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尘暴(全文)-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装满了太多太多的内容,即便是一颗泪珠,也包含了诉不尽的千言万语。她在他的眸子里,看到的是一种痛苦,一种痛惜,一种牵肠挂肚的不忍。亲爱的人儿,当年我从八个家草原迁徙到后山时,仿佛丢失了什么宝贵的物品,今天,我从红沙窝村迁徙时,我的心却丢在了这里,如果还有来世,我依然会等着你!她看到了,他的泪,终于被她的目光碰破了。“如果我是你的眼泪,我会顺着你的脸颊流到你的嘴里,因为我想吻你;如果你是我的眼泪,我将不再哭泣,因为我怕失去你。”但是,她还是没有控制住,那泪水,顺着她的鼻翼流淌了下来。既然今生已经失去了你,就没有道理不让我哭泣。泪水便一下模糊了她的双眼,也模糊了他的双眼。他从她的眸子里,看到了生活的无奈,看到了对爱的眷念和不舍,还看到了,一缕漂泊天涯的沧桑。亲爱的人儿,错过了你,是我一生的痛。我知道,今生今世已经无力挽回,我只有把这种美好,永远藏在心底,等我老了,动弹不得了,再想起,依然会滋润着我生命的根须。
  车开了,车下的,牵着车上人的手,哭诉着不肯放手,车上的,摇动着手臂,撕心裂肺地嚎。车缓缓地走动了,车一走,后面就荡起了一层呛人的尘土,将送行的人和车上的人分隔开来。
  她向他招了招手,他也向她招了手。泪眼朦胧中,他仿佛又看到了飘荡在雪原上的那抹红。渐渐的,这抹红便胀满了他的眼帘,目光所及处,成了一片红,一片红色的云雾,正滚动着,向遥远的地平线移动了去……

  沙尘暴 59(1)

  走的人终于走了,留下的人,还得活。生活的艰辛,慢慢地冲淡了别离后的难受,日子又像老牛破车一样缓缓地拉动了。
  春种刚结束,地下水略微回升了一些,如果到了大面积灌溉的时候,必然还要降下去。水就跟人体内的血液一样,抽完了会再生,但是,要是不加遏制的一味攫取,终有一天,必然会枯竭的。石头琢磨了很久,想着如果能在红沙窝村搞一个节水灌溉工程就好了,就像城里浇草坪一样,电闸一拉,喷头在空中旋转着,水就像下雨一样哗哗地喷出去,这样既节省了水,还能保证庄稼吸收充足的水分子。这样的情景石头在电视上多少看到过,有的农村因缺水,就这么做,效果自然很好。但是,这样做,得在地上压多少管道,要花费多少钱呀。这钱又从哪里来?他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想去找找科委,看看他们能不能再支持一下。
  科委的周主任看到石头来了,很热情地招呼了他。当石头把这个难题交给他后,周主任并没有马上表态。呻吟了半晌,他才说,这个思路倒不错,是个好思路,但是,现在资金有些困难,怕是难以列入计划。石头一听周主任肯定了这个思路,也没有完全拒绝他,就大胆地说,周主任,如果今年列不上,列到明年的计划中也行。我们今年移走了三分之一的农户,大大减轻了土地负担,但是,水的问题依然很严峻,如果再不采取措施,红沙窝村就难保了。我们红沙窝村不像别的村,它是一个风口子,如果不堵住这个风口子,风沙就会直接威胁到番县城。我们守着这风口口也不容易呀,你能支持了,就多支持一点。你前几年支持让我们搞起了沼气灶,彻底告别了烧驴粪蛋的历史,红沙窝村的老百姓一说起来,没有一个不感谢你的。周主任说,别这么说,我花的也是政府的钱,要感谢,也只能感谢县委县政府呀。这样吧,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再找找王县长,他在你们沙镇当过书记,你应该熟悉他。他现在分管我们科委,让他出面说句话,我这里也好办了。石头听了,高兴地说,谢谢周主任的指点,我这就找他去。
  石头来到县政府,王县长正好在办公室,王县长毕竟在沙镇当过书记,对那里的情况比较熟悉,见了石头,也很亲切,问这问那,石头就一一做了回答。石头在回答的过程中,就讲到了红沙窝村的现状,讲到了想搞一个节水灌溉工程,希望县长能给予支持。王县长说,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应该给予肯定。我听说你们村搞了一个工程队,搞得很不错嘛。你们自己挣的钱怎么舍不得花?光靠政府不行呀。石头就笑着说,我的王县长,工程队虽是搞起来了,头几年挣下的钱都还贷款了,这几年挣的,又更新了设备。我们实在没有那个经济实力,要有,我哪敢麻烦你县长?王县长就说,好你个石头,什么时候也学会了哭穷?我干脆把你调到县扶贫办,让你专门给我要资金去算了。石头说,不是哭穷,真的有难处呀。王县长说,不管你是真哭还是假哭,你们要是能出一半,我再同科委的周主任协商一下,看能不能从技改项目目拨一点。你要是铁公鸡的尾巴,一毛不拔,那就算了。石头听了就高兴地说,好好好,听县长的,我们出一半,县上支持一半,等到秋收后,地上干净了,人闲了,就可以动工。
  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地里的庄稼一天天地长成了,金黄的麦穗摇曳在微风乍起的波浪里,红红的辣椒像火焰一样燃烧着田野,这个时候,田野就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一幅油画。这是红沙窝村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就在这个季节里,节水灌溉工程的资金一步步到位了,直到秋风吹落了白杨树上的片片黄叶,掠走了残留在田野上的最后一缕瓜果的飘香味,节水灌溉工程终于在红沙窝村正式施工了。
