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多宝道人-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嵯峨栋宇,琳馆珠庭,当真是一座灵宫宝阙。又见高楼之下立有一人,此人身披锦衣,手摇玉~,肘悬仙,足踏履鞋。唐三藏却是识得,乃是那灵山脚下玉真观金顶大仙,知道是来接自己四人的,忙自上前来见礼。那金顶大仙看到唐三藏一行也是高兴不已,他在此处等候多年,却是音信渺渺,今日终于是将这取经之人盼到,自此自己也是职责圆满,又可回大雷音寺,聆听佛祖宣讲佛法了。

金顶大仙见过众人,又令寺中上前接过几人行李,将他们引入玉真观内,看茶摆斋,热情招待。又叫小童儿烧香汤与圣僧沐浴了,好登佛地。

次日一早,唐三藏换了衣服,披上锦袈裟,戴了毗卢帽,手持锡杖,带着孙悟空三人登堂拜辞金顶大仙,徐徐缓步,登了灵山。众人看着那祥光五色,瑞蔼千重的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是激动不已,十几年风风雨雨,一行四人降妖伏魔,披荆斩棘,终于是到了功德圆满的时候了。众人登上灵山,行过五六里,却是被一道激流挡住了去路,好在河边还有一处渡口,上前一看,却是凌云渡。

一行四人乘着宝幢光王佛的无底宝船,于激流之中脱去**凡胎,洗净六尘,来到大雷音寺之前。只见彩凤双双,青鸾对对。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当真是佛门之圣境也。四人方自瞻仰者灵山胜境,佛门宝地,就见大门前上前来见礼,闻听是东土取经圣僧一行前来,当先便有一位金刚进入山门通报,二门上又传入三门上,三山门内打供的神僧,闻得唐僧到时,急至大雄殿下,报与如来至尊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自然是知道唐三藏等人已是来到大雷音寺之外,只是因为那唐三藏身边跟着一个赤~马猴袁寿所化的孙悟空,是以一直担心再生出什么变故,如今见他与唐三藏一路相安无事地来到大雷音寺前,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算是落下了实地。却不知那袁寿也是担心释迦牟尼会不甘自己替代孙悟空,不顾一切的将自己打杀,是以在进入婆娑净土之后,也是战战兢兢,不敢再有动作。两相顾忌之下,也恰好是应了那句俗语:狗咬胡两家怕。

释迦牟尼安下一颗忐忑的心,命弟子弥勒马上传召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两行排列后,才将唐三藏等人传进大殿。唐三藏一行四人来到大雄宝殿之上,对释迦牟尼倒身下拜,孙悟空虽然心中不情愿,但是为了那无量功德,也只能忍了。

拜过之后,释迦牟尼自然是要论功行赏,有弥勒佛上前道:“弟子当年领金旨向东土寻取经之人,今已成功,共计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八日,正合藏经之数。圣僧一行西来受过受过八十一难,也合佛门九九归真,当可传下真经。”他所说的这八十一难却是将因西游而起的其他劫难也是算入其中,以全归真之数。

释迦牟尼点点头,道:“东土圣僧高义,不屈千险万阻,前来西方求取真经,特赐下佛经三藏,可以超脱苦恼,解释灾。三藏者:有《法》一藏,谈天;有《论》一藏,说地;有《经》一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俱是修真之径,正善之门,凡天下四大部洲之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无般不载。汝等远来,待要全付与汝取去,但那方之人,愚蠢村强,毁谤真言,不识我沙门之奥旨。”释迦牟尼佛祖此时再也没有搞那真经假传的幺蛾子地心绪,言罢便令阿、伽叶两尊者带着唐三藏一行人前往藏经阁取得真经,传回东土。

待唐三藏等人取了真经,驾着祥云一路回到东土大唐之时,惊闻喜讯的唐太宗帅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看着虽然有功法护身,却也已经是垂垂老朽的李世民,唐三藏也是唏嘘不已。

不久,唐太宗颁下圣旨,命人誉录无数副本,广传真经之后,再也经受不住岁月的摧残,驾鹤西去。唐三藏四人也是被释迦牟尼召回西方受职,如前世一般唐三藏因为是四人首领,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立道场于天竺,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与那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利菩萨的敖烈被迦牟尼赶去了小雷音寺多宝如来座前,他是再也不敢将这些内鬼留在身边了。而猪八戒则是被封为净坛使者后,赶回东方,只有无依无靠的沙悟净被加封罗汉后留在了灵山,至此轰轰烈烈的西游圆满结束。第三卷完。)

第一章白云苍狗江山如画字数:3391

光匆匆过,转眼八百年。

人间界,峨眉山,凝碧崖,金顶之上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远远望去,一片云雾之间立着一栋高大恢宏的殿宇,四周鹤舞仙音,云蒸霞蔚,神光灵觉,天风元化之景。来到近前,抬头望去,只见一面巨大的匾额,银钩铁画的写着四个大字“上清宝宫”。上清宝宫背后似有万千神光,七彩祥瑞,高立千层台阶之上,在此望去宛如立在天上的宫殿!朱漆红柱,琉璃金瓦更显雍容大气。那大殿周围时有云雾如龙腾之形环绕其外,片片鳞甲纤毫必见,更有阵阵嘶吼,竟如真龙一般。

