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阿哥胤祉却是暗暗惊诧于贞武的手段,贞武本身出自镶蓝旗,与旗主简亲王雅尔江阿关系密切,都统赖都定然是他心腹,出任刑部尚书,这无疑是对六部开始清洗了,但看起来,却是丝毫不着痕迹。
胤祺、胤佑两人却是没想到,居然是老十二先得了彩头,不由颇为不解,他两人都有管理旗务的经验,何以贞武不用他二人,却用了没有经验的老十二?是对他二人不放心?这似乎没有理由。
贞武哪里知道他二人心里的疑惑,看了他三人一眼,含笑道:“五哥、七哥、十二哥先跪安吧,须得日日参加早朝,不得懈怠。”
三人忙身跪下道:“臣等尊旨,臣等告退。”
见他三人退了出去,三阿哥胤祉心里不觉有些忐忑,参与争储的一众兄弟,老大、老二仍在圈禁之中,老四去了欧洲,老八已是死心踏地的支持老十四,如今就他一个浮萍般飘着,老十四不会是要对他下手吧?康熙还在,想来老十四不会如此迫不及待。
正在心上心下之时,贞武已是开口说道:“三哥乃文人本色。”
什么意思?胤祉不由微微怔了下,却是不敢接口,满脸狐疑的瞥了贞武一眼,又低下头来,贞武却是语气一变,沉声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三哥听闻过没有?”
果然是算旧帐来了,胤祉心里一惊,不敢再坐,忙一提袍角跪了下来,磕了个头,闷声道:“微臣不敢。”
“三哥无须惊慌,起来坐下回话。”贞武瞥了他一眼,淡淡的道:“大哥、二哥圈禁,三哥既是长子,又素为皇阿玛宠爱,论才学,三哥精于律算,擅于西学,文学造诣,一众兄弟也无人能与三哥比肩,立嫡立长立贤立爱,三哥可谓占全了,三哥知道为什么皇阿玛不立你为储吗?”
胤祉不由抬起头诧异的望了贞武一眼,老十四这是什么意思?显摆吗?炫耀吗?还是成心奚落他?
第567章不解
贞武缓缓的啜了口茶,瞥了胤祉一眼,才道:“胤祉意志不坚,遇难则退,为臣尚可,岂能为君?”微微一顿,他才接着道:“这是皇阿玛对三哥的评语。”
听闻是康熙对他的评语,胤祉不由大为沮丧,想想也确实如此,太子胤礽两度废立,他都大有机会,却是稍遇挫折,便偃旗息鼓,康熙有此评语,亦不为怪。
见胤祉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贞武放缓了语气,道:“二哥被废时,朕早有言再先,一众兄弟皆是皇子,有争储之心,乃是人之常情,与八哥的君子之争就不说了,与四哥势如水火,朕也只是谴他去欧洲,回来之后,还要大用,三哥在占尽优势之时,尚不能如愿,难道如今仍然放不下?”
这话可就重了,胤祉凳子还未坐热,忙又跪了下来,磕头道:“皇上明鉴,臣绝无此心,皇上继位,乃是皇阿玛亲口传诏,得位之正,天下皆知,微臣岂敢再生觊觎之心,况且,自天津之变后,臣便已绝了争储之心,岂能到如今仍放不下?”
说到这里,他已是明白了贞武的心意,忙接着道:“臣身为亲王,自当为君分忧,为朝廷效力,皇上若有所谴,微臣必定竭心尽力,勤谨办差。”
见胤祉还算识趣,贞武微微点了点头,略微沉吟,才道:“朕非器宇狭小之辈,亦非不能容人,亦不耻于鸟尽弓藏之事,三哥无须猜忌顾虑,非独是你,大哥、二哥,朕不日亦会放出来,允准他们展其所长。
三哥精于律算,擅于西学,这些年一直忙于编撰《古今图书集成》,《律历渊源》。成绩不菲,如今大清西学人才奇缺,朕欲在京创建大清皇家科学院,不仅要揽尽大清律算、历学、杂学人才,更要重金招揽欧洲的各色人才,科学院的院长就由你来担任,选址筹建,招揽人才。都由你操办,一应费用,朕由内帑划拨。
另外,大清的官学、书院、西学也由你抓起来,朝廷如今财力宽裕,会逐步分批对全国所有的书院、西学拨款,并且扩大官学规模,十年数木,百年数人,大清要想民富国强。必须得依靠人才,特别是西学人才!”
