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轿与白轿 上面说的轿子是纯粹代步之轿, 这里再说说北京人结婚时用的喜轿和送丧时用的白轿。老北京的习俗是, 结婚时新娘必须坐喜轿至夫家, 否则不被视为正式婚姻。据载, 清朝慈禧太后与孝哲后( 同治帝载淳之后) 失和, 宫人恐后遭废黜, 惴惴不安。孝哲后忿然说:我是坐轿子从大清门进来的, 她不能废我。慈禧乃妃嫔出身, 不是坐轿子从大清门进宫的。北京民间结婚之礼, 又有南礼、北礼之别。南礼只备红轿一乘, 由新娘乘坐; 北礼另备绿轿二乘, 由代表男方之娶亲太太, 及代表女方之送亲太太乘坐。如资财有限, 可只备红绿轿各一乘,男方发轿迎娶时, 娶亲太太乘坐红轿。返回时, 新娘乘坐红轿, 送亲太太乘坐绿轿, 娶亲太太则改乘骡车回来。至新娘第一次归宁( 俗称回门) 时, 女方亦备绿轿迎送。民国十年(1921 年) 以后, 新式婚礼流行, 北京人才渐渐改用马车或汽车迎亲。
旧时,有钱人家发丧时必备白轿,为送丧之晚辈乘坐。但老北京的风俗是,乘轿的妇人只限于已婚的,未出嫁之女子不能乘坐。不似南方,凡女子均可坐轿, 若是已嫁之女,为母家尊长送丧,所坐白轿须在轿顶上覆盖青色线网, 以示区别。
另外, 丧家发丧时,还要用四人抬蓝色空轿一顶, 谓之魂轿, 轿内供奉死者灵牌。魂轿设在棺前,缓缓而行。
人力车 人力车在北京初名东洋车, 因它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之后由日本传入我国的。这种人力车车厢短,车把高, 车夫可以挺胸缓行, 乘客却很不舒服。后来几经改选, 放长车厢,放低车把, 车轮又出现了木轮包铁皮的铁皮车以及死胶皮、活胶皮等,乘客坐着满舒服, 可是车夫非得大哈腰紧跑不可。
冰床 以木制成,下嵌钢条二根, 冬日滑行于坚冰之上。一人背绳, 在前面用力引曳而行。一床可坐数人,其快如飞。主人招揽顾客时, 身披老羊皮袄, 待客齐后, 即将皮袄平铺床上以代坐褥。如什刹海、各城护城河及东便门外等处均有之,旅客称便。
手推车 手推车当中只有一个车轮,故俗称一轮明月。过去, 山东、河北、河南各省载客运货均用此车。那时曾有推小车不用学, 只要腰眼活的民谚。北京在未安自来水管之前, 各营业水井, 给用户送水, 概用手推车推运。车上左右各有一大木桶, 桶之上有方口,用以灌水, 桶之两旁下端, 各有一出水的小洞口, 用木塞堵塞。车上放带铁钩扁担一条。靠车辕置小木桶两个。至用户家门时, 将小木桶分置车之左右, 拔下木塞, 将水放满, 再用木塞堵严小洞口,挑水入门, 倒于缸内。倒满一缸水, 有时需挑送数次。淘气小孩儿, 趁送水人进门之际, 拔下一边木塞, 水流满地, 急急跑走。两边水桶一轻一重, 必然倾倒。
此外, 卖青菜、山货、缸盆、黄土者以及卖干鲜果品、烫面饺、牛头肉、切糕等小商贩, 亦多用手推车。但车之上部是平面的。
另有粪车, 其构造与水车全同, 但两旁不用木桶, 而用荆条筐。此种工具很不严实,且行走甚慢, 行人碰了只好掩鼻而过。
担挑 过去, 卖河水的( 种荷花用)、卖青菜的、卖鱼虾的、卖鲜花的, 都用担挑。此外, 煤铺送煤, 灰铺送灰, 饭馆送酒菜, 家具铺出赁家具等等, 也用担挑。
人背人 清末, 京都下水道大半堵塞。一到夏季, 尤其是暴雨频繁时节, 各大街积水成河, 有时没膝及腹,无法通行。此时便有些穷苦之人为挣得几文钱, 专门背人过街。这些人穿着短裤, 光着膀子光着脚,背上背, 用双手托住那人双腿, 一步一步水过街。
驼 户
陈琪
清朝末年, 京西石景山和门头沟一带, 京南良乡和大红门一带, 有很多养骆驼的驼户。那时, 山区的煤炭、石灰、木头, 主要是靠骆驼驮进城。一进入秋季,拉骆驼跑城儿的就开始多起来, 冬季是最忙的时候, 每天天蒙蒙亮, 随着阵阵清新悦耳的驼铃声, 一队队的骆驼就来到北京城外。有的将煤或灰卸在城门附近的集市上, 有的则直接送到用户家里。
那时, 在北京城里, 时常可以见到高大的骆驼昂首阔步、悠然自得地漫步在马路上。
我家四代都是养骆驼的
我们是京西衙门口村的老住户。因为从我们村到门头沟和到城里远近差不多, 到门头沟驮煤也好, 往城里送煤也好,当天都可以返回村里, 不用在外面住店,由于地点适中, 村里养骆驼的特别多。听老辈子人讲, 全村的骆驼最多的时候达到过千儿八百只, 仅东街樊家一家就养了一百多只。
