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兴衰录-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在此之前,还需要先杀杀另外一个人的威风——济尔哈朗。
  济尔哈朗自从当了辅政王以来,一直装孙子,虽然对多尔衮很不满意,但是一直曲意迎合多尔衮,又是上奏给多尔衮加称号(比如加封皇叔父摄政王之类的),又是请奏给多尔衮加礼仪。相当自觉。
  这套把戏偏偏其他人还可以,想骗多尔衮,门都没有。
  你当年就是豪格的支持者,指望你忽然良心发现?你也就是一事当前,明哲保身。暗地里和豪格穿一条裤子,各种帮助豪格,你以为我不知道?
  现在多尔衮大权在握,也不需要搞什么阴谋诡计,直接一棒子就把济尔哈朗打得喘不过气来,顺便还可以把多铎扶上位。
  多尔衮以济尔哈朗的王府超标为由(济尔哈朗固然超标了,但是多尔衮的王府更是超标到哪里去了),罢黜了他的辅政王,换上了多铎。后来又把当年拥立豪格的事情拿出来说事,说他在皇太极死后,曾迎合两黄旗,赞同立肃亲王豪格为君。以及入关的时候,没有按照秩序,擅自让两蓝旗超越规矩,立营前行。
  说起来,也都是芝麻大的小事,不过,事情的大小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多尔衮说了算了。
  就这么大点事情,结果商议出了结果,说出来吓死你——议罪当死,两黄旗的勋臣自然也得被牵连进来。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这个明显就是多尔衮准备整一下当年反对他当皇帝的人。
  总算济尔哈朗平常马屁拍的好,又很识时务,被从轻发落,降为多罗郡王。一个月之后就又被升为亲王。
  济尔哈朗只不过是小惩大诫,豪格才是多尔衮真正准备整的人。整济尔哈朗,自然就会牵涉到豪格,济尔哈朗对豪格关照比较多,找点问题还是很容易的。
  豪格作为被拥立的主角,济尔哈朗都被问罪了,豪格自然也逃不了。而且豪格在罢爵的时候,作为平民老百姓的豪格的妻子竟然在豫亲王多铎、英亲王阿济格的福晋前面行走,简直是大不敬,罪加一等。
  墙倒不需要众人推,多尔衮一个人就把他给推了,多尔衮在处理了济尔哈朗之后,召开了处理豪格专题会议。
  会上,何洛会继续揭发出豪格犯有更严重的问题:庇护部将(言下之意就是结党营私)、冒领军功及欲提拔罪人之弟等罪名。就这几个罪名,豪格一下子被定为死罪!
  多尔衮同志还很大度的表示,不太忍心。(言外之意,你们继续多请示几次,我就忍心了)。
  这时候多尔衮最不缺乏迎合自己的人,各位亲王大臣非常配合:反复上奏,甚至引“太祖长子(即褚英)曾似此悖乱,置于国法”为前例,坚持严惩不贷。
  最终结果,多尔衮表示出极大的胸襟,死罪可免。
  当然下面还有一句——活罪难饶。免豪格一死,囚禁狱中,削去爵位,没收所属人员。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多尔衮大发善心,多尔衮这个人,从来都是搞城府的高手,豪格毕竟是太宗长子,战功卓著的军事统帅,刚刚平定了四川,如果被多尔衮不分青红皂白就砍了,显然也不好交代。不符合多尔衮面对棘手问题时机敏灵活、缜密谨慎的一贯作风。
  反正已经放了豪格一条生路,至于囚禁之后,豪格怎么样,那就不知道了。豪格这个人,说话基本不经大脑,比较容易激愤,据说他在坐牢时对人说:“把我释放也就罢了,不然的话,我一定要用石头把这帮小子砸死!”
