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的是,我们通常认为“存在”的一切,都属于“色”的范畴。
“色”,就是“万有”,相当于现代哲学中的“存在”概念。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的就是“万有”和“空”是一回事,“万有”虽“有”,毕竟是从“空”,从“因缘”暂时假合而生的并无实性真体的“假有”(又称“妙有”),并且注定要从“因缘”的无常分离中很快重新化为“乌有”,还原为“空”。所以,总地看,“色”(即“万有”)不过是“空”的一种无常表现而已,压根儿就属于“空”。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意思,也是说“存在”是“空”的表现,“存在”是“空”的无常的表现,“存在”并无真性实体。“存在”没有固定不变的、独立的自性。“存在”是“空”。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佛学的这一观点,是佛学区别于任何其它的宗教、区别于其它任何哲学的重要区别点。只有佛学才如此透彻地将“存在”看作是“空”。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对我们这里所谈的“营造美好人生”来说极为重要。因为:
只有明白了“存在”是“空”,是一组“无常”的表现,我们才会真正懂得,让心执着于“存在”,执迷于“存在”中的一些小小环节,是多么愚蠢,多么“无明”;让“人生”整个地“栽”在这些小小的并无实性真体的“假有”之中,使宝贵人生成为苦海汪洋,又是多么的“蠢得可惜”、“苦得可笑”、“栽得冤枉”。更重要的是:
悟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心”才能得到真正“解脱”;“心”才会不再执迷于“万有”“心”才可能不受各种“缚”。因追求各种“假相”追得迷失道路的“心”,才会在大觉大悟中回归;颠倒了的人生,才能重新摆正。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谈得上“营造美好心灵”、“营造美好人生“。
说真话,当“心”正受各种欲望驱使,受各种“物”束缚,受各种“境”牵制,受各种“不明之业”捆绑之时,谈什么“营造美好心灵”呢?
归结起来讲,“四大皆空”“色空不二”的色空观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全都无有自性,全都空幻不实。比如人体的四大:气代表风,温度代表火,血液、脂肪、津液代表水,骨头、烂不掉的筋代表地。如人死的时候,先断掉气(风),没有气,温度就没有了,就息了;没有风、火,血液等就保不住了,水就流入地下了,剩下骨头,变为了土;到头来全是空。众生有的几分钟,有的几万年,到头来均毁亡,是空。建筑物上干年也要毁亡,还是空。因此,人们对现实世界应当无所执著与贪婪。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见到自己“本性”的;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会是无束无缚、无污无染、无碍无障的。这样的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合符自然本性的,也才是佛性人生。
通过了悟“色空不二”,我们应当从各种执著系缚中得以解脱自心,达到“明心见性”“自性自见”。按佛学(特别是禅宗)的理解,“见性”即是“佛”。六祖慧能讲,“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苦迷,佛是众生”。意思是讲:自己的本性(空性)如果被自己觉悟,则你就是佛,用不着四处求佛;如果自己执迷不悟,则你依然是众生:虽然你本性是佛,虽然你本来是如来,但是由于你执著于色相、我相,未了悟“色即是空”的真相,所以,你只能是苦海众生。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所谓“佛”,就是指觉悟了的人。佛,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而
且,我们本具佛性,只因执迷而浪费了佛性本具的人生。可见,要营造美好人生,觉悟是多么重要。而这种觉悟,最根本的就在于对“空”的觉悟,悟得这个“空”,人生便豁然解脱、四通八达,无所障碍。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那样,当悟空一念执于色,痛苦和烦恼就来了,在书里,这一道理是用“紧箍咒”这样一种法器来给予形象表现的。
3。观“无常”知生灭,知“死缘”多于“生缘”;知“人命宝贵”当努力精进,不可执迷。
《四十二章经》上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佛问弟子“人命在几间?”,弟子答:“数日间。”佛说,看来你并不知道,然后又问另一个弟子,那个弟子说在“饭食间”,佛说,你也不知道,然后又问另外一个弟子,这个弟子说在“呼吸间”,佛说,善哉,善哉,你是真知道的。
这个故事强调了“人命在呼吸间”,一息不来,千载长往的观念,属于佛学中的“无常
观”,又称为“死想”。佛学认为,在人生中,“生缘”是很少的,很难得的,而“死缘”却
很多,死的机会、机缘却很多。《大智度论》中讲:“一切宝中,人命第一。”“人命”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是人生的真正所在。常作“无常观”(修“无常观”),目的在于策励我们自己珍惜难得而易失的“人命”,珍惜每寸光阴,努力精进。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论及“人生经营”时,要把“无常观”拿出来讨论的原因。
什么是“无常”呢?
