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气!他们对战争和武器的理解绝对有自己独到之处。尤其是如何使用较为劣势的武器去抗击优势的敌人方面绝对是有心得的;所以聂志远曾经打算专门和他们探讨过相关问题;而谁知探讨到最后;双方完全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
在聂志远眼中;这完全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互助行为;他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十分详尽的交战情况。同时他也可以给对方提供各种物质上的帮助;毕竟聂志远的家境完全可以用土豪中土豪来形容。而身为中校的他同样也可以搞到一些军中限制的物资;比如说各种白酒和俄国人喜欢的伏特加。而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之后。聂志远还真从这些老兵身上获得了不少的启示。
〃炮兵交战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波打击;尤其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集中全部火炮进行短促急射。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往往会损失惨重;所以为了实现突破或者阻断时的超高的火力密度;我们专门部署了大量的臼炮和迫击炮。有些甚至就是简单的抛雷器;一个大号的汽油桶;你们放上发射药和包好点的炸药包;再在汽油桶底下安好激发装置。在几秒钟时间内;我们就可以获得远超正常情况下的火力密度。〃一个叫做季霍米洛夫前近卫军少校这样说道。如果徐杰在场的话;肯定会惊叹一句这个位面的〃没良心炮〃就这样出现了?!
〃但是臼炮和那种简易抛雷器射程非常有限。你们经常使用的10寸臼炮的有效射程不过2000码;而抛雷器更是只有700码左右;如此近的距离不要说对方的野战炮了;即使迫击炮都可以轻易够着吧?〃聂志远对此有些不肖;作为华夏炮兵新学派的信徒;他在强调瞬间火力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射程和机动性;毕竟前者意味着炮兵自身的安全性;而后者除了安全之外;更是强化了炮兵的效率。
〃没错;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吃了几次亏后他们使用了更为分散的兵力布置;而且在前进的时候安排大量的迫击炮提供掩护;我们的臼炮往往一开火就会被锁定然后摧毁。而且你知道的;臼炮的移动性很差劲;而我们又缺乏车辆。所以我们最后用了一款比较复古的武器。〃说着;季霍米罗夫指着屋子旁边的一个圆柱形物品说道。
〃霍尔火箭?这东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二次华俄战争中你们曾经用过;当时是配属给骑兵部队的;很好携带;甚至弄一个斜面就可以发射;但是精度和射程很是糟糕。〃聂志远仔细瞧了瞧。认出了这种东西。
〃恩;这种32磅重的火箭的射程和精度和正规野炮相比确实不如。最远只能打3000码;而精度更是差的离谱。但是装药量却和我们使用的10寸臼炮炮弹相当。第二次华俄战争中我们的火炮还相对充足;对这种武器也不是很重视;但是当大战爆发后;我们的各种装备都十分匮乏;甚至连步枪都不够用。而这种火箭也就成了我们应急用的武器;其实它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尤其是当大量使用对一块阵地进行覆盖的时候;密集的弹雨足够弥补精度的不足;而且我们还可以把发射导轨并联起来;放在卡车上;短时间内的火力密度远超常规火炮。〃季霍米罗夫对聂志远的表现并不是很在意。
〃而如果我们能够研发一种新式的火箭弹的并且配上比较精良的发射装置的话;我们可以在一瞬间获得极强的火力;想象一下吧;一辆不起眼的1。5吨卡车上面放着一排排的炮管或者发射导轨;然后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向远处倾泻大量的弹药;然后再用数分钟的时间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离战场。这是多么美妙的情景啊。〃说道这里;这个前俄国炮兵军官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陶醉的表情!就像喝到了上等的伏特加一般。
〃嗯;从你的描述上来看确实不错;但是首先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射程问题;3000码的精度显然不能满足需要;甚至连营级迫击炮都可以轻松将这叙箭炮摧毁;而另外一个问题是精度;虽然这种火炮是用来对面目标进。行打击的;但是就目前的精度而言至少对于华夏陆军来说有些难以接受。〃对于这种理论上的东西聂志远见得多了;如果仅仅是孔洞的描述的话;聂志远对其并不感冒。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有干货啊!
