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的,虽然开炮的时候对视野影响很大,烟雾要好一阵才能够散去,不过机动性倒是提高了很多。需要的膛压小,自然炮管也就做得很薄,分成几部分之后,最大的负重也不过四十多斤,几名战士轮换背着行军也不吃力。一个班的战士就完全能够伺候好一门飞雷炮在山地机动了。
反而是汽油桶的携带更加费劲了,毕竟那玩意太大,在山路上行军通过性太差。就是用山区特有的背架,也还是不好走。也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沮丧的是总共也没有找到几个汽油桶子。勉强也能够跟上大部队的行军速度。
三天多一点的功夫,全军抵达吴起镇附近。这个镇可是有了好几千年的历史了,据说是为了纪念秦国大将吴起而得名的。这里整个县也叫吴起县,之所以镇子比县还要有名,就是因为长征的缘故。镇子位于县城的东南部,离甘肃不远。
部队到达,由于战事紧急,也没有功夫再作修整,夏新生迅速组织军事会议。人员到齐之后夏新生直接跳过了寒暄,宣布了中央的决议,由夏新生担任总指挥成立指挥部,全权指挥本次作战。前后脚赶到的罗荣环任指挥部政委,刘子丹任政治部主任,徐大将任参谋长,陈赓任副总指挥。
在十五军团的介绍下夏新生才知道情况比预想的要严重的多。前面的部队并不仅仅是东北军的骑兵军,还有马鸿逵的一万人也过来了。敌人是十五军团的好几倍,好在地形的限制,只有何柱国这个傻大胆带着东北军进来了,马家军机灵的躲在后面就是不进来。
夏新生仔细看了看地图,说道:“我们的情报应该有一些出入的,如果仅仅是骑兵,我相信他们是不敢这么嚣张的进逼过来。背后有可能还有大部队赶来。他们应该只是打前站。所以尽快吃掉当面之敌才能避免后续危机。我们有可能要连续高强度作战了。”
刘子丹想了下说:“这个判断应该没有出入,只是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尽快的歼灭这个骑兵军,如果不全歼没有任何意义,他们撤下去整顿一下再次上来,还是能对我们造成威胁。”
夏新生想了想,看着罗荣环问道:“罗政委,不知道对于诉苦和即付即补你有没有把握做好,也就是说有没有把握在短时间之内完成俘虏转化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战力?”
罗荣环想了一下说道:“应该没有问题,你是想?”
夏新生指着地图说道:“其实,最大的威胁不是这只骑兵军,而是背后的马家军。全部由单一的民族构成,而且非常好战。我们并没有突出的火力优势,只能靠人数优势才有战胜的可能。而打下这么大一个骑兵军,必然免不了要下到平地上去,所以我担心腹背受敌。”
罗政委说道:“你是想用手上的几千东北军俘虏?可是,让他们调转枪头打东北军只怕会有问题,打马家军的话,我又怕他们战斗意志不够。”
陈赓接过话来说道:“其实也不一定要跟马家军硬拼,只要我们集中火力,再用大量的东北军俘虏壮大声势的话他们也未必敢进来救援,再说了东北军的死活与他们可没有多大关系。”
夏新生手指轻敲了几下桌子说道:“十五军团现在开始再将东北军往里面引引,同时让文工团开始把戏唱起来,从俘虏中动员一些会唱东北小调的人出来,教咱们文工团的同志,然后让文工团给东北军唱一唱,这个事情就交给罗政委去办了,我们纵队的火力要好一些,我看就由我们分出一个团,负责阻击马家军增援和挡住东北军溃逃的任务。把全纵队的重火力集中过去顶三天应该没有问题。”
刘子丹建议道:“我们建议用夜袭的方式,毕竟这样一来敌人的反应时间要少很多。最为主要的是马家军有可能的支援会晚很多。只是,如果我们一动,马家军也跟着进来会不会做成一锅夹生饭。”
以十五军团和红星纵队现有的兵力以及火力要打一个骑兵军完全没有问题,只是要再加上一个马家军就有些困难了,东北军的士气确实不怎么样,可是马家军的作风异常悍勇,而且在面对共同的危机时,两军必然会团结起来一起对抗红军,如果让马家军的悍勇与东北军的火力优势结合起来那将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局面,或者说红军将会付出巨大伤亡而一无所获,更有甚者,吴起县将完全落入敌手,如果果军大部队开过来,那么延安都将受到巨大威胁。
夏新生站起来围着桌子缓缓踱步,自言自语的道:“东北军为什么要成立一个完全不适合在陕西使用的骑兵军?一支骑兵要花费的财力是步兵的好几倍,他们养一个军的骑兵,完全能够养几个军的步兵,要达到忠央军德械师的水准也不是不可能,难道蒋界石真的就有那么好心给张雪良那么多的军费来供养骑兵?”