  红沙窝村又沸腾了。秋后的田野里布满了白灰溜下的管道线,整齐得就像学生娃娃们开运动会用的跑道。一切规划好后,全村的男女老少,能动弹的,统统上了地,在自家的田地里,挖着管道。老奎也在地上,一锨一锨的,不紧不慢地挖着。秋日的阳光挥洒在他的身上,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此时的老奎,也和村人一样的高兴。他知道,这个工程,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工程,建成后,必将对红沙窝村的水资源节约,农作物的生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不由得从心底里敬佩起石头,觉得有这样聪明能干的年轻人来当村支书,是红沙窝村的福气。现在当村领导,可不像他们那一代了,他们那时,只要对社会主义建设充满了满腔的热忱,具备了公而忘私的风格和战天斗地的精神就够了,而到了石头这一代,仅凭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必须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甚至,还得有些死磨硬缠的黏糊劲儿,才能上下沟通,要上资金,来办村里想办的事。这些,都是他的弱项,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让他当村支书,让他求情或死磨硬缠的去要资金,就是打死他,他也做不出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也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他只能属于过去了的那个时代,现在的时代,需要的就是石头这样的基层干部,只有他们,才能代表时代的潮流,才能带领大家奔上小康生活。这就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他从石头、天旺、锁阳这一代人的身上,看到了红沙窝的希望,这种希望,正是他们那一代人想实现,却又无法实现的梦想。
  老奎正挖得起劲,没想天旺扛着一张铁锨走了过来,来给他帮忙。天旺说,奎叔,你歇会儿,我来挖。老奎就停下了手中的活儿说,你还是忙你厂子的事吧,这点活儿,难不倒我的。天旺说,厂里我已经安排好了。老奎的心里觉得有点过不去,又说,那你也应当先帮帮你的爹妈。天旺说,我的姐夫过来帮忙了,我爹让我过来帮你干。老奎听了,心里禁不住滚过了一层热浪,就蹲到一旁抽起了条子烟。与杨二宝恩恩怨怨了几十年,到老了,才消除了记恨,懂得了彼此的宽容和忍让。可是,这期间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人呐,为什么在年轻时,就不知道宽容忍让一些呢?也许,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随着那个时代的消失,一切的恩怨,也将会慢慢地消除殆尽。而这个时代,孕育的却是和谐,天旺、锁阳、石头他们之所以处得都很好,与这个时代不无关系。不仅他们之间好,他们对他也好,他每次要干什么重活,他们知道了,就过来给他帮忙。每每想起,就有点过意不去,觉得欠他们的人情真是太多了。有时,也在想,人还是善一些,当善恶相持时,一定要选择善。一个善念,也许就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就会把你记着一生。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只要为他人多想一点,他人也会想着你。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管道终于安装上了。
  试灌的那天,村人都聚集到了田间地头,电闸一开,那喷头就像喷雾一样,哗地一下喷出了细密的水珠,随着喷头的旋转,细密的水珠如甘露般地撒满了大地。村人高兴得欢呼雀跃了起来,老人们高兴地说,太奇巧了,真是太奇巧了,那水珠珠,咋就那么均匀?那喷头,咋就转得那么不慌不忙?红沙窝村有盼头了,红沙窝村越来越好了,我们不愁守不住红沙窝。
  谁都没有想到,当日子缓缓进入到了二○○六年的春天时,红沙窝村人的心也像春天一样充满了希望。就是这年的春天,党中央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免去了所有的农业税收,这就意味着彻底废除了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税收制度,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紧接着,在省委省政府的协调下,上游的凉都县开闸放水救镇番,一时间,成了电视、报纸上的热门焦点,也成了红沙窝村人茶余饭后的话题。村人相互见了,脸上就情不自禁地说,这下好了,有了水,我们的红沙窝村还能活起来。听的人就应声说,是哩,只要有了水,再加上这么好的政策,不愁日子过不滋润。这里的情况一好,有人就想起了那些搬迁户,念叨说,要是这里早几年好转了,他们也就不搬走了。有人就立即插话说,搬走的也好着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