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给朋友的信中,江举的另一个例子是更复杂的四行回文诗,这首诗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写的。实际上这是同一篇中的两首诗,每一首都是另一首的回文。它是一个特例,因为尽管表达的感情不同,但意义惊地相似。顺读带有一种渴望、苦乐参半的调子:
纤纤乱草平滩
冉冉云归远山
帘卷堂空日永
鸟啼花落春残
意思大致相同,只是表达的感情更加迫切一些。汉语中的回文把所有字倒过来读还能保持意义不变,确是很奇妙的。
残春落花啼鸟
永日空堂卷帘
山远归云冉冉
滩平草纤纤
9月11日,当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被飞机撞击的时候,江泽民像许多人一样被这可怕的场面惊呆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给布什总统和美国人民发出慰问电。
第二天,9月12日,布什总统致电江主席表示感谢。美国总统说他希望与国际社会的所有领导人一起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此,布什总统告诉中国领导人说他希望两国能够加强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作。
尽管江泽民明确表示了对恐怖袭击的谴责并真诚地愿意提供援助,但中国国内许多人持有与他不同的看法。尤其是互联网上的评论,显示出许多中国老百姓对美国远不像其领导人那么同情。多年来,中国一直受挫于美国的强大力量,1999年炸馆事件及最近的撞机事件更是强化了这一感觉。许多人认为美国“活该”,尽管绝大多数人对死者表示了同情,但是许多人声称,由美国总是要当“世界警察”,因此“必须至少承担一部分责任”。
江并不赞同这一看法,并在外交上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步骤。他希望确保中国参与当前有关如何应对这次袭击的国际讨论,并且在此过程中保障中国自身的利益。此,江打了许多电话给安理会的其他3个常任理事国:俄罗斯、法国和英国。江告诉这3国的领导人,恐怖主义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威胁,并已成为一个公害。他还强调说,建立国际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是极为紧迫的。
江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他知道美国即将采取严厉报复措施,因此力图对此进行制衡。他阐述了中国的立场,称打击恐怖主义的任何军事行动都必须有“确凿的证据和明确的目标”,确保不会伤及无辜,必须遵循国际法的准则,并尊重联合国安理会的作用。江还表示,所有的行动都应当符合维护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江主席发表这些警告有几个原因。他认为跨越边界的外国干涉在本质上是错误的。中国当然不想见到有人开创此先例,以免将来这种先例会在某种情形下用来反对中国。他还担心一个久拖不决的国际危机可能会危及中国的经济,而中国经济必须保持高增长才能避免大规模失业。他还担心反恐战争可能会进一步扩张美国的实力。美国军队的任何对外扩张——尤其是果美军中国边界附近长期驻扎——都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在国内,江泽民担心新疆的恐怖分子可能会策划类似的暴力行动,他命令对安全规定进行检查并要求采取更严厉的措施。中国政府限制外交人员对新疆的些敏感地区进行访问;可疑的组织受到了严格的审查;飞往中东地区国家的航班也减少了。
中国对美国行动的支持并不是无条件的。中国将不反对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但中国希望取得一些回报,具体来说,在对待中国如何处理新疆和西藏的国内恐怖威胁问题上,中国希望美国的态度能有所转变。中国对打击恐怖主义的限制条件就是“不能有双重标准”。
10月份在上海召开的2001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论坛上,在两个月之前还不可想像的情况下,江泽民会见了乔治布什。布什的整个总统生涯已经为此次恐怖袭击所改变,反恐战争也将成为他未来的工作重点。在地缘政治的结构变化中,狂热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潜的敌人横行现代社会,不加区别地滥杀无辜还以为在“替天行道”面对这个可怕的新世界,必须重新评估以往的对手。布什不再称中国是一个“战略竞争对手”,而这个提法曾在他参加2000年总统大选时甚嚣尘上。
布什在飞抵上海的途中对记者说,他希望发展与江的个人关系。“我希望见到他,”布什说,“这样他就可以看出我是真诚地希望建立良好的关系。我知道我们之间有共识也会有分歧,但我们会努力建良好的中美关系。”布什和江已经通话3次了——2次是“9·11”袭击之后——但布什称这还不够。
就在此前的4月份,布什曾捅过一个马蜂窝,他当时表示如果中国大陆进攻台湾的话,他将下令保护台湾。如今,这位美国总统突然变得更加成熟了,他说:“我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又说,“我期待着对江主席重申这一点。”
在他第一次会晤中国领导人之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布什赞扬了江主席和中国政府在“9·11”袭击之后立即作出的反应。“没有犹豫,”布什说,“也没有怀疑,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们将与美国和我们的人民站在一起……”
