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造肉、芸豆糕、豌豆黄、炸白薯、茶汤、杏仁茶、杏仁豆腐等。这些小吃不但是北京特产, 而且采用清宫内廷的做法, 更加使人一尝为快。这些茶棚后来日渐发展, 由临时转为固定,并迁入游人众多的园林中, 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太平花、上林春、集士林,北海公园的双虹榭、道宁斋、漪澜堂,太庙的后河等。
大 酒 缸
冯大彪
北京的大酒缸, 确有其独特的风味。解放前, 不管是东单、东四、西单、西四, 或鼓楼、前门外, 凡繁华的街头和临近闹市的巷口, 大都设有这样的酒肆。这些酒肆与通常的饭馆、酒馆不同,有的是一间门脸, 有的是三间门脸, 进门迎面都是一张木栏柜, 柜台有的是一字型的,也有的是曲尺型的。柜上放着许多大瓷盘, 盘里盛着应时的酒菜, 有荤有素。柜台外边摆着几个盛酒的大缸, 上面是朱红油漆的大缸盖, 这也就成为酒客们的饮酒桌, 大酒缸也即因此得名。
顾客坐在酒缸周围的方凳上, 一边尝菜品酒, 一边与其他酒友闲聊, 交谈着社会新闻、掌故轶事、内幕消息、商业行情。这里没有高下尊卑、贵贱贤愚之别, 人们不论相识与否, 大都一见如故。一到严冬季节, 北风呼啸, 雪花纷飞, 夜晚去酌上二两, 再要两条小酥鲫鱼, 一碟韭菜拌豆腐佐酒; 店内炉火熊熊, 掌柜满面春风, 听着酒友们山南海北地闲扯, 什么张大帅、吴大帅、袁良市长枪毙殷焕然等等。这确实是驱寒的好地方。
那时经营大酒缸的多是山西人, 以零卖白酒为主, 也卖黄酒。酒菜分自制和外叫两种, 自制又有常备和应时的分别。有些大酒缸除卖冷食酒菜外, 还卖爆羊肉, 以三两、四两、半斤计卖。酒后爆二两羊肉, 多加大葱, 再炒上半斤饼或要两个火烧, 花钱不多, 便可酒足饭饱。有的大酒缸还卖炖鱼, 这是一种应时的热菜。鱼多用黄花鱼, 店内终日生火,汤滚鱼热。在暮春时分, 乍暖还寒, 冷菜小饮, 再尝带汤热鱼, 使人肠暖胃开, 惬意无比。
也有的大酒缸带卖山西刀削面、拨鱼儿, 多在店旁门, 设面案、煮面锅,锅中沸水滚滚, 厨师左手托一大团面,右手挥舞薄刀, 削下的面片如雪片纷飞,煮熟捞在碗内, 再浇上已炖好的肉卤汁。吃起来, 面片薄而长, 劲韧而爽口,加以卤汁醇香, 真是地道的山西风味。酒后来一碗这样的刀削面或拨鱼儿也是一乐。
风味小吃
靳麟
北京的小吃, 各有独特风味, 并且物美价廉, 经济实惠。数十年来, 曾经品尝者, 约百余种, 今日回忆, 犹有齿留余香之感。
甑儿糕 甑是古代蒸食物用的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卖甑儿糕的则是用木制的小甑, 如茶杯大小, 内装炒熟的大米面, 上面放点点白糖、瓜子仁儿、青红丝, 搁在大茶汤壶上蒸几分钟。都是早晨挑着挑子走街串巷, 现吃现蒸。吆喝甑儿糕哟。
豆面儿糕 又叫驴打滚儿。黄粘米面蒸熟后, 在案子摊开摁平, 裹上红糖或豆沙馅一卷, 再滚上炒熟了的黄豆面。吃的时候, 浇上糖稀, 香软适口, 甜而不腻。
