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志新传-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大道:“我亦正想为牛二说个媳妇,让他早日成家,也了了父母临终前的遗愿。”
  牛大媳妇道:“你家就这点家业,若给牛二娶妻岂不花光咱们的家产,将来娇儿如何养活?”
  牛大被媳妇的一番话说得没了主意。
  牛大媳妇又道:“牛二娶妻为时尚早,不如现在就跟他分家,教他自己出去另过,将来娶妻传后皆是他自己的事,与你这个兄长无干。”
  牛大虽然有些于心不忍,也不好当面反驳,只好推辞道:“这几天适逢天旱,地里的禾苗急需浇水,分家的事等过了这阵子再说。”
  第二天牛大忙着下地干活,牛二嫂子急不可耐,便趁牛大不在家找到牛二说道:“家中父母双亡,你和牛大虽然是骨肉兄弟,但各自谋生也是人之本分。我看你俩当早日分家,也免得相互累赘!”
  牛二听了嫂子这话,心中早已明白十分。于是便对嫂子说道:“如今我已成人,理当自立!若嫂子允我家中黄牛,二弟我只扛一犁一锄,便可出去另过。”
  牛二嫂子道:“二叔欲牵家中黄牛,嫂子自可做主。只是牛家除山前一块荒坡地外已无地可耕。”
  牛二道:“嫂子,小弟就要山前那块荒坡地!”
  牛二嫂子一听心中欢喜,立刻就到牛棚牵了黄牛出来交给牛二。
  这牛二二话没说,扛上犁锄,拽着黄牛就出了家门。
  牛二来到山前那块荒坡地,见荒草齐腰,果然是闲置了不知多少年。牛二先在山脚下寻了个高处,在树旁的空地上用树枝搭了个骨架,然后用荒草扎成草帘,在树枝搭成的骨架里下铺上盖,仅半天功夫,便搭成一个草棚。牛二见黄牛吃足了草,便将黄牛拴在树上,自己钻进草棚,倒头便睡。
  待牛二一觉醒来,已是黄昏将晚。牛二这才感觉饥肠辘辘,牛二后悔当初离家之时未向嫂子讨要干粮,现在挨饿的滋味也实在是不好受。
  牛二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打算回家向嫂子讨些吃的,暂度几日。
  牛二这样想着便从山根下来往家走,可他刚走两步,突然脚下一软,低头一看:原来自己踩塌了一个土洞。牛二捡了根树枝向洞内一捅,从洞里跳出一只野兔来,牛二一把抓住,心喜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牛二将野兔剥了皮,找了两块卵石点燃毛草,香香美美地吃了一顿野餐!
  第二天一早,牛大发现牛棚里没有了黄牛,便问媳妇黄牛去向。牛二嫂子便将与牛二分家的情形叙述了一遍。
  牛大闻听怒火万丈,举拳欲打,扭头看见床上的娇儿,手又软了下来。
  牛大一声不吭,从家中搬出几袋谷米,又翻出了一些泥盆瓦罐、炊具炉灶装上牛车,自己拉着牛车就去找牛二。
  牛大来到荒坡地,见牛二正在地里拔草,牛大唤住牛二道:“这里是片乱石地,锄犁难垦,更谈不上种田。我将家里的十几亩好地分你一些,秋后便有收成!”
  牛二坚持道:“这块地不垦也是可惜,小弟若今年垦荒种作不成,明年再与兄长分家里的好地不迟!”
  牛大见牛二执拗也没办法,只好放下牛车说道:“哥哥带来一些衣食用品,日后若有所需,尽管回家去取!”
  说完,牛大匆匆离去。
  可巧的是:自打牛二离家的第三天,老天爷开始连降暴雨,这雨一下就是整整七天。牛二靠着牛大送来的米粮,在草棚内尚能维持生活。
  到了第八天,牛二吃过早饭,因外面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牛二有些心烦,便从草棚伸出头来向天空探望,想知道这雨何时才能停下来。
  就在这时,牛二忽然听见山上隆隆作响,仿佛整座山像要塌下来一样。牛二顺着山坡向上观看,可不得了!牛二果然看见整个山坡像沸腾了一般,山水夹杂着泥沙从山上奔涌而下,眼见自己的这块荒坡地顿时被泥沙淹没,瞬间变成一片沼泽。牛二傻了眼,只得呆呆地在那里发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第六十五章 赠提篮痴心续前缘
  上一回说到:牛二眼见自己的这片荒地变成了一片泥水沼泽,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在高处,泥沙并未威胁到自己。
  过了一天,天气放晴。牛大听说牛二所处的荒坡地被泥沙掩盖,担心牛二的安全,便过来看望牛二。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这片泥地,顺手抓了一把泥土,顿时兴奋起来,他望着草棚边走边高呼:“牛二,牛二——快出来看!这里变成了一片肥沃的良田啦——”
  牛二从草棚出来,见哥哥展示着手里的泥土给自己看。牛二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牛大又说道:“这片乱石坡如今覆上了这层泥土,已经变成了十足的好地。等两天趁着泥土湿润,你赶紧套上黄牛把地耕了,我再给你送些粮种菜籽,或许还能赶上个小秋收!”
