞出
  我志任飞扬
  ……
  了不得!这才引出一段“周文王三顾拜太公”的故事。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八十八章 姬昌三顾见飞虹
  书接上回:话说姜子牙垂钓望虹崖一晃六七天过去。这一日,姜子牙正坐在崖边手把鱼竿,双目注视着被骄阳映照得银鳞颇动的水面,忽听身后传来一阵乱马踢踏之声。姜子牙回头一看,只见一只麋鹿奔跑而至。它惊慌地四下张望,然后壮着胆子来到悬崖边向下望了望,之后哀鸣了几声,又转回身来,驻足而立。
  姜子牙正在诧异之际,只听得马蹄声由远而近,转眼一队人马杀气腾腾冲上山来。但见这队人马各个明盔亮甲,剑拔弩张,为首一员金甲武士,他手中仗剑,望空一举,只见后队兵马一字排开,将下山之路封堵得严严实实。
  姜子牙见状将鱼竿插在石缝中,起身迎向前去,边走边作歌道:
  兵重重、甲重重
  刀戈挥却现英雄
  鹿鸣三声人马嘶
  望虹崖边须留情
  姜子牙歌罢,已来到中央,将麋鹿护住。
  金甲武士见过来一位渔者,忙将手中宝剑归于鞘内,然后翻身下马向前几步施礼道:“请问渔公高姓,缘何在我御园内垂钓?”
  姜子牙摘下斗笠在胸前扇了扇说道:“山人鄙姓姜,闲游至贵宝地在此垂钓多日矣!”
  金甲武士笑了一声说道“晚辈,西伯侯之长子姬发是也!此处乃我西岐御用猎场,专为军中逐鹿之用。”
  姜子牙忙打稽首道:“哦——原来是西岐国中的千岁,失敬——失敬!”
  姬发还礼道:“姜太公从何方而来?为何不居于城中,而在此垂钓?”
  姜子牙昂首笑道:“逐鹿者寻鹿而入林,渔者求鱼而凌波,各取其道也!”
  姬发不解道:“你我各取其利,有何不同?”
  姜子牙回头看一眼麋鹿说道:“鹿者,猎人逐之,而乐见其死;渔者,闲人垂丝,引鱼而至,乃乐见其生也!”
  姬发微笑着摇摇头说道:“姜太公误会矣!晚辈逐鹿,亦非令鹿死,而是因军中长年无战事,兵马闲之而易生怠,故而常以逐鹿而演兵。常言云:马嘶则壮其行,人吼则壮其气。是乃修兵之道也!”
  姜子牙闻姬发此言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如此大队兵马面对一只麋鹿也要剑戟森严,如临大敌一般,原来是在励磨锐气,排兵布阵!
  姜子牙心中正在暗暗思忖,忽见从行列中冲出一匹青彪马,此人飞马来到近前,翻身下马呼道:“姜道长,果然是你!为何到了西岐不来会晤,反在此求闲?”
  姜子牙早认出此人正是黄飞虎,便施礼道:“原来黄将军亦在此演兵,贫道稽首了!”
  黄飞虎来不及理睬姜子牙,他上前对姬发说道:“长公子,此人就是我常常提起的得道高人,姜尚,姜道长!”
  姬发闻听忙深施一礼道:“原来是西襄王之友人,姜太公!晚辈常闻西襄王夸赞太公有贤德之能,精于谋而善兵法,今日有缘,三生之幸也!”
  姜子牙听了后退一步说道:“贫道何德何能,蒙长公子荣赞,惭愧——惭愧!”
  黄飞虎几步上前一把拉住姜子牙低声说道:“自入西岐以来,我已被西伯侯封为西襄王,曾多次在西伯侯面前保荐于你,若能随我同入西岐,必拜为相,望姜道长莫失良机!”
  姜子牙将斗笠戴在头上说道:“贫道已在此刻石立志,即便明君相邀,亦必见彩虹为证,若不见彩虹,贫道决不出山!”
  姬发闻听姜子牙言语坚定,字字句句斩钉截铁,只好拜别姜子牙,率军下山。
  话说第二天一早,晨曦的一抹红霞辉映着姜子牙略显瘦弱的身影,脊骨透过衣背突显出来,与身边随风摇曳小草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显得这个年逾花甲的渔者骨子里有一股坚毅的气质……
  姜子牙正独坐崖边垂钓,忽听身后传来一阵轻而细碎的脚步声。
  姜子牙未及回头,身后已出现一人,此人身着礼服,满脸和气,向姜子牙鞠躬道:“不才姬昌拜见姜太公!”