“两个大国难得会在所有问题上都取得一致”布什接着说道“我可以理解这一点。但我对江主席保证说,在处理分歧时,我们会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我们寻求的美中关系是开诚布公的、建设性的和作性的。”
就像为了强调这一点,两位领导人都没有详述传统的摩擦。布什没有提人权,江泽民也只是简单提了一句台湾。不,尽管两位领导人宣布他们是反恐战争中的盟友,但还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分歧。江回避了北京是否支持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的问题,他还重申了明确具体目标以免“伤及无辜”的重要性。
肢体语言表明了一种新建立的友谊。江一度抓住布什的胳膊肘,而当时布什正在江的耳旁窃窃私语。与此相应的是,当两人转身准备去赴午宴时,布什很随意地把手臂搭在江的身上。午宴有鱼翅汤、炸龙虾和牛排。他们看来都喜欢与对方在一起不过布什有时候与其说是兴高采烈还不如说是如释重负。无疑,两位领导人在双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的1年之后都在刻意展示相互之间的友好。
尽管在“9·11”之后的众多事件中,美国公众并没有完全接受新的中美关系,但《华盛顿邮报》称:“当江泽民政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甚至是轰炸阿富汗之后,公众的批评消失了,这是冷战后中国首次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绝大多数中国人,尽管还对炸馆事与撞机事件心存怨恨,但据《南华早报》报道,他们都认为江主席支持美国的国际反恐战争“是北京近10年来最明智的决定”。
亚太经合组织最高会议在一场精彩的晚会和上海黄浦江上空壮观的焰火表演之后结束了,这标志着中国正在作为国际社会中一个生气勃勃、广受尊敬的成员逐步崛起。这是江泽民主席的一个胜利刻。
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刚刚结束后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CNN记者用英语询问江泽民个人的未来打算。“如今你刚主持了一次重要的首脑会议,相当成功的会议,”这位记者说,“如果你选择年从你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这是不是你的告别演说,你的一个告别性成就?你会退休吗?如果不退,你明年再干一届的理由是什么?”
观众中传来了紧张的笑声。在中国,记者根本就不会向领导人问这种问题。在回答之前,江泽民犹豫了一下,转向他的口译,让他翻译。人们都能听到口译的话“他刚才问的问题是,”口译告诉江主席,“这次您成功主持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是否就是您在明退休前的告别。”
“哈哈,”江笑着说道,“我刚才没听明白你的主要意思,”大厅内又响起了一阵笑声。“你关心的是我明年的退休问题,是这个意思吧?是这样么?首先,我明年是否退休,关于这一点,我可以很坦率地告诉你,这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来决定。”
这次亚太经合组织论坛的一个尽管被忽略但实际上更加有趣的特点是:每当江主席主会议的时候,他都使用英语。新加坡总理称赞了江的措辞,他注意到在这一周中,江对这门语言的运用越来越自如,为中国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在江泽民的带领下,中国官员也使用英语来做媒体简报这除了能够增强中国的海外影响,还能够鼓励国内的英语学习。
江还把技术作为此次最高会议的一项优先事务,同与会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一起度过了很长的时间。陪同江主席参加会见的是他精通技术的儿子江绵恒博士,他正寻求结合中美优秀思维方式以创造一套新的价值体系,推动中国科技发展。
江博士1992年回国。从德莱克塞尔大学毕业后,他在南加州的普公司工作了一年左右,负责制定对亚太地区的发展策略,同时也在一所当地的大学进修商务课程。(据江泽慧说,绵恒回国的一个原是,江泽民想要他即将上学的孙子回国接受传统的中国教育。)
江绵恒加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后,负责一家技术公司的财务和衍生产品,该公司是以谋求市场利润为经营目标的。两年后,借助他迅速增长的商务才干,他为海市政府创办了一家投资公司,力求将科技成果商业化,并联合当地公司以应对中国入世后的国际竞争。后来他成为享有盛名的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除了其他的分工,他还负责“神舟”载人航天项目。江博士对朋友说,他的梦想是为中国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能自我运行的模式,或许还想回到他的本行——高温超导——去搞科学研究。
江主席开始信奉被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称之为“创造性破坏”的美国市场模式,并且已经在努力打破高度官僚化的国有企业中国电信垄断。江尤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