扒糕 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小圆坨, 蒸熟。吃的时候切成薄片儿, 浇作料:酱油、醋、芝麻酱、蒜汁儿、辣椒油、芥末、胡萝卜丝儿。卖扒糕的都在夏季,带卖粉皮儿和凉粉儿。吆喝扒糕筋道酸辣凉粉儿哟。
豌豆糕 豌豆面蒸熟后, 撒白糖或浇糖稀。其实并不是豌豆面, 而是白芸豆面。从前什刹海荷花市场有一位姓王的, 用白芸豆面做成小八件儿, 芝麻白糖馅。他这个小摊儿还起了个字号, 叫 真素斋。有下街卖的, 背个圆笼,敲着堂锣儿, 小孩儿们买的时候, 给捏个小兔儿、小鸭子、小花盆等小玩艺儿。
豆昔儿糕 一层江米面, 一层黄粘米面, 中间夹着一层豆馅, 上面是一层白芸豆昔儿。蒸熟以后, 撒白糖、浇糖稀。吆喝:豆昔儿糕咧, 又粘又热哟。北京护国寺逢到庙会时, 后院有个专卖豆昔儿糕的。
芸豆饼儿 煮熟的芸豆, 抠一小勺,用白布包上一揉, 摁成圆饼, 有甜咸两种。这种小吃, 大多是小学生买来当早点吃。
粘糕 又名年糕, 北京东四牌楼北边路西的虎记, 西四牌楼南边路东的年糕张, 都很有名。他们做的凉糕、粽子、元宵、江米藕, 也很好吃。
切糕 又名盆儿糕。黄粘米面, 加红小豆, 上面一层小红枣, 用大瓦盆蒸,熟后摊在案子上, 买多少, 用刀现切, 所以叫切糕。用竹披儿一插, 蘸上白糖吃。后门大街南头有一位切糕王, 回民,几辈儿都是做这买卖的。
杏仁儿茶 大米面熬成稀糊, 加上杏仁儿, 盛到碗里, 再搁桂花、白糖。早晨有挑着挑儿下街卖的, 哟喝:杏仁儿茶哟。其所以名之为茶, 因为喝的时候,不用羹匙, 如同喝茶。油茶、面茶、茶汤,亦同此义。
油茶 又名油炒面。用香油把面炒熟, 里面加核桃仁儿、芝麻、瓜子仁儿、白糖, 有的还搁牛骨髓油, 用开水沏。
面茶 用糜子面熬成粥, 盛到碗里以后, 再用两根细筷子蘸芝麻酱( 芝麻酱先用香油调稀) 来回地往面茶上一丝一丝的抡, 抡匀抡满, 再撒上花椒盐和。喝的时候, 要一手擎碗, 转着碗边儿喝,使面茶上的芝麻酱和面茶同时入口。如果用羹匙或筷子, 势必把芝麻酱和面茶搅混, 喝着就不是味儿了。
茶汤 炒熟的糜子面, 用开水沏, 上面撒红糖。有所谓八宝茶汤者, 就是再加上山楂条、青红丝、葡萄干、核桃瓤、瓜子仁儿等一些果料。沏茶汤、油茶, 都是用长嘴儿的大铜壶, 北京人管这种大铜壶叫大茶汤壶。
莲子粥 后门大街增庆斋清真饽饽铺每年夏季在什刹海荷花市场搭棚设座, 专卖八宝莲子粥。所谓八宝莲子粥, 用大米和薏仁米熬成粥, 吃的时候,再加糖莲子、百合、核桃仁儿、桂圆、蜜糕、葡萄干儿、瓜条、瓜子仁儿、青梅、白糖。粥味清香, 颇负盛名。旧社会的一些文人墨客还为之赋诗题字, 增庆斋东家赵寿臣曾把这些装订成册供人欣赏。
荷叶粥 大米熬成粥, 用整个鲜荷叶一盖, 粥色浅绿, 味有荷香, 为夏季应时之品。
豌豆粥 用豌豆熬成, 吃时加白糖与桂花。从前, 西单牌楼有位豌豆粥赵,专卖豌豆粥。
大麦米粥 用大麦米熬熟, 吃时搁桂花与红糖。吆喝粥哎, 大米粥哎,一般都是下午卖。