  既然你这么义愤填膺,那难免会被生气,果然豪格不久之后,气死于狱中,年四十。当然还有其他说法,比如说自杀,多尔衮下黑手。
  不管怎么死的,豪格死了之后,多尔衮的好处那是大大的,豪格的福晋(王妃)据说很漂亮,没说的,收了当侧福晋!正蓝旗,也收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多尔衮一直视豪格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了收了豪格的老婆,并没有殃及其他人,而且多尔衮对豪格的儿子富绶还很呵护,让他到自己的府第担任校射。何洛会对此很不理解,说:“见到此人,就令人心悸,为什么不除掉他?”多尔衮回答:“因为你们不知道我是爱护他的。”这样,豪格的儿子幸存下来。?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多尔衮这个人的心胸的确不同凡响,也确实有开国奠基的气度。###第43章 后院起火1
  1648年,注定是个热闹的日子,正当多尔衮干掉了豪格,沾沾自喜的时候,出事了。
  当然根据朱由榔那副德行来看,肯定不是永历政权闹出了事情,问题是出在大清朝占领区。而且不是一个地方出事,几个地方同时出事了!。
  说起来,这个事情的根源还怪不得大清朝,主要根源在南明小朝廷。一是由于南明小朝廷太过腐朽,导致清军进军速度太快,对很多地区来不及消化,另外一个就是南明小朝廷投降的人太多,最后搞得分赃不均。
  第一个地方是江西,第二个地方是广东,但这两个地方离北京太远,出了事情慢慢平定就成,最让多尔衮头疼的是第三个地方——山西。
  我们一个一个讲。首先说江西,清军江西提督金声桓,突然反清复明。说起来,这个问题倒不是永历政权搞策反,坏在投降的人太多这个问题上。
  所以清军对于投降的汉人分为四个档次:
  第一档,清军入关之前,那个地方纯属苦寒之地,要让人投降,就是对于一个小举人,可能也得搭上个把公主才能把人吸引过来。在入关之前投降的汉人,那就是香饽饽,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无一不是多尔衮的智囊团,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那都是位高权重的开路先锋。吴三桂打开山海关也可算在这一档。
  第二档,进北京之后。由于这个时候刚刚到北京立足,为了拉拢人心,颁布了很多制度,如果这个时候投降,那基本都能官复原职。基本上待遇也是相当不错的。最高能当上部级干部。
  第三档,打进南京的前后投诚的,由于投降的人实在太多,也就只能将就着安排安排了,反正属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比如说钱谦益等等,能当个厅级干部就要烧高香了,顶多只能当到一省的二把手。
  第四档,打进南京以后。这部分人,爱投降不投降,投降也没啥好的待遇,都快统一了,还要你干吗,遇到心情好,那就既往不咎,遇到心情不好可能还得被砍头。
  这感觉有点像风险投资,投降的越早的人,风险越大,当然收益越大,投降的越晚的人,风险越小,立再多功劳也没用。
  更何况,爱新觉罗家的饭碗也是有限的。
  金声桓是跟着左梦庚一起投降的,算是第三档。那基本上就是再努力,也混不到一个省的一把手。所以投降,也是要讲究时机的。
  金声桓这个人是军人世家出生的,这个人上至祖宗八代,都是职业军人。投降后暂时被封为总兵。
  作为一个大老粗,这个人想法比较简单,以为只要立下功劳,那就可以论功行赏。
  因此投降之后,金声桓干的特别卖力,在清军还没有准备进攻江西的时候,金声桓就准备给新领导一个惊喜。
  金声桓首先用计吓跑了驻守南昌的江西巡抚,占领了南昌之后,没要清朝的一兵一卒,只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横扫江西。
  凭此功绩,金声桓有足够的资本要求封赏,认为自己应该能够节制文武,便宜行事!
  想做土皇帝?想得美。多尔衮的回复立马打破了他的美梦。官升一级当提督(总兵由王得仁接任),至于封疆大吏么,多尔衮另有安排,第二档的官还没完全安排的过来,哪里轮得到你啊!于是满清给金声桓一下子派了两个领导:,一个巡抚(章于天),一个巡按(董学成)。
  气的金声桓直骂娘,那也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当不了大官,有军队,每次出征那好歹也能抢掠一番,发财那是没问题的。章于天、董学成那也是要捞钱的,看着眼红,也想分赃。
  金声桓本就有气,老子干活你拿钱?门都没有。
  章于天也是个厚脸皮,不给?亲自上门要30万粮饷。结果当场被赏了30军棍。
  敢揍我,反了天了,一封小报告打到北京去!
  巡抚巡按联名弹劾,那还得了。掂量着自己本来就是降将,绝对讨不了好,而且正憋着一肚子气呢,一不做二不休,不如反了算了!顺便把章于天、董学成、布政使迟变龙都顺手砍了。
  金声桓起义后,其他各地迅速响应,上次金声桓好歹用了五个月才搞定了江西,这次更快,只用了一个月。除了赣州和南安,其他各地都回到了南明的怀抱。
  第二是广东,我们的老熟人李成栋再次出场了,跟着江西后面,李成栋也反了。
  李成栋可是大名人了,从投降清军开始,嘉定三屠、灭隆武、剿绍武、进广西、镇压“岭南三忠”,可算是为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了。后来清朝封的三藩也不比李成栋的功劳大到哪里去。
  不过可惜,李成栋也是第三档投降的,他自以为功勋卓著,两广总督一职非己莫属。 结果论功行赏的时候,任命书一下来,李成栋彻底傻眼了,连巡抚都没当到——只捞了个两广提督,总督兼巡抚是佟养甲。
  李成栋憋了一肚子的火,不过这个还不足以让李成栋起义——环顾四周,全是清军的地盘,永历帝不是在逃跑就是在逃跑途中。李成栋虽然很不满,当他不傻,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等到1648年正月江西起义了之后,李成栋认为时机成熟,决定跟着起义。四月十五日,李成栋在广州发动兵变,剪辫改装,用永历年号发布告示,宣布反清归明;总督佟养甲仓皇失措,被迫剪辫,违心地附和反正。佟养甲是满清的死忠,只不过没办法才剪了辫子,后来妄图反叛李成栋,最后的结局是被砍了。
  一个佟养甲改变不了大势,很快广东全省都在李成栋的部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