我今年75 岁, 我们家从我太爷到我这一辈儿, 四代都是养骆驼的。听老人们说, 北京的骆驼早先是蒙古人带进来的。蒙古人向清政府进贡或来北京做买卖, 都是把贡品或货物用骆驼驮到城北黄寺或外馆一带, 有时卸完货就把多余的骆驼卖掉。但大部分的骆驼是老辈子人去口外买回来的。一到春天, 他们把钱交到做蒙古人生意的外馆那里,自己仅带点路上吃的, 就和外馆的人一道奔口外的骆驼市上牵骆驼。那时的年月跟民国以后不一样, 那时世道太平,人也踏实, 路上虽然也有土匪, 但不劫骆驼。我太爷就是靠去口外贩卖骆驼发了家。我太爷有个本家兄弟, 人称陈二先生。他懂些医术, 给礼王府家的人瞧好了病, 王爷给他买了好多骆驼和马。后来陈二先生的骆驼也养到百十来只。那时门头沟还没出煤, 驮煤得上周口店,陈二先生的骆驼专门从周口店给礼王府驮煤, 打头的骆驼背上插着一面三角形的小黄旗, 上面有龙的图样, 表示是给皇家做事的。当时城里的马路不宽,交通挺乱, 但陈二先生的骆驼可以畅行无阻, 谁也不敢拦, 谁也不敢抢。他家里有好些王爷送的古玩和字画。记得我小时候, 有一次他拿着一个鼻烟壶逗我玩, 他把鼻烟壶放进水缸里, 鼻烟壶能漂着不沉。
拉骆驼的有两类:
驮脚的和跑买卖的
养骆驼多的叫骆驼主, 也叫掌柜的,他们雇有一些人专门拉骆驼跑城儿。拉骆驼按把计算, 有六只一把的, 有七只一把的, 也有八只一把的。六只一把的叫小把, 八只一把的叫大把。一般一把一个人拉, 人手不够时可以临时雇人。有的好几把一起走, 几个人可以互相帮助。早先装卸货物有人帮忙, 一把骆驼还拉到过九只。进入民国以后, 随着交通的发展, 对进城的骆驼有了新的规定,只准三只为一把。因为六只一把前后得有六七丈长, 影响城里的交通, 所以六只一把的来到城外, 就得分成两把, 三只三只的进城。
拉骆驼的有两类: 一类专门运输, 把别人的货物从一个地方驮到另一个地方,光挣脚钱, 这叫驮脚的; 另一类自己买来货物, 驮到别处卖掉, 既挣脚钱, 又挣货钱, 这叫跑买卖的。我们村驮脚的占多数,多是去门头沟驮煤, 去大灰厂驮灰。
骆驼背上有毡子做的屉儿( 类似马鞍子), 屉儿又分汗屉、里屉、外屉和大屉。汗屉放在两个鞍子( 我们管驼峰叫鞍子) 之间, 围绕前后两个鞍子再裹上里屉和外屉, 最后整个罩上大屉( 把两个鞍子露在外面), 再用绳子兜肚勒紧。骆驼驮货使用的是粗麻绳编成的口袋, 底小口大, 口上有袢。装好货以后, 在袋子口上蒙块布, 用绳子穿在袢上, 收紧。这种特制的口袋在骆驼身上不打滑, 撂得住。两条口袋十字交叉斜搭在两个鞍子之间, 叫一驮(duò), 有四五百斤重。口袋是小头在前, 大头在后, 这是因为骆驼的后腿特别有劲儿。
高驮( 即往骆驼背上搭口袋) 时,主人嘴里发出噻( 出自蒙语, 坐的意思,音sē)——噻——的口令, 骆驼就前腿先跪下, 后腿再蹲下, 原地卧下。起驮时, 主人手拉缰绳或是用脚踢骆驼屁股一下, 嘴里发出啾( 出自蒙语,起来的意思, 音qiū)——啾——的声音, 骆驼就先立起后腿, 再伸直前腿, 高高站起来。拴骆驼也用缰绳, 但不像马那样带笼头嚼子, 而是带穿鼻。人骑的时候拉着缰绳, 按下骆驼脖子, 腿往脖子上一跪, 手抠着屉, 一使劲就上去了。骆驼背宽, 人的两腿不好分开骑, 只好偏一边坐着。有时走着走着人实在太困了,就抱着前边的鞍子睡。如果是拉一把骆驼, 就要在最后一只骆驼的脖子下系一个小铃铛, 一般是铁的, 讲究一点的是铜铃, 有的还用铁链锁上, 怕人偷去。如果是几把骆驼一起走, 就在其中一把的最后一只骆驼脖子下系个小铁铃,在它前面的一只系个大铁铃, 大铁铃是椭圆形的, 锤是木头的, 走起来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 广安门外有一家铃铛李, 专卖铁铃。各家骆驼的铃铛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 外人听不出来。可自家人一听就知道是不是自家的骆驼。驼铃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骆驼丢失。拉骆驼多在后半夜起身, 黑更天赶路,只有靠听铃声。如果铃不响了, 就得赶紧去找骆驼。
拉骆驼主要在冬天,夏天骆驼要到口外去放牧。
拉骆驼的生意主要在春、秋、冬三个季节, 其中又以冬季最忙。从京西往城里驮煤驮灰, 多走广安门。我跑城儿的时候, 广安门外有煤市, 广安门里有灰市, 搞买卖交往就是买卖双方俩人拉手, 用手说话, 你知我知, 第三个人也不知道。办这种事的都得有点半熟脸, 多少钱, 几里地, 你也不能冤(北京俚语,意为骗)我, 我也不能诓你, 价钱一定,谁也不许蒙谁。然后用骆驼将煤或灰直接送到用户那里。也有替人驮脚的, 把煤或灰卸在市上, 过完秤, 点完钱, 即可返回。
到了夏天,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