徐海冬一拍桌子说道:“那也没有意义啊,就我们跟东北军的几次作战来看,他们的行军速度还不如步兵,人吃马嚼的后勤消耗也非常巨大。要养在家里还行,在陕西拉出来作战完全就是一个笑话。难道他们的目标是……?”
第十七章,难题
陈赓站起来说:“我想张雪良一定是在垂涎西北,我听说有情报显示,张雪良是在蒋界石的强烈建议下才组建的骑兵军。也就是说他的把兄弟最终是希望他能够进入西北控制宁、甘,青、新这四个地方。只有整个西北只有这四个省份是最适合骑兵施展的。而且东北军的装备全国最好,而马家军还保持着冷兵器时代的作战风格。如果说全国哪只部队打马家军把握最大的话,我想一定是东北军。”
夏新生停住,问道:“那就是说马家军一直躲在后面不是没有原因的?是不是可以这样大胆的假设,马鸿逵他们也知道东北军有谋夺他们地盘的想法。或者说,他们通过东北军组建骑兵这个事情看出了某些端倪。得出东北军有意西进的意图?”
萧劲光仔细对着地图反复推演之后说道:“只是,如果我们判断失误。那么两支队伍将合兵一处,然后长驱直入。我们将白白浪费一处战略要地。是不是会得不偿失?”
罗荣环很是慎重的说道:“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西征带去了近八万部队,彭总指挥那边三万部队根本动弹不得,东边的晋绥军也蠢蠢欲动,刘司令的两万人马也不可能抽调得出来。如果我们这边失利,就有可能要全局被动了。我看是不是再想想别的办法?”
夏新生回到桌子前面仔细对着早已烂熟于胸的地图拿着尺子一段又一段的量着。陈赓等人也从参谋手里夺过工具在地图上比划,不断的推演着各种方案。可惜敌众我寡,而且又是抱团推进,想来想去也没有任何巧妙的法子。先行到达的侦查大队抓了个舌头,审问之后发回来的消息更是让指挥部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汤恩泊要来了,先头一个团离这边还有一个星期的路程。
夏新生将尺子往桌上一摔,怒声道:“敌人抱团而来,而且是敌众我寡的局面,打是找死,不打又是等死。打还有一线生机,不打等着薛岳来了,那就一点转圜的余地都没有了!自古华山一条路,不迎难而上那就只有等着别人把我们掀翻到山脚下去。我建议向中央发报,如实汇报我们的推断,并且详细说明关于汤恩泊要来的情报。
同时,我判断马家军因为薛岳部队即将到来,他们与东北军的嫌隙会更大。如果他们将我们打败了,中央军和东北军不会老老实实的回去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西北军就是马家军。甚至,蒋界石和张雪良有那个实力同时对两方面动手。
所以,只要马鸿逵他们两兄弟不是个棒槌,就一定会想办法坑东北军一把,特别是要坑的对象还是他们视为眼中钉的骑兵军。如果大家没有不同看法,就以指挥部的名义急电中央。”
夏新生接过电报看了一遍,率先签下名字,其他人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而且前线正扛着炮火与东北军干着,总要有个决断了。众人陆续签下名字后,电报迅速发给中央。
中央接到急电,三人团和朱总司令坐到一起仔细再地图上核对之后也陷入了沉思。连着抽了几支烟以后,总司令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巨幅地图前面,在几个位置点了点问道:“我们的情报是不是和夏新生他们的一致?汤恩泊有多少人过来了?离我们还有多远?”
副主席在地图上找到位置点了点说道:“根据我们内线传来的消息,汤恩泊的第十三军下辖:第88师,第89师,以及,原徐庭瑶的第十七军军被撤消后的第4师,编制上有五万人,不过汤恩泊的部队空饷很严重,估计应该有超过三万,四万不到的兵力。他们全部赶到应该需要十天到十五天的时间。”
主席再次看了一遍电报问道:“那关于夏新生他们的判断,你们认为准确性高不高呢?”
王家祥说道:“从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推断,确实有很大可能性如同电报上所说的。只是……”
周副主席说道:“关于东北军建立骑兵军的动机,确实如同他们判断的情况。我们有情报显示,蒋界石给他的把兄弟张雪良谋划的栖身之地就是西北,东北军成立骑兵军也确实是蒋界石一力促成的。
只是马鸿逵他们怎么判断的,我们无从得知,而且由于马家军的民族结构单一,内部非常的抱团排外。我们情报部门对于马家军的渗透工作一直没有建设性的进展。难以得出绝对准确的判断。”
总司令将视线从地图上移过来,说道:“只是时间不等人啊,一旦吴起镇方向在多三万多的中央军。他们的压力将会非常巨大。而且我们整个战局都将打成消耗战,放进来打吧,我们又没有足够的纵深来机动作战。不找个地方破局,那么必然会成为死局哟!”
主席想了想问道:“我们的西征部队跟马家军交上火没有?”
副主席说道:“从近几天的通报来看,暂时还没有。他们企图从两马的结合穿过去先取得援助,再行由北向南攻击。”
主席点了点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