〃方法倒是有;也许这套方法对于曾经的俄国来说成本有些高;但是对于华夏来说问题应该不大;第一个办法就是将发射导轨换成发射箱;并且尽可能的长一些。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在火箭弹本身上做些文章;比如说我们可以将火箭弹尾部的喷嘴修正一下;将其变成一组和中轴有一定角度的偏差的喷嘴;这样的话;炮弹在气体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这些喷嘴在喷射的时候就起到了稳定飞行状态的作用。〃季霍米罗夫边说边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资料。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火箭弹尾部用于平衡的弹翼怎么办?他们会导致箱体过大;这样降低了火力的密度;同时也增加了阻力。这也是我当初计划中最大的一个问题。〃看着陷入了沉思中聂志远;季霍米罗夫补充道。
〃这个弹翼就是为了稳定火箭弹的;既然我们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稳定性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去掉;去掉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发射管;并且还可以在发射管内部刻上螺纹膛线。这样的话稳定性和精度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还要弹翼干什么呢?〃几分钟后;聂志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这次交流成为了两人合作的开始;但是并不代表剩下的道路上就会一番风顺。有了最基础的技术原理后;如何将其制造出来是个问题;而如何定位这种武器;并且在现有的装备体系中给它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服上级。所以这才有了最开始的一幕;聂志远又一次出现在彭毅的办公室中;然后喋喋不休的向他描述这种武器未来的前景。
〃你找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啊;我是军区指挥官;不是总装备部的啊!再说了老聂还在北京呢;你找他也比找我强啊。他直接就能和总装备部的人拉上关系。〃彭毅再一次重复道。他甚至怀疑要是这小子再这样无休止的找下去;会不会把自己搞的精神分裂!
〃但是总要有试验场和军方的需要吧;搞这东西钱和人都是问题;而且如果我们搞了半天结果没人要;那不就白忙活了?您只要在报告中提到需要一种短时间内可以在中距离上投射大量弹药的武器;然后我再让我大伯推动一下;那成功的概率不是更大了吗?〃聂志远贴着脸说道。
〃胡搅蛮缠。〃对于聂志远的回答;彭毅有修笑不得;总装备部都有自己的试验场还要找地方军区干什么?不过这小子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不帮一把也有些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并不算很难;不过是在报告上加上几个字的事情。〃整好我要给徐老板写封信;顺带就提一句吧;要是不通过的话;那么这小子再找自己也有托辞了。〃彭毅心中说道;更何况从表面上看他对这件事不算很热血;但是内心深处还真希望这些家伙能鼓捣出来一些好东西!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hukaikaka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暴风火箭炮
〃人才啊!〃彭毅还是很够意思的;本着送佛送到家的原则;他还在给徐杰的私信中特意附上了聂志远整理的资料;而现在这些资料正摆在徐杰的桌面上;而当徐杰看到一款非常接近后世中被称为冰雹的的火箭炮的东西后;徐杰也不得不感叹一下这个面目全非的历史。
图上画的很简单;一辆1。5吨的卡车;在车体上架设着4排6个的发射管。发射管的长度在2米左右。而旁边标准的炮弹则是长约0。8米左右的无尾翼火箭弹。在大概浏览了相关资料后;徐杰感觉这东西至少在远离上要比历史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要强上很多。更像是一款德国火箭炮和俄国火箭炮相结合的产物。吸取了各方的优势。
说起前苏联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十分了解;齐射时壮观的长面和短时间内超大的投射量;再加上简单到极点的发射装置。这恐怕就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喀秋莎火箭炮后的感觉吧。这款火箭炮几乎秉承了苏式武器的简单实用以及投射量强大优点;在2战中是一款相当不错的炮兵技术装备。不过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这一款火箭弹并没有实用尾部的弹翼;这让徐杰感到有些奇怪。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使用bm13火箭炮的炮弹弹翼是十分正确的选择;因为苏联当时面对强大的压力没有足够的产能和时间去搞某些过于复杂的装备;所以bm13并没有使用发射筒;更别说在里面刻上膛线了;而是直接用发射导轨。这样一来火箭弹的旋转就完全靠火箭弹喷嘴自身了。转速下来了;精度自然会降低一些。而历史上俄国人处于成本的考虑。他们认为直接加装弹翼来减少发射器的复杂性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所以他们选择了导轨和弹翼而没有选择发射筒和膛线。从成本上来说很不错。
在2战历史历史上真正选择复杂的涡轮喷嘴和发射管以及内部膛线的国家是德国;和名声大噪的bm13不同。德国2战火箭炮给人的感觉是默默无闻;但是并不代表德国人就没有好货。历史上德国人也有几款不错的火箭炮。从精度上来讲;采用了涡轮火箭弹和发射管的德国火箭炮要比苏联的bm13要准一些;从射程上来讲也算可以。
比如说德国的15cm火箭炮可以把弹重34。15公斤的火箭弹打出6900米远;而口径达21cm的42型火箭炮则可以把112。6kg的火箭弹打出7850米;从射程上来看比喀秋莎的8。5千米短一些;但是精度却要超过后者。不过悲催的是这种武器在德国人手中最开始更多的是当成烟雾弹或者特种弹尧射器而不是当成一种压制性兵器;在喀秋莎火箭炮大行其道之后;德国依然没有像苏联人那样集中使用这种武器。而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德国人认为火箭炮的精度过低。而且装填缓慢。但是德国人依然有车载火箭炮;部分火箭炮还赢得了陆地斯图卡的称谓。但是不管如何;这种武器的数量以及发挥的作用都无法和喀秋莎火箭炮相比;虽然在技术上和性能上德国货可能更好一些。
对于2战火箭炮的作用;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