  姜子牙头也不回问道:“来者可是西伯侯?”
  姬昌忙接道:“正是!”
  姜子牙道:“红日当空,恕姜尚无礼!西伯侯可曾见天边彩虹?”
  姬昌道:“不才正是携彩虹而来,请太公回头一观,必有惊喜!”
  姜子牙慢慢转回头一看,果然心中一震。只见一大队士兵排成半圆形,身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霞衣依次而立,状若虹霞。
  姜子牙肯首赞道:“真可谓兵戎之绝唱,落地之虹霞!西伯侯校军有方,用心良苦,贫道受福非浅,幸甚,幸甚!”
  姜子牙说罢,又转回身去,继续扶竿而坐。
  姬昌在姜子牙身后轻轻说道:“既然姜太公见过落地虹霞,不才姬昌尚有一请……”
  姜子牙不等姬昌说完,他大笑一声说道:“贫道时才所见之‘虹’非虹也!虹乃天地之间最为珍贵之象,生于雾,雾,水之灵气也;授之于日,日,火也。虹乃水火之物,五行之中堪称绮丽之杰。若言其有,却寻之难觅;若云其无,却浩立中天,华光炫然。奇哉,虹也!壮哉,虹也!”
  姬昌俯首道:“不才姬昌献丑了!”
  说罢,姬昌率队悄然离去。
  又过了三天。这一日天色阴沉,浓云翻滚,乃是雷雨之兆。姬昌一大早便带着几个随从赶上山来,姬昌来到望虹崖没过多久,豆大的雨点便噼噼啪啪撒落下来。随从赶忙上前为姬昌撑伞,姬昌悄悄将随从推至姜子牙身后,为姜子牙遮风挡雨,而自己却站在雨中。
  姜子牙垂钓打坐,不多时便鼾声起伏,已然睡去。
  姬昌在雨中终于挨到了中午时分,此时已是雨过天晴,艳阳高照。姬昌忙命随从四处寻找彩虹,随从们如走马灯一般在空地上转了半天竟不见彩虹的影子,只得如实回报。
  姬昌一听顿足道:“雨后出虹,十之八九。而今竟不见彩虹,岂非天欲绝我求贤之念乎?”
  说罢,姬昌洒泪下山而去。
  姬昌回到玄华宫,西襄王黄飞虎见姬昌一脸沮丧的样子,便问道:“今日王爷登临望虹崖,难道雨后虹霞未出,故而空往乎?”
  姬昌垂首叹了一声道:“本王每行前皆占卜一卦,卦中屡屡现吉,乃诸事可成之相,不知为何枉顾两次皆不能盛意,莫非本王神传之卜相有失灵验?”
  黄飞虎谏道:“王爷若有兴周灭商之志,姜子牙乃将兵东征之不二人选。臣以为:姜道长自思非出身行伍,且无功名基奠,到时候操持旗牌令箭恐众将有不尽信其言者,此乃兵家之大患,锋芒自损矣!故姜道长以彩虹之说为托,实乃试王爷诚意耳!”
  姬昌闻听悟道:“西襄王所言字字真金,吾得其要也!”
  姬昌立即召集手下众文武官员齐齐出动,徒步奔望虹崖而行。
  姬昌命众文武俯首立于其后,自己只身来到崖边,猛飞身跪在姜子牙面前……
  此刻,姜子牙距崖边只有半尺远,姬昌只两个膝盖触地,双脚已悬在崖外,稍有不慎,便会跌落悬崖。
  姬昌不顾安危,跪在姜子牙身前,他抱着姜子牙的双膝泣道:“姬昌不才,空怀兴周灭商之志。若无贤士相助,姬昌壮志难成!求太公随我下山,登朝拜相,彰我立国之志,明昭天下,则成汤必亡矣!若太公不允,姬昌即仰身投于悬崖,生死由命!”
  姜子牙伸手抱住姬昌说道:“王爷随贫道目光来看,便知贫道将以何言应之!”
  姬昌顺着姜子牙的目光向瀑布望去,只见一条彩虹正凌在山峦之上。
  姬昌因喜道:“彩虹飞天,本王今日得见矣!”
  姜子牙笑道:“此虹华朗日之时日日得见,只是不在此地,难得其景罢了。”
  姬昌拍着姜子牙肩头亦笑道:“姜太公果然试我姬昌诚意耳!本王若无西襄王提典,尚在瓮中全然不知此间之精彩!”
  姜子牙、姬昌两人哈哈大笑,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