大殿之上,正中座位上端坐一位道人,面目清奇,尤其是两道长长的白眉,直垂于肩,令人见过之后,便难以忘记。此人名为任寿,道号长眉,乃是本代蜀山派的掌教。自从蜀山派开山祖师文始真人飞升而去,蜀山掌教共传过三代,除去首代掌教文始真人得证仙道之外,其余两代皆因本身资质有限,不能领悟那传自太上道祖的镇派功法道德经,在渡天劫之时身陨。蜀山一脉一度没落到要被灭派的地步。

正所谓危难出英杰,就在蜀山一派即将灭派之时,或许是天道为公,或许是太上老君保佑,终于是迎来了一位杰出的弟子,便是这长眉真人任寿,此人天资绝决,另辟蹊径,在接过蜀山派掌教之位后,舍道德经之中的德经而取道经,于其中悟出剑修之术,修行不过千载时光,便达到大罗金仙地境界,又借着太上圣人之名,招揽了一些没有将道场搬到地仙界地上古金仙修士,入了蜀山做长老或是客卿供奉,一洗前两代掌教的颓势,竟是大兴于人间修真界。因蜀山一派以剑修闻名于世,世人也是渐渐的忘记了蜀山派之名,改称之为蜀山剑派。

此时经过八百年的发展,西方佛门的势力终于是在四大部洲遍地开花,在将地仙界的事情布局完成之后,释迦牟尼也是将目光看向了因为西游之事而被忽略的人间界。借着地仙界佛法大兴的东风,释迦牟尼也是派出小乘佛教高手潜入人间界传法,渐渐的形成了律宗唯识宗天台宗三论宗法华宗净土宗六大中土佛门教派,与乌巢禅师所创密宗,婆罗门教弟子达摩所创的禅宗分庭抗礼。

那长眉真人不但根行仙器,天资绝决,又不乏城府手腕,连结佛门,肆意打压异己,竟是在修真界中与佛门形成了两强独霸修真界地形势,便是原始天尊传下的道统昆仑派,也是被打压的境况堪忧,甚至一度被蜀山与佛门联手污为旁门左道,翻身不得,却是深刻感受到了当年封神大战后,截教的窘境。截教只有孔宣传下地儒门一派,还能在两派的夹缝中勉力生存,若不是儒门修士在人间帝王之间根基深厚,恐怕也是早已败走地仙界了。

近日,蜀山弟子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却是因为不久之前收到来自地仙界地太清符诏,传长眉真人上界陪同玄都**师参加昊天上帝和王母娘娘召开的蟠桃盛会。此时只见金顶上清宝宫之内,蜀山剑派核心的弟子门人齐聚一堂,东海钓鳌矾玄真子、苦行头陀、白竹涧正修庵白云大师元敬、罗浮山香雪洞元元大师、黄山晓月禅师、峨眉丹云嶂全真洞简冰如、凝碧崖太元洞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齐漱溟、九华山锁云洞妙一夫人荀兰因、飞雷洞髯仙李元化、陕西太白山积翠崖万里飞虹元奇、西天目山坎离真人许元通、巫山老楠岭风火崖风火道人吴元智、云南昆明池开元寺哈哈僧元觉、落雁山愁鹰洞顽石大师、黄山文笔峰餐霞大师、成都碧筠庵醉道人、岷山万松岭朝天观水镜道人、武当翠屏峰墨蜂洞曾宁、落凤山屠龙师太沈,看看这些道场遍布九州的弟子,就知道蜀山剑派如今的威势。

再加上上清宝宫之前广场之上密密麻麻的再传弟子,难怪能与佛门并吞九州。

端坐大殿之上地长眉真人如鹰隼一般的厉眼向下巡视一遍之后,面上露出志得意满地笑容,殿上诸弟子门人见状,知道掌教有话要说,纷纷停止交谈,便听长眉真人道:“贫道日前收到祖师符诏,招我前往地仙界听道,顺便陪同玄都仙师参加天帝的蟠桃盛会,此乃我蜀山派天大之喜事。贫道此去,应该会在仙界逗留几年,短时间内不会回转,尔等自当勤加修行,不可耽误了修行之

时也不要放松了对于那些左道妖邪地监视,时刻以己任。贫道不在这段时间,蜀山教务便暂时交由漱溟执掌吧。”

话音刚落。便听大殿之上泛起一片议论之声。那齐漱溟虽然也是长眉真人亲传弟子。只不过无论资历还是道行都远远比不得那玄真子。一直以来众人也是将玄真子这位掌教首徒视为未来掌教看待地。谁知今日长眉真人竟是令齐漱溟暂代掌教之位。其中意味令人费解。那长眉真人却是不管众人心思。又交代了齐漱溟一番后。起身出了大殿。往天维之门而去。

地仙界。东海。瀛洲仙岛。上清观上也是一派喜气洋洋。身着崭新道袍地道童来来往往地忙碌着。将一个个大红喜字张贴地到处都是。看这情形。莫不是洲仙岛要办喜事不成?没错。瀛洲仙岛还真是要办喜事。

多宝道人在从禹余天碧游宫回到瀛洲仙岛上清观之后。就再次闭关。直至两百年前才破关而出。此刻他已经是将身上伤势调养完毕。只等了却因果。便要立身证道。闭关这六百年间。为了了结与妖族地因果。多宝道人可谓是绞尽脑汁。值得庆幸地是他地这些付出也终于是获得了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