油炸鬼 从前, 北京的早点有卖油炸鬼的, 把一小块约有二寸长的半发面, 用小瓦刀在中间划一个小口儿, 面的两头儿用手抻一下, 放在油锅里炸, 看锅的小徒弟用铁筷子在中间把它撑开, 再翻过来一炸, 好似鹅游釜内。旧社会说相声的, 有一段儿学卖油炸鬼吆喝的调儿个儿又大咧, 面儿又白, 扔在锅里漂起一, 赛过烧鹅的油炸鬼儿咧。
炸焦圈儿 又叫小油鬼。圈小如镯,炸得焦脆。从前, 北京粥铺的早点, 讲究吃马蹄烧饼夹焦圈儿, 喝甜浆粥。
炸荷包蛋 用两层面做一个长方的饼, 先在油锅里炸一下, 捞出来, 用刀在饼的一头儿刺个小口儿, 把一个鸡蛋打开, 整个儿的倒进饼里去, 把口儿用面粘上, 再放到油锅里, 两面炸, 谓之炸荷包蛋。
炸脆麻花 用白糖、桂花和面, 搓成条, 拧成双股的麻花, 搁在油锅里炸, 炸成绛红色, 吃着香甜酥脆, 越嚼越香。
半村儿薄脆 从前, 西直门外广通寺西边, 有一家卖炸薄脆的。他的薄脆有甜咸两种, 薄脆上有不少芝麻。炸的火候恰到好处, 不糊不碎, 吃着又酥又香。因为那个地方原来叫半村儿, 所以人们就称之为半村儿薄脆。
杂面 杂面是以绿豆面为主, 掺点儿黄豆面与白面。河北省饶阳县的杂面很出名。民国初年, 有一位姓刘的饶阳县人,在后门大街义溜胡同开个小铺, 专卖杂面汤, 人称杂面刘。杂面汤, 有羊肉炸酱、猪肉炸酱、羊肉丝儿、猪肉丝儿几种。
馄饨 从前, 北京有不少馄饨挑子到大街或胡同去卖, 吆喝:馄饨开锅哟。卖馄饨中有几个有名的, 如东华门大街的馄饨侯, 后门大街的馄饨范。就以老范的馄饨来说, 肉鲜, 馅大, 汤肥,作料全。他每天先用猪棒骨熬汤, 把汤油撇出来, 灌到十几个大瓶子里, 然后又在锅里搁上一只鸭子、一只鹅, 到下午挑到街上来卖, 煮一锅馄饨, 往锅里兑一次汤油; 他用的作料也全, 虾皮、香菜、冬菜、紫菜、青韭、白胡椒面、酱油、醋,真是味美汤香。
炸三角儿 炸三角儿有荤素两种。荤的, 肉闷子加口蘑丁、肉丁、青韭; 素的,素闷子加香菜和青韭。一般小商贩卖的都是素馅儿的, 还带炸盒儿。吆喝:三角儿炸焦, 盒儿炸焦。
烫面饺儿 北京卖烫面饺儿的, 除饭馆外, 还有摆摊儿和推小车儿下街卖的。前门外门框胡同, 有一位回民摆摊卖小
笼蒸饺儿, 个儿小、皮儿薄、馅儿香, 一口吃一个, 味儿非常好。推小车儿下街的,都是在下午两三点钟的时候吆喝烫面饺儿咧。他带有蒸锅, 现擀皮儿、现包、现蒸, 一般都是羊肉馅儿, 加点儿冬瓜或西葫芦, 用香油拌。
锅贴儿 饺子包好, 不煮, 搁在油铛上, 烙一会儿, 往饺子上再浇点热水, 盖上盖儿一焖, 铲出来, 贴着铛的一面是焦的, 所以叫锅贴儿。
搭拉火烧 把和好的面, 揪成剂儿,擀成皮儿, 搁上馅儿, 包好之后, 两头儿的皮儿往里一搭, 再用手把它拉长一点,所以叫搭拉火烧。搁在铛上, 两面用油烙。有的是三鲜馅: 海参、鸡蛋、猪肉。
门钉馅饼 清真教的羊肉馅饼有三种: 一、肉饼, 个儿比馅饼大; 二、馅饼;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