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兴衰录-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满清每次入关抢劫不得不借道,从现在的内蒙古绕个大圈,多跑上千公里的路。
  李自成幸亏是从关内进攻山海关,如果是从关外,估计只能望关兴叹了。
  经过多年的经营,关下有四座卫城,东西两个分别叫东罗、西罗,南北叫南翼、北翼,和关城主体、长城、敌楼等防御设施互相呼应,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的防御体系。吴三桂派兵把守四个卫城。
  吴三桂的手下还有支著名的的精锐部队,其中搀杂大量的“彝丁突骑”和“蒙古锐丁”。这是他自从军起就专门培养起来的家丁,这只突击队至始至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吴三桂本人带部分主力和他的那支精锐部队在山海关前结成大阵,居中策应,正面面对大顺军。
  李自成面对的就是这么个防御体系。李自成和明军作战了这么多年,越打越大,应该除了明朝政府自己不行以外,《明史》说,“自成善攻,汝才善战”,这个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接下来的攻防战,双方用尽自己的全部实力,殊死搏斗。
  李自成面对山海关关城一带坚固的防御体系,充分发挥自己总兵力占绝对优势的长处,自己率领刘宗敏等人以主力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正面搏杀,同时猛攻西罗、北翼两城。
  这天战斗最激烈的是主战场边上的北翼城,差点被大顺军攻破,李自成之所以重兵攻北翼,是因为这个城在山脚下,比较容易攻破,一旦攻破就可以从侧翼占领山海关。
  在这个存亡之际,吴三桂听说北翼危急,亲自率领突击队赶来增援,击退了已经攻进城内的大顺军,又守住了北翼城。
  与此同时,大顺军的骑兵乘吴三桂不在,从山海关西北方向突破吴三桂本阵,大批大顺军直扑西罗城下,开始攻城。守城吴军以火炮还击,吴三桂本人已经赶去北翼,所以派出部将赴援,在城下前后夹击大顺军,终于这一面的进攻也被吴三桂的部队击退。
  东罗城则是吴军向关外撤退的唯一通路,形势也相当吃紧,“危急劳瘁,倍于两城。”但这里因为离主战场最远,所以吴军凭借炮火和火铳、弓箭等远射武器,虽然守得极其辛苦,但没有出现失守的危险。
  唐通那边,当日唐通部猛攻一片石,一片石在关口和长城前都挖有拒马沟,这个沟主要是为了防守满清的骑兵部队的,现在正好也发挥了作用。鉴于这个地方的防御优势,所以一片石这个地方又被称为“京东首关”。
  吴三桂占有有利的地理位置进行抵抗,二十一日下午,大顺军有了从北京运来的红夷大炮送到一片石,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唐通依仗兵力优势不断发起强攻,至深夜,一片石终于被大顺军攻破,吴三桂的残余部队沿长城退向山海关。
  这一天的战斗,李自成充发发挥自己兵多的优势,所有方向全部是重点进攻,吴三桂兵力太少,顾此失彼。所以如果大顺军能够早过来三天,吴三桂是守不住的。
  唐通部队在占领一片石后,马上北出长城,开始向东运动,从一片石方绕向东面的山海关,向吴三桂的部队发起进攻。
  从唐通率军攻击一片石起,吴三桂就已经知道自己被包围,但却因兵力不足,这时候吴三桂基本上走投无路。
  但这个时候清军已经到了。
  吴三桂派出了山海关当地士绅前往关外,向多尔衮报告一片石失守,请他马上进军。
  多尔衮这时候很谨慎,没有进军,多尔衮作战的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他让全军继续扎营休息。
  到四月二十二日晨,多尔衮才移营至山海关两里处的欢喜岭上,把指挥所设在岭上威远台,继续观察吴三桂和大顺军动向。
  多尔衮虽然已经率大军抵达山海关,作为一个主帅,他充分显示了他谨慎的一面。他要继续观察。
  毕竟和吴三桂在关外生死相搏十多年,这个“小吴总兵”绝不是个善男信女,所以一路上还是很担心吴三桂会不会和李自成合谋,想一举诱杀八旗军主力,并吞辽东。
  吴三桂这时候急了,老子都这样了,你还不相信?于是继续派了三批人过去请兵。
  多尔衮这个时候是什么反应呢,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嘴上也答应,但就是不出兵。他在等待时机。
  相信多尔衮这个时候已经了解到了吴三桂的诚意。
  应该说作为一个猛人,多尔衮对心理战的运用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要降服吴三桂,现在还不是时机,一定要到吴三桂走投无路绝望的情况下,彻底让吴三桂诚服,人在绝望的情况下才会彻底抛弃自己的底线,多尔衮要的就是吴三桂抛弃底线。
  果然四月二十二日早上,时机到了,吴三桂实在是被逼无奈,吴三桂当即从彝丁突骑中选出一百余人,组成了突击队,在炮火支援下,他率这支卫队突破东侧一万多大顺军的重重包围,冲进了清军大营,请其入关进击大顺军。
  多尔衮知道,现在正是让吴三桂签定城下之盟的大好时机,如果此时不收服吴三桂,恐怕日后就再无如此之好的机会了。因此他坚决要求吴三桂先归顺满清,这就是后世骂过无数次的吴三桂归降。
  多尔衮在吴三桂答应剃发后,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天下入掌中矣。”
  这也难怪多尔衮欣喜若狂,我们看一下当时三方的兵力状况,多尔衮大约十万人,李自成大约十万余人,吴三桂大约四五万人。重要的是,吴三桂还掌握着山海关关城和四个卫城,他倒向那一方,那一方就将占据地理和兵力上的双重压倒性优势,足以重创甚至歼灭对方主力。
  多尔衮在吴三桂归降之后,就带领和硕英郡王阿济格(多尔衮的同母哥哥)、多罗郡王多铎(他的同母弟弟)率8万满洲铁骑,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
  至此,清军和明朝斗了几十年,双方统帅斗智斗勇,努尔哈赤终其一生都都没能接近的土地,这片留下几十万忠魂的土地,清军不费一兵一卒,以最轻松地方式拿到了他们奋斗了几十年都没有得到的东西——山海关。
  中国防御北方少数民族最重要的堡垒被吴三桂拱手相让,吴三桂犯下了他这一生无论如何都抹不掉的千古大罪。
  吴三桂彻底成了石敬瑭第二!