“无常”的含意,首先是指世间一切事物无时无刻、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地处在“生灭迁变”之中。
例如人有生老病死,人的生命没有一刹那停止过变化,前一刹那和后一刹那已是永远的不同,人的生命在一生中,并没有两刹那是相同的;因此说,人的生命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实性真体,能有的只不过是一场无常的流变而已。再以众生之心念为例,前念灭,后念生,念念迁变,于境、于物、于欲、于因缘交错集散中,忽喜忽乐,忽哀忽怒,忽愁忽苦,忽贪忽痴,依然是一场无常的流变,喜怒哀乐皆无真性可言。又如世界之“成住坏空”,也是刹那不停,刹那不断。前一刹那的世界与后一刹那的世界已是永远的不同,正如西方哲学所认识到的,“人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条河流”(实际上更是不可能两次涉入同一潭死水,而且相反也是一样:同潭死水也不可能两次浸泡同一个人)。因此说,世间万物也没有固定常在的独立的真体实性,现实世界不过是“无常流变”的一场汇演而已。
而要真正看透人与世界的真实本性的话,这个本性只有一个,那就是无常。世界无常,人生无常,诸行无常。
确立起这样的“无常观”,对我们营造美好人生来说很重要,因为只有知道了人生的真相,我们才可能谈得上营造人生。因为只有明白了“无常”是真,我们才可以真地免去人生的各种贪恋与执滞,不再因为贪恋与执迷而颠倒人生,试想,当我们明白了“以为有常”是人生一大迷误,明白了无论怎样贪恋,怎样执着也无用,因为世界是无常的这些人生道理,我们还会像从前那样颠倒着营生吗?破除了“以为有常”这个大迷误,我们被颠倒的人生,才能再颠倒过来。这是人生的一次翻身和解放。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回归真如本性时,我们才可以谈营造美好人生。而在没有了悟“无常”之前,我们的各项追求,都是与人生之道背道而驰的,都是远离自然本性的,所以,都是烦恼。
对“无常”,有真的觉悟,则:“烦恼人生”立即还原为“菩提人生”。
其实,回头来看,惟其无常,所以才有世间的生生不息;惟其无常,才有富饶到极端的千姿百态;惟其无常,才显生机勃勃;惟其无常,此心才算是一颗活着的心;惟其无常,此心才不执守一个无根的死点;惟其无常,生命才会有真作为;惟其无常,生命之花才在吐故纳新中不重复地一次次盛开。因此,无常,也意味着更新。意味着大自然的本质就是欢迎一切更新。人生的本质也是在更新中奉献。
当然,我们学习本章本节的意义主要在于:觉悟了“无常”是常之后,得以从对具体琐事和目标的贪恋执迷中超拨出来,自觉地使我们的人生在顺应“无常”、顺应“更新”的同时,尽可能对人类有意义、对社会有意义、对众生有意义。于“无常”中实现人生无比珍贵的价值。
《水上泡经》有一个故事,很有启发性。值得转录于下:
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位公主,在下大雨后迷上了庭院中积水上那些七彩游动的美丽的水泡泡,硬要叫父王给她用水泡串成华缦来做装饰,无论国王怎佯解释说那些水泡乍生乍灭,不可执持,可公主执意非要不可,并以自杀相逼。国王无奈,只好下召四处寻找能串水泡的能工巧匠,但无人应召。后来来了一位老者(智者),人们都为老人捏了一把汗,不知他怎样能够应付得了这桩明摆着办不到的差事。然而老者胸有成竹,不紧不慢,叫来公主,然后请公主自己选择如意的水泡,选一个就替她串一个。公主高兴地听从了老者的要求,自己亲自选择水泡,结果,取一个就破一个,取一个又破个,屡取屡破,弄得公主心生烦乱,渐渐终于悟出了水泡的虚幻不实,于是舍弃了此事。终于有了皆大欢喜的美好结局。
佛祖讲的这个故事,意义深刻而又形象生动,它说明了世间一切事物都像水泡一样虚幻不实、生灭无常,不可以刻意去执持,更不该对执持有贪恋和入迷。如果贪恋、入迷,人生注定颠倒,人生注定烦恼,并且还要殃及别人。
但愿这个故事能帮助我们开悟。
4·常观“八苦”,求解脱之真理,生起“四无量心”。
“八苦”在前面已有表述,指的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取蕴苦。这里将“八苦”再次提出来讨论,与前不同的用意在于:要把对“八苦”的认识与领悟,当作“人生经营”的“基本功”来对待。一是通过内观自己,从自己的人生历程中认识和领悟 “八苦”。二是将对“八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