  牛二听了哥哥的话,过了两天真的赶着黄牛耕出了两亩多地。牛大背来粮菜种子,帮牛二把地种上。不出一月,一颗颗嫩绿的小苗破土而出,把往日的荒坡装扮得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到了秋天,牛二从地里打下的粮食比牛大的十几亩地里打下的粮食还多。怎么回事?拿牛大的话说:今年的年景不好,先旱后涝,因此地里只有不足五成的收获。而牛二就不同了:他的这块宝地打下的粮食比人家十成的收获还要多!
  牛二喜出望外,将自己的粮食给牛大送去了一牛车,算是给哥哥一点回报。之后又拉了一车粮来到市井,由于今年闹粮荒,市井上缺粮,牛二这一车粮还特别卖了个好价钱。
  牛二在市井上置办了些工具,回到家中上山伐木,给自己建了个木屋。从此,牛二才算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牛二在木屋旁搭了个牛棚,整日与黄牛为伴,日子过得还算清闲自在。
  转眼又到了一年春耕的季节。牛二到市井找了个铁匠铺,让铁匠师傅给自己打一把铁锄。
  这铁锄什么样儿?因为牛二力大,木把的锄头太轻,也太小,用起来不合手。所以这把铁锄全部是用生铁打造,光说这锄头就大得出了号,有一尺多长!
  铁匠铺掌柜见牛二是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又让伙计打了个牛铃,算是附送。
  牛二回到家中扶犁赶牛,忙着耕作。牛铃叮咚作响,引得路人不禁驻足观看。
  原来,牛二的坡地下面是一条土路,这条路是村中通往市井的必经之路。
  这一日,牛二正赶着牛在地里耕地,耳轮中听见一阵清脆的响铃声。牛二停下脚步回头一看,见一位翩翩少女正从田边路过,她胸前挂着一只闪亮的银铃,伴随着细碎的脚步,银铃声如跳跃的音符,悦耳动听。
  这少女见牛二回头端看自己,脸儿一红,低头加快了脚步。
  牛二也觉得挺不好意思,忙转身继续耕地。牛二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又看了一眼,发现那位少女也正回头向这边观望……
  各位:我老瞎子不说大家也猜得出来,这位少女不是别人,正是本村田家的铃儿。
  这铃儿今年芳龄十七岁,因家中只有她这么一个宝贝女儿,父母亲对她更是疼爱有加。铃儿也是聪明乖巧,十岁便将针线摆弄得得心应手,十几岁便织绣裁衣无所不能。
  铃儿母亲见铃儿心灵手巧,便在市井开了一家织绣庄,铃儿母亲常将铃儿的织绣拿到店铺去卖,没想到生意是出奇的好。
  铃儿过了十六岁便更加的懂事,常常主动到店中帮母亲照看生意,顺便了解生意状况,发现哪一种样式的绣品好卖,便回到家中彻夜赶工,以供店内之需。
  一晃转过年,也就是今年,铃儿突发奇想,绣了一幅《龙凤呈祥图》挂在店内,这幅《龙凤呈祥图》很快便引起了一位老婆婆的注意。
  这位老婆婆在市井也是个出了名的织绣好手,可她从来不将自己的绣品拿出来卖,而是收了不少慕名而来的绣女为徒。奇怪的是老婆婆收徒非但分文不取,还时常将自己的绣品拿出来相送。
  今天这老婆婆对着这幅《龙凤呈祥图》端详了半天,这才眯了眼开口问道:“闺女,这幅《龙凤呈祥图》出多少银子可换?”
  铃儿正坐在店内低头整理绣品,抬头见是位老婆婆,便说道:“不需几两银子,只三十纹钱便可!”
  老婆婆看着铃儿摇头道:“怎么这么灵巧的手绣才要三十纹钱?”
  铃儿笑道:“这只是自己闲来无事随手绣得,并不费太多功夫。”
  老婆婆点点头说道:“老身也有一幅绣品,可是价值不菲,几百两银子我都不换!”
  说罢,老婆婆抖擞着从怀中掏出一卷丝卷,交给铃儿。
  铃儿打开一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铃儿看到的是一幅和自己绣的一模一样的《龙凤呈祥图》,铃儿心中惊诧不已。
  老婆婆笑道:“我老婆子这辈子没什么喜好,就是喜欢收藏绣品,我欲将你的《龙凤呈祥图》和我的配成一对,你可舍得?”
  铃儿笑道:“既然婆婆喜欢,我便送你也罢!”
  老婆婆摇头道:“咦——这可不行!我老婆子怎能随便拿人家东西?”
  说着,老婆婆又从怀中摸出一个布包,在柜台上打开。
  铃儿一见,喜道:“好漂亮的七彩石!”
  老婆婆说道:“我欲将这些七彩石与你的《龙凤呈祥图》做个交换,彼此留个纪念,如何?”
  铃儿盯着这些七彩石,总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闻听老婆婆有意用此交换自己的绣品,高兴得不得了,笑逐颜开地将七彩石收了起来。
  老婆婆得了铃儿的《龙凤呈祥图》,也是心满意足,乐呵呵地慢慢离去……
  这位婆婆不是别人,正是嫦娥的化身。嫦娥从铃儿的《龙凤呈祥图》上一眼认出:这个在柜台内的绣女就是从前的织女。
  嫦娥见铃儿绣出了这幅《龙凤呈祥图》,以为这个铃儿对前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