  我赞赏吴三桂的能力,理解吴三桂的苦衷,悲伤吴三桂的遭遇,但是我无法原谅吴三桂的这种行为!
  多尔衮马上下令攻击正在攻城的唐通部队,结果很容易预测,唐通兵败如山倒。两万兵马仅余一百多骑逃跑了。山海关的后顾之忧瞬间解除。
  李自成同学这个时候还不太能确定清军的动向,唐通败退的消息还不会这么快传过来,他也不知道吴三桂已经归顺清军。
  作为久经沙场的主帅,他也知道,如果再继续攻城的话,大顺军的伤亡太大,一旦清军介入,大顺军很可能会不战自溃。
  这个时候,李自成果断决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速战速决。
  李自成把部队聚集起来,在山海关前从海边到北山一字排开,准备和吴三桂以野战决胜负。李自成对野战还是很自信的。
  满清不可能是过来看戏的。。。。。李自成同学还是很天真的,竟然还抱有满清过来看戏的幻想,这点也证明了他的失败不是没有道理的。
  两军相持,战场上出现了第三支足以改变力量对比的势力,作为一军统帅没有清醒的认识,一如他进北京之后的短视行为。
  他如果能派一部分兵马挡住吴三桂,另一部分人撤回北京保存实力,事情还有转机,毕竟满清经常来内地抢劫,名声并不好。如果能保持有生力量,和满清相持,还不至于这么快败退。
  这次野战,是山海关大战开战以来最激烈也是最残酷的,双方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战力和悍不畏死的气势,是双方最高水平的较量。
  李自成在和明军作战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很厉害的作战方法。
  先派3万骑兵,在前面,称之为三堵墙,假装失败,引诱敌军,后面留有三万步兵以逸待劳,用长枪迅速刺对方,把对方的马匹放到,然后前面诱敌的骑兵再返回一鼓作气,打垮对方。这个作战方法需要组织者有很高的战场控制能力和个人魅力。李自成是具备这两点的。
  吴三桂的部队白布缠在肩膀上或者背上,全部关宁铁骑列阵山海关西面,作为前锋部队。他身后的阿济格、多铎部队被关宁军遮挡起来,东边多尔衮的部队则一直延伸到海边。
  吴三桂刚刚投降了清军,很想表现一把,格外勇猛,来往冲杀,虽然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但一开始在战斗形势上并没有处于劣势。
  吴三桂的四万部队被两倍于己的十万大顺军包围在中间,虽然他左冲右突,多次冲开大顺军的包围圈,但随即又被李自成在庙岗上用旗号指挥机动部队补上缺口,因此始终无法杀出重围。
  惨烈的搏杀,自早上起一直杀到午后。李自成的“三堵墙“战法慢慢地发挥了作用,吴三桂所部因为兵力上绝对劣势,终于开始显露出败象。
  多尔衮自开战后一直在冷眼旁观,多尔衮很清楚北京是个什么样的都城,他自己就曾经两次率大军攻打过北京,都是无功而返。而李自成这回轻而易举地一举拿下了北京,这对他的震动极大。
  要想征服对手,首先要了解对手,吴三桂是什么人多尔衮还比较清楚,对于李自成,他就没有把握了,他一边观察吴三桂,一边观察李自成的实力。
  现在,仗已经打了半天,他想要知道的,也都知道了。因此当他发现吴三桂的部队开始呈现败像时,他立刻决定全军出击,列阵在关宁军背后的阿济格、多铎,至少拥有两万骑兵。他们从吴军西面绕出,向大顺军侧翼发起了攻击。
  也许历史真的由无数巧合组成的。这个时候在山海关地区,突然自西向东刮起了一阵狂风,据考证,可能是沙尘暴。
  大顺军处在下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