听到这里。胤祉已是有些蒙了,大清皇家科学院!扩大官学规模,给全国的书院、西学拨款,这银子还不淌水似的往外流,老十四有多少钱?听到没声音了,他才回过神来,忙躬身道:“微臣领旨。”
贞武呷了口茶。瞥了他一眼,道:“三哥不要小瞧了这份差事,皇家科学院乃是历朝历代未有之创举。更是关系到大清数百年的国运兴衰,三哥做为首任院长,足以让你留芳百世。
教育亦是国之大事,再穷,朕也要咬牙坚持投入,随着官学、书院、西学的规模扩大,教育这一块迟早会独立成部,朕希望三哥能成为大清首任教育部尚书。”
胤祉听的不由一呆,成立教育部?那不是变成七部了?大清皇家科学院又是什么性质的学院?何以老十四如此看重?如此说来,老十四交办的这份差事并非是苦差,而是名利双收的肥差?他也不敢多想,忙躬身道:“皇上有此宏志,实乃大清子民之福,臣胤祉不才,唯有竭心尽力,勤谨办差。”
贞武微微颌首道:“目前,朕的摊子铺得大了点,处处都要花钱,教育这块更是开支巨大,你务必要挑选得力人才,手长贪墨的,朕绝不姑息放纵。”
“臣谨记皇上训诲。”胤祉忙躬身道。
贞武接连发出的三道谕旨,不到半天时间就传遍了京师,六部的几位尚书不由都暗暗松了口气,谁也未料到贞武会以如此温和的方式夺取六部的掌控权,六部尚书除了刑部满尚书哈山倒霉透顶,被革职外,基本未动。
这种结果,极为不合贞武的行事风格,刚刚开衙署事的一众官员也没什么事情,立时就开始三、五成群的扎堆议论起来,纷纷猜测琢磨,贞武接下来会否对六部的二品大员大幅度是调整?或者是对六部就此罢手,将目标转移到各院、寺、监、府的大员?
就在一众官员忐忑不安,胡乱猜测之时,贞武又发出一道谕旨: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和礼、为本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德勒慎,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调镶蓝旗蒙古副都统翩图,为镶红旗满洲副都统。升护军参领和克屯,为镶蓝旗蒙古副都统。调正白旗蒙古副都统睦森、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升前锋参领温普,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升正黄旗满洲副都统鄂代,为镶红旗蒙古都统。
这道谕旨一出,京师众官员都来了精神,看来,贞武是准备在开年第一天就一步到位,调整了武将之后,自然就轮到文官了,揣摩的不错的话,接下来,应该对京师各部院的二品大员进行调整了。
一众二品大员提心吊胆的等到休衙,也再未见有谕旨传出,不由都暗松了一口气,看来,对各部院的二品大员和各寺、监、府的三品大员调整,要放到明天去了。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第二天,第三天,贞武都没有动静,再未进行人事调整,这可将一众二品、三品官员给煎熬坏了,一个个也无心处理公务,每日都眼巴巴的等着谕旨,可接连几天,贞武都没有动静,一众官员心里也是大为疑惑,这到底还调不调整?与其整日里提心吊胆,还不如来个痛快的。
二月初二,贞武御驾启程前往天津。
整个京师官员都长长的松了口气,看来,在短时间内,贞武是不会进行人事调整了,放下心来,一众官员却又大为疑惑,琢磨不透贞武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难道就这么调整一下,便算完事了?这是哪门子的一朝天子一朝臣?
而更让人费解的是,贞武才升迁调换了这么多武将,又让十三阿哥总掌兵部对驻京八旗进行清理整顿,按理他此时该坐镇京城,为何却选在此时去了天津?
第568章直隶总督
贞武选在这节骨眼上巡幸天津,一众文官疑惑不解,各旗的旗主和王公勋贵却是长松了一口气,贞武登基御极不过半年时间,对京师各旗稍加调整,就敢离京,说明他对各旗的王公统领是极为信任的,这也意味着,对京师各旗的武将调整可能已经结束,他们自然是宽心不少。
廉郡王胤禩却是清楚,贞武前往天津乃是为实地考察旗人在天津军工作坊的情况,回京之后极可能马上就要动手整顿旗务,各旗届时只怕还要大调整,老十四可不是行事半途而废的人,既然已经动手,不可能就此罢手。
怡贝勒胤祥却是次日就开始组织各旗进行春季大考核,各旗王公统领的心思立即就转到这上面来,贞武可是发了话的,一年之后,要亲自考核检查各旗的训练情况,若是各旗考评下等者占到三成,一应将领尽数革职。
事关头上的官帽,一众佐领、参领、统领谁也不敢懈怠,一个个都是分外的卖力,对考核的一应制度皆是严格尊行,谁也不隐瞒虚报,弄虚做假,反正这次不追究责任,一众佐领对所属的兵丁更是逐个的检查,旗中的老弱病残、懈于操练、骑射不精者统统都借此次考核之机予以剔除,丝毫不讲情面。
这一来,各旗的旗主王公不由叫苦不迭,这些个被剔除的兵丁,家中若有人顶替,倒还好说,若是没有谙熟骑射的青壮顶替披甲,一家的生计可就成了问题,用脚指头想,他们也能想的到,这些旗人转眼就可能被拉入天津的军工作坊。
虽说天津的旗务有人管理,可毕竟离的远了点,他们又不能随便出京,时日一长。谁知道是什么光景?
眼见一批批兵丁被剔除出来,一众旗主王公自然是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旗下的统领、参领酌情考虑,尽量少开缺兵丁,但一众参领、统领哪里肯跟自己的官帽子过不去?一来二去,矛盾自然就出来了。
闻知这一情形,胤祥不由暗自感叹,老十四这手段。还真是让人无语,事前有谁会想到清理整顿驻京八旗,会闹出这种局面?偏偏还没人能反对,八旗兵丁乃国之根本,整肃军纪,强化训练,淘汰老弱,乃是光明正大之事,如何反对?旗人入天津军工作坊,乃是为解决旗人